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海军建成,到现在这个编制,除了一开始的三个千户是朝廷出钱组建的,剩下的后续经费都是朱翊铎这些人自筹的,为了海军的军费,海军练出来一套本事,那就是搜刮金银财宝。
这半年多的时间,海军一连抄了十几家海商,还有不少的官员,再加上海外五家海贼,这些一起加下来,恐怕也有了几亿两白银,比国库和内帑都多好几倍甚至十几倍。
大明朝在历朝历代里面也是奇葩,税率足够低,朱元璋这个农民的儿子,那真是深知百姓疾苦,那税率制定的那叫一个低。
明朝税收是地方保留”所需“的部分然后上次国库。而且到了最后,明太祖朱元璋定天下税亩八百万余顷(一亿两千万亩),征粮两千九百五十万石,下旨“永不起科”。
明朝的商税一开始是三十税一,也就是百分之三,点三。后来明朝皇帝与内阁考虑减轻国用以减少百姓负担,万历时降到了百分之一点五。小生意、小商小贩、年营业额在四十两白银一下免税,折合一下大概是两万六千多块,虽然不能那现在的经济状况硬套,但是似乎那时候人活的还不错,这也是朱翊铎带着海军就能弄来几亿两白银当军费。
也是因此,二百多年直到灭亡的大明古板的执行着落后的税率,一个耕地面积十亿亩以上,人口接近二亿的国家,赋税收入居然少到连招募二十万真正有战斗力的精兵都做不到。
这个农税极低,商税更低的王朝,在不断的行进之中,过的越来越艰难,随着科举考试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取得功名,不用当官,只要当了秀才就能有大量农民投靠,人口和天地也是跟着隐匿起来。
再加上永不起科,大明一步又一步的把自己玩死。
再说军备早定的是军备是军屯制,曾有“吾养兵百万,不费民间一钱”的说法,这话也遭后世相当的诟病。军屯制之初,便有不足之处,因此以“开中法”打补丁。“开中法”后来又不断被“占窝”,所以九边的军需就需要京运,于是产生了年例银。到辽事兴起时,京收不足,就不得不开始征辽饷(万历四十六年)。
法子想出来不少,结果却没有什么大用。九边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吸血蝙蝠,趴在大明的背上,不断的吸着血,原本美好的设想都变成了跟不上时代的累赘。
大明这套税收和对文人的优待滋生出来的不是百姓们的感恩,官员们的知足,反而是越来越不知足,越来越放肆,
庞大的士绅阶层的出现,才是大明这个庞然大物上最大的吸血寄生虫,每一次的税制改革,都被官员和老百姓抵制,而带头的就是这些既得利益者,在他们看来,不管是九边战事还是国家建设,都不应该他们出钱,尤其是皇帝更不能高高在上,这天下都是你们老朱家的,缺钱就应该你们老朱家出,逼得皇帝要靠太监出来搂钱才能勉强维持生活和面子。
在这种情况下,朱翊铎组建新军,也只能靠自己扩张,就是那三千人的编制还是皇帝咬着牙和朝臣们争论好些日子,最终用内帑和国库一半一般的办法组建的,就是那些江南藉的官员们也是丝毫没有说帮忙的意思,好组建一只海军保护家乡的意思。
不过这些江南官员也是为了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了代价,朱翊铎和沐恩对江南官场动手的时候可没少牵连这些官员,至于冤枉,还真的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