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选择财富目标比拥有财富更重要

发家致富,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是很多人的梦想。然而,并不是每一个有梦想的人,都能最终实现梦想,获得成功。可以说,许多人在致富途中,还没走出多远就折戟沉沙了,而有的人却能一击就中,并逐渐积累起更多的财富。在致富的路途中,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差异,其中因没有选择好财富目标而失败的大有人在,所以说想要致富,首先要选择好财富目标,否则不但不能致富,反而会让自己的心血付诸东流。这正如在战场上,想要夺得胜利,必须先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拿下哪个目标,再对攻击的目标进行认真研究,对其一切有了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后,制定出详细的作战计划,才能有夺取胜利的机会。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商场也一样,所以想要寻求致富途径的人,也应该在对自身、外界等条件做一定的权衡之后,再去选择财富目标,然后制定好详细的计划付诸实施,这样失败的可能性会相对要小得多。

成功致富是人们常常考虑的问题,也是很多人奋斗一生的目标。但是,致富并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够实现的,因此将致富决策付诸实践的时候不应该急躁。要知道,急躁、盲目和草率等行事作风不但不会将你带领上成功的巅峰,反而会使你在致富的道路上误入困境。因此,任何一个希望做出一番业绩的人都应该清楚,在订立目标或者选择道路的时候都不能盲目,更不能浮躁,一旦如此就不会周全地考虑自己所处的环境和现有的条件而做出错误的决定,选择一条错误的道路。

对于渴望致富的人来讲,如果选错了道路,就会很容易使自己陷入困境,这样不仅损失了精力和财力,还会让自己陷入困境,导致自己一生都将在穷人的队伍里混日子。但是,如果能够选择一条正确的合适自己的致富道路,再加上努力奋斗,那么实现致富梦想就不是异想天开。只要大方向是正确的,即使在实现自己致富梦想的过程中遇到挫折和失败,那么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毅力,也会使自己看似走入绝境的道路越来越顺畅。

迈克尔·戴尔是美国最大的个人电脑供销商。在进入德克萨斯大学之后,他注意到,大学中的每一个人都在谈论个人电脑,都想拥有一台个人电脑。但是,市场中的个人电脑售价太高,超出了许多人的能力范围。于是,他想,经销商的经营成本并不高,那么为什么要让他们赚取那么丰厚的利润呢?实际上,制造商完全可以将个人电脑直接买给用户。这样,一些需要电脑却没有能力付出高额价格的人就有机会拥有符合他们需要且价格低廉的个人电脑了。

戴尔了解到,当时的个人电脑供应商是万国商用机器公司。这家公司规定,经销商每个月必须提取一定数量的个人电脑。可是,大多数经销商都无法将本月提取的个人电脑全部售出。如此以来,经销商手中就会有大量的商品库存。戴尔清楚,对于经销商来讲,积压的商品越多,他们所承担的风险就越大,甚至会蒙受不必要的损失。于是,戴尔四处联系经销商,与他们洽谈以成本价收购积压的电脑。经销商们对戴尔的想法十分感兴趣,双方顺利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当戴尔拿到这些电脑之后,立即着手开始在宿舍里给这些电脑加装配件,改进这些电脑的性能。戴尔将这些改进后的电脑推向市场,很快便受到了好评。戴尔见市场广阔,便在当地刊登广告,以零售价的八五折销售他的电脑,致使业务量与日俱增。不久之后,许多商业机构、诊所和律师事务所同戴尔建立起了合作关系。

戴尔的行动并没有逃脱父母的眼睛。一次,戴尔放假回到家中,他的父母表示,他们十分担心戴尔会因为创业而影响学业。父亲劝说戴尔:“如果你想创业,不妨等到大学毕业之后。”但是戴尔认为,如果遵从了父亲的意见,那么就相当于放弃了一生难遇的机会。戴尔十分矛盾,他必须在学业和难得的机遇中作出选择。戴尔经过深思熟虑后坦白地告诉父母,他决定退学创业。父母问他:“迈克尔,你的目标到底是什么?”

戴尔不假思索地回答:“和万国商用机器公司竞争。”

戴尔的回答令父母大吃一惊,他们认为戴尔有些好高骛远。但是,无论父母怎样劝说,戴尔都不愿意改变自己的决定。无奈的父母只好和戴尔达成协议,戴尔可以利用暑假的时间尝试创办电脑公司,但是一旦创业失败,必须回到学校继续上课。戴尔无暇顾及这个协议,他立即拿出全部积蓄创办了戴尔电脑公司,而当时的戴尔只有19岁。他以每月续约的方式租下了只有一间房子的办事处,同时雇佣了公司的第一位雇员:一位28岁的经理,负责处理公司的财务和行政工作。当时,戴尔只能够在一只空盒子的底部勾画整个公司的广告草案,然后他唯一的雇员将其拿到报馆刊登。

这个阶段戴尔仍然致力于改进万国商用机器公司的电脑,并且将其销售出去。第一个月,戴尔公司的营业额达到18万美元;第二个月,戴尔创下了16.5万美元的业绩;接下来的几个月,戴尔公司每个月的销售量高达1000台。就在这时,戴尔又有了新的想法:他要自行设计、生产和销售自己的电脑。对于当时的戴尔来讲,这一决策的风险是巨大的,稍不注意就将会血本无归。但是,戴尔仍然没有考虑这些问题,而是全力以赴地开发自己的电脑。

现在,戴尔公司的子公司覆盖了世界各地,创下了每年600万美元的营业额,这是他当初投资金额的十万倍。

戴尔的经历告诉那些渴望成功的人们,若想致富,首先应该作出正确的决策。假如当初的戴尔没有坚持自己的选择,而是听从父母的建议,那么他不一定会有现在的成就和财富。即使戴尔遵从父母的选择之后仍然能够创下令人羡慕的业绩,那么他也会推迟若干年才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从另一个角度考虑,当戴尔和父母订下协议之后,在焦躁的心情影响下,戴尔创业成功的几率就会大大下降,甚至会输得一败涂地,而他能够成功克服负面心理的影响而全力以赴地开创自己的事业也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因此,若想致富,首先要作出一个正确的选择,如果一开始就选错了道路,等待你的就不是大量的财富,而是失败的结局。

任何人都不希望自己在贫困中度过一生,尤其那些对成功怀有强烈渴望的人,只有那些抱着“混日子”的想法的穷人们才甘愿在贫困的状态中走到生命的终点。如果缺少财富的你不想与“混日子”的穷人为伍,就想应尽办法获取财富。切记,穷人首先要从实际情况出发,给自己树立一个正确的方向,做出一个正确的抉择,否则只会令自己误入歧途,离成功越来越远,与财富之间的距离也越来越大,使得自己不得不和其他混日子的穷人们一样潦倒一生。

改变命运的财富箴言

追求成功的先决条件是你必须清楚自己的人生方向,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定位,在此基础上的努力奋斗才会变得有意义和价值。树立了正确的人生目标和方向,你的人生才会迸发出为之努力奋斗的动力和激情。方向决定着你的结果,你必须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为自己负责,这样,你成功赚得财富才指日可待。

穷人想要获取财富,首先得确立一个能赚取财富的目标——是否具有目标是一个人能否获得财富的根本。一个人有多大的目标,这个人就要为自己的目标付出多少努力。想要一蹴而就地获得成功,只能是小目标。通常,这样的目标就像是踮踮脚就能够得的葡萄一样,对人没有过高的吸引力,更没有过多的价值。只有树立一个能够让自己为之奋斗终身的目标,才是人们生活的动力、前进的方向,甚至在完成这样的目标的过程中,人们会获得出乎自己意料之外的财富。

如果一个人的精神状态是饱满的,那么这个人往往就是具有明确目标的人;一个人如果是呆若木鸡、在他的身上毫无斗志可言,那么这个人绝对没有什么明确的目标可言。有明确奋斗目标可以促使人奋发向上,使人千方百计地想要完成预定目标,反之,目标不明确的人,就会感到自己无所事事,生活没有追求,可以说这种人的一生只能在迷茫的生活中一事无成、碌碌无为,而他们也只能做一辈子的穷人。

美国行为学家吉格·吉格勒说:“设定高目标等于达到了目标的一部分。一个人除了他的生命以外,没有任何才能不是通过后天锻炼出来的。”也就是说,一个人的起点越高,取得的成就便越大。

人们想要成就自己的一番事业,获得财富,那么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应该有个高目标,至少在十五六岁的时候就要知道自己想要达到什么样的高度,自己的目的地在哪里,以及现在自己距离目的地还有多远,怎么做才能达到自己想要的高度。这样自己才能根据目标有计划地前行。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在目标的指引下,你所走出的每一步都是正确的。这种在最初的时候心中就树立了终极目标的做法会让你在完成目标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工作方法和习惯。一个人如果从一开始心中就树立了终极目标,那么他未来的前途、未来的眼界必然与众不同。因此说一个人有一个高起点的奋斗目标,就相当于这个人的人生成功了一半。

一个人如果没有目标会像什么,就像是篮球选手没有篮筐,不知道要将球灌到哪里;就像是在黑夜的沙漠行走却没有星星指引,不知道方向,不知道自己应该向哪里走;就像是没有终点的跑道,赛手们不知道自己要跑到什么时候才能结束比赛一样。这些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真真实实的话语。正如同西方一句古老的谚语所说的那样:“如果你不知道你想要去哪里,那么你通常哪里都去不了。”一个人如果没有目标,就注定了他只能机械地工作和生活,这样根本不可能赚得财富。可以说,这样的人只能是碌碌无为的平庸者一名,永远无法步入富人之列。

几年前,中央电视台的广告中有这样一句话:“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心有多大,梦想就有多大。”这句话即使用在人们的目标身上,也不为过。一个人有多大的目标,他就能取得多大的成就,获得多大的财富。

穆凯什·阿姆巴尼是印度首富,曾在《福布斯》全球富豪名单中以290亿美元净资产位列第四。穆凯什·阿姆巴尼可以被称为是富二代,但是这个富二代不是平平庸庸,只会享受父亲留下的家业的人,而是一个有学识、有胆识、有魄力的人,而且他更是一个具有远大目标的人。

穆凯什·阿姆巴尼毕业于美国斯坦福大学商学院,虽然他的性格内向,十分低调保守,但是谈到自己的企业时,他却充满自信,并声称:“世界上只有两家公司是从零开始建设大型项目的,一个是微软,另一个就是我的公司。”

穆凯什·阿姆巴尼的父亲德鲁拜·安巴尼创建的信实工业集团对印度经济具有很大的影响——这个集团不仅掌握了国家电力,更掌握了石油勘探、金融、生物科技等领域的技术和发展。在信实工业集团创始人德鲁拜去世时,信实工业集团已经成为印度最大的“商业帝国”,其总资产高达168亿美元。信实工业集团2002年创造的生产总值相当于印度GDP的3.5%,而利润则相当于印度所有私人企业总利润的30%。

穆凯什·阿姆巴尼自1986年就开始帮助父亲打理信实集团日常事务,对他来讲,这是一个实现自己目标的好机会——穆凯什·阿姆巴尼从小就有一个梦想,要将自己家庭企业打造为印度第一,甚至是全世界第一。因此他在这样的梦想和目标的驱使下,努力学习,并且利用寒暑假时间在自己家的公司打工,以便能够更多地熟悉企业各个部门的运作过程。当穆凯什·阿姆巴尼的父亲要他进入信实集团处理集团日常事务时,他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自己实现目标的时间又缩短了一些,所以他对公司的各种事务都很上心。由于穆凯什毕业于斯坦福商学院,对企业管理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又加之在日常的实践中,他更加完善自己,将公司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全部改正,所以使得信实集团的发展更上了一层楼。在德鲁拜去世后,穆凯什正式继任信实集团主席一职。在最初的几年,他和弟弟一起完成了不少大型炼油厂和化工厂的建设项目,令信实集团的市值增加了一倍,并成功将信实集团由单一化发展过度至多元化发展。在信实集团进入印度通信市场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占据了印度移动通信市场的23.6%的份额,实现了当年建设、当年盈利的目标。

但是取得这样的成就并不能让穆凯什·阿姆巴尼感到满意,因为他的目标是将信实集团做成印度最大的企业,乃至全世界最大的企业。于是穆凯什·阿姆巴尼一边在印度发展自己的企业,一边摩拳擦掌寻找收购大型公司的机会。2010年初,英国《泰晤士报》曾经报道:穆凯什·阿姆巴尼或许正在收购利物浦足球队。原因是利物浦公司在经济危机爆发后,受到了巨大的损失,因此利物浦公司的两名老板将自己投资的球队抛售以维持公司运作。不仅如此,利物浦准备兴建新球场的计划也被无限制搁浅,就连引进外援的资金都捉襟见肘。

作为一个十足的体育迷,穆凯什·阿姆巴尼在2008年以7000万英镑建立了孟买印度人队,看到利物浦球队这样的消息,穆凯·阿姆巴尼又岂会放过这样一个既能满足自己的爱好,又能进一步打响企业名声、扩展企业市场的机会。

可以说即使是面对自己的兴趣,穆凯什·阿姆巴尼也能从中发现商机。因为他的脑中想的是如何实现他的目标,将企业做得更大、更强,让信实集团能够成为世界顶级企业。所以他才能在短时间内将信实企业成功转型,由单一化发展向多元化战略发展;才能令信实企业在短短时间内成为印度第一大私人企业;才能在仅仅十几年里由名不经转的小富翁成为《福布斯》榜单的常住客,拥有数百亿美元的巨富。

改变命运的财富箴言

具有一个坚定的、远大的目标对一个不论对穷人还是富人未来的成长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一个具有远大目标的人,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他不仅能够收获经验、开阔眼界、交到对自己有益的朋友,还能令自己的财富在不知不觉间翻倍成长,使自己位居富人之列。所以说想要摆脱贫困,获得财富,必须为自己设定一个赚取财富的坚定的目标。

现实生活中有两种人:一种人没有远大理想,一天到晚总是浑浑噩噩;另一种人很早就为自己的人生做好了规划,并立下了远大的志向,而且非常渴望成功。随着时间的发展,第一种人在混日子中失去了宝贵的时间,离财富越来越远;第二种人在远大志向的引领下不断超越自我,克服所有阻力,最终收获到丰硕的果实。亨利·内斯特出生的年代是疾病流行的年代,在那个时期,新生儿死亡率非常高,这不仅是因为疾病的流行,还因为有些婴儿吃不到母乳。在吃不到母乳又没有适合婴儿吃的奶制品的情况下,有些婴儿就过早地死亡了。亨利·内斯特将之看在眼中,痛在心里,于是他开始研究可以让婴儿食用的奶类制品。

当亨利·内斯特把这个想法告诉朋友们的时候,朋友们表现得非常冷淡,甚至有人给他泼冷水,认为只是实习药剂师出身的他怎么可能办到这样的事情。其实,在朋友们看来,他这就是痴人说梦。亨利·内斯特没想到朋友们会表现出如此不屑的神态,虽然他心里不是滋味,但并没有动摇他继续研究的决心。一定要研究出一种针对婴儿食用的奶制品。

事情的进展并没有亨利·内斯特想象中顺利,他在研究过程中不断遭受到别人的冷嘲热讽,甚至有些人认为他这是在炒作自己。这让他觉得非常委屈——他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使那些吃不上母乳的婴儿吃上健康的奶制品。虽然来自外界的压力非常大,但他并没有退缩。

为了早日实现自己设立的目标,亨利·内斯特每天很早便来到自己的实验室,而且每天都要到距离自己实验室120英里以外的地方进行数据采集与分析,详细询问关于婴儿奶制品的问题。就这样,他坚持了1年半以后,终于成功地研发出了可以供婴儿食用的奶制品。在研发成功后,他免费将这些奶制品送给那些吃不上母乳的婴儿。此时正在流行一种可怕的瘟疫,这对抵抗力弱的婴儿而言是可怕的。万幸的是婴儿喝了亨利·内斯特研制的奶制品以后,抵抗力增强,使得婴儿死亡率大大降低。

事后,当地的人们心有余悸地说道:“如果当初亨利·内斯特没有研制可供婴儿食用的奶制品的话,我们的孩子的命运将会发生改变。”

亨利·内斯特立下的志向,通过不懈努力研制出适合婴儿食用的奶制品,不仅收获了荣誉还给他带来了丰厚的财富,并使他创立了雀巢公司。通过亨利·内斯特的故事可以看出,立志是一个人实现梦想走向成功的“领路人”,如果缺少“领路人”,就很难找到通向成功的道路。

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

在一片美丽富饶的湖泊四周生长着一群鸭子,这天上帝恰巧路过这里,他看见很多鸭子都在水里嬉戏而唯独有一只小鸭子孤独地坐在一块石头的旁边。上帝忍不住问道:“别人都去下水嬉戏,为何你留在这里?”

“我不喜欢到水里玩。”小鸭子低声说道。

说着说着,小鸭子便走到另外一处石头边。上帝看到这只小鸭子表现得非常失落,猜想它一定有什么不高兴的事情,于是他追问道:“你是不是有什么心事?”

“的确有心事,可是说出来又能如何。”小鸭子显得非常悲观。

“也许我能够帮助你。”上帝用真诚的目光望着小鸭子。

“我的同伴不喜欢和我在一起。”小鸭子伤心地说。

“为什么?”

“在它们眼中我就是个丑小鸭,既没有漂亮的翅膀,也不能飞得太高。”

“所以它们不愿意和你在一起。”

“没错,我的同伴们个个都比我强,它们都拥有一双美丽的翅膀,可我没有,这种差距带来的影响您能感觉得到吗?”

“你不要难过,你想改变这种情况吗?”

“当然想!”小丑鸭重重地点了点头。

“你有决心改变目前的现状吗?”

“只要能够改变我目前的现状,我愿意付出努力。”小丑鸭坚定地说。

“其实做到这些很简单,只要你有志气。”上帝意味深长地说。

“那我该如何去做呢?”

“首先要定好你的目标。”

“我的目标就是要像天鹅一样长出美丽的翅膀。”

“确定目标以后,就要去实施。”

小丑鸭听完上帝的话以后,逐渐摆脱了此前悲观失落的状态,而是为自己树立了远大的志向——像天鹅一样拥有一对美丽的翅膀。

于是小丑鸭便行动起来,每天不停地练习抖动翅膀的技能,而且一天比一天刻苦,其他的鸭子忍不住嘲笑地说:“你再怎么练也不可能像我们一样长出美丽的翅膀。”但小丑鸭并没有把这些话放在心上,而是继续刻苦地练习。

就这样练习了半年之后,这天当丑小鸭睡醒觉睁开眼来到湖边的时候,惊喜地发现自己的身上长出了一双美丽的翅膀,仔细观看它才发现自己已经变成一只天鹅。当它挥动美丽的翅膀在水面上划过之时,引来众多鸭子的关注。鸭子们炸开了锅,它们很难相信曾经的丑小鸭如今已经变成一只高雅的白天鹅。

丑小鸭的故事折射出的哲理同样适用于希望赚得财富的人。若想赚得财富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只有这样才有奋斗的目标,努力的方向。

改变命运的财富箴言

一个人也许存在很多不足,但这并不能成为他做穷人的理由。要想不做穷人,就得有远大的志向,因为成功只会眷恋那些有志向的人,这样的人才能握紧成功的钥匙,赢得财富。

古往今来,每个时代的风云人物都有气吞天下的胸怀,而这种可以容天下风云涌动的胸怀就被称作为雄心,抑或是野心。总之,不论是雄心还是野心,都是形容那些能够有胸怀天下的气魄的人。然而,对于伟大的洛克菲勒家族来说,洛克菲勒家族不需要雄心,只需要野心。原因非常简单,因为野心代表着不受羁绊,没有约束力,可以用任何手段、任何方式去赚钱。

正如同“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古谚语所说的一样,这个世界上永远不会有十全十美的人,而洛克菲勒家族也不可能是一个没有任何污点的家族。

当我们每一次回首去看洛克菲勒家族的百年发展史的时候,当洛克菲勒家族的每一个时代像电影的片段闪过我们的眼前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洛克菲勒家族有无数的财富智慧,这些财富智慧有闪光的,有代表着人类的良性与睿智的,但也有些充分体现了人类龌龊阴暗的一面,而这龌龊阴暗的一面恰恰是洛克菲勒家族财富智慧中所蕴含的野心的完整流露。

通过对洛克菲勒家族的发展史的研读,我们就能深刻地感受到野心这个词语对洛克菲勒家族的重要性。换句话说,一个没有野心的洛克菲勒家族注定是不会成为人类史上第一个拥有亿万美元财富的家族的。

虽然野心对洛克菲勒家族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但是洛克菲勒家族对于培养继承人的野心却是非常模糊的。之所以说它模糊,主要是因为洛克菲勒家族在教育后代的过程中对野心的培养没有其他的财商教育那么条理化,那么细节化。即便如此,但是也千万不要以为洛克菲勒家族对后代的野心培养方式比较模糊而认为洛克菲勒家族不注重对后代野心的培养,恰恰相反,洛克菲勒家族对后代的野心的培养是非常注重的。简单地说,就是洛克菲勒家族的每一个掌门人对后代的野心的培养都有自己的方式,并不是和其他的财商教育方式一样都是相同的。1931年3月17日,约翰·D·洛克菲勒三世离开了纽约,只身一人前往南美洲,这时的约翰·D·洛克菲勒三世年仅25岁,是一个社会经验还非常非常匮乏的年轻人。约翰·D·洛克菲勒三世前往南美洲的目的只有一个——解决洛克菲勒家族在南美洲的石油企业罢工事件。

1931年的南美洲还非常落后——在美国已经大规模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时候,南美的大多数国家才刚刚摆脱殖民统治。但是,正处在国家独立潮流中的南美国家对外国资本家在本国的企业都抱有一股子非常强烈的仇视情绪,因此罢工潮在南美国家可谓是“风起云涌”。很不幸的是,洛克菲勒家族在南美洲国家中就有很多的石油产业。

3月18日,约翰·D·洛克菲勒三世来到了与美国相距不远的巴西。当时的洛克菲勒家族在巴西有占南美洲67%的产业,而巴西在1922年独立以来,洛克菲勒家族在巴西的石油企业就遭受了很多次的罢工潮。但是,1931年的这次罢工潮却是最严重的——持续时间近一个月,损失近3000万美元。因此,约翰·D·洛克菲勒三世的此次南美洲之行可谓是任务艰巨。

约翰·D·洛克菲勒三世到达巴西之后顾不上休息,当日就召开了洛克菲勒家族驻南美洲的高层会议。约翰·D·洛克菲勒三世在这次高层会议上详细听取了这次大罢工的详细情况,并征求了高层们的意见。之后,约翰·D·洛克菲勒三世又马不停蹄地前往工厂进行实地考察……

经过近一个礼拜的考察之后,约翰·D·洛克菲勒三世发现,这次罢工与以往的罢工性质不同。以往的罢工大多数是“跟风潮”,基本都是为了响应民主独立运动而举行的,其罢工时间短,斗争性差,一般只要资本家出面做一些安抚工作就可以解决。但是,这次的罢工很明显不是“一般的罢工”——工人们对企业的仇恨达到了让人恐惧的高度——要求的不是提高薪金增加福利性待遇,而是要让洛克菲勒家族滚出巴西,滚出南美洲。

面对这一非常棘手的难题,约翰·D·洛克菲勒三世开始退缩了。在约翰·D·洛克菲勒三世看来,没有一个家族,一个资本企业能够在罢工运动风行南美洲的时候再在这里开办工厂,继续掠夺大量财富。因此,他认为现在惟一能做的决定就是拍卖掉所有的工厂返回美国。于是,约翰·D·洛克菲勒三世就给父亲小约翰·D·洛克菲勒拍了一封电报,将洛克菲勒家族在南美洲的产业的经营现状作了说明,并把自己的决定告诉了父亲。

给父亲拍完电报后,约翰·D·洛克菲勒三世便开始着手进行企业的拍卖工作。因为在约翰·D·洛克菲勒三世看来,父亲看完他的电报后一定会同意他的决定。他认为,毕竟洛克菲勒家族还从来没有遇到过这么严峻的问题。

然而,出乎约翰·D·洛克菲勒三世意外的是,父亲在给他回复的电报中强烈地反对他的这一决定。不仅如此,父亲还在电报里狠狠地斥责了约翰·D·洛克菲勒三世一顿。由此,父亲认为约翰·D·洛克菲勒三世是一个懦弱的人,根本不是适合处理这件事情的人选。

父亲在电报中的话深深地刺伤了约翰·D·洛克菲勒三世,但是面对眼前极其严峻的处境,他认为父亲是没有来到这里,没有看到这里的现状才说出这样的话的,因此他并没有抱怨父亲。

为了让父亲了解到洛克菲勒家族在南美洲产业经营的困难现状,约翰·D·洛克菲勒三世派了洛克菲勒家族在南美洲企业中一个高层管理人员前往美国,专门向父亲陈述这次罢工事件的详细情况。

约翰·D·洛克菲勒三世派出了自己的得力助手之后,他认为父亲这一次一定会认识到这次罢工的严重性,一定会同意他拍卖掉洛克菲勒家族在南美洲所有产业的决定。

可事与愿违——约翰·D·洛克菲勒三世等来的不是父亲同意他的决定的消息,而是父亲的亲自驾临。

小约翰·D·洛克菲勒一到巴西,并没有急于找约翰·D·洛克菲勒三世来问话,而是直接前往工厂去了解罢工事件的实际情况。

约翰·D·洛克菲勒三世在知道父亲亲自来处理这件事情的时候,虽然感到非常意外,但是他并没有感到吃惊。因为父亲做事的风格一直都很特立独行。然而,在约翰·D·洛克菲勒三世得知父亲一到巴西就直接去工厂了解详细情况之后,他还是感到特别的吃惊——父亲怎么会这么看重南美洲的产业?虽说洛克菲勒家族在南美洲的产业数量很多,但是也没有到拍卖掉这些产业就会元气大伤的程度,而父亲的表现就像洛克菲勒家族失去在南美洲的产业就会破产一样。

就在约翰·D·洛克菲勒三世吃惊的时候,父亲已经开始对这次罢工事件进行了详细调查。

小约翰·D·洛克菲勒经过半个月的调研之后发现,情况的确如儿子说得那样严重,但是并未到无法挽回的境地。为什么面对同样的困境父亲和儿子的想法却是完全相反的呢?原因很简单,父亲是一个很有野心的人,他继承了洛克菲勒家族那颗“气吞天下”的野心。而约翰·D·洛克菲勒三世的确是一个需要不断磨砺的继承人,他是一个没有野心的人,他还没有继承洛克菲勒家族赚取天下所有财富的家族气度。

小约翰·D·洛克菲勒之所以认为这次罢工事件可以解决,是因为他在亲自调研这次罢工事件的过程中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工人都仇视洛克菲勒家族。在这些工人的眼里,谁能够给自己的生活、给自己的国家带来尊严、带来利益,他们就认可谁。

有了这个发现之后,小约翰·D·洛克菲勒立刻和巴西政府取得了联系,并且进行了四次商谈。在他和巴西政府进行了四次商谈之后,巴西政府决定由政府出面调停这次的罢工事件,但是条件是洛克菲勒家族必须和巴西现任政府重新订立新的石油开发协议。

很快,这次罢工事件就在巴西政府的出面调停下顺利解决。毫无悬念,洛克菲勒家族在巴西的石油企业又像以前一样正常地运转起来了。紧接着,小约翰·D·洛克菲勒又以巴西境内的罢工事件解决方式成功地化解了南美洲其他国家反对洛克菲勒家族的罢工事件。

1931年6月,约翰·D·洛克菲勒三世和父亲一起回到了美国。在回美国的一路上,约翰·D·洛克菲勒三世都很少和父亲说话。而原因则非常的简单,在父亲处理这次罢工事件的过程中,约翰·D·洛克菲勒三世对自己感到非常失望,面对父亲他一想起当初拍卖洛克菲勒家族在南美洲所有产业的决定就觉得非常羞愧。

回到美国后的约翰·D·洛克菲勒三世就像一个被抽走了灵魂的人——他不再关心洛克菲勒家族的任何事务。很明显,约翰·D·洛克菲勒三世在这次事件上所遭受的打击是无比沉重的——他感受到了自己身上的“懦弱”,而且他感觉他这样“懦弱”的人在父亲眼里是无法成为洛克菲勒家族的继承人的。

就在约翰·D·洛克菲勒三世陷入困顿的时候,他的父亲出现在了他的面前。这样的场景在洛克菲勒家族历史上发生过无数次,就像当年在小约翰·D·洛克菲勒陷入困境的时候老约翰·D·洛克菲勒的出现一样——小约翰·D·洛克菲勒在儿子的桌子上留下了一封信。

小约翰·D·洛克菲勒在信中是这样写的——一个人要想做一个成功者,就要有吞并全天下的野心。正是野心让人在懦弱的时候感受到坚强的力量,让人在万念俱灰的时候突然萌发勇气。在我们洛克菲勒家族的历史上,每一个洛克菲勒家族的成员都有世界上最强大的野心。可以说,就是野心让洛克菲勒家族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家族的。如果让没有野心的人成为洛克菲勒家族的掌舵者,那么洛克菲勒家族距离世界上最贫穷家族的日子就不会远了。因为野心可以让你排除艰难险阻,在任何困境中昂首向前。

小约翰·D·洛克菲勒的这一封信让约翰·D·洛克菲勒三世重新燃起了扛起家族前行的勇气,激起了约翰·D·洛克菲勒三世内心深处的责任感。可以说,正是父亲的这一封信改变了约翰·D·洛克菲勒三世的一生,让洛克菲勒家族的辉煌继续在约翰·D·洛克菲勒三世的身上延续了下去。

自从这件事情过后,约翰·D·洛克菲勒三世在任何时间都保持着野心,保持着属于洛克菲勒家族的那份野性,并在他此后的商途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改变命运的财富箴言

野心,一直以来都是历史上的风云人物所必须具备的特质。在现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没有野心的人注定是这个时代的弱者,而作为弱者就只能做穷人。从小约翰·D·洛克菲勒培养约翰·D·洛克菲勒三世的野心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野心并不是每一个人与生俱来的,即使在伟大的洛克菲勒家族,野心也是一代接一代培养出来的。所以,在现代社会中,那些一直为自己没有强大的野心而失望抑或沮丧的穷人,应适时的努力培养自己的野心,从而使自己早日脱离贫穷。

获取财富是大多数人的愿望,但是,改变贫困的生活状态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致富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成功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将自己的致富梦想付诸实践。但凡那些能够成功摆脱贫困的人,都是能够脚踏实地的实现自己每一个合理的致富目标的人。

有些人一开始就确立了过高的目标,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最终导致失败。因此,在制订致富目标时不能够脱离实际,更不能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

有着“酒店大王”美誉的希尔顿,其致富经历的确令人羡慕不已:他仅仅用了17年的时间就从一个被迫离开家的年轻人成长为身价5.7亿美元的富翁。

年轻时候的希尔顿也和其他人一样,有一个美好的财富梦想,但是却苦于一直没有机会。一天,正在街上闲逛的希尔顿突然在繁华的街区发现了一个现象:这条繁华的商业街区居然只有一家饭店。当时,他想:“如果我在这里建造一座高档次的酒店,一定会生意兴隆。”于是,他仔细观察了一番,发现了一块最佳旅店用地——位于达拉斯商业区大街拐角处的一块土地。

希尔顿了解到,这块土地归一个名叫牢德米克的商人所有。于是他找到牢德米克与他商量买卖土地的事宜。牢德米克给他开出的价钱是30万美元。而需要建筑他理想中的酒店,建筑师和房产评估师给出的价格是至少需要100万美元。当时的他只有5000美元,他用5000美元成功买下一个小旅店,经过经营,他逐渐有了50000美元。而他又找了个人合伙,合伙人给他提供了10万美元。

这时,希尔顿再次找到了牢德米克,表明自己想租借牢德米克的土地。牢德米克有些发火,但是希尔顿却说道:“我租赁你的土地,租期为100年,每年的租金为3万美元。如果我不能按期付款,那么你可以收回你的土地和我在这块土地上建筑的饭店。”希尔顿的话使牢德米克转怒为喜,同意合作。于是,希尔顿仅仅花费3万美元就拿到了一块土地的使用权。但是,建造旅馆需要100万美元,而希尔顿手上却只有7万美元。

希尔顿又一次找到牢德米克,向他说明了自己的困境,并且表达了希望将土地抵押给银行的想法。牢德米克非常生气,但是为了收回租金却毫无办法。就这样,希尔顿顺利从银行得到了30万美元的贷款,一个房地产商人给他提供了20万美元,总共有57万美元,于是希尔顿的酒店开工了。在酒店建设的过程中,57万美元已经全部用尽,希尔顿再次陷入困境。

希尔顿只好第四次找到牢德米克,希望他能够出资将这座酒店建设完。希尔顿说:“如果酒店完工,那么酒店就归您所有,您可以租赁给我经营,我每年付给您的资金不少于10万美元。”牢德米克其实此时已经被套牢了,如果他不同意,那么自己的钱也会血本无归,所以他只好同意。

1925年8月4日,希尔顿酒店建成开业,利润可观,希尔顿的人生从此步入辉煌时期。

希尔顿的成功,不仅是他善于借助别人的力量,更是他没有和其他渴望财富的人一样犯了“眼高手低”的错误。对于当初的希尔顿来讲,建设一家高档酒店的确是天方夜谭:他既没有足够的资金,也没有适宜的土地。在找到合适的土地之后,希尔顿也没有足够的实力将其买下。然而,他却懂得将“建设一家高档酒店”的目标分成几个小目标,分期完成。

“建设一家高档酒店”的目标和“筹措资金”“租赁土地”等分期目标做比较,就会发现,“建设一家高档酒店”的目标对希尔顿来讲过于宏伟,而实现分期目标却在他的能力范围之内。希尔顿巧妙地将自己本不可能完成的目标划分为自己可以实现的小目标,才会有今天的成就。

希尔顿的故事恰恰说明了确立合理的目标的重要性,它告诉那些渴望财富的穷人,致富目标制订得宏伟些没有关系,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也无妨,关键是,当订立的目标过大时,应该懂得将大目标划分为小目标来分期实现。当然,在确立分期目标的时候应该注意,目标的确立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这样才会使自己一步步迈向成功。

改变命运的财富箴言

合理的财富目标的意义并不仅仅只从自己所处的环境出发,更重要的是对自己的能力和天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只有这样,才会在确立财富目标的时候不犯“眼高手低”的错误,才能实现自己的财富目标。

在环境和条件相差无几的情况下,有些人赚得了令人羡慕的财富,成为了富人,而有的人却在蹉跎岁月中度过自己贫穷的人生。造成如此差距的因素是什么呢?是志气。那些赚得财富的人往往也是强有力的执行者,他们在人生发展过程中在志气的激励下不断朝目标前进,从而赚得一定的财富;那些虚度光阴的人往往没有什么大志气,遇到困难就放弃,甚至有些人根本不付出努力,这样的人注定要做穷人。

大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到各地巡游,这天他来到一片咖啡地中,见到很多人在种植咖啡,于是他走上前和这些人攀谈。他问其中一个戴红色帽子的年轻人:“年轻人,你来这里种植咖啡多久了?”

“不到两年。”戴红色帽子的年轻人干脆地回答道。

赫拉克利特转身问旁边穿黑色衣服的年轻人同样的问题,他回道:“我已经在这里干了好几个年头了。”

“你们有什么打算吗?”赫拉克利特关切地问着。

“我要买下大片的土地雇人给我种植咖啡,成为一个农场主。”戴红色帽子的年轻人高兴地说。

“我还是继续在这里为农场主好好干活吧,这样农场主就能够给我更多的报酬。”穿黑色衣服的年轻人漫不经心地说。

赫拉克利特向戴红色帽子的年轻人说道:“你非常有志气,但你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首先我会给自己设立好人生发展目标,朝着这个目标一步一步向前走。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会成为一名真正的农场主的。”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穿黑色衣服的年轻人嘲笑道。

虽然戴红色帽子的年轻人受到同伴的嘲笑,但是他并没有改变主意,而是更坚定了自己要当农场主的志向。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每天种植完咖啡以后便来到附近的集市中做小生意,以积累开设农场的原始资金。而那个嘲笑他不能成功的穿黑色衣服的年轻人种植完咖啡以后,便到集市中去和别人赌博——在他看来,赌博才是赚钱最快的方法。

两个年轻人都以种植咖啡为生,但是两个人的人生理念却截然相反:戴红色帽子的年轻人不想一辈子总是为别人种植咖啡,他是一个有远大志向的人;而穿黑色衣服的年轻人满足于为别人种植咖啡的生活,染上了赌博的恶习,不仅安于现状,还缺少志向。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3年过去了,两个人还是与种植咖啡有关,而唯一不同的是,那个穿黑色衣服的年轻人还是在农场中继续种植咖啡养活自己;而戴红色帽子的年轻人却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成为了这个农场的主人。

穿黑色衣服的年轻人对此感到非常吃惊,这天他找到戴红色帽子的年轻人问道:“你能告诉我你怎么成为这里的农场主的吗?”

“通过我的努力才做到这些的。”

“可是我并没有看到你在努力呀?”他不解地问道。

“当你在和别人赌博的时候,正是我努力的时候。”

“当初你我在一起种植咖啡,为什么我没有得到像你一样多的财富?”穿黑色衣服的年轻人问。

“因为你没有志气!”

“此话怎讲?”穿黑色衣服的年轻人追问道。

“你还记得当初你说过的话吗?”

“什么话?”

“你在3年前你曾经说过,你要继续在这里为农场主好好干活以求他能够给你更多的报酬。”

“没错呀,难道这样不对吗?”

“这话本身并没错,错就错在你是一个没志气的人。你所有的努力只是希望农场主给你更多的报酬,这就是你没志气的表现。所以,没有志气才是你不能改变命运,只能做穷人的真正原因。”

“那你是怎样做才拥有农场的?”穿黑色衣服的年轻人急切地问道。

“这在于我不光有远大志向,还为此进行了不懈努力。在为别人种植咖啡期间我就曾说过,要改变永远替别人种植咖啡的命运,成为一名农场主,拥有自己的财富。在这个信念的驱动下,当你无所事事的时候,我却在努力实现我的人生梦想,最终我摆脱了贫困,当上了农场主。”

停顿了一会,戴红色帽子的年轻人继续说:“你现在明白为什么在同样的条件下我拥有的财富比你多的原因了吧?”

“因为你有志气。”说罢穿黑色衣服的年轻人惭愧地低下了头。

两名同样在农场种植咖啡的年轻人一个有人生目标、有志气,一个安于现状、无所事事,而这使他们一个成为了农场主,拥有了自己的财富,一个却还是种植咖啡的苦力。这样的天壤之别实在值得深思。

改变命运的财富箴言

在人生发展的过程中,志气是一个人通往财富大门的“门票”。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那些有志气的人往往与财富之门的距离更近些,而且他们也更有可能获得成功。

人们经常会听说“立志要趁早,财富才会伴随你”这句话,它很明确地说明了立志对于人们获取财富的重要性。虽然获取财富的方法有很多种,但没有志气的人,获取财富的道路将充满变数。

石油大亨洛克菲勒曾经说过:“在进行一些投资之前,我不仅会关注投资市场的运行情况,还会为自己打气,并立下志气尽可能多地获取财富。可以说,立志一直在我的投资生涯中伴随着我。”

也许有些人会不屑地说:“立志与财富之间根本没有什么联系,起码我在生活中没有看到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暂且不去争论两者之间存在的联系,或许你可以通过以下这个关于立志与财富之间关系的哲理故事来找到答案。

希腊王国有一对兄弟,他们靠贩卖酒养家糊口。不过,兄弟两人的性格特性完全不一样,老大是个急性子,办事没有头绪,也缺少远大的抱负,他只是希望自己的生活能过得安稳一些;而老二是个心思缜密的人,他并不满足以贩卖酒来维持生计,而是希望有一天能让希腊国王喝到自己酿造的酒。

在卖酒的时候,兄弟两人也表现出了很大的差异:老大习惯于站立在街边吆喝,每天能卖出不少酒;而老二却不按常理出牌,他会拿出一部分酒免费送给过往的行人,并在酒瓶上印上了自己的名字。老二虽然损失了一部分酒,但是他的客源却不断在增加。

随着兄弟两个卖酒销售数量的不断提高,他们的酒在当地出了名。但在此时,老大认为,酒的销售数量不断提高是因为顾客对自己的酒的认可,这样的话顾客会一直购买自己的酒。于是他在错误思想的误导下,接连出现错误的行为。首先,他不再像以前那样早起酿酒,最关键的是他对酿造工艺的标准也降低了,而顾客们发现老大的酒无论在颜色上还是味道上都与以前的酒有很大不同。老二听到这个消息以后,以为大哥生病了才会酿造出这样的酒,于是他找到老大问道:“你的酒怎么会酿成这样?”

“我没用心去酿造。”老大漫不经心地说。

“你可要明白,酒酿得不好会砸了自己的招牌。”

“我才不在乎呢,反正我的钱已经挣够了,也不在乎酒酿得是好是坏了。”老大骄傲地说着。

“如果你不卖酒了,你去干什么?”老二关切地问。

“什么都不去干了,我要开始享受生活了。”

老二非常无奈,因为他知道大哥是个没有志气的人,如果再劝下去也会自讨没趣,于是他走开了。

老二回到家以后,认真思考了许久。他想:现在我挣的钱比大哥还要多,但如果我像大哥一样放弃卖酒而去享福,那我的人生就会平淡下去,根本实现不了让希腊国王喝上我酿造的酒的愿望。

从那以后,老二每天起得比以前更早了,他还特意拜访了酿酒的前辈们,向他们认真学习酿酒的知识。在不懈的努力下,他的酒被希腊的达官贵人看中,他们喝完以后都对老二酿造的酒赞不绝口。而在这些达官贵人的引荐下,老二将酒献给了希腊国王。

希腊国王对他说道:“如果你当场能够酿造出我喜欢的酒,我将重重地赏赐你。”老二准备好酿酒的材料,从容地开始酿起酒来。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老二身上。两个小时过去了,老二举起一杯酒递到国王面前,国王品尝了一口大加赞赏,当即赐给了老二许多金银,并指定以后就喝老二酿的酒。兄弟两个虽然都是以卖酒为生,但是两个人的最终命运却完全不一样。老大由于没有志气,安于现状而放弃了酿酒生意,这样财富自然会远离他;老二立志要让希腊国王喝到自己酿造的酒,而经过努力他不仅实现了人生的理想,还收获了财富。

是否立志不仅关系到一个人事业的成败,也是他能否获取财富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改变命运的财富箴言

一个人在追求财富的道路上要想得到更多的财富,必须做到先立志——在志向的引领下才能逐渐地获取财富。不然,财富不仅会从你身边溜走,还会“鄙视”你。

穷人想要猎取到财富,就得具备“狼子野心”,还得让自己成为狼群里卓越的头狼。这样才会具备赚取财富的冲劲,才能成功赚到财富。众所周知,狼群内部有着极其森严的等级制度,而头狼享有至高无上的威信和权力。它本身拥有最强健的体魄、最强悍的搏斗技能,以及拥有在危险时刻全身而退的技巧,等等。从这一点上来讲,让自己变成狼群里的头狼,可以说就成功树立起了自身最大的威望,同时也主动断绝了思想中消极被动的因素——想要靠别人的想法。

头狼靠自己的思维行事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因为它们从来都不会依附于其它的动物。在遇到困难甚至绝境时,它们也从来都不会幻想着别的动物会来帮助自己,因此,靠自己成了狼族的第一生存哲学,尤其是头狼。

头狼就好比是一个企业的最高领导人,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商战中,除了靠自己,他们别无选择。因为他们深深地明白,靠别人的人终究会被淘汰,只有凡事自己解决,才能在鱼龙混杂的商场中立足和发展。

那么,如何才能让自己成为狼群中的头狼呢?中国篮球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姚明就曾有过这样的感悟:“我们要做就要做狼群的‘头狼’,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得有野心。”而哲学家兼心理学家的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也曾说过:“我们绝不能做仅为一日三餐忙碌的‘尾狼’,我们要做世界上最卓越的‘头狼’,但是想要做世界上最卓越的‘头狼’,就必须拥有‘狼子野心’。”

事实上,在狼群中,一只普通的尾狼要变成拥有极大威信的头狼,成为名副其实的强者,必须要经历无数的挫折和磨砺,将自己历练得更加勇敢和聪慧,才能成为狼群中的头狼。当然还必须得具备一个重要的先决条件,那就是“狼子野心”。1998年,靠着自己的努力推销装饰肖像画白手起家的法国大富翁巴拉昂因病去世。但他在临终前留下了一份遗嘱,遗嘱中清楚准确地写着一个问题:穷人最缺的是什么?如果谁能够答完这个问题,回答正确的人便可以获得100万法郞的奖励。法国媒体刊登了巴拉昂的遗嘱:“我曾经是一个一无所有的穷人,去世的时候却是以一个富翁的身份进入天堂的。因此,我认为我是成功的。我更不想把我成为富人的秘诀带走,而秘诀也就是问题的答案,它就被我锁在银行的保险箱里。谁能回答正确,他就可以获得保险箱内的100万法郞。”

对此,绝大部分人的答案都指向了金钱、权力,甚至欲望,当然还有其它各不相同的答案。在五万多份答案中,只有一名年仅9岁名叫蒂勒的小女孩和巴拉昂锁在保险箱中的答案一模一样。律师和监督人员按照巴拉昂临终前的交待,在公证部门的监督下打开了保险箱,其答案只有简简单单的两个字:“野心”。当然,名叫蒂勒的小女孩成功地拿到了那100万法郞。

是啊,穷人最缺的就是“野心”,因为在一些人的思想中,有这样一种错误的认识,那就是认为自己能力差,成功与财富本就不属于自己,似乎自己只能做平庸的穷人。如果你也有这样的想法,那么你一定要小心了,这会成为你人生路上一块大的绊脚石。固然,能力差并不完全是你的错,但因能力差就无法取得成功、赚得财富的想法却是大错特错的。一粒被煮熟的种子在适宜的环境下还能够生根发芽,可见,能力差根本算不得什么,关键就在于你是否有想要取得成功、想要获得第一的“野心”。

身材和脸蛋都胖胖的墨西哥小姑娘萨尔玛第一次去电影院看电影时,看到知名女主角精彩的演绎后,她入了迷,并在父母亲面前郑重地宣布说:“我也要成为一个著名的演员。”萨尔玛家是典型的中产阶级,她的父亲经营着一家石油公司,家境相当富裕,因此,她的父母亲坚决反对她当演员。但萨尔玛却发誓一定要成为著名的演员,父母亲拗不过她,就只当没有这回事。因为,萨尔玛的父母认为萨尔玛根本就没有做演员的资本,不但脸胖乎乎的,身材也有些臃肿。

按照父母的计划,萨尔玛被送到墨西哥一所著名大学读国际关系专业,可是,萨尔玛却在读了两个月后,自动退了学。等父母亲发现时,她已经延续着心中的梦想开始在一些肥皂剧中跑龙套。1989年,21岁的萨尔玛凭借着自己的毅力和努力,终于成为了墨西哥有名的肥皂剧演员,还担任了《特蕾莎》一剧中的女主角,同时还获得了墨西哥肥皂剧最佳新人奖。

然而,就在《特蕾莎》拍完之后,萨尔玛突然消失在了墨西哥公众的视线中——她去美国好莱坞发展了。萨尔玛说:“我要进入美国电影电视市场,不想再在墨西哥拍那些小儿科的电视剧了。”

萨尔玛只身一人敲响了好莱坞很多制片商的门,结果这些制片商毫无例外地都将她推出门外,因为没有哪个制片商笨到让一个连英语都不会说且要长相没长相、要身材没身材的女孩当演员,更别提当女主角了。在遭遇了接二连三的碰壁之后,萨尔玛决定努力学习英语,同时她也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哪怕是让她担任剧中一个妓女的角色,她也会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

后来,萨尔玛潜心学成了一口流利的英语,若不是美国那些电影导演故意刁难于她,她也不会在1992年那个夜间脱口秀节目中爆发:“美国的电影电视导演压根就看不起我这样一个墨西哥普通演员,像我们这样的演员在他们心中就只配演一些小角色,甚至是脱衣舞的小丑角色。可是,你们等着瞧,我一定会让你们彻底改变这种思想的。”

当时,导演罗伯特·罗德里格斯和他的太太正巧看了这档脱口秀节目,于是经过考虑后,决定聘请萨尔玛担任新电影《亡命天涯》的女一号(这部电影在1995年公映)。萨尔玛在电影中的各方面都发挥得相当出色,而从那之后,萨尔玛的名字也被好莱坞的导演、制片以及众多演员所熟知。

成名之后,萨尔玛并没有因此而停下事业的脚步,她又将目标定在了制片人和开一家制片公司上,而经过不懈的努力,她最后终于如愿地开了一家制片公司,成为了一名演员兼制片人。她制作的第一部电影《没人写信给上校》在戛纳电影节上公开上映,并一举获得了奥斯卡提名奖。而她之后的一部名为《费里达》的电影,使得她最终获得了主流电影圈的肯定和认可,这部电影也使得她赢得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的提名奖。

如今的萨尔玛仍然在不断地奋斗,她说:“我虽然红了,可人的野心永远都不应该停止。”无疑,萨尔玛成为了好莱坞的最佳演员之一,更被墨西哥人视为国宝级的人物。在《时代》杂志上曾这样描述她:“你注意到萨尔玛,可能是因为她惊人的演技。而好莱坞注意到她,却是因为她惊人的‘野心’。”

或许,一些人还在担心自己的野心会给别人留下“不谦虚”“好高骛远”的印象,从而成为被别人排挤甚至憎恨的对象。因此,一些本身具有野心的人却处处将自己的野心藏起来,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胆小如鼠、没有远大抱负的弱势之人。然而,其实野心给人留下的印象是正面的,同时也是极其深刻的。德国一家企业对外招聘高级白领时,在众多应聘者中有一位名叫威廉克奈尔的人,他的简历引起了这家企业招聘人员的注意。在简历的个人职位要求中,威廉克奈尔这样写着:“我很乐意从公司最基层的工作干起,我准备用三到五年的时间来充分熟悉公司的流程和业务,掌握一切相关的工作经验,然后向公司最高级的职位挑战。”这份简历立即在众多的简历中脱颖而出,因为写这份简历的人充满了“野心”。最后,威廉克奈尔成功就职于这家企业,尽管他没有特别出色的学历背景和专业知识,但负责招聘的总经理一锤定音:“我相信这个名叫威廉克奈尔的年轻人一定能够取得成功,因为我初出茅庐时的想法和他完全相同,我们都是有野心的人。”事实上,不仅仅是这些小企业,就连通用电气公司这样的大型企业也极其注重员工的野心。被誉为“世界第一CEO”的杰克·韦尔奇在二十年的任期内把通用电气集团带入了辉煌,他时常这样告诫通用电气的员工说:“倘若通用电气公司不能改变你窝囊胆小的思想,那就请你们离开!”杰克·韦尔奇一直都要求每个工作人员都必须要具备“野心”,最好是所有员工的野心大到想要取代他本人。因此,想要不做穷人,赚得财富,就得成为狼群里的头狼,还得将你的野心亮出来。

改变命运的财富箴言

穷人想要创富,不仅要具备“狼子野心”,还得有成为狼群里头狼的意识。只有这样,你才有动力不断地去为自己创造财富。而如果今天你还是穷人,那你就从今天开始培养自己的“狼子野心”吧,相信它一定可以帮你摆脱贫困。

很多人不缺乏想要成为富人的野心,也不缺乏冒险的精神,但偏偏无法成功,其中的原因并不是他们不够努力,而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定位自己,不知道自己更适合哪种行业。假设爱迪生不做发明创造而是投身证券业,那么他们或许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证券交易员,哪还能成为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如果爱因斯坦不做物理研究,而是投身在机械制造业,那么他可能只是流水线上一名普普通通的工人,怎么能有“相对论”的产生;如果比尔·盖茨不是致力于计算机软件开发,而是投身在手工制造业,他可能只是一名小职员。所以,有钱人能够有钱,不仅是因为他们让自己的钱运动起来进而赚取更多的利润,还因为他们找准了自己的定位,发挥了自己的长处。

一个人能够准确定位自己对于这个人的未来有着很重要的影响,有的人甚至会因错误定位而贫困一生。只有了解自己的优势,找准了自己的定位,才能在正确的行业中创造辉煌。中国商界“奇女子”张兰就是明白如何定位自己的女人,她深知自己的优势是什么,因此,在创业的过程中,遇到需要放弃的产业时,虽然她会心疼,但是她依然会果断地放弃,不让这个错误的产业成为阻碍她取得巨大成功的绊脚石。

“俏江南”的创始人张兰具有旗人血统,虽然家族没落了,但是传统的贵族式生活却在他们家延续下来,甚至贵族式生活给她的一生造成了根深蒂固的影响。张兰回忆,她的童年正值整个中国都缺衣少食的年代,虽然如此,但是她家的饭菜却依然做得十分精致,即使菜桌上只有三样咸菜,也会摆成不同的形状,甚至会配上采来的野花花瓣。因此,虽然那个时候生活很艰苦,但是只要家人看到菜桌上充满心思的菜肴,便感觉所有的辛苦、委屈都不见了。

后来,张兰随父母回到北京,当时正值商品经济的浪潮时期,于是张兰毅然决定出国赚钱。她为自己立下了一个明确的目标——2万美元。在加拿大赚够2万美元后,张兰果断地选择了回国创业。

对于当时的中国社会来讲,2万美元是一个大数目,于是张兰决定将2万美元的资产作为起点,开创自己的事业。所以,此时选择进入什么行业来赚取创业的第一桶金成为张兰必须首先考虑的问题。回到家中,张兰和母亲一起做饭,这时母亲对张兰说:“兰兰,还记得你和我们一起在农村生活的时候吗?当时我和你父亲都被繁重的劳动、缺衣少食的生活压得愁眉不展。尽管每天工作很辛苦,但是只要我和你父亲回到家,看到你为我们精心准备的菜肴,身上全部的疲惫似乎都消散了。所以,直到今天我都认为,你是一个懂生活的人,你可以将这种美好传给更多的人。”

听了母亲的话,张兰豁然开朗。是啊,自己在厨艺上是很有天赋的,而且餐饮业的门槛很低,顾客却很多,如果她能进入餐饮界,一定能获得生命中的第一桶金。于是,1991年,张兰的第一家饭店在北京东四开业。

这家饭店名为阿兰酒家,整个饭店的装修都是由张兰一手操办的。她一个人跑到四川郫县,带着几名竹工到山上砍竹子,然后用火车将成堆的竹子运到北京,将阿兰酒家装点成南方竹楼的形式。阿兰酒家的新奇装修和南北菜品相互结合的特点,使其迅速在东四一带拥有很大的知名度,许多食客纷纷慕名而来。在不到2个月的时间里,阿兰酒家就实现了盈利经营。但是很快,张兰发现如果只守着阿兰酒家,自己的事业永远不可能做大、做强。于是在1995年,张兰在亚运村附近开了一家鱼翅海鲜大酒楼。酒楼的装修是典型的中国园林式风格,处处鸟语花香,这使其很快成为京城商家名流聚会的首选之地。可是,取得了一定成就的张兰却在1997年年底陷入了巨大的矛盾当中——此时,海鲜大酒楼的生意越做越大,日营业额高达50万元,而虽然此时张兰已经成为一名富商,但是她在却陷入了“做品牌还是继续赚钱”的思考中。经过一段时间的思索,张兰将海鲜大酒楼以6000多万卖出去。试想,如果当时张兰没有卖出海鲜大楼而是继续赚钱,可能这个世界上只是多了个会赚钱的女人,而不是多了一段传奇的故事。

卖掉酒楼后,张兰觉得自己丢掉了一个会让她失去激情、失去进取心的安乐窝,使自己能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实现“建立自己的餐饮品牌”的目标中。虽然她想要创造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餐饮品牌的想法看起来十分大胆,实施起来也充满难度,但因为她又一次的准确定位,她再一次取得了成功。

2000年,张兰在国贸开了一家名为“俏江南”的饭店,针对的消费者群体是白领阶层。她认为,白领是所有消费者中最理性、最挑剔的。如果能让他们满意,他们会结伴而来。她的这次创业很快又成功了。这一次,她依然没有在此停止,而是涉足高级俱乐部的领域。

张兰是一个能为自己找到准确定位的人。正是因为她在创业前为自己找到了恰当的行业,才会在置身这个行业后快速取得成功。可以说她是一个永不满足的人,在她第一次、第二次创业成功后,并没有就此裹足不前,而尽管此时她已经是一名拥有上千万资产的富翁,但是她没有躺在钱上过日子,更没有混日子,而是向着更远大的目标前进。所以她才能在正确的定位下一次次取得成功,成为一名商界奇女子。

改变命运的财富箴言

穷人若想成为富翁,一定找准自己的长处,准确定位自己。只有将个人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才能利用优势赚到财富。否则,即使一个人身具赚取亿万财富的才能,只要他“入错行”,那么他也很有可能在一次次失败中变得平庸,甚至丧失对生活的激情、对成功的渴望、对财富的渴求,变成一个毫无生活斗志的行尸走肉。如此,他就会在错误的行业中继续麻木地工作,继续过着贫困的生活。因此,一个人只有准确了解自己,才能正确定位,才能取得成功,赚得财富,使自己不做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