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归晋
司马懿。
公元179年,他出生于河内郡(今焦作)温县孝敬里(今安乐寨村)一个世家望族。父亲司马防,为汉京兆尹(首都的长官),大哥叫司马朗,字伯达(和董卓的哥哥同岁,三国志上有传);司马懿是老二,字仲达;老三是司马孚,字叔达;老四是司马馗,字季达;老五是司马恂字显达,老六司马进字惠达,老七司马通字雅达,老八司马敏字幼达,俱知名,故时号为“八达”。
建安6年,公元201年的时候,司马懿23岁,当时,司马懿是河内郡的上计掾(会计官),就在这一年,曹操听说司马懿“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准备征召至自己手下做事。但是,司马懿却拒绝应征,理由是:自己得了风痹,相当于现在的风湿病,临床表现十分严重:肌肉疼痛难忍,卧床不起。曹操派人偷偷监视,发现司马懿整天卧床不起,并无异常,也没再追究。这中间,却出了件叫人后怕的事情。一天,司马懿正在院子里晒书,突然天上下了大雨,司马懿躺在床上,爱书心切,不自觉从床上起来去收书,正巧被婢女看到。司马懿的原配夫人叫张春华,看出露馅了,把婢女叫到一旁,亲自持刀将小女孩杀死——为的是杀人灭口。
查看晋书,张春华是魏正始8年4月死的,享年59岁,再过4年,到魏嘉平3年8月,司马懿死,享年73岁,也就是说司马懿比张春华大10岁,想想当年司马懿只有23岁,张春华最多13、4岁,就能出此毒手,我无语,可谓狠毒来自天生啊!当时,司马懿家也不富裕,家中也只有这一个婢女,此后,张夫人亲自下厨做饭。
真的是不是冤家不聚头。
象司马懿这般阴毒之人,和张春华也真的是绝配啊。
书上说,司马懿“由是重之。”估计是吃了一惊,想想一个嫁过来不大的黄毛丫头,突然之间出此狠手,谁是她老公,脊背会不丝丝发凉?但是“重之归重之”,那也只是暂时的,后来,估计是司马懿长粗变大以后,泡了个姓柏的妹子,张、司马夫妻长年累月分居,几乎整年见不上一面,有一次,司马懿生病了,张夫人想着既然是你病了,总允许我来关心关心你吧。谁知道,病中的司马懿一见到张春华,就破口大骂:“你这个又老又丑的东西,讨厌死了,你就整天呆在屋里,别出来丢人现眼了!”这话可能是当着大小姬妾甚至是下属、医官等众人说的,弄得张夫人是又羞又气,回房就开始绝食自杀,好在这个张夫人生的四个孩子都有本事——司马师、司马昭、司马干和南阳公主。这四个孩子看着妈妈绝食了,也都集体绝食,发誓要和妈妈共存亡!(要是都集体绝食死亡,那高贵乡公该多高兴啊,历史要改写啦!呵呵)这下,老司马吓了一跳,赶紧起来去给夫人赔礼道歉,谦恭得不行,张春华终于回心转意了,司马家是一场虚惊,生活回复正常。但是司马懿真的是回心转意了吗?肯定没有,就象对他任何人一样都充满了狡诈,这次也不例外,回头就对下属说:“那老东西即使死了,也是不值得可惜的,(所以我才去道歉!)关键是我害怕真的因此伤了我的孩子们啊!”
不知道张春华听到老公说出这样的话,是不是后悔当年手杀婢女了?
让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201年发生的事情。我们会问,为什么司马懿当时不应征做官呢?那就让我们看看前此一年,即建安5年中国大地上都发生了什么吧。建安5年(公元200年)10月,曹操与袁绍在官渡合战,操击败袁绍,绍退回河北。应该说曹操是夹战胜之威征召司马懿的,可是他为什么高卧不起呢?他要做隐士吗?以司马懿的性格,肯定不是,那到底是为什么的呢?
我们说,虽然袁绍在官渡之战中被击败,但是,经过短暂的休整和经营,出兵平复了河北投降曹操的城池,河北局势已经逐渐安定下来。同时,放眼中国,各地军阀无数,即使在当时,孙策就要乘虚进攻许昌;还有英雄刘备;还有那个刘表,也不是酒囊饭袋,他正乘机南下,攻击张羡、张怿父子,并占领长沙(湖南长沙)、零陵(湖南永州)、桂阳(湖南郴州)等地,大大地扩充了荆州的实力。而曹操在今年也只是耀兵河上,还不敢进一步深入河北与袁绍决战,双方陷于僵持。也只是等到6年以后的建安十二年,曹操在袁绍死后,袁绍诸子内乱才彻底平定河北。而在当时,仅凭一战就判断出谁强谁弱,还真是不太容易,我们说司马懿在等待。另外,司马懿的住所可以说是曹袁两方的结合地,投奔任何一方的代价都是很大的,这也决定了司马懿下决心的难度;还有一点也是史学家们常说的,那就是人家司马懿是“服膺儒教”的人,怎么看曹操也是个宦官子弟,没有什么威仪,也没有什么名望,名不正,言不顺的,在他手下当差,俩字——“丢份”!
投曹
又过去了7年。司马懿还在自己的家乡做自己的地方官。
建安13年(公元208年),司马懿终于被选拔到中央了,官职是丞相府文学掾(丞相府的文牍官)。随后被任命为黄门侍郎(皇帝的值班卫士),又转为议郎(与黄门侍郎均为郎官,但皇帝出巡时,议郎不必扈从侍卫),转为丞相东曹属(曹操为丞相后下设东、西曹掌管人事工作:东曹,主管二千石官员的任免;西曹,主管丞相府官员的任免。其负责人员正者称掾,副者称属),成为主管全国地方官员任免的副职,相当于吏部侍郎、现在的中组部副部长;又升为主薄,丞相府的秘书长。
大家应该清楚,那一年发生了著名是赤壁之战。
但是,按照我的看法是:司马懿并没有参加赤壁之战,而是和曹丕在后方,与之游处。
其实,曹操给司马懿的官也还仅仅局限于文官,并没有叫他插手武事。那又是为什么呢?
看人的第一感觉绝对是正确的。看人的眼也好,看人的眉毛也罢,看人的气质和精神也好,我相信第一感觉真的很准确,随后的变化都是虚假的。
曹操听人说司马懿有狼顾之相,立马把他叫来,让他面正向后而身子却不用随着往后动,相术上说:拥有这种相的人,心狠手辣,狡诈善变。曹操对儿子曹丕说:“司马懿绝不是当人臣的主,以后肯定给咱家添麻烦。”可是,曹丕却和司马懿关系很好,估计把老爸的话多多少少也透露了点,当然不会直来直去的说了,也就是老爸对你还不满意,你看着办吧之类的。司马懿心有灵犀,更加刻苦工作,常常通宵达旦,夜以继日地工作,即使丞相府割草放牧,马喂的饱不饱?割的草够不够?都要亲自查看。
属于干得好,于是,曹操才慢慢释然些。但在建安13年到建安20年,长达7年的战争年代里,曹操并没有让司马懿染指军事。建安14年,军出合肥;建安16年,西征韩遂、马超;建安18年,进军濡须;建安19年,夏侯渊攻击韩遂等,都没有看到司马懿的踪迹,如果司马懿参与了这些战事,那么,晋朝的摇尾系统是不会放过呐喊的机会的。
结论就是:曹操对这个人始终还是不太放心。
随后两件事,就显示出司马懿的智慧和真正的为人了。
第一件:
直到建安20年,跟从曹操大军进攻马超、韩遂、氐王以及张鲁,在迅速收拾了这四个人以后,曹操想要退兵。这时候,司马懿说话了:“刘备刚刚以欺诈得到四川,(前一年的夏天,刘备刚刚返兵攻降成都刘璋),四川的人心不服,还出兵与孙权争夺江陵,(刘备拿下四川以后,按照孙刘本来的约定,荆州要还给孙权,但是,刘备却说,等我再拿下凉州以后再给,孙权大怒,派兵去夺,刘备也亲自提兵5万出四川迎战)”因此,劝曹操趁机进攻四川。曹操说:“人们就是不知足,既然得了陇,还望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