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当发现食物后,便于携带,徐然在离开原始人部落时,是专门携带了一些亚麻布编织袋,眼下既然有成熟的苹果,徐然是直接采摘了300多斤,直至把所带的编织袋都装满。
虽然这里的苹果树都是十分高大,树上的苹果也是非常茂盛;但对于徐然在此疯狂的掠夺性采摘食物,那群猴子是十分的愤怒;它们疯狂的对徐然发起各种形式的进攻,意图驱赶走这个侵略者。
可惜它们的各种伎俩,在徐然这里连儿戏都算不上,轻松的被徐然随意化解;让猴子们应该庆幸的是,徐然对于自己在猴群的地盘内采摘苹果,也是有些不好意思的,毕竟这相当于掠夺猴子们的口粮了;因而他对于猴子们的过激反应,也是十分理解和同情,因而也没有对那些敌视自己的猴子们、采取暴力制裁措施;如果他因为不耐烦而抓捕一两个猴子,去让座下的恐龙吃掉,相信能把这个持续在骚扰自己的猴群,直接惊吓的四散奔逃。
当徐然在原始部落附近的山脚下、告别为自己的代步恐龙时,他扔了一个苹果在地上,让那辛勤代步的恐龙,自己去选择吃或不吃;但见那恐龙把苹果咬进嘴里、嚼吧两下之后,又一口吐了出来;这证明了,这种恐龙是不耐烦吃苹果的。
这也证明了徐然的猜想:如果恐龙也喜欢吃苹果,那那些苹果树可能就不易存活了,毕竟按照恐龙的体量,想撞倒苹果树、去吃苹果是轻而易举的。
对于徐然带回来的苹果,部落里的男女老幼是都当作美味了;徐然随即让他们着手准备在岩石上开凿出树坑,准备安置将要被移植的苹果树苗;徐然也告诉他们了,吃苹果后剩下的果核,也可以埋进土里,如果能够生长出幼苗,是也可以成长为苹果树的。
……
原本徐然是计划在次日,再带两个部落里的人、去采回些苹果树苗,移植在营地内;可是在第四天时,‘清风’出现了明显的妊娠反应,这一天,徐然就没有离开原始人营地;不过‘清风’最终也没有在这一天分娩。
‘清风’是在徐然这次来到后的第五天下午,顺利的生下了一个男婴;徐然给这个男孩取名徐虎。
徐然给原始部落带回苹果树苗的时间,是在他这次探亲期间的第九天;这一天他是带领了两个原始部落的男子,携带着开挖树苗用的工具,在那片果林内挖走了四颗苹果树苗。
在那两个原始部落的男子开挖树苗时,由于有徐然的精神力场空间控场,他可以随时保证两人开挖时的、用力方位和挖深,有力的保证了树苗的根须少受伤害,而树苗被移走时,也是连带有一定的根须土的,这才能方便树苗更容易成活。
临离开时,徐然又采摘走了200多斤苹果,这还是他考虑了要给猴群留有一定数量的口粮,没有好意思去大肆采摘;当然,当他们在苹果树林停留期间,是依然要受到猴群不择手段的攻击的,毕竟猴子们的眼睛里也容不得沙子。
……
徐然在这一次的探亲停留期间,也为部落考虑了一个兴修水利的计划;在原始部落所赖以生存的这个高地上,其水源的供给,是由自峭壁上流下的山泉水,流入到高地上那天然的蓄水池中所形成的;徐然了解到,当遇到天旱时,崖壁上的山泉水也会断流,那时候部落里的人就会尽量的节约用水,以免出现饮水危机。
好在还没有碰到过天旱的时间过长、部落里断水的情况。
不过徐然明白,由于那个蓄水池的蓄水量在达到一定高度之后,多余的水就会溢流到山下,因而能储存的水量是有限的;而随着部落人口的增加,对水的需求也会逐渐增大,很可能会出现在旱季时,无水可喝的情况。
所以,徐然的水利计划是:在原始部落的城墙之内,在那个谷地紧靠高地的崖壁处,开挖出一个石坑;再在原始人居住的高地上,修建一个渡槽,让这个渡槽从紧靠谷地的崖壁上方,一直修建到高地上的蓄水池边。
在崖壁上的山泉保证供水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人力掏水、把水导入渡槽内的方式,使水在有坡度的渡槽内、自动流向紧靠谷地的崖壁处,然后再落入到谷地内所开挖的石坑内进行蓄水。
由于石坑底部的岩石透水性很小,就可以很好的储存一定的水量。
在蓄水池旁往渡槽内掏水,并不会很费力,而谷地内的石坑蓄水水,还可以用来就近浇灌谷地内种植的农作物,这也省去了之前那种、需要直接从高地上挑水浇地的成本,提高了原始部落人民的工作效率。
不过徐然这一次停留的时间毕竟有限,他可无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指挥原始人完成这样的工程。
但他这一次可以指挥原始人,对完成这样的工程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对这种引导水流的渡槽,徐然的设计方案是:其组成构件的迎水面和背水面,分别都是由两个不同直径的半个圆柱形构成,其连接方式是让各个构件的半圆柱形接触面、形成类似于脊瓦的搭接方式;采取这种搭接的目的,是为了尽量的减少水分的渗流。
至于这种构件的体量,徐然是设计成长、宽、高都是300毫米,采用这样的小体量是为了便于施工;而这种构件,还必须是经过烧制的陶制构件,这是为了提高构件的防水能力及刚度;最后把这样的构件进行砌筑连接,就形成了所需要的水槽。
在徐然这次离开原始部落之前,他为部落制出了制作构件的胚胎模具,并且也烧制出了几个这样的构件;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让原始人在他离开期间,可以自行去烧制这样的水槽构件;徐然同时也为原始人,计算出了需要烧制的构件数量。
为什么徐然不为原始人示范一下,该如何砌筑连接这些渡槽构件呢;这是因为从高地上的蓄水池到谷地处的崖壁,有个差不多300米长的直线距离,当渡槽修建到那边时,如果不是顺坡,那就无法把水引入到谷地内;可以设想一下,如果是按照1%的坡度来修建这个渡槽,那就是说在每一延长米,水槽连接块得有个1厘米的水平高差;当延伸至300米外时,整个渡槽就得有个3米的高差。
在这样的高差情况下,不说这个渡槽工程要多耗费许多材料,而且还会占用相当多的、高地内的可用面积;毕竟当渡槽具有一定的高度时,为了维持渡槽的稳定,其底座就得具有一定的宽度;尤为重要的一点是,原始人在蓄水池边往3米高处的水槽内掏水,也会是十分费力的事情。
何况要让原始人去保证1%的渡槽砌筑坡度,以他们现有的技术条件,也是十分的难为人的;搞不好就会形成倒坡,使得水流无法被引入到谷地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