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 大权独揽
赵铭道搞定了李元胤之后,前往了桂林,而在当月开始,赵铭道麾下水师就不断从广州城中接应惠藩子弟出来,全都安顿在了粤西之地,而他还派遣使者直接前往广州城下,与尚可喜接触,警告他,不要对广州城进行血腥的屠杀和报复。
尚可喜不敢不答应,因为赵铭道的主力军队在中原连战连捷,尚可喜对满清政权已经渐渐没有那么自信,况且,这一次出战广东,并非只是作战,而是封藩,只要打下广东,这里就是他和耿精忠的藩地。
尚可喜自然不愿意招惹卧榻之策的老虎,而在听说广州城内的士绅商贾都惠藩搜刮尽了财产之后,尚可喜更是坚定了这个念头。
在赵铭道那里,尚可喜听说惠藩要前往海外,而不是留在两广作战,他登时觉得,这是鸠占鹊巢的好机会,反而不再加紧进攻,而是联络惠藩快些离开,自己好拥有广州这座岭南第一富裕的城市。
杜永合最终同意前往南洋,继续当自己的土皇帝,他知道,即便南洋现在不是赵铭德的势力范围,这位野心勃勃的魏王将来未必不会把触手伸入那里去,也是不敢得罪,就与尚可喜继续联络,以焚烧全城要挟尚可喜不得屠城,由此也博得了一个不错的名声。
广州在双方各得利益的情况下终于为满清所占,赵铭道与尚可喜私下达成协议,双方各安现状,互不为敌,而在广州陷落的同时,孔有德率领主力两万人大举来攻桂林,桂林的大小藩镇一哄而散,马吉翔抢了皇帝逃亡昆明。
而瞿式耜费尽心力,穷尽一切所经营的一切在清军前锋还未抵达之前,就完全崩坏,他选择留在桂林,而张同敝陪同在了他身边,共同面对死亡。
两个人被进城的孔有德所俘虏,清军孔有德部在桂林周边与赵铭道的新军进行接触,几战几败,赵铭道故意示弱,后退至柳州,他也终于拥有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资本,天子在手,赵铭道率先出手整编所有藩镇,而不是反攻桂林。
各藩镇家眷都在赵铭道手里,虽然有所异动,但也没有闹出什么声势来,不是被剿灭吞并,就是臣服交出兵权。在永历五年初,完全掌握永历朝廷的赵铭道率先对桂林发动反攻,孔有德集中全部兵马守卫桂林。
而赵铭道的杀招却在后面,刘文秀从贵州出发,攻入湖南,大胜续顺公沈永忠,断了孔有德的退路,一路北上,占领长沙和武汉,而孔有德被围困桂林足有半年,赵铭道围而不打,与其进行谈判,最终,孔有德麾下杀孔有德投降,广西全部光复。
之后,赵铭道挥师攻入广东省,尚可喜与耿精忠不敢对抗,直接逃跑进了福建,控制了福建和江西的部分地盘。
清军这才发现不对,命令在家守制的洪承畴出面为五省经略,把江南全部兵马交由他指挥,专门对付西南的赵铭道所部。
而赵铭道则是没有与洪承畴争锋,反而北上前往周山大营,带去了大部分精锐,让中原明军数量达到了十万之众,多尔衮亲自到了洛阳,掌握这支清军,而赵铭道命令明军主力后撤至关中,以潼关工事据守,清军连攻数月都不得,伤亡惨重。
之后赵铭道率军进入山西,直冲北京而去,多尔衮连忙率军北归应对,赵铭道兵出太行山,与多尔衮所率八旗主力决战,多尔衮不能敌,结阵抵抗,但赵铭道立刻派遣骑兵攻打北京,迫使多尔衮放弃阵地,继续北上。
双方在直隶你追我打,清军主力最终崩溃,多尔衮被困孤城,自杀而死。
八旗主力攻潼关不克的时候,处于北京的顺治、孝庄和济尔哈朗就感觉形势不稳,商讨对策,济尔哈朗想要返回辽东故地,孝庄认为那是死路一条,就在济尔哈朗要被说服的时候,赵铭道派人送去书信,要封济尔哈朗为满洲王,济尔哈朗认为,只有手里有兵有权有地盘,才能全身而退,因此收拢了部分兵马前往了辽东。
在得知多尔衮战死之后,孝庄立刻收拢兵马出塞,前往收拢漠南蒙古,退至漠北,控制漠北三部,赵铭道顺势率军进入漠南,控制残留来的漠南各部。
与此同时,一直游击于中原的李定国擅自答应吴三桂投诚,二人合军,南下渡江,占领了南京城,而孝庄退避漠北之前的布置发生了作用。
在退回南京之前,孝庄以满清身份承认了东南周山的鲁监国政权,直接向鲁监国政权和掌管江南的洪承畴提出,赵铭道并非只是与大清为敌,还是与士大夫为敌,如果让赵铭道占领江南,则士大夫们也是完蛋。
尤其,洪承畴、尚可喜、鲁监国等各方势力合作一起,说服了吴三桂倒戈,一举改旗易制,号称恢复大明,两江闽浙和湖广大部都重建了大明,鲁监国直接称帝,把反对与满清合作的张煌言赐死,并且在郑成功不臣服的情况下,袭击了郑成功,郑成功感觉天下之大无处容身,率军收复了宝岛。
自此,满清在赵铭道身后点了一把火,迫使赵铭道不能再追击满清,而是要与鲁监国一朝分出胜负。
赵铭道派遣使者与南京谈判,商定大明一统的事,可南京方面不同意,要求赵铭道退位让权,最终双方兵戎相见。
李定国虽然丢了南京,但是保住了两淮,占据了对南方的优势。
赵铭道带永历从京城南征,与南京、武汉一带连续两场大战战胜伪朝政权,伪朝之中一向反对与满清合作的清流发动反叛,江浙相继投降,大军进攻福建,搂草打兔子,连宝岛一块打下,郑成功逃亡南洋,占了婆罗洲。
赵铭道占领南洋后,宣布以定都长江口松江府,为申京,对江南所有投降过满清的士大夫家庭发动大规模的清算活动,彻底清理了东林党,完全控制了大明朝传统的两京一十三个省,大明正是光复,赵铭道以丞相身份总揽军政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