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提议又被驳回

太叔毓祺就这样与素萦公主在和煦的阳光下这样静静地待了一天,没有任何外人打扰。

皇宫中,自从沈听兰生了儿子,郑皇后就对这个孩子非常的上心,现在邵元髆已经去世,太子之位悬空,邵元髆又是郑皇后以前的傀儡,现在邵元髆已经不在了,郑皇后的未来是没有保障的,毕竟自己欠下了那么多的债。

所以郑皇后现在还在盘算着让皇上立沈听兰的儿子为皇太孙。但是邢夫人却不是这么想,她现在是不寄希望在这个孩子的身上的,她现在是将希望寄予邵元恺的身上的,邢夫人现在是想尽办法,绞尽脑汁的来巴结竖贵妃,就是希望将来若是邵元恺或是邵元青两兄弟中其中一个做了皇帝之后还能在后宫中给自己留下一席地位。

郑皇后现在就在打算近几日挑一个合适的时机将自己的想法讲给皇帝听,为了让皇帝开心,让皇帝喜欢这个孩子,郑皇后每日都让沈听兰抱着她的儿子进宫,最后干脆让沈听兰与她的儿子住在了宫中,自己则时不时的抱着沈听兰的儿子去看望皇帝让皇帝多斗一斗这个孩子。

其实沈听兰是很反感郑皇后总是抱着她的孩子去在皇帝面前谄媚作态的,而且她也舍不得自己的儿子总是被抱来抱去不能好好地休息的,只是再反感她也是不能反抗的,一是因为,她郑皇后是荣国的皇后,权高位重而且在规矩上也是自己母后,自己的尊重她。

二是因为邵元恺交代了,若是郑皇后要借她沈听兰的孩子一用的话,就要给郑皇后,因为这对于邵元恺登上皇位也是有极大用处的,这有可能是自己在这个权利的游戏中赢了的另一种表现。

这一日,郑皇后想要名正言顺的对皇帝说出她内心中想要让皇帝立沈听兰的孩子为皇太孙的要求了,她便来到了沈听兰在宫中暂住的地方,去抱着她的孩子去找皇帝。

来到沈听兰的住处后,郑皇后便见到沈听兰在逗她的孩子玩,孩子虽然还小但是很可爱,沈听兰看到郑皇后来到之后,连忙起身行了行礼。

“儿臣参见母后。”沈听兰轻轻地行了行礼。

只见郑皇后连忙将沈听兰扶了起来。

“听兰,快快请起。母后此次前来是要抱着元髆的孩子去见皇上的,母后怕是你父皇想念这个孩子了。”郑皇后边说着便从沈听兰的手中抱过来了孩子,用手指轻轻地逗弄着。

“母后你抱着这孩子去见父皇当然是可以的,只是这孩子刚刚被奶妈喂完了奶,恐怕是要睡觉的了,如若现在抱去见父皇,儿臣怕他一会儿会哭闹的。”沈听兰委婉的拒绝者,她还是不想让郑皇后抱走自己的儿子,生怕自己的儿子会受到伤害。

但是郑皇后求见皇上心急,根本没有将沈听兰的话放在心上,还是一意孤行的想要抱走沈听兰的孩子。

“没事的孩子哭闹母后会哄得,毕竟母后也是有过孩子的人。”郑皇后语气坚决的说到。

沈听兰见到与郑皇后根本就没有交涉的余地便就心不甘情不愿的让郑皇后将她的儿子抱走了,郑皇后抱走她的儿子的时候她还依依不舍的看了他一眼。

郑皇后抱着孩子走出沈听兰住处后,便立马将孩子给了身边的婢女抱着,她自己才是没有耐心与孩子纠缠的,她本就没有耐心,而小孩子却最难缠。还不如交给婢女应付呢,反正她郑皇后又不是真的很在乎这个孩子,她只是利用这个孩子为自己谋取利益罢了,她又怎会在乎这个孩子的痛痒呢?

转眼郑皇后就和抱着孩子的婢女来到了皇帝休息的寝宫,到了宫门口她连忙将婢女怀中的孩子抢到自己的怀里去,做出来和开心的表情来,假装是自己一直抱着这个孩子。

一进寝宫便就看到,皇帝正侧躺在软榻上看书,皇帝见到郑皇后抱着小皇孙来了便轻轻地放下书,缓缓的坐了起来,伸开手臂要去抱小皇孙到怀中,郑皇后见状便主动将小皇孙抱到了皇帝的怀中。

皇帝抱着小皇孙,拿起手边上的东西逗弄他,看到他玩的不亦乐乎,皇帝自己也咧开了嘴角哈哈笑了起来,郑皇后见状便觉得这是个好的时机向皇帝提议,于是就坐在了皇帝的身边,假装表面上陪着皇帝逗弄小皇孙。

“皇上,您看着孩子多可爱,多么像元髆啊,大大的眼睛,挺拔的鼻子,小小的嘴巴,真是甚是可爱啊,不是吗?”郑皇后察言观色的在皇帝的身边说道。

只见皇帝笑着逗着他的小皇孙,一边应和着郑皇后。

“这孩子甚是可爱,不过朕看他长得不像元髆倒是像元恺,哈哈,也是元恺,元髆都是朕的儿子,所以这个可爱的孩子是长得像朕啊。”皇帝在旁边开心的说到。

郑皇后见状继续说着。

“皇帝,你看着元髆已经去世,这太子之位还空着,当初选元髆做太子正是因为除了元髆之外其他的皇子都是不适合的,如今元髆走了,但是他却留下了一个这样的儿子,依臣妾之见,不如就立这个孩子为皇太孙可好?”郑皇后用着充满期许的眼神看着皇帝。

只见一旁的皇帝停下了逗弄孩子动作,陷入了沉思,其实皇帝在邵元髆在世的时候,便就产生了更换太子的念头,因为当初自己立这个太子的时候太过草率,所以还有很多有才能的皇子还没有了解到。

就比如说,齐王是邵元恺,自从上次接替太叔毓祺去江南赈灾开始就让皇帝看到了他不俗的表现,和过人的才能,更况且这次太子邵元髆去世,邵元髆的葬礼一手都是邵元恺操持的,虽说素萦与太叔毓祺也做了帮助,大部分功劳海水邵元恺的。

所以这次郑皇后提出要立邵元髆的儿子为皇太孙,皇帝是有疑虑的,因为他又怕像上次一样,没有充分的看好便就仓促草率的做了决定,所以这次他想驳郑皇后的提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