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3章:允中末路,北方进兵
刘正说到,“此乃相国命令,不需要我们去质疑!相国与赵王如何商议,与我们无关,我们只需要遵守命令即可。”
“末将只是有些狐疑!”副将咧嘴笑道。
打发了副将,刘正这才站起身,“如今赵王定鼎天下,也要称帝了吧!”
他是刘家子弟,与刘华一样是任得敬嫡系,所以,其他人不知缘由,可他却很清楚。说白了,现在两方是一家,或者说,从根本上,他们已经是隶属于沈堂麾下的兵马,配合卞喜等主力进兵不是很正常吗?
不过,如今党项内部的清扫和军中将校调换虽然在进行,可却还未彻底轮换过来。
四月三十!
大同府兵马与南口大营发生营啸,完颜允中、完颜允功兄弟二人前往平乱,然而,却是被携裹在乱兵之中被杀!
而后,其余兵马在统领刘正的带领下,退出南口,直接回到居庸关之外。
此消息一传出,那些刚刚被完颜昊收复的金国旧臣,一个个恨不得骂娘!
你们这哥俩是真不争气啊,怎么就这时候控制不住兵马了?或者说,你们想要发生营啸也行,可至少早点儿好不好?
若是你们哥俩早就死了,朝廷就能松一口气,届时权利对抗北方,未必就不能将石抹氏的兵马直接打回去。
可现在,我们都已经投降了,结果你们哥俩拍拍屁股走了,你们死的是真活该啊。
只可惜,至少目前他们并不知道,如果没有完颜昊入皇城,这营啸根本就不会发生。
而允中兄弟二人之死,也宣布了这一场金国皇室产生的内乱,开始逐渐消亡!北方的河北三兄弟已经尽皆成了沈堂的马前卒,这哥俩一死,也代表着大同府一系力量的崩塌,只剩下以石抹氏为首的北方联军,依旧还抱着最后一丝幻想。
有一点允中兄弟未曾猜错,相比他们而言,北方的石抹氏心中更急,对完颜昊的怨气更大。
要知道,这一次起兵,石抹氏可谓拼尽了一切。并且,为了拉拢其他的大族,石抹氏也许诺了诸多以前、现在、以后的利益。
如果起兵成功,不管是让完颜允升先当个傀儡皇帝也好,或者直接改朝换代,由石抹氏成为皇帝也罢,一切都是值得的,可如果不成功,那不仅一切损耗尽皆会白费,筋疲力尽的石抹氏,也会直接被其他部落或者势力吞并。
战事打到现在,石抹氏子弟战死不知凡几,石抹氏的部众也是大大减少。毕竟,一些关键战事,不可能让其他部落打头阵,人家也不是傻子,出兵是为了利益而不是送死。
所以说,现在的石抹氏根本没有任何退路。
如今,他们虽说打败了徒单克宁,并且顺利占据了古北口,可是心情没有一点儿愉悦。因为,经过与徒单克宁临死前的一战,他们的兵马再度大量损伤,到现在一共也不过还有五六万众,这还是在北地再度征召之后的结果。
而且,这五六万部众,可谓是已经快要到达了极致。也不过是憋着最后一口气,看看能不能打进皇城获得最后的利益,否则,说不定现在各族早就分崩离析了。
可想要进入皇城容易吗?不容易!
他们占据了古北口不假,然而,面对他们的并非是一片通途,而是由卞喜亲自带领的五万兵马。
不错,在玉泉山虚晃一枪之后,卞喜根本就没有在西边儿耗费力气,反正结局已经注定,自己在这儿驻兵也没用,所以,卞喜汇聚兵马直接朝着皇城东北方向而来。
随着徒单克宁的战死以及完颜昊进入皇城,通州、蓟州、顺州怀柔、密云一线,尽皆望风而降,根本没有与卞喜死战的意思,这些地方根本没有什么守军,只有一些府兵和衙役之类,哪怕他们想要跟卞喜开战都看不到任何获胜的希望。
更何况,朝廷都完蛋了,他们继续抵抗除了送死还有什么意义?毕竟,能够真正为国朝送死殉国的,还是少数。
正因为如此,卞喜的兵马极为顺利的推进到了密云遵化一线。不过,卞喜并没有急着进兵,甚至是直接依靠地势修筑工事,就像是只为了防守,根本没有与北方联军交战的意思。这也不意外,毕竟,现在着急的并非是卞喜而是石抹氏。
五月初!
总算是修正完毕的石抹氏兵马,终于开始再度进兵。
他们的主力兵马从古北口出发沿着潮白河南下,另有两支兵马分别从滦阳、遵化之北进入长城,并想着西南方向推进。
不过,两支偏师根本没走出多远,在遵化石门镇一带就遭遇到了宋军的阻击。
宋军倚仗地势一层层阻击,甚至不与对方死战,对方虽然一直在推进,可是每向前一步,都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按照现在这个方式进兵,恐怕他们都到不了玉田、渔阳一线,就要打光了。所以,领兵的统帅无奈之下,也只能暂缓进攻,跟宋军进入相持阶段。
好歹是牵制了宋军一部分兵马,也不算是啥都没做。
然而,他们的主力兵马就更惨了一些。
在密云北部白龙潭一带,他们率先遭遇到了宋军,双方遭遇,石抹氏直接大举压上,宋军没支撑多久便是直接溃败。
对于遭遇的是宋军而并非完颜昊的兵马,石抹氏的确有些惊愕,不过,随后就想明白了。
完颜昊与沈堂之间的关系众所周知,现在,完颜昊想要北上鼎定天下,不可能尽皆调遣自己麾下兵马,毕竟还要留下不少兵马驻守大名府。
如此一来,他麾下兵马就有些捉襟见肘。
在这种情况下,完颜昊定然是许诺了沈堂什么利益,从沈堂那儿借了不少兵马。
想明白了这件事情后,石抹氏当即信心大增!首先来说,虽说宋军在这些年中战绩不少,可石抹氏并未真正见识过,到底是真的厉害还是有些人吹嘘出来的,这一点还有些令人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