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梳理

汪思归的条件其实很简单。

“看小姐面相,就是个好人。只不过我们这做父母,总是操心得更多。我知道这有些不合情理了,但请小姐能不能也给我立个字据?我不要府上的卖身银子,只要写上在我女儿十八岁前,给她嫁个清白人家便好。全当是给我们这当爹娘的做个安慰,行吗?”

这个倒是可以。不过徐妈妈却提出反对意见,“这婚嫁之事有时要看缘份的,有时说定了合适人家,也未必能作准。别嫌我乌鸦嘴,可确实有这样的,比如说好了亲事,对方又要服丧。或是有些杂七杂八的缘由,那可怎么办?若规定了时间,反倒怕为了嫁人而嫁人,就挑不到好的了。”

这话也有道理,汪思归想想,“那就定在二十岁如何?我女儿翻过年,今年就算十四了,到二十还有六年时间,总可以解决了吧?”

这个可以。

宁芳作主答应了下来,亲自提笔写了份契书给他。

其实双方都知道,这样的文书比不得卖身契,只是个道德上的约束,若宁芳不遵守,汪思归也一点办法没有。

只是这凡事习惯要一个白纸黑字的做法,宁芳只觉颇为眼熟。那象谁呢?

只一时来不及细思,她还是命徐妈妈拿了二十两银子出来,“就算这个钱汪大叔你不要,也得给念葭姑娘收着,否则事情便办得不明不白,至多留着给她日后添妆了。”

汪思归知道,宁芳不留这个漏洞,也是怕日后有个万一。但也不能责怪人家的小心行事,所以他当着宁芳的面,把银子收了。

并且告诉女儿,“以后你就在宁府安心住下,好生跟着小姐,跟着管事妈妈们学本事。别和人争吵,要学会照顾自己。不要老想着给我们写信、带东西的麻烦别人,若是实在想不过了,便把信和东西都攒着,以后每年爹会来看你一次,自会把东西带回去。”

汪念葭给她爹说得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只顾拉着她爹的手,也说不出话来,令人看着鼻子发酸。

汪思归狠心挣脱了女儿的手,对着宁芳再拜一拜,“往后,就全托付小姐了!”

然后,他头也不回的走了。

汪念葭掩面大哭,宁芳也红了眼圈,命徐妈妈去送一送。

只是出院子时,恰好和议事归来的夏珍珍遇上了。

徐妈妈忙拉着他回避,汪思归知道大户人家规矩大,忙低头躲得远远的。

夏珍珍只匆匆扫了眼背影,只觉有些莫名眼熟,倒也未曾留心。只回头听说女儿还是把小汪姑娘买下了,马上记起另外一件事来。

“听说宁府旧例,每位小姐身边应该是两个大丫鬟,一个奶娘,一个管事妈妈,并四个二等丫鬟,六个三等丫鬟,及四个使唤婆子,哥儿身边还要再加四个小厮及四个长随,可是也不是?”

听见夏珍珍问起此事,徐妈妈忙道,“正是。旧年太太在家,便是如此。只后来家里人多繁杂,便渐渐没用那么多人了。就是到了梁溪,太太从前在大爷二爷和大姑奶奶身边,也没有这样设置的。小时候的奶娘不算,等大姑奶奶大了,因家里有太太管事,又房舍窄小,便没设管事妈妈,大姑奶奶身边只放了两个大丫鬟,两个小丫鬟并两个婆子屋里伺候着,其余粗活另有人照管。大爷二爷身边便只多加了两个伺候书房的小厮,并两个年长的长随便罢。等到大爷二爷成亲,丫鬟们便都放出去了,用的都是少奶奶带的人手。也有一些嫁了人,再回来做管事媳妇的。”

徐妈妈说得客气,夏珍珍却听得脸上微红,深为从前的自己羞愧。

宁四娘管教子女很严,尤其两个儿子,是绝对不许有丫鬟爬床的。所以挑给他们的丫鬟都是姿色平平,本分老实之人。媳妇一进门,也都避嫌的全打发出去了。

唯一坏了规矩的,却是从前的夏珍珍。

夏家虽然有钱,可根基太弱,身边的丫鬟婆子在规矩上就弱了许多。更何况夏珍珍那时年轻不懂事,什么都不敢管,故以成亲之后,宁怀璧只得又把从前身边得用的丫鬟找了回来,让她们做了自己院子里的管事媳妇,一直沿用至今。

但夏珍珍此人虽有种种缺点,却有一点,心地厚道。

她今儿去简氏那里去商量办法事的人手时,路上遇到宁芸身边的丫头正托人去买绣线,夏珍珍想着宁芸还小,怎么就做起绣活了?便顺嘴多问了几句,那丫头便如实说实是替宁萱买的。

那日宁芳建议宁萱给祖母绣副小桌屏,她便认真放在了心上。只是她屋里的绣线颜色不够,又不好为这点小事就去麻烦夏珍珍,便叫丫头拿钱去买几色回来。

而她和宁芸房中丫头并没有定例,姐妹俩时常混用。

夏珍珍再细细一想,宁绍棠身边梅氏看得仔细,人手是不缺的。只这两个庶出的侄女儿委实可怜,身边竟是没几个得用之人。兼之今天宁芳又买了丫头,她便想着要替她们添补一下才好。

但梅氏如今不在家,夏珍珍也不会不问过嫂子,就自作主张往侄女儿身边塞人,故此她决定先在自家儿女这里弄个例出来,顺便也梳理一下家里的人手。

“如今芳儿渐大,茵儿眼看着也要读书了。往后她们两个身边,就按着从前大姑奶奶旧例,用两个大丫鬟,两个小丫鬟并两个婆子。安哥儿顺哥儿和萍姐儿还小,暂时就一人一个奶娘,两个丫鬟和两个婆子做帮手便罢。你瞧着谁身边有人手不够的,就先在府里挑拣,挑拣不出来,便找牙婆把人补齐了吧。以后包括我身边,都把人定下来。象芳儿新买的那丫头,别管用不用得上,就得占她一个丫鬟名额,可别纵着她。否则这大的行事不规矩,又如何约束弟妹呢?”

徐妈妈点头笑道,“二奶奶说得很对,从前孩子们小,混着也就罢了。如今渐渐大了,是该立个规矩起来。不过旁的倒好说,萍姐儿和安哥儿都是青嫂带着的,这会子要分奶娘,给谁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