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周玉行和县主接二连三生了三个女儿。
又因为县主的身份贵重,周玉行不能纳妾,所出的子女只能是县主生的,如果县主生不出来儿子,周玉行这一辈子要不断了香火继承,要不就只能过继宗族内别人的孩子了。
周老太爷这也算是自食其果吧。
等闻芮将顾氏方才的那一段话完全消化完了后,抬起头,才发现顾氏已经安静的停下好一会儿了,重新再提一遍,将那些不堪的往事再回想一遍,对她来说也是种折磨,是种耻辱。
她的曾祖父也曾位入内阁,顾家最风光的时候,她虽然还小,但也一直记得,当初有多风光,后来就有多衰败,以至于顾家的女儿竟然被人欺负到这种境地。
她也身有傲骨,也心高气傲,除了夫君离去、远走他乡,更是让她尊严破碎,颜面扫地。
“这件事闹得不算大,只是顾家和周家两家在对闹,但后来那个县主要下嫁给周玉行的消息传出去后,顾家和周家、我和周玉行曾经发生的事情也就被人再次提起。自然有言官抨击,但是县主有当长公主的外祖母撑腰,根本动不了她。”
“更何况木已成舟,我已经和周玉行和离了,她也已经和周玉行成亲了,县主再说这些,又有什么用呢。那段时间,这件事情闹得沸沸扬扬,我不堪其扰,便主动提出带着秉之离开。”
说到这里,顾氏停顿了一下,“还有一个原因。周家不希望让县主看见我这个曾是周玉行发妻的人,和秉之这个曾是周玉行嫡长子的人。”
闻芮可以想象得到当时的情况。已经娶了县主进门的周家,那个时候已经和顾家的地位有了明显的区别变化了,并且这个区别会越来越大,顾家根本无力抵抗周家,还有甚至来自郡主一方的压力。
如果顾家,和顾氏再继续强撑着,无异于以卵击石。
她带着顾秉之离开,是最好的选择。她也能够离开伤心地,慢慢让自己忘记这些不开心的事情。
故事说完,顾氏如释重负。
闻芮长长的叹了一口气,心里觉得很压抑。这就是顾氏和顾秉之一直藏在心里的事情吗?真的很沉重。难怪,之前提起恩科开设,顾秉之进京考试的时候,顾氏和沈家的表情那么凝重。
单纯的有权势的世家,都足以给顾秉之使绊子了,更何况还有皇家的插手呢。
说到这里,闻芮就忍不住担心起顾秉之的考试情况了。
“放心,现在事情都已经过去那么多年了,只要周玉行和周老太爷联系秉之的事情瞒得好,没把那个县主知道,秉之就不会有危险。”顾氏说道,“而且,长公主已经去世了,她们和当今圣上的关系大不如从前,圣上还不至于为了一个表妹和表侄女,就放弃能为朝廷效力的人才。”
长公主是当今圣上的亲姑姑,不过和先皇并非一母同胞,所以这个姑侄的情分,也不过是因为圣上只有这一个姑姑,所以就格外优待了些,反正女子也掀不起什么风浪。
现在姑姑去世了,别说长公主的女儿和外孙女,就是长公主的儿子和孙子在圣上眼里都算不上什么。
闻芮知道了这个后,大大松了口气,这还差不多。
看见闻芮放松下来,顾氏微微一笑。
有件事情她还没有告诉闻芮,那便是这次恩科开放,是因为皇后终于诞下嫡子,圣上龙心大悦。而这位皇后,却是那个县主的姨母,她母亲佑德县主同父异母的长姐。
当年长公主下嫁驸马之前,驸马已经娶过一妻,生育了当今皇后,后来皇后之母病逝,半年后就迎娶了长公主。关于长公主她们当年的事情太久远了,那个时候顾氏还小,不太清楚这其中又有没有什么不可告人的事情。
顾氏只知道,皇后能嫁给当今圣上,是托了长公主这个继母的福,所以皇后和佑德郡主之间的姐妹之情究竟如何,她无从知晓,也不好分辨。
不知道的事情,也就不必告知闻芮,让她凭添了烦恼了。
之后的日子一如往常,平静无澜。
只是自从顾氏将那件事告诉了闻芮之后,婆媳二人感觉比以前亲密了许多,再也没有什么秘密和需要隐瞒的东西了。就连沈老夫人和沈县令知道了后,看待闻芮的眼光也和从前截然不同。
其实在顾氏和顾秉之将闻芮娶进门的时候,沈家的人就知道他们是接受了闻芮了,待闻芮的态度就非常的亲切,但当顾氏愿意将那些旧事这么快也告诉了闻芮,他们就更加高看闻芮一眼了。
不过闻芮顾氏她们能受到沈县令庇护的日子也不多了。
很快就又到了沈县令三年一期的考核,沈县令已经在这里连任太久了,几乎是一个官员连任的最高期限,吏部不会再让沈县令继续留在这里。而且顾秉之以后也不会再在这个县城留多久,沈县令当初本来就是为了顾家母女而来的,顾秉之和顾氏一家将要回京城,他自然也会趁这次换任离开。
“不知道下一任县令是什么来头,不过这几年你们和我的来往并不密切,应当没有多少人知道我们两家的关系。我走了之后,你们做事低调一些,尤其的秉之媳妇儿,尽量不要与人争锋,能退让就退让,只要别引起下一任县令的注意,等秉之回来后就行了。”
沈家人临走之前,沈县令嘱咐说道。
闻芮不好意思的抿唇笑了一下,她在县城里发生的事情,虽然沈县令没有插手过,不代表他就什么都不知道了。就冲她这生意里还有顾氏的一半股份,沈县令和沈老夫人也会关注的。
不过,那些事情也不能全怪闻芮。不招人妒是庸才,她太出色太耀眼了,那些嫉妒不甘的人自然会上门来找麻烦。
“你放心,我们以后会注意的。”顾氏戏谑的看了闻芮一眼,笑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