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陕北义军
榆林城。
即便在梦中,这段时间受的苦还是不断的涌现:两侧是悬崖峭壁的陡峭栈道、夜晚宿营时候渗人的狼嚎、道路两侧的死尸还有被水流劈斩出沟沟坎坎的黄土高原,欧阳直自从劝降的李国英,就自告奋勇前来陕北联络义军,他个人认为,如果能够联络上陕北的王永强部,与魏王大军南北并进,那么连吴三桂都用不上,就可灭清军,复三边。
可惜的是,人刚刚渡过渭河,就听说了王永强部覆灭于蒲城的消息,欧阳直虽然大为失望,但也知道陕北义军仍然是不可忽视的力量,还是要联络的,于是继续冒险北上,进入了这榆林城中。
“欧阳先生,欧阳先生!”粗暴的敲门声从外面传来,欧阳直从噩梦之中警醒,翻身起来的时候,短刀落在脚面上,砸的的生疼,欧阳直看了看半截露出刀鞘的短刀,还是有些失落的,自己睡的那么死,若是真有人害自己,抱着刀也是被人杀的命。
打开门,进来两个粗豪的汉子,这二人都是西营出身,是艾能奇身边的亲兵,这次北上,艾能奇抽调了他们出来协助自己,二人本身就是榆林边军,对这一带是非常熟悉的,一路上就是他们护送来的,一开始二人还讥讽嘲弄,但见欧阳直一路北上,没有怨言,风餐露宿也只当是等闲,二人早已对他崇敬万分了。
“什么事?”欧阳直问道。
“高将军请您过去,说是有要事相商。”
欧阳直点点头,简单收拾了一下褶皱的衣服,随行而去,两个西营下属所说的高将军名为高友才,是已经战死的王永强的朋友,当初也是第一个响应王永强起兵的,但在占领陕北十几个州县之后,高、王二人就陕西义军发展发生了矛盾。
王永强的主张趁热打铁南下关中,召集更多人起势,壮大势力和影响力,而高友才则主张在陕北发展积蓄力量,与山西义军联络协作,双方互相说服不了对方,结果就是一个南下一个留守,而在王永强兵败蒲城,延绥镇城失陷之后,高友才部就是如今陕北义军之中最强的一支,与其他农民军不同,高友才麾下主力是西北边军,最是能打。
原本的榆林卫指挥使衙门是如今榆林守军们集结的地方,现如今榆林城里的大股小队的义军有十几支,虽然高友才最强,但也只是奉其为盟主,并没有上下级关系,宛若当年刚刚起义闹事的流贼。
而在榆林城中,欧阳直的身份则是高友才身边的哑巴师爷,他没有表露自己是魏王使者的身份,原因就在于,表露了反而不是什么好事。在汉中北上的时候,赵铭道为了欧阳直可以顺利行事,不仅给了他便宜行事的权柄,还给了他五份敕书,原本欧阳直还盘算着,封王永强几个人都足够的,可现在大小十几个杆子,这些敕书要是拿出来,说不定就成二桃杀三士,这些义军领袖就能抢破脑袋。
索性,欧阳直隐瞒了身份,藏起了敕书,以投效高友才的文人出现,因为他是四川人,一嘴的四川话说出来很容易露馅,索性也就装成了哑巴。
正堂里,高友才的亲兵正在摆开椅子,准备迎接前来会商的义军领袖们,而高友才见欧阳直到了,拉着他到了一边,把两封信给了欧阳直,说道:“欧阳先生,果然让你猜中了,城外的二鞑子这是知道了南面的消息,受不住了,今日送信来,不仅城内有头有脸的头目都给了官职,而是还给了我一个总兵,看起来他们很想速战速决呀。”
“那将军是怎么想的?”欧阳直把高友才拉到无人的角落,低声问道。
“自然是不答应了,如今魏王大军已经进入关中,甘陕光复指日可待,我高友才既已经举义,是要义无反顾的干到底的。”高友才正色说道,他又说:“从昨晚到今早,来了几波头目,这些人的想法可就没那么坚定了,有人说先假意投降,退了清军的,也有人说要突围去山西的,魏王那边的事又不能跟他们说,实在是不稳当呀。”
欧阳直知道这些农民军最是靠不住的,问道:“高将军叫我来,是为了什么呢?”
高友才竖起两个手指,说道:“现如今可是得上下一心才行,我有两个计议,请欧阳先生给断一断,第一就是公开您的身份,给底下人壮一壮胆子。第二就是诈降,放一波清军入城杀掉,和对方结下死仇,让这些人想投降都不敢。”
欧阳直细细一想:“不妥,甚为不妥。公开我的身份,城外的清军也是会知道,到时候为避免义军南下与魏王汇合,必然会有所应对,届时我们就是失去了主动。至于诈降,危险太大了,敌人未必上钩呀。而且吴三桂、李国翰都是老于行伍,一旦看破,那就是一招棋错满盘皆输。”
“可是如果任凭城外这么邀买下去,未必真的没有人动心呀,一旦有人开了城门,那也是个死呀,欧阳先生,得想个办法才是。”高友才有些焦急。
欧阳直微微点头,他知道,就连高友才也并一定完全可靠,持久围城下去,早晚会有人有二心,而这个时候,已经陆陆续续的有义军头目到来,在堂内高谈阔论,欧阳直忽然心中有了主意,凑到高友才耳边说了一句。
高友才听后,哈哈一笑:“这是个好主意,至少也能让大家知道鞑子的诚意。”
正堂内,义军们按照名望和实力排列做好,各自叽叽喳喳的讨论个不停,见没有人主事,一个黑脸汉子说道:“没有人说话,那俺就冒个尖子,先说好了,山西俺们不去,姜瓖自己都被困在大同城里出不来,能给咱们什么好前程,人离乡贱,出了陕西,谁还追随咱们,底下的弟兄那不是要散一大半吗?”
“你的意思是要投降吗?你个蠢蛋,蒲城那边的义军可一个清军没杀,就是不想让吴三桂的兵进城,结果被杀了一万多人,娘的,这要是投降,还不都人头滚滚?”有人登时反驳。
“咱们可以先假意投降,让清军后退,等他们退到了关中,还不就一切好说了吗?”那黑脸汉子说道,此言一出瞬间惹来一阵阵的赞同声,说到底,大家都不想被困死在这榆林城了罢了。
“你叫人家退人家就退,你是吴三桂丈母娘啊,人家听你的?”有人吊着嗓子讥讽说道。
“诸位头领,请安静。咱们听高将军说,高将军,大家奉你为尊,你总该有个主意才是,不然咱们坐困愁城,难以翻身,昔日有........。”一个年级较大的老者老神说道,却被几个头领打断了。
“你他妈的别掉书袋好不好,娘的,听的老子头疼!”
“就是,比比歪歪的没完没了,你上城头去说,估计你叨叨个一天,外面的清军就全烦死了。”
这老者是榆林城的士绅,算是本地乡贤,他们起事多半与姜瓖有关系,之所以陕北起义短时间闹这么大,陕北士绅参与其中也是重要的原因,只不过随着王永强兵败身亡,延绥镇城陷落,士绅力量折损,农民起义军成为了主力,这些人在义军之中越来越不受重视了。
高友才轻咳一声:“好了,都安静吧,我知道,你们各有心思,特别是如今围城局面,外面不断以高官显爵引诱,很多人想求富贵了。只不过,清军在陕北屡屡屠戮,你们还没有胆子,怕投过去也是个死!”
这话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高友才说道:“不管是假意投降,还是去山西,总归要退了城外的清军才是,清军有没有诚意,我倒是有个主意。”
“哦,请高将军给咱们说说。”
高友才说道:“相信你们都收到了清廷的信了,什么总兵参将的,全都是假的,就算把敕封的圣旨拿来,也不过是张纸罢了,鞑子又什么时候讲过信义了?玩弄这些,都是虚头巴脑的,清军要有诚意,就得拿出来真家伙来!”
“真家伙?你是说要钱?”有人登时反应过来。
“就是这个意思,他们要能拿出三十万两犒赏,那我才信他们愿意退兵,信他们给我们的官职是诚心诚意的。”高友才笑呵呵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