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私塾?”弓长孙捋了捋短须,沉吟一声道。
姜秀的提议,倒是他不曾想过。
在村里设私塾供给孩子上课的地方不是不可以。
只是,过往村里外来人不多,大都是地地道道的泥腿儿,大字都不识一个,甭提要让他们学夫子写字作诗。
且不说村里老旧的思想浓重,即便是有人愿意送孩子上私塾的,那也是富贵人家子弟才有那般条件。
以往三餐温饱都成问题,谁家还有闲钱送孩子上私塾?
依他所知的,村里拢共就李家大户的儿子正儿八经地上私塾,由先生授教。
再有的便是姜家老宅的老二的闺女上过镇上,那也只是在大成镇上大户人家当过大丫鬟,仅此而已罢了。
姜秀这个提议甚好,怕是村民们老旧思想,不愿意花银子请先生来授教罢了。
“不错。”见弓长孙一脸难色,姜秀点了点头,这才解释道,
“如今日子好了,村里不少人手里都攥着银子,这投资在孩子身上,也算是一行稳当的投资,往后回报决然不会比当下的要少。正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能够广阔视野,不会让人局限于眼前。
不说读书能有多大作为,但至少胸中有墨,会看字算账也不吃亏不是?且如若有能耐的,参加来年秋闱,能混进官场上,那也是一份殊荣。
再说,如今我们村民日子越发地好,学识自然是要跟上,这才能德位相配不是?于村民们来说,只有好处并无坏处,他们哪能不答应?“
确实于村民来说只有百利而无一害。
弓长孙笑眯眯地应道,“好!秀丫头可是好眼界,如今你在村里头的威望都比我这老头子的还要高呢,有你发话,谁还会犹豫不决?我想,这事就这么定下,回头组织村民到祠堂商议,你看如何?”
话落,他想起了什么,又问道,“不过,这先生可是要哪里找?即便是村民愿意让孩子上课,那也得有先生愿意来咱们这穷酸僻壤的地方教书啊。”
姜秀摸了摸下颌。
这请先生的事儿,她来路就想过,心里有那么一个人选。
“念尘叔叔啊。”霍昭歪着脑袋,看着姜秀道。
听见他的话,姜秀露出一抹惊诧,“咦?你怎么会想到他呢。”
霍曜适时接着话开口道,“念尘叔叔曾说,他暂无去处。且这些日子有他的帮助,村民们大都认识他,他学识不错,近两日,村里大半的孩子都跑来跟我们学书,他讲课可是生动有趣,可多孩子喜欢他呢。”
听言,霍昭小鸡啄米地连连点头附和道,“嗯嗯,我们都很喜欢听他讲课,若是他做教课先生的话,定然很受欢迎。”
姜秀当然知晓他的学识很高,要他屈才在这里教这帮小屁孩,可真是委屈了他。
可霍曜说得不错。
他如今也是‘无家可归’之人。
一旦她离开三里村,也不知他是继续游历还是如何,倒不如留在村里,也算是留下他的理由。
至于之后,等私塾稳定下来之后,他若是要离开也可,届时要找先生应当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