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VE
2019年,由日本金融广报中央委员会组织实施的“关于家庭(含单人家庭、丁克家庭)金融活动的舆论调查”揭示了一个这样的结果:对老后生活感到担忧的日本人占比高达85.6%。其中,“缺乏足够的金融资产”这一条占绝对优势。
特别需要提到的是,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体中,金融资产保有额的平均值为1335万日元,中位数则为区区300万日元。这意味着,日本的老年人口中,金融资产的持有情况差距极大,绝大多数人都到不了平均值。即便这个平均值,也就是区区1000余万日元,依然谈不上有多保险。对高消费的日本来说,有这点钱的人可能连小康水平都够不上。可以想见,那些远低于1000万日元,乃至只有区区300万日元的人,老后生活会是一种什么水平。他们恐怕连温饱都够呛。重点是,300万日元依然是中位数,意味着,还有大量老年人的金融资产远不及这个数,甚至零资产的人也为数不少。这些人的余生将如何度过,实在是难以想象!
要知道,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人类的寿命已越来越长。甚至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活过100岁会成为一种社会常态。
与此同时,可悲的是,经济与人们的收入却依然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非但不会再有任何改进,反而有可能进一步恶化。想来也是一种必然,毕竟老人多了,劳动人口和社会生产力便会刚性减少,自然对经济的发展和收入的增加是一种负面影响。
由此,我们便可以很容易想象到,在这越发艰难的世道中,在这越发漫长的人生中,如果一位老年人的余生只有区区300万日元的金融资产,他的生活会怎样。
事实上,日本政府已经给出了一个令人颇为惊心却相当权威的数据:如果一位老年人退休后仅凭年金生活,那么假设他退休后的余生还有30年,其生活费总额将存在高达2000万日元的缺口!
换言之,一位老年人的退休金将养不起他本人!
当然,他退休后依然可以去打工。问题在于,他能坚持打工到多少岁?80岁,还是90岁?
这就是残酷的现实!今天的日本就是这样的现实!
让我们想象一下,如果政府债台高筑、入不敷出,不得不选择增税(这是大概率事件),增税的幅度是两个百分点,这样对那些富裕阶层的家庭来说,想必不会出现衣食之忧。但是,对其他一些群体而言,恐怕情况就会有天壤之别。那些人几乎是零储蓄,本来生活已经极其艰难,在这种情况下还要额外缴纳两个百分点的税,恐怕就事关生死了。
如此这般,现今社会的贫富差距已越拉越大,社会整体的贫困率越来越高。这实在是对老龄化社会的莫大讽刺。
理由很简单,所谓老龄化社会,照理应该是富裕国家的标签,是经济发达的产物,在这样的社会里,人们本该越发幸福,享受到更多的福祉与利益才对,可现实却完全相反。
政府的处境也异常尴尬。社会的老龄化进程似乎没有停止,这令福利资金的支出无限膨胀,社会保障网络的维持越发艰难。社保资金池里的水只出不进,迟早有一天会彻底枯竭。万般无奈之下,政府也只能开源节流,增收减支。这就意味着,除了政府加税之外,现在的少得可怜的退休金也将逐渐削减,且领取退休金的年龄还会逐渐提高——老年人的处境将越发艰难。日本人的前途布满阴霾。
其实,你如果现在已经退休了,就还算幸运。那些正在职场一线打拼的中年人和年轻人,其处境可能还不如你。不信的话,你看一看你的邻居,甚至你自己的家里,数一数到底有多少年轻人正在家里啃老,与你们这代人分食乃至争抢本已极其有限的养老金资源。
现如今,年轻人的处境也非常艰难,以至于“年轻人贫困”这个词已成为几乎所有发达国家普遍共有的社会流行语。
想想这些年来你看过的电视、报纸和网络新闻的头条吧!非正规雇佣(钟点工、派遣工、临时工)大幅增加,终身雇佣寿终正寝,企业的大规模改革重组(解雇)措施势在必行,工薪族跳槽风盛行,越跳槽薪资越少……
这就是职场现实,这就是年轻人的现实。
所以,能够从公司光荣退休,能够至少相对稳定地每月去政府部门领取一定金额的养老金,已经是莫大的幸运了。而现今这些年轻人老了之后,他们是否还能平安无事地退休,退休之后的生计又如何,完全是一个未知数。不对,这也许是一个已知数,是一个已注定的结果……
事实上,现在的日本年轻人已经极其抵触缴纳退休保险了,需要政府不断地动员乃至威胁才能勉强缴纳。这就是现实的明证,且是一个恶性循环。
不夸张地说,现在的你即便是一个有产阶级,有不菲的储蓄或其他金融资产,这些资产大概率也会逐渐损耗,在不知不觉中离你而去。当然,我指的不是被你正常花掉。
对焦头烂额的日本政府来说,他们现在唯一能做的事就是扩大内需,振兴经济。问题在于,对一个每年人口自然减少40万人以上的人口负增长的国家而言,对一个现如今老龄人口已经远超少儿人口的垂垂老矣的国家而言,扩大内需谈何容易!
这不过是纸上谈兵罢了。
有人说:少子化和高龄化会倒逼社会创新,非但不会对生产力有害,还能够大幅刺激生产力的发展。少子化和高龄化是发达国家的“专利”,而发达国家本身就具有强大的创新能力,所以完全不用担忧。
我却对此持截然相反的观点。对现在的日本社会而言,拒绝冒进、维持现状的保守势力掌握着话语权。这是日本社会的结构性问题,可谓举世皆知。而一个社会一旦陷入这样的结构中,将很难自拔。
日本社会的现实是一个明证。现在的日本哪有什么创新,哪有什么增长?两个百分点的增长率都很难实现。
日本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陷入越发困窘的境地却无计可施。没错,贫困就像一个幽灵遍布日本的大街小巷,每一个日本人都深陷其中无法自拔。这便是当今日本人的宿命,也是日本这个国家的宿命。
权威机构的调查结果显示,考虑到日本人现在的平均储蓄金额,假设他们遇到“炒鱿鱼”之类的不幸事件,一时间失去了稳定的收入,那么,他们从失业到再就业的这个过程中,其储蓄能够支撑的时间仅有半年。
一旦超过半年,他们就会陷入贫困。
由此可见,大多数日本人一旦失业,其储蓄根本就无法维持超过半年。而且,相当多的人恐怕在失业当月便会立马陷入贫困。
这才是事情的真相。但无论是半年,还是一个月,人们只要陷入贫困,往往很难逆转。贫困就像地狱,一旦陷进去,便会愈陷愈深,直至无法自拔。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日本明明是讲究自由、民主的国家,天天鼓吹人人生而平等,可是那些最不愁钱的人、富得流油的人,银行却天天想要借钱给他们;而真正的社会底层、真正的穷人,哪怕给银行跪下来,也别想借到一分钱。
没钱的人、生活困窘的人,是没有油水可捞的,甚至没有任何信用(指金融意义上的“信用”,与人的品德无关)可言。
这就是资本主义。
从某种意义上讲,越是所谓的小钱,便越会显得无足轻重。因此,越是小钱,人们往往便越容易轻视。
不是有这么一句话吗?越是穷人,越慷慨;越是富人,越吝啬。
不少穷人过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日子,一有点钱就立马花掉,视金钱如粪土,完全不知储蓄为何物。
这些人看起来好像有点自暴自弃,可是往深里想想,却未必如此。事实上,他们的问题不是自我放弃,而是对金钱无感。之所以无感,就是因为这点钱金额太小,他不会觉得它很珍贵,自然不会珍惜。
我想问你一个问题:如果走在路上,不小心从兜里掉出来一个一块钱硬币,你会俯身捡起来吗?
我再问一个问题:如果走在路上,看到地上有一个别人掉的一块钱硬币,你会去捡吗?
我相信你的回答大概率是否定的。因为对你来说,这一块钱太少了。
你是否想知道大富豪对这件事情是怎么看的呢?
著名的日籍华裔大亨、公认的投资界大师兼畅销书作家邱永汉说:“无论地上掉的那一块钱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我都会毫不犹豫地俯身拾起来!”
这是他本人笃信的座右铭和钟爱的口头禅,经常见于其著述和各类采访报道中。
要知道,邱永汉在日本素有“赚钱之神”的称呼,他的一言一行颇具代表性与说服力。
总之,结论一目了然:连一元硬币都不能珍惜的人,他自然也不会珍惜大钱;反之,越是能珍惜小钱的人也越会珍惜大钱。
这就是为什么穷者愈穷,富者愈富。
“俯身捡拾一元硬币”的理念确实是大多数富豪坚守乃至践行一辈子的金钱观。
事实上,全世界的富人圈里流行着一个跟捡钱有关的故事:据说,比尔·盖茨这位曾经的世界首富在电梯里俯身捡起了一枚一美分硬币,高兴得像个孩子。
此外,另一位名震天下的美国大亨上演过同样的戏码。据传,沃伦·巴菲特也曾俯身捡起一枚一美分硬币,并立马将其揣进兜里,郑重其事地说:“不要小看这一美分,它的未来将是十亿美元!”
你是否也能发现一日元硬币的价值呢?
中国的先哲老子曾经留下这样一句名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中国古时的哲人荀子也曾说过: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无论多么庞大的财富,都是由无数个一元钱乃至一分钱构成的。
遗憾的是,越是储蓄少甚至完全没有储蓄的阶层,越会忽视这个道理。他们会对掉落地上的一元硬币嗤之以鼻,会对一元硬币的价值完全无感,会心安理得地做一个“月光族”……
总之,对一元钱无感的人,对十元、百元恐怕也无感。可十个一元,就是十元;十个十元,就是百元;十个百元,就是千元……
储蓄的意义就在于此。这就是量变产生质变的逻辑。
储蓄如此,创业亦如此。无论多小、多不起眼的工作,多小、多不起眼的开始,你也应充分重视与珍惜。无论步子多小、多轻,只要迈出第一步,你就已经开始。你的事业将由此起步。
无论是创业,还是做人,一个人切勿好高骛远、眼高手低。你一定要珍惜每一个“一元硬币”。
关于这一点,我的导师曾经总结:“中野君,如果一枚一元硬币迷路了,你一定要帮它一把,把它捡起来,放进你的钱包,让它与伙伴重聚。‘钱’这个东西是有灵性的,你帮了它,它就会帮你。它会呼朋唤友投奔你,报答你,让你有更多的钱。
“具体地说,‘小钱’是‘大钱’的孩子。如果‘孩子’掉在地上,脏了身体,你要把它清洗干净,恢复其本来的样子。如此一来,‘大钱’便会感恩戴德,亲自跑过来跟你道谢。
“假设一元钱的父亲是五元钱,五元钱的父亲是十元钱。那么,五元钱跟了你之后,一定会把它的父亲也叫过来……如此循环往复,你的财富就会迅速膨胀。
“想一想,这一切是从哪里开始的?没错,这是从一元钱开始的。你帮助了金钱家族最小的‘孩子’,它是这个家族最疼爱、最宝贝的孩子,那么,它们全家都会感谢你,回报你。一元钱的意义就在这里。”
既然如此,当你也见到路边的一元钱硬币时,你就知道正确的做法是什么了。
一般来说,金钱的使用方法主要有三个:浪费、消费、投资。
那么,咱们就来一一分析。
其一,浪费。
所谓浪费,意思是这样的:与你用于消费的钱相比,这样用掉钱的未来潜在利益或好处相对较少。简而言之,它就是无谓的支出。
用公式表示,那就是:花掉的钱>价值。
毫无必要的奢侈、赌博的恶习等等自不必说,一切存在更划算解决方式的花销,皆属此列。
例如,为了面子去买一些负担不起的东西,过多的饮食费、时尚开销,购物时的冲动消费,购置游戏装备,等等,都是典型的浪费行为。
对不少人,特别是年轻女性来说,还有一种浪费一定要高度注意,那就是——买了健身卡,却不用。
其二,消费。
所谓消费,是指为了维系基本的日常生活所必须支出的饮食费、水电费、取暖费、日用品费,以及通信费、交通费、医疗费、教育费、休闲娱乐费等等,这类花销统统属于消费。
它用公式表示:花掉的钱=价值。
总之,这些钱是一个人只要活着就必须花的钱。
但消费这一块存在着巨大的节省空间。
如何才能把消费的钱省下来一些呢?
我们不妨养成这样一个好习惯:每隔一段时间,深刻地反思一遍自己的消费行为,看看有没有浪费的地方,有没有可以削减的地方。
相信我,你只要这么做了,一定能省下不少钱。
当然,我们除了节流,更重要的是开源。想要开源,我们就要投资了。
其三,投资。
投资的概念很简单,说白了就是:为了增加将来的资产,投入现在的资产。
从狭义上讲,这件事只与金钱有关,也就是为了得到更多的钱而投入一定数量的钱;而从广义上讲,这件事也可以与健康、知识、能力等有关,为了获得这些方面的收获而投入金钱。不过,无论怎么说,投入是现在发生的事,而收获则发生在未来的某个时间点。
这就是投资的基本逻辑。
举几个例子。
比如,为了升职加薪去补习班学外语,每个月定期去吃大餐以提升身心状态,这些都是投资,且是有效投资,未来的潜在收益都会比你投入的金钱多得多。
再比如,为了提升综合素养购买图书,为了增加人脉参加应酬,为了获得收益购买定额基金理财,等等,也都属于有效投资。
总之,用公式表示,投资就是:花掉的钱<价值。
关于投资,我的导师也曾给我留下至理名言。他这么说:“‘钱’和人一样,会躲开‘浪费’自己的人,会主动聚拢到善于利用自己的人的身边。”
对我个人来说,导师的这番肺腑之言可谓影响深远。自从听到这番话,对书籍费、补习班费,我就从来没有吝啬过。
记得有一次,我曾当面问导师:“您对股票投资怎么看?”
导师答:“我并不想说股票的坏话,不过,如果让你拿5000万或1亿日元去买股票,你会这么做吗?”
我答:“应该不会!”
导师:“为什么?你觉得股票投资不过是数百万日元的事吗?”
我说:“是的,我觉得股票投资的金额就应该是这么多。”
导师颇感吃惊,立马挥了挥手:“用这点小钱炒股票是没有意义的,你还是放弃吧!”
现在的我已完全理解了导师当时的说法。理由很简单,无论是哪一种金融商品,在如今的大环境下,投入200万日元,你最多能有3%的回报。这样算来,一年的收益只有6万日元,一个月的收益只有5000日元,确实不够塞牙缝的。
必须承认,通过投资大名鼎鼎的垃圾债(低评级、高风险、高收益的金融产品,也称“高收益债”)日进斗金的人也是有的。问题是,这些人是否有资格夸赞自己是投资高手呢?对此,我个人是有疑问的。他们的行为从本质上讲是投机,而不是投资,其性质几乎与赌博无异。
这样的人用“投资家”形容自己,简直是天下最大的笑话。
我认为,这个世界上绝对存在着零风险、高回报的投资。
这种投资就是自我投资。
与其将大把的钱扔到股市里,你不如用这些钱投资自己。
自我投资,说白了就是投资自己的大脑。脑子里装的东西(当然,得是真正有用的东西)多了,成功和金钱都会不请自来。
如果你想成功,你就买书阅读,参加各种高质量的补习班或演讲会吧!
投资自己的脑袋,有一个好处,就是零风险。
世上如此合算的买卖,不做就太可惜了。
创业最初的那几年,我的状态几近癫狂:疯狂地阅读各种财经类书籍,疯狂地去听各类读书会、讲习班、演讲会,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的营养……正因为有了那些日子,我才有了今天。
当时,还是工薪族的我,为省钱使出了浑身解数,将我所理解的浪费现象压缩到无限接近于零的程度。
那时的我每个月算上加班费,大概能到手23万日元,而其中用于自我投资的钱竟达到15万日元!现在想来,我自己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要知道,我当时还背负着替父母还债的重担,生活的压力可想而知。可即便如此,我能够将收入的大部分投资自己、投资未来。那段日子几乎是我一生中最充实、最幸福的时光了。
导师曾跟我说过这样的话:“对你我这种人来说,贫穷的日子要好好珍惜,因为它实在是太短暂了。你要好好享受你的贫穷。它可以给你的后辈带来无穷的动力,一旦少了这些,那该多可惜啊!”
你如果看好自己的潜力,请务必在风险可控的范围内大胆地投资自己。“由于每个月都能挣到薪水,我如果拿出这个数的话,应该问题不大。”——你以这种金钱观去投资,就犯不了什么大错。
重点是,投资自己所获得的东西,它是真实的,永远也不会消失。
换言之,即便你的公司破产了,抑或你被公司“炒鱿鱼”了,你所失去的也仅仅是一份工作,而不是你的知识,这就是你的底气所在。
你如果读了几本财经方面的书籍,并且觉得那些书的内容从头到尾都很新鲜,那么,这肯定意味着你的读书量依然远远不够,还得再接再厉。
比如说,被称为现代管理学之父的美国大师级人物彼得·德鲁克的书、被称为日本经营之神的松下集团创始人松下幸之助的书等等,即便是公认的名作,你看多了之后也会产生一种莫名的困惑,你会情不自禁地发问:“这些书怎么如此雷同?怎么一点新鲜内容都没有呢?该不会是互相抄袭的吧?”
其实不然。你如果看完书之后觉得新鲜,那只能证明你的书读得太少,只能看到事物的表象;反之,你如果觉得雷同,那反而证明你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量,开始触碰到事物的本质了。理由很简单,无论是书籍的作者还是出版社,他们都不可能完全靠互相抄袭谋生。完全没有原创的话,这个产业早就灭亡了。可既然如此,你为什么又会感到自己看到的东西大多雷同,鲜有新鲜感呢?事物的本质不会变化,大体上都是一致的。
当你有了一定的阅读量,开始觉得很多书趋于雷同时,你的阅读就到达了某个层次,从量变走向质变了。
这其实是一件好事,意味着你读的那些书已经变成血肉,真正融进了你的身体,成为你的一部分。你已经透过表象抓到了那些书的本质。
这说明你已经是个阅读方面的内行人,从看热闹变为看门道了。从外行走向内行由两个要素决定:一个是量的积累,必须有一定的阅读量才行;一个是思考的变化,需要你的思维及时跟上。两者缺一不可。
可见,要想读书读出精髓来,你必须大量地读、思考和消化,必须不断扩展知识面,积累知识量,改变看问题的视角和广度,这样才能最终成为读书达人。
这就是量变产生质变的逻辑。
以我的个人经验来看,一个人每多读一本书,自己的月收入就有增加1万日元的可能。这就意味着,年收入的潜在增加量将是12万日元。
由此,我们假设作为一个普通工薪族,你的职业生涯还剩下30年,那么,你即便从今天开始读第一本书,仅凭这一本书,你的余生将会多出360万日元的收入!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想想看,如果你每年的阅读量是十本、五十本,甚至一百本书,这个数字将会如何演变?
我自身的经历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自从进了导师的师门之后,我爱上了阅读。从那时起,我便暗下决心——每周必须读完一本财经类书籍。这个习惯一直延续到今天。时至今日,我每周的阅读量不少于一本书。对有些好书,我还会反复阅读。
我一周读一本,一个月读四本,一年读大约五十本。如今,整整二十年过去了,我读过的书已经超过一千本,而我的月收入也已经增加到1000万日元以上。
粗略地计算一下,我每读完一本书,月收入就增加了1万日元。
当然,不能在现实生活中派上用场的阅读行为是毫无意义的。你每读完一本书,必须在现实世界中主动寻找应用场景。一旦找到,你就要大胆地试、大胆地用。
相信我,你只要能做到这一点,你投资大脑的每一分钱都会带来回报。
“我也想读书,可我没时间啊!我整天为了谋生疲于奔命,回到家恨不得一头扎到床上。哪有时间去读书啊!”
我猜到了。对读书这个事,你可能这样为自己辩解。
不过在我看来,这样的辩解看似有理,实则荒谬。这是典型的逻辑错乱,因果颠倒。
理由很简单。你没有读书的时间,是假;你因为不读书,所以没时间,才是真。你明明可以通过读书学到他人的知识与经验,进而让自己少走弯路,多走捷径,尽快成为一个有钱又有闲的人。你偏偏不这么做,偏偏要走自己的路,要自己开辟路。这就等于放着近道不走,非要绕远道。你难怪会没时间。
一本财经类书籍的定价只有区区1500日元!对普通上班族来说,这点钱不算多吧?
总之,认为读书费钱的人肯定无法想象自我投资的巨大好处与回报。这些人之所以缺乏想象力,肯定是深受小时工资的逻辑影响,即只要干一些吃力的事,就必须立马得到回报(时薪)。
显然,这是工薪族特有的思维结构和思考模式。
日本的工薪族,不算派遣工、临时工、小时工,仅算正式工,有3500万人。一本财经类书籍据说只要卖到10万册就算超级畅销书了。做个简单的计算,有不到0.5%的正式工看过这本书,它就算是超级畅销书。
这还是高估的数字。正式工之外的群体也有可能成为这本书的读者。
从某种意义上说,读书这件事本身就具有稀缺价值。换言之,你只要现在开始读书,就立马拥有了这一稀缺价值,等于赢在了起跑线上。
你现在的优先事项到底是什么,仅从这一点就能立马看出来你的未来将会怎样。
比方说,公司里的工作绝对是最优先的事项,如果你这么想,你未来的人生也将定格在工薪族这个定位上。
如果你现在的最优先的事项是为了改变现金流象限的桎梏而学习与行动的,你将来也许真就能改变自己所在的现金流象限的位置。
总之,人生中最优先的事情,往往就是最重要的事情。既然如此,这件事便一定会自我成就,自然而然地将其自身最大化。
调整人生诸多事宜的优先顺位,你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两个字:诚实。你务必诚实,对自己诚实。
你只要能做到这一点,事物的重要性的差异便一目了然。你按重要性高低排序,就能得出一个真实的优先顺位清单。
此时,你会发现,真正位于清单头部的事项其实并不多。你只需剔除那些可有可无的多数选项,只将清单前20%中的前20%作为头部,也就是排名最靠前的那4%保留即可。这就是最重要的事情。
这个人生秘诀是我从导师那里学来的。我现在将它免费送给你。
事业小有成就之后,我也踏上了导师当年开辟的道路,开始去日本各地讲学。
在讲学过程中,我经常问学生一个问题:“公司的工作和自己的人生前途,哪一个的优先级排序更靠前呢?”
很多人回答:当然是人生前途更重要、更优先了。
但是,他们又说:“我现在工作实在太忙,整天疲于奔命,片刻不得闲。什么人生、前途,我没时间考虑,也没有精力考虑。大概三个月之后,我忙过这阵子,应该就有时间认真考虑这些问题了。”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即便过了三个月,他们也依然会用这套托词。
你公司里的工作是否会有真正稳定下来的时刻,从而令你有时间和精力去考虑将来?
总之,人生的选择里永远不会有“三个月后”这个选项,只有“现在”这一个选项。换句话说,条件齐备、时机成熟之类的前提对一个人的人生而言没有任何意义。即便有万事俱备的时刻,你恐怕也无福消受,因为你的人生即将走向终点。
所以,现在——眼前的这个瞬间,才是你最重要的选项所在。正因为忙,正因为你所谓的没时间、没精力,这件事的本质才更凸显。
人生不是由无数个“三个月后”决定的,而是由无数个“此时此刻”构成的。人生就是关于“现在”这个词的连续剧。
坦白说,改变人生的机会就在眼前。太多人却让无比宝贵的机会一再从自己眼皮底下溜走。这令我惊诧不已。
有一回,一位年轻的女性朋友想跳槽,问我能否给她推荐一个靠谱的职业中介公司。我对她说:“刚好本周六晚上我要去参加一个职业技能提升的研讨会,会上有不少朋友是干这行的。尽管名额有限,但是我可以跟主办方打个招呼,给你预留一个名额。怎么样?一起去吧?”
她却说:“真不巧,这个周六我要和男朋友约会,真的抽不开身。不好意思啊!下回一定去!”
看来,对她而言,跳槽的优先顺序还不如一次约会。
成功人士的价值观是: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任何稍纵即逝的机会必须抓住。为了重要的事,他们可以把其他一切事往后推。
换言之,只有那些能够随时调整事务的优先顺序,在日程表上永远把最重要的事情置顶的人,才能真正抓住机会,取得成功。
就拿前面的案例来说,这件事换成我,我一定会这么做:只要确认了某件事是一个机会,我不用确认日程表,绝对会当场应承下来。当然,如果日程表上还有其他重要的事项,我会事后想办法解决。
这是获得机会的一个重要秘诀。
我一向认为,那些连眼前的日程都无法调整的人,改变人生的概率无限接近于零。
当然,调整日程并非易事,总是爽约也不是什么好习惯。因此,不到万不得已,你不可轻易为之。
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事,值得你去爽约或调整日程呢?
对我个人而言,导师就是那个绝对不可错过的人。不只有我一个人这么想,我的师兄弟们也是这么想的。
我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
导师的弟子里有一对师兄妹是情侣。拜师之后没过多久,小两口就遇到一件天大的麻烦事:他们举行结婚典礼的日子和导师的一个重要演讲会的日期撞车了!
说实话,对大多数人来说,这个事绝对算不上麻烦。理由很简单,婚礼是人生大事,一辈子只有一次;演讲会今后可能还会有很多次。
可是,这对夫妇却如临大敌,着实烦恼了一番。然后,他们做出了一个让身边所有人惊掉下巴的决定:取消婚礼,择机再办,以参加导师的演讲会为重。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价值观,什么样的优先排序逻辑!
事实上,这对师兄妹夫妇11年后也与我一样,成功达成了人生小目标,年收入跨过一个亿的门槛。现在,小两口功成名就,既有钱,又有闲,正享受着事业家庭双丰收的幸福日子。
使用金钱的优先顺序也是同样的逻辑。你是注重眼前的短暂快乐,把钱花在享乐消费上;还是注重潜在收获,把钱用在自我投资上——不要小看这一点差别,这点差别足以决定你人生的方向和结果。
所谓投资,是指花出去的钱将带来巨大的回报。最好的投资、性价比最高的投资永远是自我投资。
自我投资,涉及以下几点:
其一,阅读:大量涉猎财经类书籍。
其二,社交:主动结交已经成功的社会人士。
其三,场域:主动置身于任何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场域。
其四,健康:没有健康,再成功、再有钱也没用。
其五,进修:积极参加各类演讲会、沙龙和培训班,不遗余力地打磨自身实力。
其六,其他。
上述事宜,就是你的优先事项。你不妨对照一下,看看自己做到了多少或能做到多少。而这一举动将是你迈向财务自由和人生成功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