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6章:继续增兵,退兵据守

第2246章:继续增兵,退兵据守

若非这会儿赵伯玖脸色太过难堪,恐怕都要有人站出来说投降了。

毕竟,打到这会儿,难道凭着一座临安城,还能坚守多久?

临安城的确还有两三万禁军,可是有什么用?而且,就算是能坐守一段时间,也不过是早破城与晚破城的区别而已,意义实在不大。

说白了,现在大局已定,他们已经没什么反抗的机会了。

哪怕他们的手中还有六万兵马,可是面对沈堂,这六万兵马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而且,他们可是得到不少奏报,现在各部兵马可谓是军心涣散,跟沈堂的兵马交战,胆气和战意先行弱了三分,这样能打胜仗才怪了。

这也并不意外,这些江南军,绝大部分都是一众士族大家征召的民夫和壮丁,让这些人心甘情愿为朝廷效力,这不是开玩笑吗?现在这些兵马未曾直接溃散,便是看在他们掏的军饷的颜面上,否则,真以为这些兵马还会打下去?

没直接打开城门迎接王师,这些江南军够意思了。

另外,这些时日,江南系的臣子,可是有不少得到了来自钱谷的密信。

不要说什么城门关闭已经断绝了与外界的消息,这根本不可能,也做不到。哪怕是禁军之中,又有几个真心跟着赵伯玖的?而且这些传递消息的每一个都是朝堂大员,对他们而言,传个信而已,实在是简单。

钱谷的信中说得明白,只要能够在城破之前投靠沈堂并且为赵王效力,不仅可以阖家得意保全,甚至还有可能得到新的任用。

当然,家中的财产之类就不要想了,那是他们选错了大哥的买命钱。

这些人对于要献出所有家财,自然是心疼,可是在财富与生死面前进行选择,同样不困难。这也是为什么钱谷来信不少,可是却没有一个人对赵伯玖检举的原因。这时候还跟着赵伯玖拼死,那就是真的找死了,为了赵伯玖让阖族搭上性命,显然并不划算。

“怎么?国难当头,难道没有人为朕效力吗?”赵伯玖怒喝开口。

“请陛下恕罪!”这一次,众人倒是异口同声,可是,这显然不是赵伯玖所期望的。

如果请罪有用,那就天天请罪好了。

“恕罪、恕罪,除了恕罪,尔等还知道什么?”

“朕给你们高官厚禄,难道你们就是这般回报朕的?”

在赵伯玖的怒喝下,总算是再度有人站出来说到,“陛下,臣以为当增兵余杭与西兴镇,这两地是西北与南方门户,只要这两地不失,临安便无恙。”

“增兵?说的容易,现在朕只有几万禁军驻守临安城,难道你们要让这几万兵马也派出去?到了那时候,几个小贼就能够杀入临安城!”

片刻沉默之后,再度有人开口,“陛下,如今贼兵势大,有些地方不如直接放弃。臣以为,可以让新城、于潜一线的兵马直接退兵,而后集重兵在余杭、桐岭、庙山、西兴镇一线重新布置防线。”

“虽然我们兵少,可只要退守便可以汇聚兵马,再借助各地方地利,至少可以抵挡贼兵的攻势。”

“只要等到钱谷大人到了金国,说服金国出兵之后,沈堂必定会第一时间将主力兵马调回去,那才是我们反击之时,如今暂时放弃一些无用的地域也不过是一时之急罢了。”

赵伯玖想了想,倒是点了点头,先将拳头收回来再去打人,的确是个办法。而且,即便是继续驻守,新城、于潜等地,怕是也守不了多久。与其空耗兵力,还不如主动退兵汇聚。

“也好!”赵伯玖想了想便是颔首应了下来,“传朕旨意,让各部兵马先行收缩回来重新构筑防线,另外,遣人去查探钱谷可到了北地,为何还未传消息回来。”

随后,圣旨传出,驻守在外围的兵马也迫不及待的按照朝廷命令收缩。

他们早就不想打下去了,哪怕没有朝廷的命令,他们都想着尽快怎样回去,现在有了圣旨显然就名正言顺了。

包括高柄那边儿,也同样很是欢喜。

本来,他还以为再次兵败,多少会被朝廷责罚,没想到,根本没有惩罚的意思。

而随着赵伯玖的兵马继续收缩,辛弃疾和程玉虎二人轻而易举的便是进兵。这也意味着,赵伯玖麾下的地盘只剩下临安府城之地,其他的地方已经尽皆被沈堂麾下所占据……

勤政殿中,赵伯玖脸色有些难看,现在的局势太不利了,虽然还有一些兵马,可是他也明白,想要依仗这些兵马来抵挡沈堂,怕是不现实。

如果说之前他还觉得沈堂那些威名只是吹嘘出来的,可现在自己麾下各部兵马尽皆败退,很显然,是沈堂那边儿的兵马太过强横。

“陛下,太上皇有请。”

赵伯玖皱了皱眉头,这老不死的又要做什么?

不过,现在撕破脸皮也没意义,还是前去看一看再说。如今朝廷为难,也许这老头子有什么好办法呢?毕竟,老头子的经历远不是自己能比的。

没多久,赵伯玖便是来到了赵构所在的宫殿之中。

这一段时间,临安朝廷虽然四处受难,不过,赵构的小日子过的还算是不错。

虽然现在朝堂上的势力经过洗牌后,他这个太上皇的权势小了不少,可好歹也是他给赵伯玖兜底,再加上禁军中还有他一些力量以及旧臣再度被启用,所以,赵伯玖对他这个父皇还算是不错。

而且,他现在对朝廷之上的势力也不怎么看重了。

之前若非是赵昚非要违背自己的意志执意迁都回到开封府,他也未必会拿下赵昚的皇位。他也是执掌天下多年,说糊涂自然是糊涂,可有些事情也看的明白。其他的不说,赵昚对他的仁孝他还是认同的。甚至,朝堂上的一些争执,也不过是皇权更迭自然而然发生的事情。

可惜,谁让那个逆子触动了自己的逆鳞呢。

迁都?迁都!对于别人来说那是大宋的国都,可对于他来说,那却是耻辱之地,也是他一辈子也不想再去面对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