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给惠藩想出路
赵铭道轻拍陈梓君的手,说:“陈大人,你还是保持你这颗不成器的恻隐之心吧,我赵铭道能到今时今日的地步,机谋有,武力也有,但与朝廷相比,我认为我最大的能力在于给人活路。
其实这就是现在这个时代,无论是谁,只要能给老百姓活路,改朝换代也好,谋朝篡位也罢,都是可以做到的。不作安安饿殍,效尤奋臂螳螂。想做的比大明朝廷差,其实也不容易。”
陈梓君轻轻点头,这也是他愿意为赵铭道效忠的原因,这些年来追随在赵铭道左右,这位魏王殿下从未有育民、教民之举,更没有什么爱民如子的举措,但他保境安民,让藩下百姓粗安,仍旧被视为万民生佛一样的存在,或许就是因为也有一颗恻隐之心吧。
“王爷,广州那边如何回应。”陈梓君问道。
赵铭道把信往陈梓君面前一推,陈梓君打开,仔仔细细看了一遍,说道:“这是杜永合的亲笔信,可李元胤也签名了,显然在惠藩内部已经达成了共识。杜永合与李元胤二人请求海路撤离到粤西之地,以雷州、琼州为上,安置家眷后,全藩之兵北上肇庆阻清军入桂,请以肇庆、罗定两地续为藩地,为魏王看守魏藩东大门。”
“与我猜的差不多,这两个人,还是无法放弃手中的权力。”赵铭道说。
陈梓君微微点头,从他个人的角度来说,他认为这个条件是很好的,惠藩愿意把全藩亲眷为人质,而且不割魏王麾下一州一县,肇庆、罗定原本就是惠藩藩地,惠藩脱广州之困,为魏王屏藩,虽说之后也需要魏王支援粮草、兵马和军械,但至少可以牵制住广东之清军,让魏王可以全力应对桂林方向的孔有德部。
不过,陈梓君在赵铭道身边也有年头了,他也擅长揣摩心思,听魏王所言,观其脸色,就知道魏王对这个条件并不是多么满意。转念一想,陈梓君立时明白了。
说起来,魏王麾下,军事重心在北面,政治重心在西南,假设魏王能接纳惠藩,那对大明朝廷和瞿式耜肯定就不是现在这个态度了,返回西南后,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趁着清军南下,直趋肇庆,挟持天子北上三边也就是了。
可魏王没有选择这种简单有效的办法,显然所谋更大,瞿式耜代表的士大夫东林党,惠藩这一广东土霸王,还有湖广退下来的各藩镇,在魏王未来主导的格局之中统统没有位置,魏王在此耗费实力,就要一劳永逸的解决所有的内部竞争势力,彻底掌握永历朝廷,以免再受掣肘。
陈梓君想定之后,说道:“如今主动权在王爷手中,广州围困已经六个月,惠藩走投无路,大不了再等些时日,让他们自己找准位置也就是了。反正,别人可能会投降,惠藩是绝对不敢投降的,不是吗?”
这一点,赵铭道是同意的,满清入关以来,虽然招降纳叛很有魄力,但也不是什么人都要,尤其是这种投降之后又反正的反复小人,那是抓一个杀一个,绝无其他出路。惠藩上下是不可能投降的。
赵铭道却是摇头:“不能坐以待对手毙。陈大人,你终究没有指挥过军队,军心可用不可欺,杜永合书信之中明言,全藩子弟翘首以盼魏王驰援......如此云云,显然杜永合向我求援一事,惠藩都已经知晓,至少惠藩高层全都知道了。如果本王一口回绝或者久久不回信,那军心涣散,难免生变,杜永合、李元胤之辈鞑子不可能接纳,但是其他人呢,但凡有一人将领有了二心,开了城门,一切全都完了。”
陈梓君一想也是,杜永合这些武勋、总兵清军未必能接纳,但那些参将游击的,献上广州一城可是大功劳呀,想来尚可喜也不会拒绝这种大礼的。
最重要的是,魏王不接纳永历一朝的实权势力,这件事还没有完全公开,或许在广州城里,魏王还就是全藩子弟心中的救命之人,若是这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断了,谁人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那如何是好,接纳了是麻烦,而且其他藩镇武勋必然效仿呀。”陈梓君说道。
赵铭道想了想说道:“看来,我得给惠藩想一条好出路了。”
陈梓君摇摇头:“微臣想不出惠藩还有什么好出路,微臣只是想说,千万不要相信一个绝境中人的话语,为了保住性命和权力,他们真的什么话都能说出来,什么条件都敢保证答应。”
赵铭道理解陈梓君的提醒,而陈梓君更明白惠藩的处境。魏王不会接纳惠藩,而不是要吞并惠藩,因为在陈梓君看来,惠藩没有什么值得吞并的,广东的藩地只剩下了肇庆一府和罗定这个散州,还是因为清军兵马被牵制在了广州,无暇西进的缘故。
惠藩的军队呢,数量已经不足万人,这样的军队如果要收编整备,需要大量的银钱,而魏王现在恰恰缺少的就是钱,如果有钱,为什么不从西南招募子弟兵,而是要藩镇武勋的那些兵油子呢?
在陈梓君看来,魏王只是不忍一支抗清力量被清军所歼灭罢了。至于广州城这座广州首富之城,魏王更是不在意,他已经不止一次听到魏王说以空间换取时间这样的话了。
赵铭道问:“陈大人,为什么惠藩不会真心臣服于我呢?”
陈梓君直接说道:“藩镇武勋都是自私自利的小人,王爷,说实话,您是我见过最特殊的武勋,您比朝廷更在意大局,更在意百姓呀。其余的藩镇都只在乎自己的荣华富贵,只有您给他们荣华富贵,他们才愿意效力,但最大的荣华富贵是什么,还不就是割据一方当土皇帝吗?
杜永合所属的惠藩也是如此,为什么他们坚守广州,就是因为广州是他们藩地,是财富所在,是权力所在,失去了广州,惠藩就可能土崩瓦解。而投靠您呢?仅仅是可以活命而已,敢问魏王,这些年您东征西讨,有谁在您手里能得到割据一方的地位呢,您忘了杨展将军做的事了吗?”
赵铭道闻言,无奈苦笑,杨展是他同生共死的朋友,二人一起抗清,交情很深,赵铭道北上控制四川之后,维持了杨展藩地的独立,与杨展一起北伐三边,如今杨展是周山大营的副帅,其兄弟杨凌则负责陕西河防,都是大权在握,可是即便是如此,杨展仍然觉得自己在魏王麾下格格不入。
因此他本人在周山的时候,派遣自己的亲兵把自己的家眷从四川送来了昆明,并且上缴了一府四州的官印,直接自己把自己削藩了。连杨展这类人都是如此,更不要说曾经做赵铭道对手的惠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