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瑶被一路押至皇宫,除却开始的时候是走路外,后来都是坐马车,倒不怎么累。
只是她被押这件事,恐怕全京城已是人尽皆知了。
虽然她从未见过陶如海,但是她曾经见过对方的画像,此刻已经猜出来押送自己的人的身份了,一路闭着眼睛,权当什么都不知道。
只是大脑已经在飞速运转着,这个人究竟和皇上说了什么?他究竟查到了什么?
突然就想起来前两日在处理赤月教的情报时,看到的一条消息——万鬼宗的两名杀手在狱中招了。
至于他们究竟招了什么,她的耳目也没有探听到。
现在想想,那些万鬼宗的人都在画舫上见识过自己的身手,被拷打这么多日,无意中说出她会武功这件事情。
若是他人听见,或许也就罢了,顶多将此事秘密告诉皇上,或者选择装聋作哑,毕竟自己再不济也是皇上的儿媳,就算再不讨喜,身份在此,也无人敢造次。
可偏偏,他们的这一番言论若是被陶如海听到,那就麻烦了。
上官瑶对工部尚书一家子本也不了解。只是知晓首相似乎与他们家并不和,至于其中的缘由,恐怕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但是自从在兰香阁与陶宜和陶樱接触过后,她似乎有点明白为什么首相不喜欢他们一家人了。
而陶宜如此,她的父亲定然好不到哪里去,也是个睚眦必报、心胸狭隘的人,自己将他的女儿“害”的废了眼睛,又将他的夫人弄进大牢中,他能放过自己才怪呢。
“逸王妃,皇上在御书房等你。”陶如海嘴角扬起不怀好意的笑容“请吧。”
上官瑶却嗤笑一声“真不知道陶大人露出这一张恶心嘴脸是想给谁看。”
“你!”
陶如海完全没想到上官瑶会直接这么辱骂自己,刚要发脾气,就见上官瑶已经走到御书房门口,太监推门进去通报了。
饶是他胆子再大,也不敢在御书房前放肆,只好忍住心中的不满,恶狠狠地瞪着上官瑶的背影。
“逸王妃,随老奴进来吧。”
刘德忠嗓子虽尖,但声音听起来还算和气。
上官瑶点点头,随他进去。
御书房内的采光很好,只是皇上坐在重重奏折之后,高高的奏折将他的脸都挡住了,此刻正在认认真真地不知道在写着什么。
刘德忠服了服身,无声告退。
房门被关上,室内诡异地安静压抑,上官瑶不卑不亢地跪在地上对皇帝行了个礼“儿臣参见父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却像是没有听到一般,继续写着自己手里的东西。
上官瑶规规矩矩地跪在地上,没有再发出半点声响。
只是地上寒凉,虽然夏日炎炎,但本就身为女子的上官瑶跪了没一会便觉得膝盖酸痛。
皇上批改一个又一个奏折,高高的奏折半天也不下,上官瑶额头上渐渐出了汗,身上热的要命,膝盖却冷得要命。
还当真是冰火两重天啊。
“知道朕为何一直让你跪着么?”就在上官瑶猜测着自己还要被下多久的下马威时,皇帝突然开口。
上官瑶低声道“儿臣不知。”
“你不知?”皇帝冷笑一声“好啊,既然你不知道,那朕就告诉你,世人皆上官二小姐愚蠢傻笨,可如今朕看着你也不傻嘛。”
“世人的言论岂能当真?流言不可信,相信父皇也明白这个道理。”上官瑶跪在地上,但气势丝毫不减,既然已经暴露,她也不打算再隐瞒下去。
皇上见她从容淡定,一点都没有被自己的威严震慑到,眯起眼睛“流言的确不可信,可朕记得,上次你进宫的时候,似乎并不知晓称呼朕为父皇?”
“那日儿臣紧张,忘记称呼父皇了,还请父皇莫要见怪。”
“伶牙俐齿。”皇上重新审视起来自己这个儿媳“抬起头来。”
上官瑶听话地将头抬起来。
“上官云瑶,你知道见朕时,仪容要规整么?”
“儿臣知晓。”
“那你这副模样又作何解释?”
上官瑶低下头去,恭敬道“儿臣不知哪里做的不好,让父皇不满。”
皇上放下笔来,站起身从桌子后面走了出来,走到上官瑶面前,俯视着她,语气带着天家的威严“那你又知不知道身为朕的儿媳,身负武功该当何罪?”
“回父皇,儿臣不会武功。”面对如此气势,上官瑶没有丝毫畏惧,腰杆依旧挺直。
“上官云瑶!欺君之罪可是要诛九族的。”
上官瑶却依旧否认“儿臣的确不会武功,儿臣顶多会骑马射箭。”
“骑马射箭?”皇上挑了一下眉“说来听听。”
“是。”上官瑶恭敬道“儿臣原本的确头脑混沌,不明世事,然而有一日落水后突然头脑不再混沌,能够理解复杂的事情了,父亲得知此事后很是欣慰,又见儿臣似乎对习武感兴趣,所以就教儿臣骑马射箭,到如今不过两年光阴,儿臣学习这些仅仅是因为强身健体和兴趣罢了,完全不会武功。”
如果真的让皇上知道她会武功这件事,恐怕父亲难逃罪责,而上官家更是会受到牵连。
皇上居高临下地看着她,似乎想从她的语气和动作上看出她有没有说谎,然而他注定要失败了。
上官瑶语气平稳,动作也没有丝毫的心虚,好像她真的不会武功一样。
他凝视着地上跪着的人,半晌从桌子上拿起一个小木盒,甩到上官瑶面前“那这是什么?恩?”
上官瑶不慌不忙地拾起木盒,缓缓打开,里面一枚银针静静地躺在里面。
她认出来这是自己特制的银针,然而不会有任何人查得到这银针的出处,因为这东西的来源是赤月教独有的银矿,在钥国是绝对查不到的。
然而这东西既然落入皇帝手中,这态度,说明有人“谎称”查到此银针是自己的东西,引起皇帝的猜忌。
上官瑶缓缓将木盒合上,将木盒高高举过头顶呈给皇帝,恭敬道“回父皇,这是一枚银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