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故人来投
有了敕书,滇、桂、粤三省势力范围的文武用人权柄就全在赵铭道手里了,当然,一切并不是那么的合法,但勤王之前,赵铭道麾下该封赏的官将都通过瞿式耜得到了封赏,而勤王也把这些瞿式耜与赵铭道的私人交易变成了合法,只要赵铭道手不伸太长,做的不要太过分,体系内的升迁调动就不用通过朝廷了。
瞿式耜的眼里,赵铭道还是一个拥兵自重,只顾自己不顾朝廷的军阀,他先前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大明朝这棵大树不倒,他这个猢狲就可以为所欲为,最终成为曹操之类的人物,赵铭道对此根本不作解释,在与瞿式耜的斗争之中他已经与士大夫文官集团切割干净了,有这一点就足够了,赵铭道有着自己的战略,他需要的是韬光养晦,而不是把力量投入到一场场毫无意义的战争之中去。
所以在与瞿式耜掰扯干净之后,赵铭道没有返回昆明,直接去了广东方向,来到梧州城下,虽然说梧州之战的成败对桂林小朝廷的意义大于对魏国公一脉的意义,但赵铭道仍然选择有限度的把资源投入到这个方向,目的就是维持桂南与粤西之间的通联,实际上,粤西与桂南之间最佳的通道就在梧州府。
从梧州府藤县沿着北流江南下,翻过天门关就能抵达南流江水域,进入廉州府城,只有天门关一带需要人马挑驮,其余都可以使用运载量最大的船只即可。
赵铭道去武冈勤王这段时间,梧州的仗在成义的指挥下已经打的差不多了,李成栋麾下的绿营虽然能打,但只有四千多兵马,根本得不到两广总督佟养甲的支援,若非佟养甲怕成义一股脑的顺流而下攻击广东,甚至都要把李成栋这支绿营兵调去广东与义军作战了。
因为剃发的缘故,广东尤其是广州周边到处都是民团和义军,处处狼烟满地烽火,清军顾此失彼,难以建立有效的统治。
而李成栋在梧州打的是畏首畏尾,根本不敢决战,等赵铭道抵达的时候,已经困守在梧州城,依靠西江获得身后几个广东州府的补给,已然成了对耗的局面。
“大哥,李成栋被我打进了城了,几次修书前来,要和咱们停战。”成义引着赵铭道进了大帐,直接了当的说道。
赵铭道问:“阿义,你觉得停还不是不停。”
成义笑了笑说:“我觉得该停战,大哥这一年里从广东打到四川,从四川出战云南,如今云南全部、广西七州府和粤西三府在手,算起来相当于两个省的地盘了,说是一口吞了大胖子也是不为过,咱们手下地盘、人口多的是,就差时间经营了。
云南那边最重要,大哥不能长时间离开,可和广东这边仗打个没完没了也是不行呀。所以见好就收也就是了。”
“彦迪你觉得呢?”赵铭道又看向杨彦迪。
杨彦迪点点头:“卑职也觉得成将军说的对,见好就收得了,打败李成栋不难,难就难在打败了李成栋又得去广东打,到时候广东那些个祖宗贴上来,牛皮糖似的,甩也甩不开,每天用忠孝仁义拿着你,还不给钱粮,一群练嘴的,惹那些麻烦干嘛,咱们手下这些地盘,好好经营一两年,便是能一鼓作气连广东都打下来。
饭一口一口的吃,路一步步的走,您不是说过么,步子太大了,容易扯着淡。”
赵铭道微微点头:“我不在粤西的这段时日,你们二人也是成长了,坐下吧。”
正如两个兄弟所说的那样,赵铭道也不想再打了,赢了是替广东那些祖宗们赢的,说实话无论给他们赢多少地盘,都不够他们败坏的,那就是一群练嘴的败家玩意。更重要的是,赵铭道的统治靠的是军队暴力、阴谋诡计和政治妥协,他整个人是被架在半空的,需要时间建立属于一个忠诚于他的新统治秩序和机构,而且他还需要整编、训练这些来源复杂杂七杂八的军队,更需要为这些军队提供适当的武器装备,更重要的是,现如今大军的花销都来自于赵铭道追赃广州士绅、川南缴获和云南斩获的赃款,这也是不持久的,他需要新的财政体系支撑现有的军队。
其实这一切都需要时间也需要精力,摆脱不必要的战争,就是获得时间和精力。
“既然李成栋愿意谈,就和他谈一谈。派人去送信,告诉他我到了,想怎么谈让他划下道来。”赵铭道对成义吩咐道。
成义安排了这件事,又是说道:“大哥,前两日咱们大营来了一位故人,是来投奔您的。”
“谁?”赵铭道有些不解。
成义说:“陈梓君,陈大人。”
“他不是跟着粤西巡抚洪天擢吗?”赵铭道有些诧异的问道。
成义则是说道:“已经没有粤西巡抚洪天擢了,您还不知道吗?”
赵铭道心想也是,洪天擢是丁魁楚的亲信,虽然洪天擢在广东不耻丁魁楚暗中与鞑虏联络的勾当,但他丁魁楚一党这个烙印打上之后就无法去掉了,也因为这个,瞿式耜在清理丁魁楚的时候,一并清理了洪天擢,办法也简单,治其失城陷地之罪,洪天擢在粤西步步后退,丢失了大量的地盘,如此被治罪也是不冤,可是赵铭道一直忙于勤王,不知道他第一个上官如今是什么处境了。
“也罢,把陈大人请来吧,到底是琼州时的老朋友,见一见也是应当的。”赵铭道心情不错,对成义说道,之所以心情好,是因为当初赵铭道不过是洪天擢手下一军户,陈梓君也能对其吆五喝六的,不过一年多,赵铭道已经贵为大明国公,西南擎天柱,陈梓君却沦落无所依托的地步,这种对比实在是令人开怀。
而成义则是对赵铭道说道:“大哥,你若是见了陈梓君,保证你认不出来。”
正如成义所说,赵铭道见到陈梓君的时候,着实大吃一惊,当初那个意气风发的巡抚幕官如今面容消瘦,两腮塌陷,满脸的皱纹如沟壑一般,比之以前可是老了十岁以上,而且是一身僧袍,脑袋光秃秃的,竟然是剃度出家了。
“陈大人,你怎么........你怎么出家了?”赵铭道惊讶出声。
陈梓君叹息说道:“若不如此,如何能一路跋涉至此,怕是路上就为鞑子、乱兵之流所害了吧。可即便如此,林大人为了掩护我,也是被李成栋的兵捉住了。”
“林大人,哪个林大人?”赵铭道问。
“林同文林大人。”陈梓君回答。
赵铭道叹息一声,当初从实验号上同生共死的人,除了林同文都在自己身边奋斗,听闻林同文被捉,赵铭道忙对成义说:“阿义,再去给李成栋送一封信,让他把林同文完整送回来,这是停战的必要条件。”
停顿一会,赵铭道又补充说:“若是不行,就出赎金。”
“大哥,林同文在广州时投了那些文官,几番呵斥你,与咱们又不是一条心,救他做什么?”成义登时有些不愿意。
赵铭道瞪了他一眼:“林同文是与咱们同生共死过的,只不过是政见不同罢了,却也是个忠义人,其他人咱们没有交情也就罢了,从海上逃出来,同文几番帮助咱们安顿,对你我兄弟也是有恩的,如何能不救,他若不悔悟,咱们不用他也就是了,看他被鞑子害死,岂不是你我的过错么,速度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