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他不敢?
“阿嚏。”
正在与杨任纵情欢愉的刘琦打了一个喷嚏,歉意的揉揉鼻子,又摸摸额头,自觉没病之后,再度开口。
“此番我荆州兴兵而来,求得便是此刻的安宁,人口也好,城池也罢,我荆州其实并不匮乏。我求得是一颗真心,一些军费。”
他畅所欲言,神态真诚:“若是张天师能够退让一步,我愿意让退出汉中。”
申耽默默品酒,一言不发。
杨任杨昂两兄弟对视一眼,都明白了刘琦的心意,这刘琦怕是要张鲁退让到棺材里面,才愿意罢休吧?
只是作为臣子,又是降将,他们根本就没有说话的权利。
可随着时间推移,他们看着面色潮红,长泣的刘琦,还是隐隐有些相信他说的是真的。
“庶民无辜,我等大汉将官,为的便是守护大汉臣民。今日臣民损失颇多,我等又如何能够泰然若之?”
他酒后失言,让申耽面露不渝,也让两杨心中有了别样的念头。
对他们来说,若是荆州能够鲸吞汉中是好事,但要是荆州能够就此离开汉中,也是天大的好事。
对他们而言,无论是怎办,他们都能顺水推舟,保住自己的权益,叫人挑不出毛病来。
此间众人神色不一之时,老神在在的蒯良从梦寐当中醒来,咳嗽一声道:“大公子仁慈,此言却并非他的本意,诸位还请畅饮才是。”
“奏乐,舞姬何故停下?”
乐章再度响起,只是场中人,谁都没了吃肉喝酒的心思。
究竟如何才能保住自家的荣华富贵,才是他们眼下的当务之急。
“大公子,请先行歇息。”
蒯良面无表情,眼中的嫌弃直叫杨任等人面面相觑,他们与刘琦交流不多,便将此刻所见牢记在心。
他们暗暗叹气,对于刘琦的天真跟一旁不显山不露水的蒯良,倒是颇为敬佩。
汉中荆州相邻,交流频繁,蒯家兄弟的才明跟地位他们都是一清二楚。
唯独他们弄不明白一直都在家中养病,不与旁人接触的蒯良为什么会在此刻尽心尽力的帮扶刘琦这样一个扶不起的大善人?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分散离去之后的他们注定无法想到,刘琦并非是大善人,而是一个魔鬼。
县衙之内已经变成了荆州军在钖县的行政中心,不断有甲士或是文士在其中穿行,昼夜不歇。
一道道军令跟文书,从钖县连夜送往各地。
在天亮的时候,杨任跟杨昂也一道前往西城去了,只留下申耽一人还在钖县。
申家宅邸依旧是原本的样子,庭院当中的红花绿草依旧葱郁,院落当中零星栽种的矮木也大多挂果,生机盎然。
唯独这厅堂当中停放着一口三尺厚,钖县城中最好的一口楠木棺材,里面装着申家如今的当权者之一申仪的尸体。
昨日入殓,申耽便呆了许多,他并未恸哭,也没有太多情绪。
一夜呆坐,他更是神情萎靡,不知道前路该如何去走。
“申县尊,我家大公子有请。”刘琦亲卫面无表情,站在白绫下面,拱手相邀。
申耽像是不曾听见,再度被催了一次,方才恍然大悟一般的哆嗦起身,与着亲卫一道走入县衙。
县衙事务逐渐变少,指挥机构都在不断西进,临时由着中郎将黄忠与挂着南郡主簿的军师庞统构建。
“这世界上就没有不透风的墙,那个劳什子杨松出了南郑,消息便快马传来。只怕他汉中军都不知道自己的部署,比他们更早的落到了我等手中。”
刘琦中气十足,并未因为申耽到来就止住话题,反而意味深长的问道:“便不知义举可有信心一战而定汉中?”
申耽闻言一怔,宛若被雷击一样,后知后觉的看向刘琦,惊道:“昨日都是大公子故意为之?”
“倒也不是故意为之。”刘琦摇头,严肃起来:“令弟的所作所为,即便是归降,我也会责令他交出隐匿人口,看其改观在进行任用。”
“此番令弟身死,倒是一桩不大不小的遗憾。不过义举你大可从家族当中举荐一贤人,作为一县之尊。”
刘琦说罢,申耽心中百感交集,他对刘琦再度提及自己心中的痛楚不满的同时,也被刘琦的坦诚说动。
对他而言,申仪之死全然要怪哉杨任身上,而非刘琦。此刻刘琦开诚布公的的话,也叫他心中有了底气。
吃惯了苦头的他往日便不被张鲁重视,所以现在见刘琦眼神清澈,并无太多个人情感隐匿其中,倒是微微动容。
他实在是清楚,这并非是刘琦在敲打自己,而是在就事论事。
不过刘琦虽然没有继续在这个问题上面纠结,下一秒说的话,却让他大吃一惊。
“子柔,魏延所部最迟今天晚上便会绕过西城,直扑南郑,也不知道益州之事,现在如何了。”
蒯良听到刘琦担忧,倒是哂然,他道:“我本以为大公子也是天不怕都不怕的人,却没想到大公子还是记挂着益州之事。”
“不过料想来说,王粲此人虽然无甚大的名声,却是干才,素来长袖善舞,此番即便不能再益州建功,也能多多识得一些人才。”
刘琦微微颔首,如果王粲能够说服刘璋,兴兵汉中倒是一桩美事。
可要是刘璋还是不敢,或是不愿意的话,那也无妨,只要王粲能够多多接触一些东州的人才,叫他们为自己效力。
两人说着,全然不管旁边还有一个申耽存在。
那申耽细细聆听,倒是头一次知道了刘琦的格局之大,为了打一个汉中,竟然连天下局势变动都考虑清楚了。
“敢问大公子,曹操真的起了八十万大军南下?”
“算上民夫,整个中原,半个冀州,加上关中等地,大差不差。”
“大公子全然不惧?”他难以自信刘琦一一道出曹操的兵马粮草来源,脸上却并无一丝一毫的恐惧。
对申耽的疑问,蒯良很好的解答了一番:“我家大公子并非不怕,而是曹氏跟刘氏,终究只有一人能活。难不成我等荆州人,被曹操降服之后,还能拥有今日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