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2章:滕武的消息,日本国状况
排衙之后,其余的事情自然用不着沈堂亲自费心,有亲兵跟着小吏去查看、核对,这两年沈堂虽然不在,但是好歹有田冠华坐镇,而且之前的风气早已经大改。因此,虽然有些小瑕疵,不过各房的事情也算顺畅!
每日坐衙倒是也没有什么大事,沈堂处理起来也是得心应手!
数日之后的后衙中,沈堂笑着喝了一口茶说道,“你们手中的事情都顺利吧!”
沈堂面前,陆风和辛弃疾恭敬端坐!
辛弃疾咧嘴一笑,“三弟放心,一切都安排妥当了!我已经调遣三千兵马到郫县,只需你一声令下,便可以奔赴成都府!”
陆风也是恭敬的说道,“大人之前的交代,已经尽皆办妥了,消息也已经传了出去,想来那人不会辜负了大人的好意!另外,所有需要收拢的消息也已经完善,随时可以公布出来!”
沈堂满意的点点头,“倒是辛苦你们了!”
二人连道不敢,随后陆风取出两封信笺交给沈堂,“大人,这一封是滕武传回来的,另外的一封则是在北地的兄弟传回来的。”
沈堂挑了挑眉,打开了滕武的信笺。
之前沈堂在辽东一带击溃了日本国武士以及高丽国兵马,并缴获了许多日本国的海船,随后便是派遣滕武率领一部分兵马跟随日本国的源赖朝,返回日本国。并‘帮助’这源赖朝取得权势。
现在日本国处于平安时代,百十年前,两次大型叛乱使得平氏和源氏快速崛起,两个新贵族的崛起,彼此之间却是矛盾重重,其中源氏支持崇德上皇,平氏则依靠后白河天皇,崇德上皇战败,源氏一族的首领源义朝被杀。而源赖朝便是源义朝之子。
他被流放伊豆之后,又逃亡到高丽打算借兵,这才遇到了沈堂。
平安时代的日本国虽然混乱,但是经济、文化等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比如初唐时期盛行的佛教教派,就在日本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与认可。并且,也是在这个时期,日本国有了自己的文字。
在此之前,日本国只有语言,却没有文字。犹豫文化的发展,‘假名’逐渐演化成日本国自己的文字。
所谓的‘假名’,就是将汉字的一部分省略或极简草体化而创造出来的表音文字。这便是为什么,直到后世,哪怕不懂日语,可是日本国的文字汉人也能认个八九不离十,其根源就在这儿。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所谓的日本文化,本来就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分支,经过一段时间的演化而形成的。
包括建筑、雕刻、绘画、音乐、书法、茶道……日本国本就没有自己的东西,大多数都是大唐和五代时期流传过去并演化而来的。
而这个时代日本的人口,实际上也并不算少!按照记载,约莫有四百到五百万左右!只不过因为分为诸多势力,再加上施行庄园领主制,所以各方势力真正所拥有的人口与兵马并不算多。
在历史记载中,哪怕是数百年之后的德川幕府最盛之时,德川麾下也不过七八万旗本(武士),全国不过四五十万之数!而现在,朝廷的正规军也不过三两万而已!
并且,这些所谓的武士有些宵小手段是不假,可战斗力也并非多强悍。以当时日本国的社会条件,即便是铁器都少得可怜,大部分武士的武器也不过是镰刀、镐子、树枝子之类。哪怕大宋兵马的战斗力已经极度削弱了,可在这些日本武士眼中,也差不多相当于天兵。
以滕武麾下这支兵马,数量虽不算很多,但是在现在的日本国绝对是庞然大物!
看了看滕武传来的信笺,沈堂不由得有些失笑出声!滕武抵达日本之后,先悄然找到了后白河天皇之子以仁王。
想想之前一些兄弟们传的话本野史,滕武直接来了个‘奉天子以令不臣’。
再加上源赖朝的号召,之前战败的源氏,也再度活跃起来,在各地启禀响应。短短的时间内,在这小小的日本国,到处烽烟四起!平氏赶忙镇压,一些源氏的力量被打散,可是面对滕武的这支兵马,平氏的武士就如同纸糊的一般,根本不是对手。
按照滕武的说法,在去年年末,在富士川一带遭遇到平氏的主力兵马!双方鏖战近月,平氏大败!平氏主力的战败,使得源氏的力量再度爆发开来。滕武自封为左大臣,奉天皇之命号令天下兵马。
他麾下主力损伤不大,在汇聚源氏的武士,共计兵马三万!滕武分兵横扫四国与九州之地,主力则是直逼京都。直到来信之前,京都外围基本上已经被滕武麾下兵马控制,接下来便是攻破京都,将那以仁王扶上天皇之位!
“这小子倒是要风光了!”沈堂大笑着说道,“将来,少不了要当个幕府将军才是!只是可惜了这源赖朝!”
按照历史的发展,平氏同样战败了,只不过是在十几年后,被源赖朝击败。而后,源赖朝建立幕府制度,成立了镰仓幕府,也同时开始了幕府时代。幕府时代的掌权者为征夷大将军或者幕府将军。其权利甚至凌驾于天皇制上,而天皇也彻底被架空,成了一个吉祥物。
将滕武的信放下,至于日本国的事,沈堂还需要好好思量一二才好!到了现在,这一方飞地自然要掌控在自己手中,但是,也要防止意外使得它脱离控制。
随后,沈堂又将另外一封信打开!这一封信,主要是金国的一些变动。其他的倒是不值得沈堂关注,毕竟在完颜雍的掌控下,基本上还算安定,但是,西北路招讨司一带的契丹部落族人,却是突然间反叛!而且,西北路招讨司的兵马本来就有不少契丹人,因此,契丹人反叛,这一路招讨司不仅无法镇压,反而直接成了叛军的力量。
契丹人的首领名为移刺窝斡,而要说这反叛的原因,还要从数年之前完颜雍未曾继位之时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