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送归新屋

听了这话,张金仙嗔怪地看了眼自己的女儿春梅:“在电话里我不是跟你说了吗?小雨断定了你这胎是个男孩,人家说你生女孩儿的时候你怎么不知道顶回去?”

春梅的男人刘德发厚道地笑了笑:“不管儿子女儿,只要是我们的孩子,我们都很疼爱。”

“这话对。”刘晓琴逗弄着小奶娃,眼底全都是羡慕,“管他男孩女孩,只要有就行。”

“我也这么觉得。”春梅瞧着儿子,脸上全都是做了母亲后的欣慰。

楚家这边高朋满座,王家呢?冷冷清清,凄凄惨惨。

“楚博明已经调离了,去了京都。”王娟爸下意识地喟叹,“也不知道他从哪儿找的关系,说走就走了。想想也对,两孩子都考去了京都,他不跟着去肯定也不放心。”

王娟妈也很疑惑:“你说什么?楚博明调去了京都?动用了省府的指标没?”

“没有。”王娟爸颓废地坐在沙发上,有点羡慕,“听说是京都的用人单位直接发来的调令,连省委的人事部都没经过,可见楚家在京都还是有点地位的。难道是她儿媳妇帮的忙?上次在杜家医治好的那人据说是京都慕家的。慕家在京都的势力划分中排列第二,要从我们这里调个人那还真的不费吹灰之力。”

“呼!”王娟妈放心地呼出了一口气,“那就好,只要他没动指标,那咱们就还有希望。你尽快把这事办下来吧!女儿在这里已经待不下去了,我们必须换个地方生活,不然她要疯了怎么办?我们可就只有这一个女儿,绝对不能有事。

只要换个地方,换个环境,把该忘的都忘掉,她或许就会没事的。老王!这事你可得抓紧,等她出来,我们马上把她带走。我一天都不想在这个地方待下去了,每天低着个头,走过之后被人指指点点,太难受了。”

“唉!”王娟爸长长地叹了口气,像是要把胸中的那股憋闷给吐出来。

难受?还不是女儿自找的?要是不那么偏激,遇事看开些,心胸宽广一些,会闹出这么多的笑话吗?要是跟楚家把关系打好,不去随便招惹人家,会有今天这丢人现眼的事发生?

楚家不说有楚为先这个曾经不知道立了多少奇功的儿子,单单那个会给人看病的儿媳妇,那也是他们不应该轻易得罪的。如果今天两家关系没有走到势如水火的地步,他也可以去楚家在那些人面前蹭个脸熟。

可出了这样的事,他哪里还有脸再去杜家人面前晃?

自己的这个女儿呀,被老婆给溺爱坏了。什么事都干的出来,不管不顾,坑苦了他这个爹。

吴婷婷和夏雨涓吴占豪一家也来给夏雨贺喜,夏雨涓的孕肚已经很明显了,吴占豪小心地陪侍在左右,就怕有点什么闪失。

刘晓琴知道吴婷婷也考上了京都大学,也给她包了个红包。

夏雨涓夫妻坚持不收,她脸色一变,就要把他们给的红包退回去。

“你是我家雨儿的姑姑,来给她贺喜我开心。可她表姐不也考上了,就许你给我们家孩子送,不许我给你家孩子?再说了,我也不是送给你的,我是送给婷婷的。”

刘晓琴硬生生把红包塞进了吴婷婷的手里,笑的一脸开心:“往后孩子去了京都你放心,我们也会跟着过去,有我们在,就跟在自己家一样。”

吴占豪和夏雨涓都非常感激,望着刘晓琴,就知道夏雨这婆婆是个爽快人。

一点不会因为自己地位比别人高而看不起人,实实在在,利利落落的,挺好。

“那就先谢谢了!婷婷报的是医科大下面的附属学校,医科护理专业,听说两座大学挨着,就隔着一堵围墙。”夏雨涓瞧了瞧女儿,又瞧了瞧夏雨,眼底全是笑,“能跟着夏雨一起,我是很放心的。”

“对对对,应该放心!我们楚家也是京都人,正好赶上两孩子读大学,我们准备举家回京都去。”刘晓琴把自己的打算毫无保留地告诉了今天来喝喜酒的人。

反正这种事也瞒不住,迟早人家得知道。今天酒宴办完,明天楚博明就得先行回去了。等到刘晓琴把这里所有事情都处理完,两孩子也快开学了,正好大家一起走。

杜家朱家和田家还好,他们早就知道楚家要回京都去了,倒是大院儿里的那些个爷爷奶奶有点舍不得。跟夏雨相处久了,都有了感情。

再加上这孩子仁义,从来不问人要诊金,给多给少全凭自己心意。

楚家人也没说过什么,一年了,从没听过他们说谁的闲话,突然说要回京都了,住了几十年的老邻居可不就舍不得?

喝完了喜酒,许多人准备了好些个礼物送来,米呀油呀面呀什么的,送了一堆。

杜老爷子还是把自己的吉普车留了下来,告诉夏雨:“丫头!要回去就开车,别坐车,费神费力。用完了给我把车送回去就行了,这是你慕爷爷给你的东西,收好了。”

临走,杜老爷子塞给夏雨一个信封,示意她自己收着。把人送走,回房打开一看,原来里头是把钥匙。还有张信纸,上面什么话都没有,就只写了个地址。

不用猜都知道,这是慕老爷子给她买的四合院收拾好了。嗯!不错,来的还挺及时,等她到了京都再去看看那房子不迟。

知道夏雨家的新房子盖好了,刘晓琴打算在走之前把该送的礼都备下了,免得他们都走了,想回来都不方便。这事早前就跟夏雨的父母商量过了,他们也同意。

她是个办事风风火火的性子,把一般女婿送丈母娘老丈人归新屋的东西都预备的差不多了。有意誉为“步步高升”的楼梯一副,交梁粘栋的糯米两百斤,意誉为“钱库”的裤料和里头的钱,还有鞭炮蜡烛,锅碗瓢盆什么的。

年年高升的年糕和年年富裕的豆腐没准备,怕坏,毕竟天气热了,从省城拉回去,还不如就在当地去买。

各色糕点,烟呀酒呀什么也都预备了许多,足够他们办一场酒宴的。反正钱都是儿媳妇拿回来的,该花的她一点都不含糊,谁让她儿媳妇能挣呢?

挣了不花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