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崔成的事情也就是公司内部的问题,可是现在真把崔成开除了,而且留下了一个这么坏的名声,崔成的演艺前途刚刚起步,就这么基本上泡汤了。
俗话说,杀人不过头点地,李想也觉得对崔成的处理虽然于理正常,但是于情不忍,毕竟也是团队的一个分子。
锦溪自然对李想也有了成见,本来锦溪也算是李健生和李想关系的润滑剂,现在看来,可能性一下子变小了,毕竟自己把他的弟弟给处理了。
既然李想代表公司对外宣布了,引进艺人的一些列承诺,李健生自然也是骑虎难下,只能被迫启动这件事情。
李想的报告很快就通过了,李健生提出了一些建议,按照建议李想他们又进行了修改,而后就算按照这个计划实施了。
但是纸面的上的东西,有时候就可能永远是纸面上的东西。
面对目前公司的困境,李想明白了,要想实现突破,就必须要有核心的东西,也就是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对一个好的演艺公司,核心竞争力就是好片子,好艺人。
李想也明白,仅仅靠所谓的制度是不可能实现公司的突飞猛进。
李想也明白,所谓他脑子里面的制度,只有到了公司的整体实力,核心竞争力有了之后,这一切所谓的制度才是有意义的。
就地取材是最好的办法,于是李想想到了两个办法,其中一个就是把他拍的自传影片《北漂,崛起之路》,送进电影节,并且拿下大奖。
另一个,就是把公司目前正在进行的三部影片,特别是公司自己投资的其中两部影片,推上一把,争取获得成功。
在电影节拿大奖,这可不容易,靠的是实力,为此李想还是决定先聘请几个业内的专业人士进行评估。
于是,李想召开了评估会,专家有黄石老师,还有北影、北广的一些业内的专业老师。
评估会的评价都比较好,认为这部片子虽然投资少,但是故事性十分强,有很强的的感染力。
各位专家老师都认为可以到电影节冲刺一把,一不做二不休,李想赶紧安排人查找各种电影节,包括国内的,也包括国外的。
冲刺电影节这件事情,暂时就可以告一段落了,只能静候佳音了。
而后,李想着手第二件事情,对公司目前进行的几个影片重点抓了一下。
李想首先想到的就是对这三部影片进行审视,看看哪部电影最有潜力,然后进行重点培养,推介。
最后,李想确定了将其中的一个名叫《大江大河向东流》这部片子确定为重点培养的片子。
李想认为,这部片子故事性非常强,而且片子刚刚准备拍摄,后期调整的余地比较大。
有了这样的认识,李想做出了一个新决定,大幅增加这部重点影片的投资,缩减一部影片的投资。
并且,李想打算把公司的优秀演员尽量集中到这部影片里。
对于李想的这个大胆的决定,公司中层都很吃惊。
李健生也表示这个有点冒险,如果不成功,公司将损失大量的投资,这个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在李想看来这就是背水一战,必须成功,不能失败。
这是集中公司资源来的一次,攻坚战,只是这个攻坚战,有点冒险。
李想给李健生立下了军令状,如果失败,向公司辞职,并且赔偿这次损失的部分资金,显然李想拿出了家底在做这个赌博。
几乎每天,李想都要到片场看影片的拍摄,不是走马观花的看一看,而是仔细看每一个镜头,观察演员的每一个行为,力求达到一个完美的效果。
由于比原先的投资增加了一倍,在画面和特技方面就有个更多的投资,整个画面也更加的震撼。
李想有时候和剧组一整天都呆在一起,和导演谈戏,和编剧沟通剧本,和演员切磋动作表情。
在理想的心目中,他想拍出的是热播剧《琅琊铭》《秦汉争霸》等的效果。
从这些影片,李想看出了所谓年代剧的广阔市场,他觉得要想赢得市场,就必须能够以年代的酒瓶,装下现在年轻人的时尚审美和理念。
而且,还有一个关键的方面,可以说是技术方面的,对场景的高度还原,对人物的细腻表演和深刻的刻画。
无论是服装,道具和摄影技术,还是对白配乐,都能够精益求精,刻意追求极致。
这些都和近年来故事情节简单乏味,人物场景设置粗制滥造的年代剧决然不同。
在和许多编剧、导演的交流的过程中,大家都是这么认为的,认为目前的突破点就是这方面。
李想把自己所有对影视剧的理解,都放在了这部片子中。
他用极度负责任的态度,以对观众尊重的态度,来认真做着这部电视剧。
比如,他们对主演的发型进行了重新设计,让他更适合主演的身份,突出主演的性格。
比如,他们对女主角居住的地方进行了重新设计,增加了当时的名牌留声机,目的就是要突出女主角的摩登心里。
李想又把他在高研班学习的东西和这次联系了起来,特别是对传统戏剧的学习。
他意识到,传统戏剧特别注重演员的装束、道具,在有限的舞台上,反映出演员的心情、性格等等。
比如,脸谱的颜色不同,反应的任务性格就不同,不是有那首歌唱的,“白脸的曹操,红脸的关公……”通过这些反应一个的奸忠善恶。
被李想这么一联想,他又意识到了这点的重要性,为此专门请教了一个戏剧专家,给他们提出道具、服装上的意见。
经过一个月的拍摄,这部片子进展的十分顺利,已经拍摄完了一大部分。
而对于其他的几部片子,李想基本处于放任状态。
不久,这部片子拍摄完成,李想看着自己的心血,一遍又一遍的审视,他在审视着自己的这个决策。
成功不成功,关键在于观众的选择,在于片子的质量,他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
整个片子杀青了,不管怎么样,丑媳妇总得见公婆,下一步考虑的就是怎么投放。
李想的投放的思路还是网络和电视台同时投放,这也是目前常规采取的方法。
联系了演艺公司和广告公司,和他们洽谈了相关的推广事情,整个前期的推广就有条不紊的展开了。
这部片子一经播放,当日的网络点击量就突破百万,这是一个很鼓舞人心的数字,李想的心里有了一点底。
紧接着,李想决定再加大投入,进一步提高影片的影响范围。
最终,李想倾力打造的这部《大江大河向东流》获得了超出公司任何一部电视剧的成功。
取得这样的成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就连李健生都不能否认,就只能祝贺。
李想这个背水一战的方法取得了成功,而且是百试不爽。
就连崔天凯都要亲自打电话给他贺喜,练练夸赞李想果然是年轻有为。
但是,这部电影并没有达到李想的预期,李想有着更大的抱负,他想打造国内一流的顶尖热播剧。
在和黄石老师交流的过程,李想的到了一些启发。
“这部片子虽然在主攻和努力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剧本的故事性依然不是特别强,还存在一些虚夸的成分,这个一定程度上,让剧情陷入老套,影响了观众的点击量。”黄石老师说道。
“还有一点,必须得指出,就是缺乏有精湛演技的演员,能够对人物进行细致入微的刻画,有些人物情节的处理过于简单。”黄石老师继续说道。
李想明白,黄石老师说了两点,一个是好的编剧,一个是好的演员,当然还有一个黄石老师没有特别说就是好的导演。
现在他们公司缺这个,虽然冯晨算是一个不错的导演,但是他拍年代戏的经验还是略显不足。
至于好编剧,李想的想法是,要多联系,多接触,多了解,对业内知名的编剧都有一个详细的了解,然后对他们的动态也有一个详细的了解。
有了对编剧的详细了解,才能够达到为我所用的目的,公司只要好剧本,不要好编剧。
至于演员,还是要有优秀的演员加入,但是优秀演员的加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整体的投入,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的。
这一段时间,李想对公司拍剧的各个方面都进行了认真反思,也收获不少。
目前,经过《大江大河向东流》这部片子的认真拍摄,李想也积累了很多经验。
过了一段时间,有一个好消息来了,李想他们的影片入围某某国际电影节,这无疑又是另外一个惊天的好消息。
不管最后能不能获奖,入围就已经是莫大的荣誉。
李想决定和冯晨、孟瑞一起参加领奖仪式,可是欧阳博涵所在的公司不乐意了,这也是他们公司培养出的人才啊。
对欧阳个人来说其实是无所谓的,反正片酬已经很高了,个人荣誉因为这部片子也已经获得了很多。
欧阳觉得,这一切都是李想的功劳,自己也只是一个帮忙的,真的没有自己,这部片子估计照样会获得成功。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真要李想不愿意欧阳来,对方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只是,现在,公司处于广结朋友的阶段,为此,李想专门给欧阳的老总打电话,邀请欧阳一起参加颁奖典礼。
李想这么大度,对方的于总自然也非常高兴,其实李想打算更远,他想到了两个公司的进一步合作。
参加颁奖典礼,必须对团队的造型进行重新的包装。
原本李想的想法就是要朴素一点,贴合这部片子的主题。
最后,经过大家的共同讨论,认为还是从时尚的角度出发,毕竟他们代表的是公司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