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因为韩明月的所作所为,根本不会有这么多的事情发生,现在她之所以提出合作,也是因为她有度不过的难关。
“就算韩赵两国联手,也抵不过夏国,除非能够说动魏国皇帝,你觉得你有这个把握吗?”
金猛冷笑了一声,脸上的表情看起来有些不屑,“把我关在这儿,把我所有的下属全部都杀了,现在还想要跟我合作?”
昨夜韩明月下达的命令可是死活不论,金猛原本也没有什么生还的可能性,但是金猛的那些下属忠心耿耿。
所以,最后整个客栈的火都灭了之后,发现金猛还留着一口气,此时被这么质问,韩明月脸上也没有丝毫的心虚,反而是从容的开口说。
“咱们两个半斤八两,都对任凡出手过,如果夏国的女帝要计较这件事情,我们两个谁都跑不掉。”
只不过现在夏国的女帝将所有的怒火全部都集中在了韩国身上,所以赵国才能够辛免于难,但是等到韩国的事情解决之后,夏国下一个要对付的是谁,不要想也能够知道。
“如果咱们共同联手的话,还有抵御的可能性,否则,就只能够等着被逐个击破。”
韩明月尽力的在游说金猛,但是金猛早就已经不相信了这番话,之前就被韩明月这副无辜的面容给欺骗了,要不然也不会那么惨。
现在赵国上下人人怨声载道,大部分的人都是冲着金家去的,谁让他的父亲跟在位的那位皇帝是亲兄弟。
如果不是因为这一点,恐怕他父亲早就已经受到了惩罚,哪怕是现在,日子也不太好过。
“赵国的背后是魏国,而你们韩国狼子野心,一直都没有依附于魏国,所以我们的结局当然会不一样。”
一而再再而三的劝说都没有成功,韩明月的耐心已经彻底的消失殆尽,更何况现在的情形容不得她浪费时间。
“今天这封信你是写也得写,不写也得写,如果你不按照我所说的去做,我会一点一点切断你的指头,等到你彻底沦为一个废人之后,再取走你的命。”
“我来韩国,赵国上下的人都知道,如果我在这儿出了什么危险,或者是我久久的不回去,你觉得赵国会放过你们吗?”
两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底牌,韩明月的底牌就是对方的命握在她的手中,金猛的底牌就是整个赵国。
韩明月脸色已经非常的难看,一直以为运筹帷幄,能够将每一个人算计其中,结果一步错步步错,到现在只能够被别人算计。
韩明月准备离开,但是金猛的声音却在这个时候从背后响起,“我的话还没有说完,你也不用这么着急,想让我们两个联手也不是不可以,但是我有一个条件。”
“什么条件?”
她忍不住的停下脚步,先后看看对方究竟会提出什么样的要求,金猛轻笑了一声,接着才开口说道。
“除非你能够答应和亲,嫁给我那位皇伯父。”
金猛的年岁本来就已经比韩明月大,至于小焕那位皇伯父,比韩明月的亲生父亲还要大上几岁。
嫁给这样一个人,对于韩明月来说,那简直就是受尽屈辱,更何况,她还一直做着女帝的美梦。
自从知道燕菲菲成为了燕国的女帝之后,这更加助长了她的野心,渴望得到更多的权利,登上了个高位。
但是一旦作为和亲的公主,所有的前程全部都断了,一辈子都只能够待在深宫之中,还要陪伴一个比自己父亲年纪还大的老头子。
“这种话你是怎么敢说出来的?”
她转身一脚踩在了对方的肩膀上,脸上的表情无比的暴怒,似乎下一秒钟就会下令,直接要了金猛的命。
金猛有一瞬间的害怕,不过很快又镇定下来,除非对方是真的不想合作了,否则绝对不会杀他。
“嫁给我的皇伯父,我们赵国才有理由跟你们联手,更何况你的真实面目我已经见识过了,谁知道这一次合作会不会再被你反咬一口,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必须得多点保障。”
“做梦!”
韩明月掷地有声的留下两个字,接着转身就走,但是这件事情却还是被传了出去。
第二天一早,柳含烟和任凡就整装待发,接着带着大批的兵马,出了城。
这一次打算亲自坐阵,同时也是为了给韩国一个教训,当韩国的国君得知夏国的大军已经压境的时候,一时间不由的慌了神。
“早知道,就应该在半路上解决他,都怪我们太过看重利益,现在反而留下了这么大的一个祸害。”
韩国的皇帝听说这件事情之后,整个人都显得有些惶恐不安,好不容易才坐上了这个皇位,还想着能够多守几年,现在两军交锋,又没有援兵相助。
只怕韩国最终的结果会跟齐国一样,一想到齐国的皇室,基本上全部都死伤殆尽,只剩下一个皇太子不知所踪。
“咱们现在就派使臣前去和谈,对方提出的条件咱们都尽量的满足。”
大臣们听到这话之后面面相觑,接着才犹豫的回答到,“如果夏国提出让我国作为附属国,这个条件我们也要答应吗?”
一旦成为了附属国,就会成为魏国的针对重点,楚燕两国距离魏国比较远,旁边还有夏国看着,魏国的皇帝自然不敢做什么。
但是一旦他们也成为附属国,立刻就会成为魏国皇帝的眼中钉,这夏国不好惹,魏国也同样的不好惹。
他们现在就是夹在中间的这块肉,前有狼,后有虎,无论倒向哪一边都不是一件好事。
“那你们说应该怎么办才好?”
“昨日,臣听说了一个消息,赵国贵族金猛现在就在公主府当中。”
此话一出,众人都安静下来,一开始说话的大臣也没有停顿,继续将自己所听到的那些话复述。
“所以臣认为只要让公主和亲,一切就有了解决的办法,而且赵国跟魏国一向比较亲近,由赵国去说这件事情最为合适。”
“臣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