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的趣味性发生在后期,我的同事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对方起初提出的高要求依然成为我们后期合作中的重要参考,因为我们对国外公司最初提的高要求未给予满足总是存在着一种补偿心理,所以大家不免处处给对方开绿灯。最有趣的是,过了很长时间,大家才了解到这位方女士是外方负责人的伴侣,只是双方都没有对外公布关系而已。
这让我想到了,很多情况下,亲密关系里存在的问题都会在其他场合得到解决。有位先生想创业,他的妻子坚决不同意,妻子先是用尽了各种角度、各种方法和老公恳切长聊,却并没有达到任何效果。后来,她开始和老公长久争吵、冷战,陷入僵局也在所不惜……直到她的闺密劝她一定要支持老公创业的时候,她才开始思考,开始分析自己是不是做错了。
有位女士想买房,她的老公坚决不同意。她的老公多次和她聊天,无论说什么对方都不肯听,甚至发出了“不买房就离婚”的威胁。即便如此,这位老公还是没有妥协。这样的情况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这位老公的一位同事和他聊起他应该买房。听他同事说话的时候,他像变了一个人,没有任何反感,也不存在任何情绪,而是认真地和对方聊天,他思考自己是不是应该去支持自己的伴侣。
以上都不是戏剧化的演绎,而是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现象。究其根本,在于不涉及具体利益和权利争夺的第三方,人们容易认为他是公正、无私、客观的。从而,人们对第三方没有抵触,只有信任。大家看到他们的时候就会想:“他为什么这样劝我呢?他的劝说对他自己是一定没有什么好处的,所以对方真的是有可能为我好,而不仅仅是为了说服我。”
齐女士买好了去国外度假的机票,可是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她妈妈以传统风俗为由,不允许她在中秋节这个应该团圆的日子外出旅行。她和自己的妈妈据理力争,但是效果不好,眼看自己要遭遇精神和经济上的双面损失,她向自己的邻居陈阿姨抱怨了这件事情。
没想到陈阿姨和齐女士的妈妈简简单单聊了几句话就把事情说通了。陈阿姨说:“听说你家孩子想趁着假期去国外度假,真是有出息的孩子,趁着年轻多出去看看世界。你看看我们这个岁数,尤其是你我,腰腿还都不好,想去也没那份心力了。”几句话就解决了齐女士的困局。
在工作中也是如此。当你的工作遇到克服不了的困难时,多想想有没有第三方能够帮助你。我曾经邀请一家企业合作项目,对方可考虑的对象实在太多,如何从这个局面里胜出,对方的身边一定要有能够帮助自己的朋友。
果然,其他人都找对方负责人的现任朋友帮助协调,而我找的是对方负责人的前任助理。最后发现,已经不在其位的员工发表的意见,被认为是中肯的,因为他是真正的不涉及利益的第三方。正如一些企业会特别愿意倾听离职的员工发表意见,而对在职员工的某些抗议的声音充耳不闻。
最后,让我们在聊不到出路的时候,一定要记住,要完成一件个人之力所不能及之事,须善于借用外界的、他人的、团队的力量,才能达到目的。
故事的趣味性发生在后期,我的同事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对方起初提出的高要求依然成为我们后期合作中的重要参考,因为我们对国外公司最初提的高要求未给予满足总是存在着一种补偿心理,所以大家不免处处给对方开绿灯。最有趣的是,过了很长时间,大家才了解到这位方女士是外方负责人的伴侣,只是双方都没有对外公布关系而已。
这让我想到了,很多情况下,亲密关系里存在的问题都会在其他场合得到解决。有位先生想创业,他的妻子坚决不同意,妻子先是用尽了各种角度、各种方法和老公恳切长聊,却并没有达到任何效果。后来,她开始和老公长久争吵、冷战,陷入僵局也在所不惜……直到她的闺密劝她一定要支持老公创业的时候,她才开始思考,开始分析自己是不是做错了。
有位女士想买房,她的老公坚决不同意。她的老公多次和她聊天,无论说什么对方都不肯听,甚至发出了“不买房就离婚”的威胁。即便如此,这位老公还是没有妥协。这样的情况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这位老公的一位同事和他聊起他应该买房。听他同事说话的时候,他像变了一个人,没有任何反感,也不存在任何情绪,而是认真地和对方聊天,他思考自己是不是应该去支持自己的伴侣。
以上都不是戏剧化的演绎,而是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现象。究其根本,在于不涉及具体利益和权利争夺的第三方,人们容易认为他是公正、无私、客观的。从而,人们对第三方没有抵触,只有信任。大家看到他们的时候就会想:“他为什么这样劝我呢?他的劝说对他自己是一定没有什么好处的,所以对方真的是有可能为我好,而不仅仅是为了说服我。”
齐女士买好了去国外度假的机票,可是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她妈妈以传统风俗为由,不允许她在中秋节这个应该团圆的日子外出旅行。她和自己的妈妈据理力争,但是效果不好,眼看自己要遭遇精神和经济上的双面损失,她向自己的邻居陈阿姨抱怨了这件事情。
没想到陈阿姨和齐女士的妈妈简简单单聊了几句话就把事情说通了。陈阿姨说:“听说你家孩子想趁着假期去国外度假,真是有出息的孩子,趁着年轻多出去看看世界。你看看我们这个岁数,尤其是你我,腰腿还都不好,想去也没那份心力了。”几句话就解决了齐女士的困局。
在工作中也是如此。当你的工作遇到克服不了的困难时,多想想有没有第三方能够帮助你。我曾经邀请一家企业合作项目,对方可考虑的对象实在太多,如何从这个局面里胜出,对方的身边一定要有能够帮助自己的朋友。
果然,其他人都找对方负责人的现任朋友帮助协调,而我找的是对方负责人的前任助理。最后发现,已经不在其位的员工发表的意见,被认为是中肯的,因为他是真正的不涉及利益的第三方。正如一些企业会特别愿意倾听离职的员工发表意见,而对在职员工的某些抗议的声音充耳不闻。
最后,让我们在聊不到出路的时候,一定要记住,要完成一件个人之力所不能及之事,须善于借用外界的、他人的、团队的力量,才能达到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