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想登上成功之梯的最高阶,你就不应该抱怨,而要永远保持主动率先的精神,纵使面对缺乏挑战或毫无乐趣的工作,终能最后获得回报。当你养成这种自动自发的习惯时,你就有可能成为老板和领导者。那些位高权重的人是因为他们以行动证明了自己勇于承担责任,值得信赖。
执行是无数老板心头挥之不去的痛。对于老板而言,无论在什么时候,身边最需要的始终是办事主动、执行力强的员工,而这样的员工在老板心中,也是最有价值的。
很多企业家都有这样的共识,凡是发展快且发展好的大型公司,都是执行力强的公司。盖茨曾坦言:“微软在未来10年内,所面临的挑战就是执行力。”IBM总裁郭士纳也有类似的观点,一个成功的公司管理者应该具备三个基本特征,即明确的业务核心、卓越的执行力及优秀的领导能力。
执行力到底有多么重要?我们看到满街的咖啡店,惟有星巴克独领风骚,同是做PC,惟有戴尔独占鳌头;都是做超市,惟有沃尔玛雄踞零售业榜首。很多企业的经营理念和战略十分相似,但绩效却大不相同,原因究竟是什么?关键是在于执行力!全世界做网络设备最大的思科公司,拥有垄断技术,总裁竟然也认为公司的成功不在于技术,而在于执行力。不难看出,执行力在世界级大公司的分量有多重。
从一定意义上讲,公司是一个执行的团队。团队水平主要体现于团队的执行力,团队的执行力分解到个人就是执行。什么才是好的执行呢?一言以蔽之,即“全心全意、立即行动”。每一个员工的执行力,都决定着公司的团队是否是一个优秀的团队,是否是一个实践目标的有效的团队。
做一件事有好的决策不一定有好的结果,如果执行得不好,这个结果可能就会很糟糕。一位老板曾这样无可奈何地说:“我的思路已经到位,关键是下面的员工跟不上步伐。总部制定了策略、计划,总是不能在分公司有效执行,分公司总认为总部的方案够完善,叫他们自己出方案,他们又做不出来,即使做出来,也不具有任何专业性,让你无法批准。开始我以为是我们做计划的方式有问题,后来采取了参考下面计划的民主做法,还是不行,整个公司的效率非常低,而且让人头痛的是,基本上所有分公司都是这样。”
优秀的员工应当具备超强的执行能力,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能够不折不扣地执行命令,完成自己的任务。执行是一种主动服从上司,坚持将任务进行到底,直至圆满结束的精神。执行需要高度的自主意识,要善于变通,而不是墨守成规,顽固不化。
在职场中,一名忠诚而优秀的员工在接到老板的指令后,会竭尽全力将任务完成,而不会有丝毫怀疑。
在一次众多企业老总参与的管理沙龙上,主持人做了这么一个测验,要求参与人员在20分钟内,将一份重要材料送给《羊城晚报》社社长,并请他在回条上签字。主持人特别告诫:不得拆看信中材料。
在这次测验中,有一名会员私自打开了资料袋,发现竟然是个空信封,然后提出了若干批评意见。主诗人问各位受邀嘉宾:“作为一名执行者,你对他这样做有何评价?”
在场的老总回答的内容虽然各有千秋,但在一个问题上几乎所有的人的回答都是一致的:“打开信封是不对的,绝对不能看。”
在企业里,一名执行人员可以在执行任务之前尽量了解事实的背景,但一旦接受任务后就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领导层的命令,有的可以与执行者沟通,交待得明白具体;有的不行,有一定的机密性,有时要求执行者只需要做而不需要知道。
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不管领导决策正确与否,其可行性如何,执行首先是第一位。第二,你要问清楚要你做事,可以提供哪些支持?第三是你不管做成怎么样,必须把结果反馈回来。因为一个领导层,他的决策是需要经过实践来检验的。所以不管完不完得成,你也得行动,不论结果如何,你必须汇报。
为了适应市场的发展,1999年宝洁公司把中国的销售渠道做了巨大的调整和重新定位:取消销售部,代之以客户生意发展部(CBD),打破四个大区的运作组织结构,改为按照渠道建立的销售组织。宝洁公司提出了全新的分销覆盖服务的概念,全国的分销商数目由原来的300多个全兑减至100多个。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分销商都对这种调整理解和执行,分销商拒绝去异地开办分公司,在当地的销售也不像以前那样积极了,宝洁产品在很多市场局部地区出现空白,分销商的铺货、陈列等工作也变得不细致起来,宝洁的渠道新正在执行环节已经严重变形,无法实现产品在规定区域内有效地分销,有效地渗透到应该到达的受众和终端。
分销商对渠道政策理解和执行的不到位、不配合,使渠道运作严重偏离了预计的轨迹,宝洁公司当年应收账款迅速上升,呆死账近亿元;生意也急剧下降。
其实,这种渠道政策变形的现象十分常见,如总部制定的政策区域不执行、中间商不积极配合厂家的政策、零售商不配合厂家的政策等,所引起的渠道管理问题也司空见惯:总部与区域之间的矛盾,决策层与执行层之间的矛盾,渠道管理人员与一线业务人员之间的矛盾等等。
例如中国最优秀的企业之一联想集团,也经常面临执行力的难题。联想在1999年实施ERP改造时,由于业务部门不积极执行,流程设计的优化根本没办法深入。最后柳传志不得不采取强硬措施,才让ERP计划得以执行到位。
戴尔曾把他的快速定制的直销模式编撰成书,传播,不少企业争相模仿,但是没有一家企业能够超过戴尔集团,秘密就在于一个,他们缺乏对这一模式不折不扣的执行力!
这个社会上的大多数成功者,他们之所以成功,不是因为他们有多少别出心裁的想法,而是因为他们始终不折不扣地进行着一项最有效的活动——执行,他们都是最优秀的执行者!
要成为一个为大家所推崇的员工,一个能够提供最大价值的优秀公司成员,你要做的便是少说话,少解释,多动脑,多动手,一句话:辛勤工作的价值无与伦比。
一万句的解释抵不了一次真正的行动。我们可以说,动机是好的,目标是宝贵的,但是除非我们辛勤工作,少去解释,少去寻找借口,否则任何目标都不会实现。
“PC之父”爱德华·罗伯茨在1968年与人共同成立了MITS公司,当时他们的工作是生产可编程计算器。当他用卓越、超前的眼光看到未来人们使用电脑的前景时,他希望能够推出一种真正的个人电脑。然而当他提出这一计划的时候,人们给出的答案是:这不可能!——他们给出的理由很多:资金缺乏,技术不够成熟,没有市场。而爱德华·罗伯茨在推出第一个实用品时,也遭受了巨大的失败,其他人的嘲笑,他没有给自己寻找任何借口来进行解释,而是马上埋头研究重新开始。他最终于1974年成功推出了最早基于英特尔微处理器的个人电脑Altair 8800,这一款电脑最终奠定了以后风行于世的个人电脑的基础,并于1977年成功地将MITS公司这家原本很小的公司的资产提升到了800万美元。他还作为第一个雇用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的雇主,对于微软的起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美国第38任总统杰拉尔德·R·福特曾说:“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代替努力工作。或许会有数度失望,但是你工作越努力,你就越幸运。”新思(Conseco)公司是当今世界上最强有力的保险公司之一,首席执行官和董事长斯蒂芬·赫尔博特在回忆自己当初的职业生涯时说:“当我一次次面对虽然长达30页却仍然被拒签的协议时,面对同伴们,我没有任何的解释可言,我唯一可以做的就是赶紧分析自己的报告,调查自己的客户,一句话,赶紧行动起来动手去做。”而在他的引领下,他的公司最终站在了世界保险业的顶端。
在公司里,在一个团队里合作做事,与其用时间去做没有任何意义的解释,无谓地寻找借口,不如赶紧行动起来,努力思考,积极工作。当你拿到最后结果的时候,也就是你的价值得到最美好体现的时候。
你知道著名品牌肯德基是如何打入中国市场的吗?
最初公司派了一位代表来中国考察市场,他来到首都北京,亲眼目睹街道上人流不息,熙熙攘攘的场面,内心激动不已,心情地畅想着肯德基在中国站稳脚跟后的美好未来。那位代表在中国考察完,但回到公司后总裁还没等听完他的“美好遐想”就决定停止他的工作,另派了一位代表来北京。
这次的代表与上一位不同的是,他先是在北京几条街道测出人流量,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走访,然后又分别对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进行品尝调查,并耐心征求了他们对炸鸡的味道、价格等方面的意见,另外还对北京油、面、菜甚至鸡饲料等行业进行广泛而细致的摸底研究,并将样品数据带回总部。
时隔不久,那位代表率领一帮人又回到北京,“肯德基”从此打入了北京市场。
第一位商业代表之所以被停掉了工作,并不是因为他没有好的想法和创意,而是他的创意还只是停留在空谈上。后来的这位代表是一位想到就做,立即行动的人,他不但怀揣着让“肯德基”驻足中国市场的美好梦想,还坚定地通过自己的行动来立即着手实现这一梦想。
如果我们认准了某项工作,那么就必须立即行动,因为世界上有93%的人都因拖延懒惰而一无所获,空留遗憾。一日有一日的理想和决断,昨日有昨日的事,今日有今日的事,明日有明日的事。一百次的想入非非抵不上一次的忠诚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当一名忠诚而又优秀的员工养成“现在就动手做”的工作习惯时,他就掌握了个人进取的精髓。
职场上,一名员工的工作的能力加上其工作的态度,决定他的报酬和职务。那些工作效率高、做事积极并且乐此不疲的人,往往担任公司的关键职务。当你下定决心永远以积极的心态做事时,你就朝自己的远大前程万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一开始,你会觉得坚持这种态度实非易事,但最终你会发现这种态度会成为你个人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你体验到公司和老板的肯定给你的工作和生活所带来的帮助时,你就会一如既往地用这种态度做事。
忙碌的人遇事不肯拖延,他们觉得生活正如莱特所形容的一般:“骑着一辆脚踏车,不是保持平衡向前进,就是翻覆在地。”效率高的人头脑之中往往有限时完成工作的观念,他们事先预计完成每件事所需的时间,并且强迫自己在预期内完成。当一个人发现自己参在短时间内做更多的事时,一定会惊讶不已的!
有一位心理学家多年来一直在研究成功人士的精神世界,他发现了两种本质的力量:一种是在严格面缜密的逻辑思维引导下努力工作;另一种是,在突发、热烈的灵感激励下立即展开行动。
当可能改变命运的灵感在世俗生活中喷发时,绝大多数人习惯于对其漠然视之,面后又回到原来的生活常轨:没有发生任何的变化,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内在的冲动是人类潜意识通向客观世界的直达快车。
威廉·詹姆斯是这样描述和评价人的灵感的:灵感的每一次闪烁和启示,都让它像气体一样溜掉而毫无踪迹,这比丧失机遇还要糟糕,因为它在无形中阻断了激情喷发的正常渠道。如此一来,人类将无法聚起一股坚定而快速应变的力量以对付生活的突变。
沃尔特B·皮特金有一次在好莱坞时,一位年轻人的支持者向他提出了一项大胆而且富于创意的建设性方案。在场的人几乎全被吸引住了,它显然值得考虑不过他们完全可以从容考虑,然后讨论,最后再决定如何将其付诸实践。但是,当其他人正在对这个方案评头论足时,皮特金突然把手伸向电话并立即开始向华尔街拍电报,以电文详细而热烈地陈述了这个方案。当然,拍如此长的电报花费不菲,但它传达了皮特金的坚定信念。
富于戏剧性的是,1000万美元的电影投资立项就因为皮特金的这个电文而拍板签约。假如他们拖延行动,这项方案极可能就在他们海阔天空的漫谈中自动流产——至少会失去它最初的光泽。然而皮特金立刻付诸行动了。
很多人称赞皮特金办事如此干净利落,毫不拖泥带水,然而事实是,他之所以办事干脆,就是因为他在长期训练中养成了“马上行动”的习惯。
世间永远没有绝对完美的事,“万事俱备”只不过是“永远不可能做到”的代名词而已。一旦延迟,愚蠢地去满足“万事俱备”这一先行条件,不但辛苦加倍,还会使灵感失去应有的生命力。以周密的思考来掩饰自己的不行动,甚至比一时冲动还要酿成严重后果或者浪费生命。
很多情况下,你若立即进入工作的主题,将会惊讶地发现,如果拿浪费在“万事俱备”上的时间和潜力处理手中的工作,往往游刃有余。而且,许多事情你若立即动手去做,就会感到精神振奋,饶有趣味,加大成功几率。
马上去做(Just Do!),亲自去做(Do Yourself!)是现代成功人士的做事理念,任何规划和蓝图都不能确保你成功。很多企业之所以能取得现在的成就,不是事先规划出来的,而是在行动中脚踏实地经过不断调整和实践出来的。因为任何规划都不可能尽善尽美,规划的东西毕竟只存在于观念中和纸面上,与实际总是有距离的,规划可以在执行中修改,但关键还是要马上去做!根据你的目标马上行动,没有行动,再好的计划也是一场空想。
现在就动手做吧!
所谓的主动,指的就是能够时刻把握机会,展现卓越而优异的工作表现,以及怀揣着“为了完成任务,必要时甚至不惜打破常规”的魄力、才能和判断力。在公司里,那些不论老板是否安排工作,能够自己主动去找事干的员工,那些被委以重任、遇到困难后不会向老板询问“怎么办”的员工,那些主动请缨、排除万难、为公司千方百计盈利的员工,都是优秀的也是忠诚的。现代公司里,老板迫切需要的是这些主动执行者。
马格丽特和惠特曼同时进入马里兰州汤生市的一家公司,按照公司的相关规定,任何一个具有专业技能、有竞争力的新雇员都必须在最初的6到12个月证明自己的主动性,否则就意味着你与别人相比没有任何竞争优势。在6个月后,马格丽特和惠特曼都完成了工作安排。她们的两个项目从技术上讲完成得都很优秀,而且马格丽特所完成的部分还稍显优势。但是人事经理给了两个人不同的评价:惠特曼是一个具有主动性的工程师,能够为别人提供帮助,可以承担紧急的任务;马格丽特是一个独立的任务执行者,操作能力比罗强,结果是,公司最后决定惠特曼留下来,而任务执行者的马格丽特却被淘汰出局。
关于这一点,马格丽特到人事经理那里去申辩,她认为自己也是一个主动性很强的员工,没人要求她收集最新的技术资料或学习最新的软件工具,但她做到了。对此,人事经理给了她这样的答复:主动性并不仅仅是如何出色完成手头的工作,而是在完成时能够积极思考,使业务更加具有发展前景。
几乎所有的领导,都迫切需要那些能够主动寻找任务、主动完成任务、主动创造利润的员工。而那些做事墨守成规、中规中矩;凡事小心翼翼,只求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对于自己分外的事,便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员工已不能满足现代公司发展的需要。
唐骏为什么能从微软8000名工程师中脱颖而出?因为他是第一个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提前了Windows系统中文版面市时间的人,当别的工程师还在牢骚满腹地抱怨为何中文版要晚整整一年才能进入中国市场时,唐骏跑进比尔·益茨的办公室,要求公司提供人员和支持,他可以尽快实现同步汉化,最终促使中国成了微软很大的一块市场。
不必老板督促地做事,时时刻刻地为自己的事业务实工作的人,会成为老板最值得信赖的人,这样的人会成为老板的得力助手。如果你也有类似的经历,那么反省一下自己,老板总是不信任你,督促你,是因为你的能力不足,还是因为你不能主动执行。
在任务的执行过程中,如果只有在老板监督时才有好的表现,那么你永远无法达到事业的顶峰。最严格的表现标准应该是主动地、自觉地执行,而不是由别人要求的。如果一名员工对自己的期望比老板对他的期望还要高,那么就无需担心会失去工作。同样,如果能达到自己设定的标准,那么加薪晋职也将指日可待。如果想加入优秀员工的行列,就必须永远保持主动积极的精神,即使面对索然寡味毫无乐趣的工作,你也要满怀热情地去完成它。
百年公司之所以经典,500强公司之所以是经典之中的佼佼者,除了它的理念、管理模式,还包括公司当中员工主动执行的做事精神。每位员工都认同本公司的公司文化,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认真负责,恪尽职守,精益求精,勤奋高效地做好本职工作,努力提升自己的工作技能,并积极思考提高公司的效益。
当你养成主动执行的习惯时,你就有可能从普通员工中脱颖而出,从而被老板另眼相看。凯瑟琳在纽约一家大型建筑公司做预算员,常常要跑工地,看现场,还要为不同的老板修改工程预算方案,工作非常辛苦,报酬也不高,但她仍主动地去做,无怨无悔。虽然她是预算部惟一一名女性,但她从不因此怨天尤人,逃避强体力的工作。该爬楼梯时就毫不犹豫地爬,该到工地上去查看就毫不退缩地前往,该去地下车库也是二话不说。她从不感到委屈,反而愈发热爱自己的工作。有一次,老板安排她为一名客户做一个预算方案,时间只有2天。这是一件原本难以妥善解决的事情。接到任务后,凯瑟琳就立即开始工作。2天时间里,她忙着跑建材市场,调查各种原材料的价格,又多方查询资料,虚心向前辈或同事请教。2天后,凯瑟琳就把一份资料翔实,近乎完美的预算方案交给了老板,她也因此得到了老板的充分肯定。因做事积极主动、工作认真,现在凯瑟琳已经成为公司预算部门的主管。老板不但重用了她,还将她的薪水翻了2倍。后来,老板告诉她:“我知道给你的时间很有限,但我们必须尽快把预算方案完成。如果当初你不主动去完成这项工作,我也许会把你辞掉。担是你表现得非常出色,我最欣赏你这种工作认真、积极主动的人!”然而,在公司里,竟然有许多人根本不懂得被老板重用是建立在主动执行、自动自发完成工作的基础上。要知道,如果你不积极主动、恪尽职守地完成你的工作,那么,你在老板心里很难占有一席之地。成功的机会往往隐藏在你主动执行的每一项工作中,谁要是忽视了这一点,谁就注定与“优秀”无缘。
“主动执行”看似简单,而实际上做时却并非易事,我们习惯了在工作中听领导安排,从不敢越雷池半步。其实,在社会上工作,最重要也最可贵的就是主动两个字。
优秀的员工在工作中不但要主动执行,还要求必须能够自动自发。具有积极思考能力的人,不论在什么地方都能获得成功;那些消极、被动地对待工作,不能完全发挥主动性的员工,是不可能受到公司欢迎的。当一名员工能够积极主动地对待工作的时候,他就会发现工作给予他的还有很多的附加价值,那完全不能用荣誉、名利来概括,那将是其一生的财富。
什么叫执行力一言以蔽之,就是保质保量地完成公司分派给自己的工作和任务的能力。在上司下达工作的任务和要求后,如果能保质保量地完成它,就可以说这名员工有执行力。
个人执行力的强弱,关键取决于这名员工是否有正确的工作思路和方法,是否有简约而有效的工作方式和习惯,是否能够熟练掌握工作和做事的相关执行工具,是否有执行的办事能力与性格特质。
辛辛那提大学乔治·古纳教授在教授秘书学时,曾经给学生们出了这样一个案例:
一天,某公司经理突然收到一封非常没有礼貌的信,是一位与公司生意交往很密切的代理商写来的。经理怒不可遏地把秘书叫到自己的办公室,向她口头交待了这样一封回信:“我没有想到会收到你这样的来信,尽管我们之间存在一些交易,但是按照惯例,我仍要将此事公布于众。”之后,经理命令秘书立即将信打印寄出。对于经理的这项命令秘书现在有四种可供选择的执行方式:
照办法:“是,遵命。”说完,转身回到自己的办公室,按照经理的要求将信打印寄出。
建议法:如果将信寄走,对公司和经理本人都没有什么益处。秘书得到自己身为经理的助手,有责任提醒经理,为了公司的利益,哪怕是得罪了经理也在所不惜。于是对经理直言相劝:“经理,这封信不能发,消一消气,把它撕了算了。”
批评法:秘书不仅不执行经理的命令,反而向经理提出忠告:“经理,请您冷静一点,回一封这样的信,您想想会有什么后果呢?在这件事情上,难道我们自己就没有值得反思的地方吗?”
缓冲法:当天快下班时,秘书将早就已经打印好的信递给已经心平气和的经理:“经理,可以把信寄走了吗?”
乔治·古纳教授最后选择了缓冲法。按照乔治·古纳教授的观点,照办法是对于经理的命令忠实坚决地执行,作为秘书的确需要这种品质,但是如果仅仅“忠实坚决”照办,仍然难免失职。建议法是从整个公司利益出发,对于秘书这个职位上的员工而言,这种心系团队的精神也是值得称赞的,但是,这种行为又超越了秘书应有的权限。批评法是秘书干预经理的最后决定,是一种不折不扣的越权行为。乔治认为,照办法和建议法这两种执行方式虽不足道,但毕竟还有商量的余地,批评法是最不明智、最不可取的,而采用缓冲法,在秘书的职责范围内巧妙地对领导决策施加影响,即无越权之嫌,又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因而可以说是最好的办法。
通过乔治·古纳教授的分析,关于执行力我们至少可以明确以下几点:
——上司就这么做,只能听命令行事的不是一个好部下。
——虽是帮助上司,但超越职权范围,也是值得称道的。
——对上司发挥影响而不越位,才可以收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在以上的案例中,建议法被乔治·古纳教授排除了,因为有越权之嫌,不过在某些情况下,下级给上级提建议或忠告,是执行上司指令的重要途径,也是正确之举。只不过效果如何,取决于你的行事方式,取决于你是否在正确的时间、地点,以恰如其分的方式做正确的事情。为此,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要在上司心平气和、心情舒畅的时候提出,在刚才的案例中,即使建议不越权,盛怒的经理恐怕也难以接受。
——要多利用非正式场合,少利用正式场合;多利用非工作角色身份,少利用工作角色;尽量两人背地里进行沟通,一般不要公开向上司提意见。
——要以上司易于接受的方式提出,尽量从正面去阐述自己的观点,而不要从反面去否定、批驳上司的观点,甚至可以有意回避或做迂回变通。
具有较强执行力的人,懂得更理智、更变通、更有效地工作,他知道目标明确、讲究方法的工作是把能力转化为结果进而取得成就的关键。
具有较强执行力的人总是会围绕自己的具体任务编排自己的工作进程(每月的工作计划、每周的工作讲划、每日的工作计划);他总是能准确把握事情的轻重缓急,能根据自己的工作时单间非常合理地安排工作进程。具有较强执行力的员工对事情的轻重缓急的处理一般是这样:先做重要且紧急的事,然后做重要但不急的事,接下来去做不重要但比较急的事,最后做不重要也不急的事,懂得明智、变通、有效、合理地工作,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并把工作完成得更好。
具有较强执行力的人总是能很妥善地处理电话、手机、短信、电子邮件,能恰当高效地运用它们,同时又不会被其打扰工作,特别是自己在开会、写方案的时候,不会被它们干扰秩序、打断思路。
具有较强执行力的人会把所有的报告和报表文件都处理得有条不紊。他善于利用会议和工作报告来了解工作进程并进一步布置工作。
具有较强执行力的人总是能把自己的工作场所、文件资料、电子文件处理得井然有序,随时都可以轻松地找出想要的东西;还能把自己的工作经验、灵感、心得随时记录下来。
具有较强执行力的人懂得随着情况的改变调整自己的工作状态,时刻保持昂扬的斗志和旺盛的工作精力。
具有较强执行力的人在执行的时候,能够尽可能多地掌握相关的信息;在工作中发现问题或者预见到可能出现的问题后会深入到工作中去,深入了解工作的进度;对外界环境的变化信息也掌握得很到位,并做出适当的安排;他能很好地掌握其他人的动态和心理状况;他能监督工作开展状况;最后还能处理突发事件以及使意外场面得到迅速控制。
LG人力资源总监张晖在谈到公司的用人标准时说,LG需要的是一些怀着对工作的热情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大胆创新,敢于执行的专业人才。他将员工对工作的热情和执行力看成员工对工作胜任与否的重点。事实 ,执行力和工作态度对员工的工作业绩影响巨大,而且这两个方面是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员工的满腔热情只有在转化为执行力后,才能为公司带来实际的效益,同样的道理,执行为只有在热情的推动下才能发挥潜能产生更大的能量。
某知名的企业家曾意味深长地说:“空谈家和没有执行能力的人一样糟糕,这种人如果进入公司的高级领导层的话,就可能会毁掉整个组织。”公司中这类人大有人在,他们想做事,可就是常常力不从心,做不彻底,脑子里缺少“立即干并干到底”这种强烈的意识,要么长时间地在那里修改计划、推敲文字;要么拖沓等待、找借口搪塞;要么浅尝辄止;要么虎头蛇尾,到末了,一事无成,只得草草收场;要么方法本身就有问题,把本来有意义的事情弄得一团糟糕,反而影响效率和进度。
所以,开始做,并做好、做彻底,一切是企业活动的起点和归宿。热情是执行力的关键,这是一个经常容易被人们所忽视的问题。问题的关键在于,心中有了计划,你是否能马上就做、现在就做?如果你只是一味地筹划、酝酿、考虑、研究,就是不动手,不采取行动,那就不是执行。
执行是一种专门的学问,拉里·博西迪和拉姆·查兰认为执行是关于“如何完成任务的学问”。一个员工如果觉得只需凭经验和热情就能把工作完成得很好,也同样无法执行。关键在于,你是否愿意真正地付出心血,把事情做到底,不成功绝不罢休?当有人称爱迪生是天才时,他解释说:“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任何工作开始做的时候都会困难重重,只有具备坚忍不拔和不屈不挠的品格,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事实上,很多人并不是败给了自己的能力,而是败给了自己所不能掌控的事情。在现代职场上,在激烈的竞争形势与强烈的成功欲望的双重压力下,从业者经常会出现焦虑、急躁、慌乱、失落、颓废等困扰工作的情绪,各种情绪 一旦发作,常常会让人丧失对自身的正确的定位,变得无所适从,从而大大地限制了个人能力的发挥,使自己的工作绩效大打折扣。
因此,我们要使自己在工作中有上佳的表现,首先应使自己能够始终保持一种良好的职业心境,对于一名初涉职场的新员工而言,这样做更具有重要意义。
邦迪是麻省理工学院的一名研究生,毕业后直接进入了埃克森—美孚公司,不久便成为分公司销售经理的候选人。不过,邦迪进入这家公司的第一份工作只是坐在办公室里接听电话、处理文件等繁琐小事。虽然毕业于名校,但是由于邦迪从小在农场长大,知道工作机会来之不易,所以他一直保持着良好的职业心态——干好身边每一件小事,为明天积累经验。
邦迪从到公司应聘的第一天起,就平心静气地做着分内的工作,没有丝毫怨言,面试他的人事部官员觉得自己没有选错人,对他的评价极高。一年后,邦迪被派往总部接受培训。如今,他已经是这个跨国公司的一名区域经理了,主管产品的销售和开发。
工作是在一次次的挑战和困境突破中逐渐完成的,如果能始终以不灭的激情来对待它,每一次超越都将丰富员工们的内在,成为员工职业历程中宝贵的成长机会。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在工作中始终保持昂扬的斗志和饱满的激情,将工作任务快乐、高效地执行下去呢?以下是关于这个问题的几点建议:
1.全面了解自己的工作及其意义
了解一件工作或是产品,可以增加我们工作的目的性。许多公司训练推销员的时候,要把产品的制造细节都告诉他们,虽然,这些知识在推销的时候几乎派不上用场。但是,对自己产品的深入了解,使得推销员对顾客推销的时候能够更有自信和热情——也造成了更好的销路。
如果一名员工对自己的工作不够热情,便该找出原因所在,很可能是因为他对自己的工作知道得不够详尽——或是不了解自己对整个程序所做的贡献。
2.把工作当作一项事业
如果只把工作当作一件差事,或者只把注意力停留在工作本身,那么即使是从事最喜欢的工作,也仍然无法持久地保持对工作的激情。但如果是把工作当作一项事业来看待,情况就会迥然不同了。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今天的成就是昨天的积累,明天的成功则有赖于今天的努力。”把工作和自己的职业生涯紧密联系起来,为对自己未来的事业高度负责,你就不会因为工作中的压力和单调而饱受其困扰,觉得自己所从事的是一份有价值、有意义的工作,并且从中可以体会到使命感和成就感。
3.树立新的目标
任何工作在本质上都是大同小异的,都存在着周而复始的重复。如果因为这永无休止的重复,而对眼前的工作失去兴趣的话,实在是颇为棘手的难题,如果自己的态度不转变,不想方设法给自己树立新目标,即使那是一份让自己称心的工作,即使那是一个令所有人称赞的工作环境,它一样会因为一成不变而变得枯燥乏味,你也不会从中获得快乐。
4.不断扩展自己的“内在空间”
关于员工的执行力问题,约翰·丹尼斯的观点是:“一般而言,员工在执行中出现的失意和挫折感,并不是因为公司或者上司没有给员工提供足够的空间,而是员工本人没有好好地利用自己的空间。”
丹尼斯所提到的执行空间应该包括两种:一种是外在的空间,是别人给予的,能够满足自己种种意愿的空间;另一种是完全属于自的内在空间,那才是所谓的“上帝慷慨给予的”无限的空间。无论遭遇什么样的不幸,一个员工拥有的内在空间都应该始终对自己开放着,从而为自己的执行提供足够展现自我的天地,让自己在里面调整、歇息,然后自信而乐观地去面对工作中的“困境”和“难题”。
5.学会释放压力
工作绝非享受,一个人再喜欢自己的工作,工作都不可避免地会给他带来压力。面对压力,有些人逆来顺受,有些人只顾宣泄。忍受会导致毫无生机,宣泄则会带来无尽的牢骚。应该学会管理压力并科学地释放压力,减轻对工作的不适,心情轻松才容易重燃激情。
6.切勿骄傲
在工作中,最需要引起重视的是骄傲自满情绪。自满的人不会想方设法前进,反而会对工作丧失激情。如果满足于当前已经取得的工作成绩,忽略了开创未来的重要性,那么现在这个阶段的工作自然也会丧失其吸引力。如果把过去的成绩当作激励自己更上一层楼的动力,并且试图超越以往的表现,激情必定会重新燃烧。
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曾说:“无论在什么地方工作,都不应把自己只当作公司的一名员工———而应该把自己当成公司的老板。”
就一般情况而言,老板与员工最大的区别就是:老板把公司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员工则喜欢把公司的事情当作老板的事情。
在这两种不同心态的驱使下,他们工作的方式不可同日而语。老板不用说,任何关于公司利益的事情他都会去做。但是员工在公司里却往往只做那些分配给他们的事情,对于其他职责外的工作,他们会很自然的用“那不是我的工作”、“我不负责这方面的事情”来推脱。如此,在公司上班的8小时之内他们为公司工作,下班之后就完全与公司没有任何关系了。
在任何一家公司中,这样的人都不在少数,他们在脑海里把公司和自己分得很开,除非被领导重用,否则他们很难把自己看成公司里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这些人也一定融入不了公司,更成不了公司优秀的员工。
利尔在一家快速消费品公司已经工作了两年,一直是不温不火的状态,待遇不高,但也还过得去,用他的话讲就是:“这工作不用人操多少心,薪水也马马虎虎过得去。”但在最近和一些老朋友交流过程中,他发现大家都发展得不错,好像都比自己好,这使得他开始对自己目前的状态不满意了,考虑怎么和老板提加薪或者找准机会跳槽。
终于,他找了一次单独和老板喝茶的机会,开门见山地向老板提出了加薪的要求。老板笑了笑,并没有理会。于是,他对工作再也打不起精神来,开始敷衍应付起来。一个月后,老板把他的工作移交给其他员工,大概是准备“清理门户”了。他赶紧知趣地递交了辞呈。
可令他始料未及的是,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他并没有找到更好的工作,招聘单位开出的待遇甚至比原来的还差了。
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利尔的经历是对这句话最好的印证。
戴尔·卡耐基说:“仅仅‘喜爱’自己的公司和行业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每天的每一分钟都沉迷于此。”一个以老板心态对待自己工作的人,无论自己的职位如何卑微,所从事的工作如何微不足道,都会以超强的热情和敬业的态度捍卫公司的荣誉。
日本的著名企业家井植薰说:“对于一般的职工,我仅要求他们工作8小时。也就是说,只要在上班时间内考虑工作就可以了。对于他们来说,下班之后跨出公司大门,爱干什么就可以干什么。但是,我又说,如果你只满足于这样的生活,思想上没有想干16个小时或者更多的念头,那么你这一辈子可能永远只能是一个一般的职工。否则,你就应当自觉地在上班以外的时间多想想工作,多想想公司。”
微软总裁比尔·盖茨在被问及他心目中的最佳员工是什么样时,他也强调了这样一条:一个优秀的员工应该对自己的工作满怀热情,当他对客户介绍本公司的产品时,应该有一种“传教士传道般的狂热!”只有一个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当成一门事业来做的人才可能有这种热情,而这种热情正是驱使一个人去获得成就的最重要的因素。
所有的老板都一样,他们都不会青睐那些只是每天8小时在公司得过且过的员工,他们渴望的是那些能够真正把公司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来做的员工,因为这样的职工任何时候都敢作敢当,而且能够为公司积极地出谋划策。一个员工,如果你真正热爱这个公司的话,你就应该把公司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
什么样的心态将决定我们过什么样的生活。当你具备了老板的心态,你就会去考虑企业的成长,就会去考虑企业的明天,就会感觉到企业的事情就是自己的事情,就知道什么是自己应该去做的、什么是自己不应该去做的,就会像老板一样去思考,就会像老板一样去行动。
假设一下,如果你是老板,你对自己今天所做的工作完全满意吗?别人对你的看法也许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你对自己的看法。回顾一天的工作,扪心自问一下:“我是否付出了全部的精力和智慧?”
把公司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做,你就会成为一个值得信赖的人,一个老板乐于雇用的人,一个可能成为老板得力助手的人,一个和老板一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