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留一手

魏军继续逼近蜀军,双方在祁山一带展开了几个回合的攻防战:

《晋书》记载:在汉阳,魏军与蜀军相遇,司马懿使将牛金(司马懿带来的荆州勇将,原曹仁的部下)轻骑饵之,“兵才接而亮退”,双方都在进行着试探性攻击,只是诸葛亮在撤退途中,未能选准好的战斗位置,而继续退却。

诸葛亮退至祁山附近,屯驻卤城,据南北二山,断水为重围。

在这里,《晋书》与《资治通鉴》的记载很不相同。

《晋书》记载:“帝攻拔其围,亮宵遁。追击,破之,俘斩万计”。

而《资治通鉴》没有采纳唐代编纂的《晋书》说法,而是采纳了《汉晋春秋》的说法,记载:“(司马懿)既至,又登山掘营,不肯战。贾嗣、魏平数请战,因曰:“公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懿病之。诸将咸请战。”

也就是说,在祁山附近,双方应该是陷于僵持。这个时候,诸葛亮同样面临他在上邽时的局面,腹背受敌。

在张郃等全体魏军将领的强烈要求下,司马懿终于进行了较大一次与蜀军的战斗。

要知道,当时的张郃仅仅比司马懿位置低一点,又是百战名将,并且长期与蜀军交锋。《三国志张郃传》也称,当时是皇帝下诏由张郃都督诸位将领来救祁山。可见,张郃在军中说话的分量。

于是,直到五月份,司马懿部才开始部署军队直接进攻诸葛亮中军,派张郃进攻南面王平的大寨。诸葛亮则派魏延、吴壹、高翔等对魏军展开反击,双方展开激战,均有不少的伤亡;同时,由于王平忠勇善战,张郃军攻击何平(王平)的行动也没有成功。其中,《汉晋春秋》记载,这一战蜀军获甲首(有不同说法,个人认为是正规重装士兵的首级)三千级,玄铠(个人认为是重甲骑兵的铠甲)五千领,角弩(远程攻击武器,一般位于步骑之后,蜀军缴获如此之多,可见步兵是遭到了惨败)三千一百张。

就在蜀军取得大胜,诸葛亮准备进一步扩大战果之时,后方却出现了问题。

李严这个蜀国大臣中的第二号人物,本来负责对东吴的防御,这次,诸葛亮为了最大限度的集中兵力,将李严所部2万人马也调往伐魏前线,统一由诸葛亮指挥,不仅把李严兵权剥夺,而且给安排个后方督运粮草的出力不讨好的差事,还用自己的心腹蒋琬时时监视。

战事从2月一直拖到6月,李严所能筹措的军粮也日渐减少,加上连日大雨,转运十分困难。就派使者到诸葛亮军中说明情况,劝诸葛亮退军。

于是,诸葛亮开始撤退。

《魏略》记载,张郃对司马懿说,归师勿遏。建议司马懿不要追击。

但是这次,司马懿第三次拒绝了张郃的建议,并且,叫张郃亲自带兵去追赶蜀军,也许,司马懿是在公报私仇吧。张郃的愤懑可想而知。

果然,诸葛亮早已经在退路上埋伏了大量伏兵,当张郃所部追击至木门时,居高临下的蜀兵万弩齐发,魏兵死伤众多,一代名将张郃也被射中大腿,不治身亡。

当听说张郃死去的消息,司马懿的心情应该是畅快的。难怪后人怀疑,张郃是司马懿用奸计给害死的,看看司马懿从来都是小心谨慎,并且只是把蜀军赶出疆界,从不以消灭蜀军为目的,这次却命令张郃去追击,不是他害死的还能是谁?环视曹魏再也没有一个可以傲视他的名将,西北军区除了他以外,也再也选不出一个可以独当一面的战将了!

《晋书》所言,司马懿攻拔了诸葛亮的大寨,应该是大寨人都没有了,他才攻拔的吧?

至于说是“俘斩万计”,估计也是以一当十的传统做法,唐朝的作者也照单全收了,不知道这些记载究竟来源于哪本书,反正到如今,除了《晋书》上这样说以外,其他再也看不到别的地方还有这样的记载,孤证不足为论,姑且不把它当真吧。

战后

从太和5年(231年)曹真去世到青龙3年(235年)初司马懿被任命为太尉(即大司马),在长达4年的时间里,曹魏帝国没有总司令。

如果在太和5年发生的事情,真的如《晋书》所云那样司马懿帅军取得了大胜,也许司马懿很快就会被任命为大司马的。

但是,事实并非如此。

也许历史的真相是:

一是司马懿在两军相持之时,双方野战被诸葛亮击败,损失惨重(如《汉晋春秋》和《资治通鉴》描述);

二是司马懿在诸葛亮退却时,不顾张郃的反对,又迫令张郃进行追击,致使帝国第三军人张郃被杀;

三是诸葛亮全军退去。

弟兄们,如果您是当朝皇帝曹睿,您怎么处置司马懿呢?

性急的不杀了你就是好的了,

你司马懿又有什么资格被封赏呢?

哪跌倒哪爬起来吧,您老就留在西北给我守好得了。

司马懿只是在青龙2年(234年),诸葛亮第5次北伐失败,诸葛亮病死以后,魏明帝曹睿才把曹魏帝国的荣誉第一军人给予了他。

那是因为不仅时时刻刻叫曹睿心惊肉跳、而且“大名垂宇宙”的诸葛亮死了。

除此以外,还有别的原因吗?

明帝时候,曹操时代的名将都已经物去,只剩下了曹真、张郃,(司马懿原来是文人不算)而曹真、张郃在同一年里又相继死去,帝国面临空前的人才危机,这给了明帝很大的打击。屈指算来,可用的人只有东南的满宠、东北田豫、西北郭淮、北面牵招。而司马懿势力……

一句话,那就是:总是那么叫人不放心。

为什么呢?

那是因为一个人。

说道这个人,先得给大家买个关子。

咱先说说曹丕时代的那颗璀璨的星——刘晔。

本来明帝对刘晔最为器重——曹丕时代,刘晔言无不中,给做太子的明帝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继位之初,明帝谁也没见,第一个召见的大臣就是刘晔,不仅召见,而且,君臣一聊就是大半天,刘晔失踪的这大半天可是无比荣耀,因为全体大臣都在皇宫外面傻等着呢。

等刘晔出来的时候,大臣们争先恐后地问:“新皇帝怎么样?”

刘晔说,“和秦始皇、汉武帝一样大气,但是,才能可能不太够。”

读书读到这里,喟然叹息,真羡慕汉代的自由风气和汉代人的质直,如果是明清以来,哪个大臣敢这样对皇帝说三道四?他就那样,想的大,才能不中?呵呵

不过刘晔的持宠而骄之态也跃然纸上了。

在众多听到这话的朝臣中,应该有记性好,又口舌灵便的人吧?

谁能保证这话以后不会传到皇帝的耳朵里呢?

更为出格的是,对于军国大计,刘晔在大臣们中间是一套,在皇帝面前又是一套。

当时,魏国朝廷讨论最多的事情莫过于是否伐蜀,报诸葛亮伐魏之仇了。

禁卫军将领杨暨是明帝的亲信,认为不能伐蜀,这个杨暨也和皇帝一样对刘晔很是敬重,甚至是崇拜(因为刘晔是明帝朝前期公认的聪明人),也多次找刘晔私下探讨商量,究竟伐蜀可行不可行,杨暨说不能伐啊,什么山路险峻,粮草难继之类的,刘晔深表赞同,也说不能伐,不能伐,除了你说的理由以外,还又诸葛亮得众心等等,理由说的比你还充分。

有一次,明帝和杨暨又在讨论伐蜀,杨暨说不能伐,如此这般说了一通,说得明帝恼了,发话:“你书生一个,知道什么”

可是偏偏这个杨暨就是死脑筋,还是坚持,接着说:“我书生是笨蛋,我说的算放屁,但是,您老一直敬重的刘晔也说不可伐啊。”

一听这话,明帝懵了,顺口就说,“刘晔明明对我说可伐,不可能!”

结果明帝曹睿立马传刘晔来三人对质。

刘晔来是来了,可是皇帝再三问刘晔,刘晔就是不吭声,装糊涂。

等单独和皇帝在一起的时候,刘晔责怪皇帝曹睿说,“这是军国大事,怎么能到处乱说呢?军国大事就是强调一个保密,您老问问这个,问问那个,蜀国不是知道了吗?”

出来又对杨暨说,“钓大鱼,可不能直接就拉,得顺着他,等他慢慢顺从了,你再把他从河里牵上来,人主的威严,不是比大鱼还厉害?”(你怎么能逆着皇帝的意思说呢?)言外之意就是还是要给自己留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