第130章 念力境界

再看太玄道长,那身子忽而缩小,忽而扩张,忽而泛着金光,忽而又泛着绿光。

海玉突然有些担心,隐隐觉得有什么不妥。

果然,但见金色的太极旋转光圈,越来越紧,猛然,绿光从中间泛起,像巨大的漩涡,突破了排箫的灵力,太玄道长身子爆开,居然化为万千个身影,善于天地之间。

这一变化,别说海青和妙语,连海玉也看呆了。

不过两个孩子,胆量不小,居然呵斥着,纵身上了半空,和那万千的太玄道长欢迎战于一处。

那万千欢迎虽然众多,却禁不住这两个少年男女的灵力。

很快,绿光一幻,那些幻影凝聚成一人。

此时的太玄道长,一身黑衣,说不出的诡异,两眼放射着绿光。嘴巴一张,两排牙齿尖尖的,就像野兽一样。

他掌心一翻,居然唤出了太玄剑。

这太玄剑虽然未列入十大神器之中,威力却也是非常小可。尤其此时的太玄道长,成魔后修为高深了数倍,海青和妙语本不是对手,再加上太玄剑,两个孩子连连遇险。

便在此时,海蓝划金光来到。

原来,海蓝在家中担心,她不时地来到府外观看,正巧看到远处的天空中金光绿气不断窜动,料到定是海青等人出了事,于是赶来。

海蓝加入战团,三人联手,堪堪将太玄道长困住。

太玄道长见一时无法取胜,怪笑一声:“本道还会回来的。”身子倒飞出去,化作一道绿光,眨眼不见了。

三人自知追之不及,只好跳了下来。

此时,海玉正在沉思着过去的一些事情,想起道宗和魔界的事来。

想起自己小时候,道宗为善魔界为恶的观念,那时候,他的观念是根深蒂固的,而且,和他一样,很多人也有这样的观念。但后来,当他发现师父、蓝印、大师兄,一个个变成魔后,而天魔、酒驼子在行着道宗的事后,观念才有所改变。尤其四大魔王为了救道宗的人甘愿化身成仁,当时他内心的感动,无以言表。

或许正是因此,后来才有了他要化身成仁,成就九鼎灵力的事。

现在,好端端的太玄道长,居然也入了魔。

他虽然人在道宗,却已经和魔没什么区别。倒是魔帝等人,虽然人在魔界,却是真正的道宗人士。

海玉苦笑一下,抬头发现海蓝、海青和妙语正怪怪地望着他。

海玉道:“怎么了?”

妙语道:“是啊,你怎么了?”

海玉叹息一声:“想起了一些往事,太玄道长走了吗?”

海蓝道:“走了,不过,海蓝担心,他还会回来的,他现在的修为已经非常可怕,海蓝、青儿和妙语妹妹任何一个人都不是对手。”

海玉叹道:“没想到,太玄道长居然成为魔界中人。”

海蓝道:“其实魔界也不全是恶人。”

海玉点点头,知道她是指魔帝等人。

接下来,海玉留在了道观,他要恢复灵力,所以不便去海府,但为了清净,他让海蓝把妙语带走了。

等三人走后,海玉坐在静室内,瞑目思索着。他在想着天地之气的事。

自己虽然失去了灵气,但通过这段时间的恢复,也差不多恢复了五成。

接下来,要恢复一成都要耗费时光。于是他想到了顿悟这两个字。这两个字,他不是没做过。修炼混元一气时,他曾在天魔和医神居住的岛上,达到了顿悟的境界。

受《道德经》的感触,在神仙谷,他曾领悟到意念力的作用。

在枣神的指点下,他也曾找到了灵池,感应到心的作用。

想到这,他身心进入了修炼状态,感想着天地灵气的存在。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他感觉到自己像要化入这天地之间,成为天地的一分子。

天地灵气缓缓在体内流动着,又穿越身体,在天地间流动着。

一呼一吸,一个意念,灵气凝聚全身,又散发在宇宙间。

意念一动,天地之间风云变色,缓缓向道观聚集而来。

没有风,却可以感觉到风。

没有云,却可以感觉到云。

海玉缓缓地睁开眼,意念动处,身体从道观中穿过,飘然半空之中。

意念再动,身体化为万千灰尘,元神飘忽在宇宙之中。

意念再动,万千灰尘凝为一体。

掌心朝上,微微一个意念:聚。

但见,风云变动,一起朝道观而来。

掌心轻轻一吐,一个意念:散。

再见,风云散开,天地恢复本初模样。

海玉飘然落下。他做到了。灵力是自身的修为,而念力是天地的灵气。

天下道宗,大多以修自身灵气为目的,却不知能够召唤天地灵气为己所用才是更高的境界。

海玉达到了这个境界,这就是念力境界。

但他并没有太多欣喜。他将掌心一亮,幻出了自己的面貌,然后一个意念,蛇娘的脸谱便消失了,出现了原本自己羊脂白玉般的脸,那张脸上,隐隐散发着光泽,俊美无比。

随后,他喃喃地道:“人之皮囊,丑也罢,俊也罢,在乎的是本心,九头魔牛虽然怪异,不也为苍生做过大好事情吗?”说到这里,他再次回复了脸谱的他,微微一笑。

此时,一声鸟鸣传来。他抬头看去,半空中正盘旋着一只不知名的鸟儿。海玉念力一动,化为一只鸟儿,展翅飞向空中。飘忽了许久,落了下来,正巧在路边,看到远处有人赶路匆忙,满头大汗,于是念力再动,化作了一棵枣树。庞大的树冠遮住了阳光。

那赶路之人走到近前,连连感叹:“太好了,没想到这里还有一棵枣树。”说着,赶路人坐了下来,休息了片刻这才赶路而去。

海玉心情愉悦,再次化为一只鸟儿,飞上空中,自由地翱翔着。不知觉间,看到下面有一条河,河水上涨,没过了桥梁。有两个要过河的村民正在焦急。那两个人看样子是母子,老妇人双目失明,小伙子非常孝顺。说道:“娘,要不,俺背你过去吧。”

老妇人摇摇头道:“那不好,是不是水位很高,儿啊,咱们回去吧,等水位下了再去吧。”

海玉听到这里,落了下来,念力一动,变成了一艘小船,荡荡悠悠地飘到了岸边。

小伙子看到了船,高兴地道:“娘,有船。”

老妇人也是一脸欣喜:“看来,是老天帮助咱们啊,对了,有船家吗?”

小伙子摇头道:“没有。”

老妇人道:“没有船家,咱们过了船,可要给人家留下些钱。”

小伙子道:“知道了。”

小伙子搀扶老妇人上了船,转眼间过了岸。果然,小伙子掏出几枚五铢钱来,放在船板上,又将船使劲一推,见船飘向了对岸,这才搀扶着老妇人去了。

海玉现出了原形,站在河边,望着那对普通的母子,心有所感叹,因为,他从这对普通的母子身上,看到了伟大的母爱,看到母亲爱护儿子,担心他出现安危时的关切,看到儿子孝顺母亲的那份情感。

海玉不知道这对母子要去做什么,但知道,他们肯定有什么要事。于是,海玉在后面跟了过来。

海玉跟着这对母子,一直走进县城。见这对母子来到了一处药铺。原来,小伙子要给母亲看眼。

小伙子道:“娘,你放心吧,魏县令是个好官,现在咱们的家乡风调雨顺,枣树收成又好,老天爷一定会让你睁开眼睛看看的。”

老妇人拍拍儿子的手,点头道:“娘也盼着这一天呢,不过娘这心里啊,最大的心愿还是你和巧儿的婚事。”

小伙子道:“娘,巧儿姑娘不是说了吗,等到过了门,她会在家伺候你,儿子就照顾好那些枣树就行了。”

接下来,海玉见郎中开始观察老妇人的病情,看了半晌,郎中摇摇头:“令堂的眼睛是因为悲伤过度,当年流泪太多,哭瞎的,现在都过了这么长时间,没什么希望了。”

小伙子叹息一声。

老妇人却微微一笑:“其实,老天爷能让老身活到今天,就是娘的福啊。”

说着,老妇人摆摆手,让儿子搀着他出来了。

海玉一路跟着,出了城,在城东北二十几里的地方,有一个村子。老妇人就住在里面。

这一段路,对于海玉来说,并不算长,但对于老妇人母子来说,却是一段艰难的路。

老妇人眼睛不好,小伙子只能搀扶着她走。看上去,他们家里条件也不好,舍不得雇车。

海玉有些感叹,连车都舍不得雇,居然舍得给过河的钱。

他看到两人每走一段路,小伙子就要背着母亲走一段,然后是老妇人心疼儿子,挣扎着下来,自己步行。

海玉意念一动,变出一辆马车来,然后自己驾着,追上了老妇人和小伙子,道:“两位要出城啊?”

小伙子抱抱拳:“是。”

海玉道:“既然同路,那就上来吧。”

小伙子忙道:“对不起,俺出来的匆忙,只带了诊费,没带路费。”

海玉笑道:“既然同路,就是有缘人,何必谈路费的事,上来吧。”

小伙子还在迟疑,老妇人道:“儿啊,你遇到了好心人,就听人家的吧,别让人家寒心。”

海玉帮着小伙子把老妇人搀了上去,小伙子却执意不肯上车,在下面跟着走。

海玉只好跟他步行,到了傍晚的时候,才来到小伙子的家里。

海玉问道:“这叫什么村?”

小伙子道:“婆枣庄。”

“婆枣庄?”

“是啊,因为咱们这里出一种枣,被成为婆枣,是其他地方没有的。”

来到一处低矮的土房前,小伙子将母亲搀扶了下来,只见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子走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