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草原上,每只狼都明白,如果自己只是一只羊,面对草场急剧减少的现状,自己想吃的不再仅仅是草,它会磨尖牙齿,去寻找生肉。正因为狼非常懂得进退的尺度,懂得如何保护自己,因此,它们能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生存下来。这是一种本能,也是一种智慧。
我们人类也是一样,要懂得韬光养晦,以退为进。生活中,你可能有这样一种体验:在借助锯来加工木材,将其裁制成人们需要的种种规格时,不管是人自身作用力的发挥,还是锯条在木材中的运行,总是既有“进”的方向,也存在“退”的姿态。而正是在这样一种“退”与“进”的深刻把握之中,人们完成了工作,满足了生活的需要。
一个人在社会上与人相处,要权衡各方面的轻重利弊,洞察事情背后隐藏的种种危机迹象,经常变换着各种处世方式,时而前进,时而隐退。急流勇退,未必是懦弱无能的表现,未必就是遇难畏惧、临阵脱逃的借口。有时候,急流勇退正好是心灵高度的跨越,睿智思索的最佳抉择。学会放弃,学会急流勇退,弃旧图新,自己的生活就会有一个新的起点。
范蠡是楚国宛人,年轻时就显示出了不同凡响的才智。为了不苟同于世俗,躲避凡夫俗子的妒忌、非难,就佯装狂痴,潜心博览群书,探讨济世经邦之策。
勾践即位后,大夫文种到宛访求人才,听说范蠡时痴时醒,便断定他是个非凡人物,于是他亲自前往拜访。开始时,范蠡不知道文种是否有诚意,于是一再回避。后来看到文种求贤若渴,便对他的兄嫂说:“这几天有客人要来,请借衣冠相候。”果然,文种又来造访范蠡。他们俩志同道合,促膝长谈,纵论霸王之道。文种将范蠡举荐给勾践,成为勾践的股肱之臣。
吴国厉兵秣马,越国也磨刀霍霍。勾践在范蠡等大臣的精心辅佐下,革新内政,国力日益强大。面对威胁日益严重的吴国,越国企图采取先发制人的策略,一举打败吴国。
公元前494年,已到吴国夫差发誓报仇的时候,勾践急于先举兵攻吴。范蠡极力反对。他深知越国的实力还不足以打败吴国,更何况作为胜利之师,越国还骄悍轻敌,于是劝阻勾践说:“天道充盈而不溢出,强盛而不骄悍,不劳而矜其功,实在是逆于天而不和人。若是强行去做,一定会危及国家,害及己身。”勾践不听,发兵攻吴。两国军队在夫椒进行决战,吴军大胜,直捣越国境内,占领了越国首都,迫使勾践率五千残军退守会稽山。
这时,越国已经处于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勾践身陷绝境,身边都是残兵败将,亡国的恐惧不由袭上心头。他神情凄然地对范蠡说:“我不听先生之言,自寻祸患,现在该怎么样才好呢?”
范蠡非常沉着地说:“目前,宜卑辞厚礼,贿赂吴国君臣。倘若不行,可屈身以事吴,等待转机。”
勾践在夫差允诺他投降之后,就亲自带领妻子和大臣范蠡去吴国侍候吴王夫差。他们在吴国三年,受尽屈辱,用尽心机,最后终于赢得了吴王的信任。三年之后,勾践被放归故里。回国之后,越王就常常把苦胆放在床头,坐着躺着的时候都仰头看看苦胆,喝水吃饭时也尝尝苦胆,经常问自己:“你忘了会稽之耻了吗?”他还励精图治,亲自耕种,虚心向有才德的人求教,优待宾客,救济百姓,与人民共渡艰难,最后终于打败了吴国,并且使越国成为诸侯国中的霸主。
范蠡追随勾践二十多年,献计献策,忠心耿耿,屡建奇功。勾践称霸后马上封他为上将军。灭吴以后,越国君臣设宴庆功,范蠡看到群臣皆乐,惟独只有越王勾践郁郁寡欢,立即猜到了勾践的想法。俗话说,飞鸟打光了,好的弓箭该收藏起来了;兔子打完了,就轮到把猎狗烧来吃了。越王为人长颈鸟喙,鹰眼狼步,可以共患难,不可以同安乐,况且一个人在名声很大的情况下,很难永保安宁。
他们从北方回到越国之后,范蠡上书给勾践,说:“你知道我对功名利禄看得很淡,当初是您的诚意和友情感动了我,我才来协助大王成就大业。如今,这些都已经实现了,请允许我辞官。”
勾践见到此书,气恼地把范蠡叫来,说:“你和我一起复兴了越国,我们应该共享富贵,我正准备拿出一半国土分封给你,你怎么能离开呢?难道你不相信寡人?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我是不会放过你的。”
范蠡答道:“君王您当然可以实行您的命令,但是我也要实现我的意愿。”不过,范蠡看到事情可能弄僵,只好口头上暂且答应。范蠡回到家中,赶紧打点行装,当天夜里,带着家人悄悄出城,乘船北上到了齐国。
他改名换姓,自称“鸱夷子皮”,在齐国海畔定居下来,买了一块地,带着家人过着农耕生活。由于他善于经营,很快就致了富。凑巧,这时齐王下令地方官荐贤,当地官员把“鸱夷子皮”推荐给齐王。齐王认为他才能出众,过了一段时间就要授予他宰相职位。范蠡叹息道:“住在家里就积累千金财产,做官就达到卿相高位,这是平民百姓能达到的最高位了。长久享受尊贵的名号,不吉祥。”于是他潜逃回到家中,把家财分散给当地的乡亲们,携全家悄悄离开齐国,到了宋国的陶邑,改名自称陶朱公,以经商为业。不久,他又成为当地的富豪,资产巨万,远近闻名。
自从范蠡不辞而别之后,大夫文种很是孤单,又见勾践日夜享乐,不像原来那样敬重自己,深感前途渺茫,心灰意冷,常常称病不上朝,于是有人向勾践进谗言,诬告文种企图谋反。尽管文种反复解释,都无济于事。越王勾践赐给文种一把宝剑,说:“先生教我七种计谋征服吴国,寡人只用了其中三种就打败了吴国。还有四种计谋留在你那里,请去跟随先王,试行余法吧!”再看所赐之剑,乃是吴王当年命伍子胥自裁之剑,这真是历史的莫大嘲弄。
范蠡不贪功利,两度逃官,正说明他懂得功高震主的道理。退而归隐,终于避免了在残酷的政治斗争中丧生。范蠡功成身退,虽然说是他所采取的远避祸患的一种对策,但能够在纷繁的政治斗争中看轻功名利禄,决然退出历史舞台,也是不容易的。
功成名就之后要懂得明哲保身。有识之士在荣誉面前居安思危,在错误面前也承担责任,绝不见功劳就抢,见错误就推,只有具备了这种素养,才能算得上是完美和清高的人。相反,迷恋名位而至死不悟的人,是很悲哀的。
退一步未必就是失败,有时,退一步是为了进两步,甚至是三步、四步。五代后梁高僧契此,俗称布袋和尚,他曾经作过这样一首偈子:
手把青苗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这是对人生处世以退为进的一个很好的概括。在我们的人际交往、生活事业中,有时看似退步了,实则是前进了。
在社交场合中,保持强硬的口气固然重要,但当个人在某些方面确实做错的话,不妨坦然地松一松口,接受他人的意见,反而会给别人一种豁达的感觉。同时,你也在无形之中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某山区支部书记带领群众修路时,放炮炸石砸断了一家农户的梨树,这棵梨树是这家农户的财源,主人揪住支书要他赔。
支书说,秋后一定赔偿,但主人不肯,主人的兄弟一拥而上,把支书好一顿打。村里的党员和群众都火了,要求狠狠整治打人者。第二天开村民会,闹事的也觉得理屈,准备挨整。
不料,支书竟先做检讨:“老少爷们,我还年轻,得大家帮扶。哪个活我安排错了,哪句话我说得不对,大家提出,我做检讨。”被打的事竟一字不提。
后来,闹事的人找到支书当面认了错:“你是为全村,我是为自家,我错了!今天你咋说,我咋干,听你的。”
支书是很懂得交谈之道的。为了开辟富裕之路,他忍下了个人委屈。但是,他的忍让和退缩,不是懦弱,而是一种坚强,说软话同时也是一种方法,一种有效的以退为进的方法。表面上支书是让步了,其实他是往前迈了一大步。因为他的豁达、大度,让村民们对他心服口服,在将来的日子里,村民们肯定会全力支持他的工作。
把这个例子引入我们的人际关系中同样适用。我们在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时,难免会碰到一些性格倔强或一时冲动的人,在别的方法难以奏效时,可以试试以退为进的方法。
丹尼斯是美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成员。为了搜集狼的资料,他走遍了大半个地球,见证了许多狼的故事。在他的镜头下,曾有这样一个画面:
那是一个极度干旱的季节,在非洲草原许多动物因为缺少水和食物而死去了。生活在这里的鬣狗和狼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因此,它们也会发生冲突。这次,为了争夺被狮子吃剩的一头野牛的残骸,一群狼和一群鬣狗发生了冲突。尽管鬣狗死伤惨重,但由于数量比狼多得多,很多狼也被鬣狗咬死了。最后,只剩下一只狼王与五只鬣狗对峙。
显然,狼王与鬣狗力量相差悬殊,何况狼王还在混战中被咬伤了一条后腿。那条拖拉在地上的后腿,是狼王无法摆脱的负担。面对步步紧逼的鬣狗,狼王突然回头一口咬断了自己的伤腿。然后向离自己最近的那只鬣狗猛扑过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咬断了它的喉咙。其他四只鬣狗被狼王的举动吓呆了。都站在原地不敢向前。更加吃惊的莫过于躲在草丛里扛着摄像机的丹尼斯。终于,四只鬣狗拖着疲惫的身体一步一摇地离开了怒目而视的狼王。狼王得救了。
人生中,拖我们后腿的东西也很多,如果我们不能果断地舍弃,就很难拥有一个幸福的人生。台湾作家吴淡如说过:“好像要到某种年纪,在拥有某些东西之后,你才能够悟到,你建构的人生像一栋华美的大厦,但只有硬体,里面水管失修,配备不足,墙壁剥落,又很难找出原因来整修,除非你把整栋房子拆掉。你又舍不得拆掉。那是一生的心血,拆掉了,所有的人会不知道你是谁,你也很可能会不知道自己是谁。”
仔细咀嚼这段话,就会发现,我们不就是因为“舍不得”吗?
很多时候,我们舍不得放下已经很远很远的种种往事,舍不得放弃对权力与金钱的追求……于是,我们只能用生命作为代价,透支着健康与年华。不是吗?现代人都精于算计投资回报率,但谁能算得出,在得到一些自己认为珍贵的东西时,有多少和生命休戚相关的美丽像沙子一样在指掌间溜走?而我们却很少去思忖:掌中所握的生命的沙子的数量是有限的,一旦失去,便再也捞不回来。
佛家说:“要眠即眠,要坐即坐”,是多么自在的快乐之道啊,倘使你总是“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需索,睡眠时不肯睡眠,千般计较”,这样放不下,我们又怎能快乐呢?
舍,就是得;不舍,哪有得。放下,便得自在。放下功名利禄,放下恩怨情仇,放下一切要放下的东西。
曾经看过一幅漫画,一只瘦狐狸从篱笆上的小洞钻进了葡萄园。它大吃了三天,吃光了葡萄园里的葡萄,身体也变得臃肿不堪,已经无法从来时的小洞钻出去。聪明的狐狸饿了三天,才从小洞突围而出。
列夫·托尔斯泰在小说《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对土地贪得无厌的帕霍姆,最终在用脚丈量土地的贪婪中吐血而死。他的仆人发现,“帕霍姆最后需要的土地只有从头到脚六英尺那么一小块。”
攀登雪山的运动员都遵循这样的原则:在攀登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扔掉自己在登山前认真准备的装备,直到扔无可扔,于险要处,教练还会告诉运动员,连呼吸都要控制,稍微粗重的呼吸都可能引发一场雪崩。世上的许多事物,不论费多大的心机,花多大的力气,即使能够拥有,也只是暂时的。
懂得生命和世事的无常,便会舍得;能够舍得,才不会被物欲所驱使,才能够看得清生命的本质,抛得开功名利禄,找到生命快乐的源泉。
放下,是美好生活的必需。放下心中的仇恨,放下人与人之间的摩擦,放下对功名利禄的刻意追求,才能给生命留一片绿荫,给心灵种一棵忘忧草。
冤冤相报何时了。当一个人的心被仇恨充盈,那么,快乐已离他远去。且不说,仇恨会像气球一样,越吹越大,挡住了人生的成功之路;即便是大仇得报,也必定是两败俱伤,身心疲惫。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当我们抓起泥巴扔向对方时,首先弄脏的却是自己的手。
只有放下琐事的烦扰,才能常常保持心灵的快乐。不必把人与人之间的琐事当成是非,更不必把别人无心伤到自己的话,堆积成心里的毒瘤。
人生的所谓得与失,在很多时候并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而失意的坏心情,却可以使人丧失对整个生活的感受和看法。这种因心情引起的得与失,比起物质上的得与失,更加致命。
人生在世,我们常常付不起的,正是生活中某类事件对我们心态所形成的那种漫长主宰、改变甚至毁灭。豁达、乐观的心态,才是最昂贵、最重要的。
一个人的快乐,不在于他得到的多,而在于他计较得少。多是负担,是另一种失去;少非不足,是另一种有余。舍弃不一定是失去,而是另一种更宽广的拥有。
舍得是春风,放下是秋雨。有了春风秋雨的浇灌,我们的心灵就能长出参天大树,就能够不被外在的一切所迷惑、迷乱、迷失,就能坚守生命中最宝贵的尊严、操守、信仰,就能够拥有宁静、闲适而又幸福的人生。
狼生活在草原上,就处于这个巨大的生物链中,各种生物都摆脱不了吃或被吃的命运,狼也一样,免不了受其他动物的攻击。狼在遇到比它还凶猛百倍的动物时,会想尽一切办法逃生,甚至可以咬断自己的伤腿,进而保存实力,保全生命。几千年过去了,草原狼顽强地生活了下来,靠的就是那股血性,让人感觉颇有壮士断腕之感。
果断放弃,保存实力。忍痛割爱才能避免全盘皆输。形势所迫时,做弃小取大的决定也是需要勇气的。
1918年年初,帝国主义为了扼杀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联手对其发动了武装干涉,并很快攻占了苏联的大片领土。4月25日,德军入侵克里米亚半岛,将予以反击的苏联黑海舰队围困在了塞瓦斯托波尔港内。几天后,黑海舰队奉命冒险突围,不料德军占据在港口的制高点,以密集的火力向苏联战舰射击。苏军遭受攻击的两艘战舰侥幸逃脱,其余的战舰被迫退回港内。
5月上旬,迫于形势,黑海舰队全体转移到了塞瓦斯托波尔港内侧的一个小军港里。由于小军港无法满足70多艘战舰的物资供应,不久,2 000多名官兵身陷绝境。而此时,苏联全线吃紧,无法抽调军事力量援助黑海舰队。气势汹汹的德军趁机对苏军下达最后通牒,声称如果黑海舰队不全体投降,就马上对其发动毁灭性的攻击。
列宁立即召集苏联政府的所有高级领导人紧急磋商,制定对策。很多人主张:黑海舰队应就地坚守,与德军决一死战。列宁则认为,英勇善战的黑海舰队官兵是苏联的宝贵财富。在目前这种形势下,如果与敌人硬拼,结果必然是舰队官兵全部献身,而战舰沦为德军的战利品。与其这样,不如放弃反抗,保全舰队的广大官兵,避免无谓的牺牲。同时,让官兵亲自毁掉战舰,不让它们落入敌手,成为敌人攻击苏联的武器。在列宁的坚决主张之下,苏联政府最终做出了大胆的决定:让黑海舰队全部自沉。
6月18日,黑海舰队2 000多名官兵巧妙脱险。在离开以前,他们炸毁了战舰,黑海舰队70多艘战舰全部自毁沉没。德军发动进攻后,却只见到黑海舰队官兵遗弃在岸上的少量物资设备,连一艘可以使用的舰船都没有找到,大失所望。
在当时紧迫的情况下,黑海舰队势必要亡。要么沉于海,要么陷于敌手。自沉舰队,对于苏军来说,固有不舍,但不沉不但救不了军队,舰船落入敌手害处会更大。苏联政府“李代桃僵”的决策,不仅最大限度地保存了军队的力量,还使敌人没有丝毫便宜可得,可谓英明。
政治斗争十分残酷,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可以采取“丢车保帅”,从而保存实力,以换取更大的胜利。
春秋末期,齐国大夫田成子独揽大权,当时齐国正面临内外交困的局面,在内百姓怨声连天,在外各诸侯国不服。田成子一直苦无良策。
祸不单行,这时,越国又以他篡权诸侯为由,准备出兵攻打齐国。田成子一下便慌了手脚,急忙召集幕僚商量对策。有人说:“越国来犯,实在欺人太甚,我国兵力虽不如越国强大,但如果动员全国军民,共同抗敌,还是有希望的。”有人说:“时下国内人心晃动,许多臣民还没有来得及享受到大王的恩惠,恐怕许多大臣和民众都不愿意倾城出动。”有人建议:“大王何不效仿他国,割让几个城池给越国,兴许可以化干戈为玉帛。”田成子在心里琢磨:倾城出动迎敌,不仅耗费太大,而且不一定能取胜。现在自己地位还不稳定,闹不好还会出现反戈一击的局面。割让城池也非上策,自己刚刚掌权,就舍城弃池,将来没有建立威望的基础,一定后患无穷。
正当田成子殚精竭虑时,他的哥哥完子献出一计:“我请求大王准许我率领一批精兵强将出城迎敌。迎敌一定要真打,打一定要战败,不仅战败,而且一定要全部战死。如此,可退越兵,保全国家。”此言一出,满座皆惊,田成子不解地问:“出城交战可以,可是一定要败,败还一定要死,我就不明白了。”完子从容地答道:“你现在占据齐国,老百姓不了解你的治国本领,也没有看到你的政绩。人们私下议论纷纷,说你是窃国之贼,于是不愿意为你打仗。现在越国来犯,又有不少骁勇善战之臣,认为我们蒙受了耻辱,急于出兵迎战。这样混乱的齐国实在令人担忧。”“兄长所言极是,可是为什么非得你去主动战死才能保全国家呢?难道没有别的办法吗?”田成子面对仁爱而又勇猛的哥哥仍苦思不得其解。完子说:“越国出兵无非是要在诸侯面前显显威风,捞个正义的名声。以它现在的实力完全吞并我们还不可能,我带领一批贤良之士,出城迎敌,战而败,败而死,这叫以身殉道。越国一看杀死了大王的兄长,教训我国的目的达到了,就会退兵回城。而随我战死的那些人也如了为国捐躯的心愿,这样一来,国内的人心也就稳定了。所以,依我来看,这是最好的救国之道了。”
田成子边听边落泪,无奈,听从了兄长的建议,哭着为他送别。完子以身殉道,最终救了齐国。
在这个故事里,完子正是在权衡各方面利弊之后,果断决定“李代桃僵”,以己之死,保全国家,才最终让齐国得以安定。
狼是攻击型动物,但是它们也知道,与大型动物一味地好勇斗狠,最后只能导致两败俱伤的结果。如果明智地做出让步,有时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当然,这种让步不是盲目的屈服,更不是软弱的退却,它是在分析了可行性的基础上,做出的最英明的选择。
进化论的提出者达尔文,从小就对大自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他中学毕业时,却按照父亲的意愿进入了神学院学习。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他还是不能忘记自己喜欢的东西,对于这些枯燥的经文,学习起来就如同嚼蜡,极度苦涩。他的心情失落到了极点,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决定放弃,放弃学习经文,放弃神学院的教导。他决定跟随“贝格尔”号巡洋舰做环球旅行,开始他对物种新的探索。放弃,铸造了他的成就,使达尔文成为了科学史册上不可忽略的名字。
我们大家都知道有这样一句俗语,“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大意是说一个人遇到困难时不能有畏惧退缩的心理,而应知难而上,奋勇向前。其用意是正确的,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一个人如果不顾自身的条件和所处的局势,不知好歹一个劲地向前冲,到头来常常会弄得身败名裂的下场。一个人自表其功,自矜其能,只知道进不知道退,其人生路途必然坎坷曲折,其命运必定多舛多难。
韩信是我国西汉初著名的军事家。刘邦得天下,军事上全依靠他。他是个率百万大军,战必胜,攻必克的军事天才。但韩信对为臣之道很不精通,他自恃有才,在军中威望极高,以致当时军中兵器均刻上“不杀韩信”四字。韩信也自恃功高,刘邦不敢杀他。但刘邦得天下后,恐韩信造反,无人能敌,又见韩信十分狂傲,终于动了杀机。
最后韩信被好友萧何诱至宫中,死于吕后的菜刀之下。临死前,韩信才大悟,后悔当初没听蒯彻之言。
“狡兔死,走狗烹”,历史已无数次证明这个真理。因此,可以与之打天下,不可与之共享天下。这才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像孙武一样,解甲归田才是明智之举。
孙武,原是齐国人,姓田。他的祖父是齐国的大夫,在战争中立过大功。后来,由于田氏家族与其他家族之间发生争斗,结下仇怨,家庭遭遇不幸,孙武为了避难,于是逃到了吴国。
孙武来到吴国以后,一面带领人垦荒种地,发展农业生产,一面精心研究军事战争。孙武几十年如一日,不辞艰辛地钻研军事,而不求扬名于世。
公元前522年,楚国的大臣伍子胥被楚平王追杀,逃亡到了吴国,投奔了吴王僚,后来被吴王僚的堂兄公子光收为心腹。公子光因为属于他的王位被吴王僚所得,早已心怀怨恨,一直预谋伺机夺回王位。伍子胥投奔公子光后,公子光发现伍子胥有过人的才智,大喜过望。但是,要想完成夺取王位这样的大事,仅有伍子胥是不够的,于是,公子光派伍子胥四处访贤,寻找人才。
孙武隐居在吴国,伍子胥对此早有所闻,终于找到一个机会去拜见他。伍子胥与孙武见面以后,以十分诚恳的态度和孙武交谈。伍子胥说:“我听说先生研究兵法已经很久了,能否给予指教呢?”孙武谦逊地说:“我不过为了减少些田野生活的寂寞,看一看先人打仗的故事,哪里能谈得上研究呢?您过奖了。”伍子胥一向富于心计,所以在谈话的过程中,尽量避开一些敏感的话题,只是以仰慕的口吻,向孙武讨教一些问题。
过了一段时间,伍子胥再次拜访孙武。孙武将伍子胥请到了内室,伍子胥继续以更诚恳的态度说:“我身怀大仇,亡命吴国,不知道未来是什么样子呢。只是生来就愿意结交天下豪杰,愿意听从贤士指教,先生能否满足我呢?”孙武见伍子胥的确是以诚相待,如果再推辞,就说不过去了,于是和伍子胥谈起了自己多年来研究军事战争的心得体会,并列举了许多战例,严密细致地分析了成败的原因。
通过这次交谈,伍子胥越发觉得,要想使吴国强盛起来,父兄之仇得以雪恨,自己的抱负得以实现,非孙武的帮助不能。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伍子胥的精诚感动下,孙武,这位有着盖世奇才的军事家,终于走出了田园山野,步入政坛,到吴国做了军师。
公元前506年,吴楚两国爆发了一场大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孙武非凡的军事才能得到了充分发挥。孙武针对楚国的情况以及吴国的实力,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作战计划,在粮草的准备和调兵遣将上都作了精细的安排。
楚国得知消息后,也作了充分的准备。楚王命沈尹戍全面分析了吴楚两国军队的情况,并预测开战后可能出现的各种局面,在全面分析预测的基础上,制定了克敌制胜的策略。
沈尹戍根据己方所处的地势,命令手下大将囊瓦率兵镇守汉水南面,主要控制战船,然后乘乱袭击吴军。战斗开始后,囊瓦迅速过江从正面向吴军发起进攻,这样一来,吴军就处于左右受敌、背水一战的不利境地了。他所采用的这种战术,可以说是制胜良策,如果能实施,必能大败吴军。然而,孙武早已料定沈尹戍会这样做,就将计就计,等囊瓦发现已太晚了。在吴军的两面夹击下,楚军实在难以抵挡,死伤无数。楚军大败,吴军大获全胜。
十几年的戎马生活,孙武为吴国的兴旺强盛作出了重大贡献,尤其在伐楚的战争中,更是劳苦功高。战争结束后,吴王阖闾大宴群臣,把酒言欢,论功行赏,封官晋爵。吴王征求众臣意见,谁的功劳最大,众臣一致认为首功非孙武莫属。众臣们推举,正合吴王心意,所有受赏的将臣中,孙武的赏赐是最丰厚的。
然而,出乎吴王阖闾的预料,孙武坚决不受吴王的封赏,而后又提出辞呈要告老还乡,解甲归田。对此,众人都大惑不解。
孙武说:“我本是乡野之人,承蒙大王厚爱,深感荣幸。为吴国征战,我只是尽了一点作为臣子应尽的义务,高官厚禄,实在愧不敢当。这些战功、政绩的取得,都是大王的功德无量啊!如今,我年事已高,请求大王恩准,让我回归田园,过平淡的生活。”
回想十几年的朝夕相处,阖闾十分了解并钦佩孙武的为人和不贪功名利禄的高贵品质,阖闾十分敬佩。现在,江山坐定,万象更新,阖闾实在不愿孙武此时离开他,怎奈孙武去意坚决,任凭吴王如何好言相劝,终究不能使孙武回心转意。
人生往往就是如此,在一进一退之间,既可以成就一段精彩的人生,同样也可以使那唾手可得的成功在瞬间灰飞烟灭。这取决于个人在进退之间所作的取舍。因此,不论处于何种情况,既要做好奋力前行的准备,又要有全身而退的计划,在这一进一退之间游刃有余,获得最大限度的利益。
当条件不成熟或不具备时,狼就采用以退为进的战术,主动放弃目标,等待时机成熟再向猎物进攻。人们在谈到成功之道时,更多地强调要有一种勇往直前的精神,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但是,有时候,一味地硬冲硬打未必是一种最好的方法,以退为进也是一种人生的策略。人生追求的是圆满自在,如果只知前进不懂后退的人生,它的世界只有一半;因此,懂得“以退为进”的哲理,可以将我们的人生提升到拥有全面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