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成败兴亡 第一回 北疆之变

第一回北疆之变

在唐王朝的北面边陲,战事发生了决定性的逆转。西夏国内部鞑靼人自己部落之间也起了內讧,羌胡打首领的王位之争使得其中两个最大的盟部互相厮杀起来,而其余小的盟旗则举旗不定,不知要拥立何人,只得冷眼旁观。在混沌的大厮杀中,最大的两个盟旗的主人皆死于对方之手,而他们各自的接班人上台之后,都摒弃了先人的征杀之国策,双方主动解和,共掌盟事。

这些连年来饱受战乱之苦的民族,原本美丽的家园已是满目疮痍,他们如今的当家人比大唐天子更痛恨争战,并且事实也已经证明,大唐凭长城之险,远拒外夷,如没有其他内部的外部的因素合力攻之,灭唐乃是痴人说梦。五年来打来打去,他们除了损兵拆将,连一寸唐王朝的土地也没有最终得到,更不屑说得大唐之财物美女。在力量没有绝对优势的情形下,逞匹夫之勇的结果就是本族人落得贫病的下场。这就是如今接手的新主们面对此情此景,很快痛定思痛,达成了共识,不仅他们之间要和平要发展,并且要与大唐共存共荣。

和平是顺天应人的趋势。唐王朝也因这近五年的战争,损失了二二十万将士的性命。虽保住了疆土,然而万倾良田无人耕种而变为阡陌荒原;繁华都市因无人作买作卖而变成了死棺一般。和美家园因抓丁充兵而妻离子散。充盈的国库因秣兵励兵支付战争而变得囊中羞涩。比这更可怕的还有汉王朝趁火打劫,发来雄兵百万,差一点就要作了亡国之奴。如今鞑靼人停战示好,岂有不允的道理。北部边境干戈平靖,对所有被战之人都是一桩好事。唐王朝立刻派出大员在北疆之地与鞑子订立盟约,永世修好,干戈止息。至于边境之地,双方划线定疆,共同派兵镇守。鞑靼不侵唐,可也不归属唐。他们乃是无优无劣的两个国家。和平条约和定界条约签定之后,鞑靼马上抛出第三个协定,便是通商协定。这也正是他们发动此次战争的真正原因。本以为可以用强硬的抢夺的方式获取到经济的利益。事实证明失败之后,他们便变向地抛出了这个通商协定,希望大唐官准鞑靼的商人在长安设点贩售番货,而大唐的商人亦可在他们的地方经商。大唐面对战后极待恢复的凋蔽情形,作出了与夷通商贸易的决策。自此战后泾济复苏开始走上正轨。

大唐面对的敌人此刻间就只有汉王朝了。北疆战事一停,原北方驻军中马上分出十万,急调至东部。八万驰援三关,两万至晋阳汾西驻守。在此期间,廖化曾率部三次攻汾西唐营,结果都以惨败而告终。唐兵凭借的正是地势之高,箭弩之强与飞火之烈。尤其是那飞火,其是就是现代炮弹的雏形。俗话说,神仙难躲一溜烟儿。给火炮揍上了,任凭你有天罡闭气功,还是神形无影掌,都成了水中月,镜中花,中看可不中用了。所以汉军在败了几次之后也不敢轻举妄动了。本有些人要妩儿发兵直奔三关,可隔天就听说鞑子与唐人订立盟约,那边不打了。唐军现如今镇守三关的兵カ已达二十几万,甚至更多。他们又用飞火和强弩,以上示下,对汉军形成的杀伤カ非常之大,足以使汉军的兵カ优势化为乌有,甚至是自讨苦吃。汉军的将士虽仍有些怪怨妩儿心意不专,贻误了战机,但事已至此,只得另作打算。关羽给昭烈皇帝写了奏折,讲述了北伐西征以来的种种成果,以及现如今的情形。奏请刘备准其先在此晋阳之处建成一富庶且坚实的城池,再伺机攻入三关,一统汉室天下。他已派出亲兵小校星夜赶回蜀中奏报。月余,昭烈皇帝准奏,并提调七十万军队沿冀州,豫中和巴蜀一线驻守在唐王朝的边境线上,准妩儿领晋阳并州牧,统领三十万守城大军。这意思也是明摆着的,既要你抗敌,也防你拥兵自重,自古帝王之道如是,也无可厚非。

于是妩儿择日上任,自是一派祥和氛围。虽还不曾破敌立下险功,但妩儿此时也自觉有些功成名就,毕竟不几日便混得个州牧,这足以告慰爷爷在天之灵了。一日无事,妩儿约了忱儿一同回老屋去看看,也见见童先生,翠儿,院公和其他人。二人换了衣衫,又扮作公子模样。妩儿心情兴奋得不得了。二人很快来在老宅,却只见大门紧闭,门前连一点生气都没有。二人来至近前,才发现漆黑的大门竟上了锁。妩儿大大地不解,去道街对面的裁逢铺打探。那人说也不知情,只是这梅宅大门自梅太公过世后不久就锁了起来。这家人也不知了去向。妩儿回转来,对忱儿说:“莫不是你爹变卖了爷爷的铺子,卷了钱财跑了?”。还不等忱儿开口,妩儿又说:“先生也不是那般人品。定是有个不可说的缘故。算了,物还是,人已非。忱儿,我们何不翻墙进去,再看看这院子”。忱儿点头,二人跃上墙头,轻轻落在院中。四处瞧瞧,俱还都是去时的情形。初秋的时节,院中依旧花红柳绿,只是少了雀鸟儿的叽喳,也少了翠儿和小丫头们打闹的吵笑声。不过妩儿最怀念的依然是爷爷的音容笑貌,大手牵着小手,一日日走到分别的那一天。忱儿最知妩儿的心事,便说道:“妩儿,我们去太公灵堂上柱香吧”。穿过厅堂,忱儿推开太公灵堂的门,妩儿一下跪倒在地,哭得不能不已。忱儿突然发现供桌旁一张条几上摆着一卷书简,他走近观时,上面是誊写着孟子见梁惠王一篇。王曰:“叟不远干里而来吾国,必将有利于吾国乎?”,孟子曰:“一曰仁义而已,何必曰利?…”,孟子曰:“上下交争利,尔国危矣”。忱儿对妩儿道:“不要哭了,你快来看,这里因何有孟子见梁惠王一篇呢?”。妩儿起身看时,也不解,他们不曾放在此住。会是谁将此篇置于此呢?妩儿与忱儿似乎同时都想明白了,此乃是童先生所为。忱儿说道:“上下交争利,尔国危矣”。妩儿道:“以前就是因为这句,我还和爷爷争得不可开交。我就不以为争利有何不妥。上上下下皆去逐利,才会国富民强呢”。忱儿也不多说。二人在老宅又停留了一阵,便回了大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