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七章:青云奖(下)

接下来,就是天工奖,这个奖是颁发给最厉害的工匠的。其中包含木工,船工,或者其他的一些杂项。人数可以说是里面最多的。

但是这一项,并没有人获奖。Emmmm···也不能说是没人,其实当时提名的时候,还是有两三个人的,一个是白英,一个是杨廉。

白英这个年代最厉害的水利工程师,在他的指挥下,于1419年,戴村坝枢纽工程竣工,可谓是福济一方。但那是历史···

林青也是听说过这个人的,当时他就想将白英找到,但是没想到的是,在这个时候,白英竟然因为过于劳累···死了。

这一下林青就懵逼了。然后他就又去寻找黄河铁桥的建造者——杨廉。谁知道,这杨廉竟然在几年前就被老朱给砍了。这一下,天工奖就莫名的给悬置了。

至于天下其余的人,有些还担不得第一这个称号。

所以,林青只能将这一项暂且留下,待定再看了。

天工奖完成后,就是黄铜奖。

这个奖励主要是给那些商人的。这个时候,就有人会问了,这商人,还有什么贡献啊?朝廷不是化为士农工商,商人地位最低嘛。

但这个时候,林青就出面解释,商人虽然地位低了那么一丢丢,但他们对大明经济的贡献,可不低啊。你想,南来北往的东西,若是没有商人的带动的话,他们这些人能体验的到?

并且这段时间在朱元璋的默许下联合成商会,社会地位更是进一步提高,隐隐有脱离士农工商这个说法。

而黄铜奖的得主,也是林青的老熟人,巫云清了。

不过巫云清现在还在大食那边,一时半会的也回不来,这一份奖励林青就遣人送到她家中了。

然后···

就是最重要的一个奖。

红学奖。

也就是在文学上做出贡献的奖。

其中红学奖提名的一共有三个人,黄子澄,解缙,方孝孺。

但在当时讨论谁能获奖的时候,大家都众说纷纭,有的说给黄子澄,因为黄子澄位高权重,还是皇太孙的老师,不给个名头实在是不像话;但有的也支持方孝孺,说他的《蚊对》是富含人生哲理的文学散文。但林青却觉得,他们三人中,最有才华的,却是不起眼的解缙。

解缙知道的人不多,但历史上却认为他是明朝三大才子,在永乐年间编撰的《永乐大典》是一部永恒的经典,更不用说生平五百多篇诗文,更能表现出他的才华横溢。

按照这么来说的话,这个奖项当之无愧是解缙的。

但是林青犹豫很久之后,还是决定将奖颁发给方孝孺。

原因很简单,解缙这时候,还没有写出《永乐大典》呢。

论名气,才学,解缙都还只是初出茅庐的小子,相比较方孝孺的话还需要一段时间的沉淀。

不可能说解缙以后厉害,现在就要给他是吧?这话说出去谁信啊。

方孝孺还是那么的淡定,当他知道是自己获奖后,很淡然的笑了笑,然后走上台,接过奖杯,再返身回去,中间一点犹豫都没有,就好像只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林青在一旁本来还想让方孝孺说两句获奖感言,哪知这人如此的佛系,弄得林青是一点脾气都没有。

···

至此,青云奖就算是完毕了。

朝廷也没有欺骗众人,不论是提名的,还是获奖的,都有奖励,只是奖励的多少有区别而已。而像一些已经去世的人,奖励就交给了他们的后人,没有说扣下来不发的事情。

嗯···提高商人地位最终的受益者还是朝廷。

财大气粗嘛。

总之,经过了这么一件事,青云奖的名声也算是传了出去,原来,未来的道路不仅读书一条路,只要有本事,哪怕是做商人,依旧能成大事。

这个理念迅速的传播开来,一时间,有些不得志的学子也纷纷转行,开始学一门手艺。然后,这个时候朱允文就顺水推舟将综合学府给推了出来。

当然,这都是以后的事情了。

青云奖是结束了,但后面还有其他的很多比赛。例如琴棋书画四大类的比赛,天下第一武道大会的比赛,都是紧随其后的。

在未来的史书中,也将这个六月,称之为百家争鸣的新起.点。

···

后面的事情林青已经不再管了,他结束了青云奖的事情后,就开始忙碌起别的,现在可是有一件人生大事摆在自己的面前呢——完婚。

婚礼的选址,新房,这都是需要林青去好好思考的,所以,后面的事情他就交给了别人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