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三个男人向瑾宁妥协了。
靖廷叹气,一番叮嘱是少不了的。
既然要入茂城,就得做好各方准备。
鲜卑茂城的方言和大周乌蛮的方言十分相似,靖廷找了一名乌蛮人过来教她们说简单的茂城方言。
这主要是应付入城时候的盘查。
瑾宁脑子机灵,语言能力很强,学了两天,已经能掌握基本的对话。
可伶也还行,可俐学不来,只能往嘴巴里吞了一包粉末,整条舌头都黑色了,嘴巴张开,若非仔细看,会以为舌头被人割掉。
接下来的就是要制造入城的路引。
这路引比较复杂,临时伪造不来,陈大侠建议,抢。
靖廷认为抢不妥当,不如给点银子买三张路引,然后控制住那卖路引的人,等瑾宁安全回来再放。
三张路引不够,还得把李良晟那一份也给买下来。
陈大侠物色了几个人,一番重金利诱,但是鲜卑人不卖,两国交战,卖路引便等同引狼入室,遇到的这几名鲜卑人都很爱国,死也不卖。
最后,还是按照陈大侠的方案来做,不卖,那就抢。
抢完,陈大侠这暴脾气一时忍不住,给一人揍了一拳。
你们鲜卑人侵占大周国土还有道理了?还大义凛然地说什么绝不当卖国贼。
那是为了和平!
既然抢了路引,自然就逼问茂城里的情况,例如监狱,衙门等地方。
三人扮作道姑出发。
鲜卑人民风开放,女子一样可以做生意,但是不扮作商人,是因为扮作商人起码得有一个小商队,毕竟这是出远门而不是城内做营生。
而道姑就合适了。
鲜卑人信道多于信佛,城中道观很多,而且道人的地位也很比较崇高,入城的时候,也不至于会被一直纠缠盘查。
救李良晟,在瑾宁心里是很不愿意的。
但是,事关大局,必须得先救出他。
此去茂城不策马而是骑驴,一路沿途设有关卡检查,可见鲜卑人十分谨慎。
三人行色匆匆,样子疲乏困倦,掩去了一身的英气,尤其可俐这个哑女,下驴之后还装出柔弱的样子需要搀扶,关卡的人没有太为难,看了路引便让她们通行。
茂城是鲜卑的边城,和乌蛮相距大概六十里。
可以不经由乌蛮进入,而是绕山边行走,都是小路,不便于行军,因此鲜卑人虽设了卡,却没有重兵布防。
很多鲜卑人都现在从小路进入茂城,因为如果经过乌蛮,盘查十分严厉,出门的人都不愿意惹麻烦,且交战在即,只想加快回家。
一路走,遇到了很多鲜卑的百姓。
他们歇息的时候,会说起两国交战的情况。
鲜卑人对此战很有信心,也对战争表示了支持。
鲜卑地处荒漠,高山多,平地少,利江通达到茂城之后,便拐了弯走,没有进入鲜卑其他州府,因此,鲜卑的交通十分不便。
种植业不行,水路货运走不了,注定了鲜卑人只能在这片荒漠上艰难地挣扎求存。
他们觊觎大周的水土丰美,觊觎大周的繁华盛世,所以,对发动战争,他们是全国上下,君臣百姓一心的。
瑾宁越听越觉得恐怖,当全国的人都凝成一股力量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有着锐不可当的势头。
两天之后,抵达茂城外。
排队入城的队伍不是很长,开战之后,在外谋生的鲜卑人已经陆续回了家,瑾宁看了一下,排队的也就约莫二十来人,且分成两队,一左一右接受查验。
而城门的兵马布防却十分严密。
城门外,一左一右都各有八人持刀站立,眸光锐利地审视着入城鲜卑人。
而城门里,有一名武将策马守着,两排约二十人的兵士守着,还不算走来走去查验的城门小兵。
初步估计,城门可见的有五十人左右。
瑾宁知道,肯定还有其他布防,因为城门二楼瞭望台上,放置弓箭台。
如果身份被识穿,她们几乎是无路可逃的。
可伶有些紧张,因为她的茂城方言虽然练得还行,可有些发音不太准,若因此连累了郡主,那可就麻烦了。
所以,她站到了另外一条队伍,如果自己被识穿,便装作与郡主不认识。
一步一步地前移,终于到了瑾宁。
瑾宁手握拳头横在胸口微微躬身,见了个礼,然后取出路引递过去。
查验路引的是一名高大的兵士,鹰钩鼻,眼窝很深,眼底有锐光。
“圣姑姑从哪里回来?”他用鲜卑话问瑾宁。
圣姑姑是鲜卑人对道姑的尊称。
瑾宁按照原先准备好的说辞回答,“从乌蛮来。”
守卫像是随口地问,“乌蛮现在情况如何?”
瑾宁道:“乌蛮的大周狗官带着商人逃出城,现在洪烈将军已经占据了乌蛮,我在乌蛮之时有幸见了洪烈楠将军一眼,他骑在黑色骏马上,很威风地带兵出城去。”
瑾宁这话说得无比荣幸,笑容忍不住露出来。
守卫微笑,“是的。”
他把路引递给瑾宁,扬手放行。
洪烈楠带兵出城前去鳌头,这事在军中不是秘密,在乌蛮呆过的人也都知道,可若从其他地方来的,就未必知道了。
瑾宁拉着可俐上前,指着她的嘴巴,“她舌头长疮溃烂割掉了,说不出话。”
可俐张开嘴巴,咿咿呀呀,但是发不全音。
守卫看了她的路引,也一并放行。
那边,可伶也递上了路引。
守卫问:“从哪里来?”
可伶道:“从乌蛮来。”
这话一出,可伶恨不得把自己的舌头咬掉。
她竟然用大周话来回答。
瑾宁和可俐本来已经在牵驴走着,听得这话,瑾宁把手摁在了腰间,她的鞭子,就缠在腰带里头。
守卫看了可伶一眼,然后走过去跟那策马的武将说了两句,随即,可伶也被带了过去。
可伶脸色微白,但是,依旧努力稳住自己,上前对那武将握拳横胸行礼,用鲜卑话道:“将军好!”
本来她发音不太准确,但是这逼到了关头上,反而说得特别准。
“大周话说得不错!”那武将居高临下地盯着她。
可伶道:“回将军,我在大周蓟州长大,十五岁才回茂城,之后就一直在乌蛮。”
她目不斜视,声音镇定。
“圣姑姑既然从蓟州回来茂城,为什么又要去乌蛮?”武将问道。
原先在蓟州长大十五岁才回乌蛮是可伶临时杜撰的,所以当武将这样问的时候,她没有办法很流畅地用鲜卑话来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