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已做好心理准备,谁曾想事到临头,预想中那些困难麻烦一个都没出现,整个过程如丝般顺滑。
这次买房还是遵照上次老规矩,由刘庆国出面。市场行情摆在那,在此基础上,能砍下来多少,砍下来这部分双方五五分成。
刘庆国虽然不怎么看好“囤老房子等拆迁”这桩买卖,但对于做中间人,赚取差价还是乐见其成。
他本来就老油条,这几年开麻将馆,更是练就出一张三寸不烂之舌。巨大的利益驱使下,他舌灿莲花,一言不合大几千地往下砍。
苏音跟在后面看他大杀四方,一张张合同签下来,整个人不亦乐乎。
当然她也没死要钱。
其中有那么一家,家里老人有病,孩子高考完马上要念大学,经济条件实在困难。别家是卖了房子打算换新房,这家是卖房供孩子读大学,剩下的钱打算在离市区远一点的地方再换套便宜点的老房子。
了解到这种情况后,她不仅没让刘庆国杀价,反而在原有价格的基础上给他们稍微涨了点。
“你们这房子位置好,是沿街房,以后做点买卖什么的都方便。”
想抬价总得有个理由,她就找了这么个理由。
其实也不算找理由,她说得是实话。
住宅商品房市场刚开放没几年,现在的拆迁政策没有后世那么完善。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很多时候拆迁给的那点钱都不够买新房子,还要拆迁户自己再贴钱。
当然,芳街三村这个项目还是有得赚,不过赚得并不多。
这也是苏音安心囤房的原因。重来一次,有前世那些记忆在,能来钱的地方有很多,她并不想做一个炒房者。
她的目标,其实是回迁后那些沿街房。别看芳街三村周围目前不显山不露水,可这里离市中心近。重新规划后,不等高中毕业,这里会成为平城另外一片繁华商业区。
未来的市中心繁华地段商铺,这才是她投资的重点。
苏音很确定自己目标,虽然目前看来她赔了,可从长远角度看来,她简直赚翻了。
不过其他人可没有她这样得天独厚的经历,可以先知先觉。在他们眼里,这不过是间有着几十年楼龄的老旧房子。至于商业,西边大商场和凌光大酒店所在那条街,那才是本市繁华的商业中心,这边能做什么生意?
小姑娘还是心太善。
所有人都这样想,看向苏音的目光越发柔和。尤其是卖房子那家,对她更是各种感激。
被误会了的苏音:……
说实话怎么就没人信?
不好意思地别过头,透过狭小的窗户看着外面的马路。如果她没记错,几年后,这个转角将会成为新的商业区最炙手可热地几个位置之一。
她占这家便宜好像有点大。
余光瞥见墙上那些奖状,想到这家要上学的孩子。正好她和余晴要搞个慈善助学基金,等这边弄完后过去看看,到时候看如果能帮,还是帮他们点吧。
苏音心里记住了这事。
因为有林权的前期准备,这次买二手房的过程很顺利。
仅仅才用了一天,除去捐出去那二十万以及后来秦朗的五万,她卡里余额全部换成了老房子,剩下的只有个零头。再减掉给刘庆国的佣金,剩下的只有几千块。
这年头钱实在、房价也没炒上去,几万块就能买套房。加上最开始孙丽梅家那套房子,到黄昏时,她手里已经握有足足八套房。
合同到手,剩下的过户等手续交给刘庆国去跑。常年混迹于光明和黑暗之间,他三教九流的朋友都有,做起这些来完全得心应手。丰厚的佣金摆在那,他办起事来也格外积极。
放心地把后续这些手续交给他,苏音闲下来,也开始忙活另外件事:慈善助学基金。
第122章、助学基金
在买完二手房后,苏音闲下来,开始着手慈善助学基金。
跟买房一样,慈善基金进行得也格外顺利。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她找到位非常靠谱的合伙人。
跟凌志成一样,余明光也是从农村出来的,考上大学、通过知识改变命运。对于慈善助学这方面,他本能地感兴趣。
除此之外,站在商人的角度分析,此举不仅可以打压死对头凌光集团,更可以增强自己旗下余荣集团的社会影响力,同时还可以交好背后有大人物支持的小姑娘,一箭N雕。
既是自己感兴趣的项目,又能得到丰厚回报,余明光自然没有不做的道理。
他不仅做,而且很积极地去做。
生日宴当天,收到女儿消息后,他便派秘书着手组建专业团队。不仅如此,他还动用了余荣集团公关部,积极与有关部门联系。
而差不多与此同时,出任务回来的秦朗看到小姑娘要银行账号来还款的那条短信,沟通过程中也知道了慈善基金的事,给周厚生那边打过招呼。
周厚生,可是主管本省教育的一把手。他都发话了,下面的人能不积极?
负责操办基金的余荣集团全力以赴,负责审批的相关部门大开绿灯、全力配合。双方都在积极努力,速度可想而知。
等第二天苏音跟着余晴走进暂定于余荣集团总部内的办公地点时,看到的就是个已经开始正常运作的助学基金。
政府相关批文已经发放完毕,装修完善的办公室内,看起来就很专业的工作人员埋头于写字楼隔间内,敲电脑、翻文件,各自埋头忙于自己的工作。
如此情形,苏音完全惊呆了。
“这……也太快了吧?”
从生日宴到现在不过才半个月,苏音尤记得,前世这时候,凌光助学基金还在筹备政府批文所需要的各种繁琐文件。
“还好,其实能这么快运转起来,还多亏了音音。”
“我?”
苏音指着自己鼻子,看向不知何时赶来的儒雅中年男子,忍不住摇摇头。
“余叔叔,您可别打趣我了。我就是那天在现场说出这么个提议。至于那二十万,估计只够装修这办公室的。再剩下的,连这么多人的工资都开不出来。”
看着办公室内一台台崭新的电脑、复印机,这年代可不像十几年后,如今这些东西都属于高科技产品,性能不怎么样,价钱却是奇高无比。
余明光看小姑娘神情不似作伪,便知道她对这些毫不知情。
岳父家是当官的,余明光经商多年更是没少跟官场上那些人打交道,大体明白其中规则。对方做这些时根本没什么遮掩,那这些事也没必要故弄玄虚、藏着掖着。
“这些东西很简单,公司里都是现成的,就算没有,花点钱也能搞到。最难办的是批文,这里面牵扯太多方面的事,本来没有个一年半年批不下来。这次因为有你在,省教育厅的周厅长特别关注,给下面打了招呼。材料交上去,几乎没费什么功夫,就给批下来了。”
周厅长?
苏音想起那位身形挺拔的老人,紧跟着脑海中闪现出那个俊逸挺拔的少年。
是他!
几乎是下意识地,苏音想明白了其中关联。
不过这次她倒没有升起太过复杂的情绪,大概是被对方帮助过太多次,她心里面已经开始“抱上根24K纯金粗大腿”这一事实。
大腿嘛,就是用来抱得。
俊美无铸的脸划过脑海,苏音瞬间想通,唇畔扬起愉悦的笑容。
距离平城百公里之外的军营,正在以魔鬼方式操练一干手下士兵的秦朗没由来升起股奇妙的感觉。说不清具体是什么滋味,但那感觉并不赖,他不由唇角上扬。
罕见地笑容,看得正在水深火热的士兵们一阵胆寒。
秦连又想出什么整他们的招数了?●思●兔●網●
余荣集团,助学基金办公室内。
在相关工作人员的讲解下,苏音已经大体明白基金的运作模式。
上辈子她帮凌梦处理过不少琐碎的事物,其中包括凌光助学基金的内容。虽然只是些细枝末节的东西,但曾经亲自做过,她也对助学基金运作有着初步的了解。
只能说不愧是专业团队,运作模式科学合理,苏音对此很是佩服。
她佩服工作人员,其实工作人员也佩服她。
凌志成十分重视这次的助学基金,亲自命自己秘书总览此事,其余选派过来的也都是余荣集团内部精英。这些精英大都是名牌大学生,在这个大学生还算金贵的年代,放弃传统思想中人人羡慕的铁饭碗,选择来企业就职,也都是有自己想法的。
他们也都有自己的傲气。
面前小姑娘不过是个初中刚毕业的学生,虽然是她提议组建慈善基金,可一个学生又怎会懂公司、组织运作这方面的事。
虽然没怎么抱希望,但小姑娘的确是慈善基金名义上的拥有者。本着职业精神,他们还是认真回答她的相关疑问。
没想到,小姑娘竟然跟得上他们思路。
不仅跟得上,而且交谈过程中,往往能提出让他们眼前一亮的观点。
是金子总会发光,有能力的人,不管在哪总能得到重视。
苏音凭借她超前的眼光,提出几点有建设性的提议,弥补了基金运作中一些小小漏洞。而这几手,也让她得到这些专业人员认可,迅速融入到整个团队中。
了解完基本运作模式之后,团队开始商谈基金的首个项目。
基金成立的时候正是时候,最近几天中考、高考成绩相继出来,很多面临升学的贫困家庭也在为学费而苦恼。针对此点,助学基金决定成立两个项目,分别资助20名平城本地,马上要升高中、大学的贫困优秀学生。
团队想得很周到,苏音对此没什么异议,她也借机提起了先前买二手房时遇到过的那个高考考生。
“综合民政局和教育局所提供资料,我们率先筛选了一批名单,这位同学好像就在里面。”
负责筛选名单的工作人员拿过一张纸,从上往下翻找,很快圆珠笔指向一个位置。
“是不是他?”
苏音看着上面的地址和姓名,完全能对得上号。
原来已经被划归到资助范围了?
“就是他,没错,你们也太厉害了吧!”
新团队真的好靠谱!震惊过后,苏音从内心深处升起股喜悦。
第123章、不给捏
填报志愿、中考状元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