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人自有恶人磨”,母夜叉这样说了,贾充只好装好人,对皇帝的恩典坚决推辞,因为当时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司马炎的舅舅王虔的前妻就是毌丘俭的女儿,也是这种情况,朝廷也没办法决断,都是在洛阳另外再建一个宅子,而私下往来。由于郭槐不依,贾充只在永年里为李氏建了一个宅子,而从来都不敢去看望,表面上,贾充是身为宰相给大家做了一个表率,但是这样,贾荃、贾褒不依了,贾荃一直锲而不舍地以齐王妃的身份要求爸爸把妈妈叫回家,或者起码去看望一下老妈。
说道这,大家知道郭槐的内在动力了吧?
是吗?你李氏的女儿成了齐王妃就了不起了吗?就可以让离过婚的前妻回来压在我头上?我要让我的女儿成为未来的皇后!一旦女人之间发生关乎争夺床位的战争,所激发出来的强烈的动力,是男人们无法想象的。反正是郭槐无所不用其极,终于做通了皇后杨艳的工作。
当司马炎问到给司马衷娶老婆的事情时,杨艳问司马炎:皇上中意的是谁家的女儿。司马炎说:卫瓘家的。杨艳却说贾充家的好。司马炎举出了自己的理由:卫瓘家的女人有5条好处,那就是贤良、多生孩子、长的美、个子高、白皙;贾充家的种妒忌、少生儿子、长的丑、个子低、皮肤黑(是从郭槐身上推出?)
帝后之间在娶儿媳妇一事上,暂时还达不成一致的意见。
老天没有给司马炎过多的时间来仔细推敲皇太子妃的人选问题。
就在司马衷的成年礼刚刚过去,人们对于帝国的未来还忐忑不安的时候,并州突然传来了匈奴监国刘猛叛逃出境的消息。
过去我们说过,216年7月,曹操罢黜单于,把匈奴汗国分为五部,并让右贤王监国,其中,“左部”一万余篷帐,住兹氏(山西省汾阳县);“右部”六千余篷帐,住祁县(山西省祁县);“南部”约三千余篷帐,住蒲子(山西省隰县);“北部”约四千余篷帐,住新兴(山西省忻州市);“中部”约六千余篷帐,住大陵(山西省文水县)。)匈奴说他们的祖先是汉王朝刘姓皇家的外孙,身上有刘姓皇家血液,遂取消原来的姓挛鞮,改姓刘。
西北秃发树机能的叛乱,并击败晋军主力,迅速占领秦凉两州之地,这使得并州的匈奴刘猛也蠢蠢欲动,271年1月,匈奴中部帅刘猛叛变,从并州西以及河东、平阳向北逃出了边塞。
晋武帝司马炎立即召开御前会议,商讨对策。
杜预杜武库被司马炎想起。
这一时代被人称作武库的人比较著名的大约有三个:一个是钟会,钟武库;一个就是杜预;另外一个是裴秀的儿子裴頠。赞美一个人是武库,大约是一是取起博学多才;二是文武双全,并且取其儒将之风。不过,在我们解读种武库的时候,多看到钟会要害人的本性,“但见其胸中矛戟森森”;而在看杜预的时候,我们真的被这个人的博才震慑,他怎么什么都会?裴頠则是“五兵纵横,”就博学上还是没办法和杜预相提并论的。
这个杜武库果然名实相符。他上了关于筹备战略物质、赈济灾民、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军需物资运输、垦田开荒、安定边境等50多条对策,大都被司马炎所采纳。
就在晋国朝堂上为西北和北部边境的叛乱焦头烂额的时候,南方的孙皓也来凑热闹,271年的3月,孙皓率领大军向寿春进发,司马炎赶紧派遣大司马司马望领骑兵3000,步兵20000进驻淮北,加强防备。后来才打听到,孙皓根本没有来犯的意思,倒是一个叫刁玄的人过去曾经出使蜀国,听说过司马徽和他人谈论朝代更替的一些预言,回来以后,刁玄知道孙皓喜欢这个,为了讨好孙皓,自己就瞎编了一些段子,比如:“黄旗紫盖见于东南,终有天下者,荆扬之君乎。”——这不明明是说孙皓吗?又有中原地区被俘虏的人和投降的人也说,在晋国的寿春城下,有小儿们说“吴天子当上。”这个吴天子不是明说我孙皓要当皇帝吗。孙皓全面搜集了几个方面的信息以后,得出结论:这可是老天爷的命令啊!三月,还是春寒料峭,兴高采烈的孙皓带领着太后、皇后、太子一起从建业西上,在他的脑海里,自己只要这样一路西上,晋军个个都会投降,直到洛阳,这是要顺天命。结果,老天爷不给孙皓的面子,下起了鹅毛大雪,道路泥泞不堪,几百个人才能推动一辆车子,吴国士兵们都是又冻又饿,南方的人哪受过这样的寒冷啊。大家都说,要是遇到晋军,咱们都投降。不只是士兵,随行的孙皓亲信大臣右丞相万彧也对丁奉、留平私下说,如果孙皓坚持不回的话,吴国的江山社稷事大,我们提前不能不回去。幸亏司马望不了解吴军的情况,要不是吴国要提前灭亡了,孙皓真的提前青盖入洛阳了。因为司马炎给司马望的命令是屯驻淮北防守,而不是进攻。孙皓一看这情况,只好下令退兵。
东南地区是虚惊一场。司马炎刚缓口气,噩耗紧接着传来。
这一年的4月,北地郡(陕西省耀县)胡人叛变,企图西上攻击金城郡(甘肃省兰州市东),凉州(甘肃省武威市)州长牵弘出军讨伐,顷刻之间,所有内地的胡人同时叛变,跟鲜卑部落酋长秃发树机能(时在万斛堆)结合,把牵弘包围在青山(甘肃省环县西南),牵弘大败,阵亡。
这是秃发树机能叛乱以后,晋王朝丧失的第二个高级别的将领,对于司马炎的打击可想而知。并且,北地胡英勇善战,和秃发树机能一起占领了凉州和秦州广大地区,造成西域和中原的暂时隔绝,使得司马炎“每虑斯难,忘寝与食”。
也许司马骏的策略好是好,但是太慢了,司马炎需要的是既能兼顾长远,又要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目前西北和北部的恶劣局势,不得不使司马炎考虑派遣朝廷的重臣,——那些历来被人们公认的智囊的人物。朝堂争斗(1)
就在司马炎为西北愈演愈烈的胡人叛乱而忧虑的时候,朝廷上却为派遣什么人去而进行激烈的明争暗斗。
就在这一年,原尚书令裴秀因为服用寒食散,体内燥热,本来应当还喝热酒,但是他反而喝起了冷酒,结果不治身亡,司马炎让贾充代替裴秀做尚书令,主持朝廷上的全面工作。贾充在职也并不是一无是处,比如,把一些重复的机构进行了精简,提高办事效率;也比较喜欢推荐有才能的人,对于想要提拔的人,从是想尽千方百计予以提拔;对于有背景的人,比如王太后的兄弟王恂,即使听说王恂在武帝面前说了自己的坏话,贾充还是不敢说个不字,反而在司马炎面前说王恂的好话。
但是,晋朝人还有点和汉朝人相似,那就是崇尚质朴之风。在朝野主流民意上看来,贾充最大的缺陷就是毫无刚直之气,总是顺着司马炎说话,从来不敢进行劝谏。另外贾充还有历史污点,比如刺杀高贵乡公,比如毫无人情味地和李氏离婚,不要说羊祜啦,连郭淮都不如。不过这些不屑都藏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人们在有这样的想法的时候,不会想到如果高贵乡公把司马昭杀死,也就不会有今天的晋王朝,更不会有这些人等高居在现在的朝堂之上了,对一个人的看法没有道理可言,反正你贾充的做派,就连同样为人唾弃的何曾都不齿,更何况其他人了。
于是,不仅是人品的不屑,更重要的还是争权夺利。等贾充总理帝国事务以后,司马炎的臣下立即分为两大派别:一个是以贾充为核心的“拥贾派”,主要人物有:杨艳皇后的堂叔父杨珧,司马炎舅舅王恂(贾充略施手段拉拢过来),太子太傅、侍中、太尉荀颽,侍中、中书监荀勖,左卫将军冯紞,还有魏太尉华歆的孙子、侍中华廙等等。另外一个是以侍中任愷为首的“倒贾派”,主要包括:中书令庾纯、黄门侍郎张华、温颙、黄门侍郎向秀、中书令和峤(王浑的女婿)、博士秦秀(曹操假子秦朗之子)等等。有的是因为政见不同,有的是因为人品差异,有的是因为和其中一个集团的人有矛盾,从而加入到一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