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且,这些拥有大量私兵的藩王,他们都必须要镇守一方,没有应天府的调集令,谁都不能私自出兵。
这些藩王倒是能凑齐二十万兵马,但若是这样做的话,其余的三处边疆必将防守空虚,那些藩王是会如此愚蠢的人吗?当然不是。
若是换成朱元璋看到这封信,必定会恼怒大骂几声朱棣是个乱臣贼子,不怀好心,把自己当白痴耍。
但是,这封信是朱允文看到的啊!
这样一来,结果就截然不同了。
朱允文,竟然信了!!
也许是因为亲情,也许是太过优柔寡断,总之,下意识的,朱允文竟然就相信了朱棣说的话。
并且,除了朱棣交代自己这些私兵的来由外,他还在下面写到,当战事结束后,朱棣对自己的这一个决定感到深深的悔恨,所以,一结束战事,他便将大部分的将士遣回原本的驻地,只留下自己原先的手下。
看到朱棣已经将这些士兵处理,朱允文不由的松了口气。二十万兵马不管怎么说都是一股庞大的力量,朱允文就是再天真可爱,也不会任由朱棣掌权如此大的军力。
先前还在头疼该怎么处理这些士兵呢,没想到朱棣已经帮他做好了。
嗯···不管别人信不信,他反正是信了。
紧接着,朱棣还说道,自己因为在战场上偶感风寒,身体抱恙,所以一结束战事他便返回了北平,恐怕就不能回到应天府待命了。
“呼···”
朱允文揉了揉自己的眉角,轻轻的呼出一口浊气。
这封信呢,大致的内容就是这些了,余下的不是辞藻华丽的歉意就是对自己的悔过之心,也不明白朱棣一介粗人,到底是怎么写出这样内容的。
总之呢,这封信的出现,很是时候的解决了朱允文头疼的问题,所以,猛然间朱允文也就没有注意朱棣回到北平的消息。
Emmmm····
这时候要是林青在的话,肯定会骂出声来。怎么可以把朱棣放回北平呢?有一句话叫做放虎归山,那北平就是山,朱棣就是虎啊!
可惜这时候林青并未在此,他还远在广西府处理后事呢。
···
想了一下,朱允文也想到了处理朱棣的办法。
“来人。”
朱允文命人拿上笔墨纸砚,大手一挥就在上面写到:“燕王朱棣,此次平南有功。但因为私自调离私兵,所以功过相抵。念在燕王朱棣为大明多年辛苦的份上此事暂且记下,但切记不可再犯,下不为例···等等。”
总之呢,朱允文很轻描淡写的就将此事划过去,就当啥事没有发生过一样。
这一幕自然也看在了朱元璋的眼中,但正如他所说,这件事已经全权交给了朱允文,那他必然不会插手过问,只能默默的在暗中叹息一句。
···
朱棣收到朱允文的回信后,他人已经回到了北平。
“果然如同先生所料,朱允文小黄毛小儿果然没有怪罪本王。哼哼,也不知道父王到底看上了他哪一点,竟然会喜欢如此优柔的他。”
朱棣冷笑两句,将信封揉成一团丢在脚下。
说完这些,朱棣又不禁嘴角上扬,划过一个弧度,道:“他肯定没有想到,本王虽然将兵马还给其余藩王,但其实,这些藩王早已和本王结盟。放在他们那里,和放在本王手中,又有什么两样?”
道衍站在朱棣背后,一边诵读着佛经,一边翻起眼皮,淡淡道:“王爷,切莫不可大意。皇太孙仁慈,但可不代表陛下也老眼昏花。最近几日,你我还是安分点比较好,万万不能在节外生枝了。”
“嘶···本王晓得。”
朱棣一听到道衍的话,不由打了个寒颤。说实话,就算道衍不这样说,朱棣也没打算再返回应天府。也不知道应天府是和自己犯冲呢,还是怎的,每一次自己回去,总会发生点不好的事情。
尤其是林青这个霉星还住在应天府,朱棣就更加不想回去了。
“不行,若是本王以后登上皇位,必将首府搬迁,娘希匹,应天府太他么邪门了···”
朱棣默默擦了一把冷汗,不再说话。
···
时间犹如白马过隙,一晃便又是几天过去。
广西府大捷的消息传遍了整个应天府,如今上道文武百官,下至疱役小厮,都知晓了这个消息。在为大明强大的实力而振奋的同时,这些人也不禁在脑海中浮现一个问题——林青是谁?
梅殷大部分人是知道的,那可是闻名整个大明的谦逊公子。但是,朱允文放出的消息里,很明显的可以看出,梅殷并不是这一次的主角——而是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