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不知珍惜,等到失去才知道,弄影给他的爱情是人世间最弥足珍贵的感情,不带任何杂质。
九儿无数次悔恨着,如果时光可以重头再来,他和弄影不会走的这么曲折,在大璃国的时候,在弄影淘气的掐断了他的桃花时,他就该放下所有的世俗,义无反顾的和他远离红尘。
眼泪,簌簌而下。
当宝儿折回来的时候,看到自己的大哥,那张清俊的脸庞挂着剔透的泪珠。宝儿心里涩涩的,大哥心里苦,却不愿意宣泄,将所有痛苦埋藏在心底,这样永无止境的痛着苦着,何年才是头?
“九天法师,你的眼睛进沙了吗?”宝儿将心里的担忧放在心底,故作吊儿郎当的模样,戏谑九儿。
他不想在九儿那敏感又多情的心弦上添加一点点负荷。九儿望着他,喉咙凝噎,“你回来做什么?”
宝儿指了指外面,“哦,忘了告诉你。外面有个孩子,长得那是妖冶绝伦,阴柔倜傥。”
九儿怔怔的望着愈说愈激动,愈说愈离谱的宝儿,“贫僧已隔绝红尘缘。再阴柔美艳的人都与贫僧无关。”
心里却疑惑备至,阴柔美艳,妖冶绝伦,这样的形容词让他情不自禁的想起弄影。
是弄影吗?
他也是这么一个人,美得妖冶倾城。
不,弄影已经死了,他永远都不会回来了。她曾经放弃自尊,放弃七尺男儿的身躯,义无反顾的走近他。是他没有好好珍惜她。丢失了这段纯洁无暇的感情。
宝儿洞察到九儿眼底那抹凄凉和悔恨,知道九儿定然误会了他。宝儿赶紧道出实情,因为害怕九儿在歧路上愈走愈远。道,“他要见你。”
九儿望着宝儿,“贫僧不见。”
不是弄影,他谁也不想见。
“你确定?”宝儿问。
九儿用坚毅的目光给了宝儿答案。宝儿举手投降,“好好好,你不见算了,我这就走。瞧你多嫌恶我的眼神,让我这颗小心肝多受伤啊!”
宝儿一边往外走一边喋喋不休道,“你不想见我就算了,可你怎么能够不见那孩子呢?那可是弄影的孩子,生来便是个棺材子,多可怜?花悦城也没有好好抚育那孩子,那孩子一看就吃了很多苦——原本以为你心里念着弄影的情分会对这孩子有几分感情,没想到你竟然六亲不认,灭情绝爱。算是我看错你了。”
宝儿的声音愈来愈小,却丝毫没有留意到身后的九儿,那张英俊的脸庞已经彻底呆怔。手上的佛珠,猝不及防的被扯断,当佛珠落到地上,洒落一地,发出清脆的声音吸引了宝儿,宝儿微怔,回头,然后石化。
九儿那副雷打不动的入定模式不知何时已经被打破,那灭情绝爱的面瘫脸上是惊惑的表情,还有那捻动佛珠,敲着木鱼的手,皆两手空空陷入了颤抖中。
九儿,此刻心里的震惊比外表的惊惑更加巨大。
弄影的孩子?棺材子?
这让他清心寡欲的脑子里,不得不浮出十五年前,他一醉方休,与弄影的一夜混乱。
那时候,次日醒来,陪他的是明珠,所以他误会与他欢愉的人是明珠。后来得知弄影的女儿身后,他才恍然大悟。
弄影那晚拼命给他灌酒,酒里藏着情蛊,而她得逞后怕他找她算账便逃之夭夭。
那个晚上,他们如此疯狂,弄影怕是铁了心要个孩子走的。
“让他进来。”许久后,九儿从失魂落魄中回过神来,伸出手,佛珠回到他手上,还原成完好的模样。
宝儿吞了吞口水,有些惊魂未定的望着九儿。他就知道九儿对弄影感情炽热。不可能对弄影的孩子置之不理。
而且,宝儿也私下琢磨着,九儿这么大的反应,还有那个孩子克制着玄家的神算指,两件事情联系起来,让他觉得,有没有可能,清歌就是九儿的孩子?
宝儿这次是飞快的离去,寺庙外,清歌他们看到宝儿回来,很是兴奋的迎上去。“宝儿叔叔,这位九儿叔叔他答应见我了吗?”
雪儿也很是期待宝儿的回答。宝儿却故弄玄虚,待二人有些等不及了,才道,“九儿听说你是弄影的儿子,就跟傻子似得,一开始对我爱理不睬,听说清歌来了后,那态度就来了一百八十度转弯。”
雪儿将清歌推到宝儿面前,“你快去,清歌,这位九儿叔叔可是天下最好最好的人,你千万别惹他生气。”
清歌觉得宝儿叔叔对自己好,如今又多了个九儿叔叔对自己好,一时半会心里开心得不得了,竟然有些不知所措。
宝儿望着清歌的新发型,微微错愕。“这孩子看起来真是愈看愈顺眼,怎么看怎么招人喜欢。清歌,跟我走吧。”
清歌有些紧张,局促不安的跟在宝儿身后,来到九儿的禅房前。
其实比清歌更紧张的,是九儿。此刻一颗心如十五只吊篮打水,七上八下。
所以当宝儿领着清歌进来后,九儿就缓缓的站了起来。
“清歌,快叫九儿叔叔!”宝儿将身后的清歌拉出来。
清歌和九儿四目相对时,两个人同时怔住了。
那种感觉很强烈,很奇特,仿佛对方是自己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亲人。
九儿知道,这是父子情。
可是清歌不知道。
清歌傻乎乎的走到九儿面前,鞠躬,“九儿叔叔。”
九儿望着清歌,见他眉眼十分像弄影,心里不由得更加喜欢。也许是心里欢喜,眼底便漫出温柔慈爱的笑来。
宝儿看呆了,他以为经过那件事后,他家大哥已经永远失去笑的能力了。
“过来,让贫僧好好看看你。”九儿朝清歌招招手。
清歌咧嘴一笑,九儿叔叔给他的感觉特别温暖。这种感觉比宝儿叔叔带给他的更加强烈,更加自然。
“叫什么名字?”九儿问。
宝儿插话进来,“悦城这混账东西,因为不喜欢这孩子,便没有给他起正式的名字。我前几天见了这孩子,实在是喜欢,便给他起了清歌两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