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永乐皇帝是人君,就更不能轻易地改变命运了。只要人君的命运一改变,整个天下,皇朝的气运,无数人的生命,都会随之改变。
但方淼淼架不住含山长公主的苦苦哀求,永乐皇帝自年轻时就四处征战,风里来雨里去,身体留下了不少的旧伤,虽然宫里有御医为他精心调养,但终究治标不治本。
含山长公主也不是奢望永乐皇帝能够长生不老,只是希望他的日子能够过得舒坦些,身体上的痛苦能够少一些。
方淼淼便给了她一个瓷瓶,九颗补中益气丹。丹药能够固本培元,祛除伤患,若是永乐皇帝从此以后好好保养身体,延年益寿是不在话下。
永乐皇帝心情舒畅,笑着应道:“我知道了,你都叮嘱了多少遍了。”
含山长公主拾起一枚白子,看似随意地放在棋盘的东北角。
“嘶。这一步转守为攻,把我的一条大龙给杀了。”
永乐皇帝轻吸了口气,搁下手里的茶盏,专心致志地思索着棋局。好一会儿,方才将一枚黑子落下,只见纠结的棋势瞬间变活了起来。
他颇为自得地说道:“置之死地而后生。嗯,这一步,走得不错。”
顿了顿,他眼锋一闪,看似无意地道:“听说汝阳最近很活跃,张罗着要将谢家的姑娘介绍给南儿?”
含山长公主秀眉微蹙,道:“皇兄你也知道了?”
永乐皇帝哈哈一笑,道:“别看我天天窝在宫里,但这天下就没有我不知道的事儿。”
含山长公主不以为然,道:“我知道,皇兄最近弄了一个什么东缉事厂,用的是亲信太监担任首领,听说如今他们只对皇兄负责,横行霸道,可以随意监视,缉拿官员百姓。就连南儿的锦衣卫,也要避东厂的锋芒。”
东厂的权力,有一部分,是与锦衣卫重叠的,而且宦官身处皇宫,与皇帝朝夕相处,明显使用起来比宫外的锦衣卫更为方便,顺手。长远来看,更是有制衡锦衣卫的意图。
永乐皇帝浓眉一挑,道:“哦,是南儿给你说的?”
含山长公主摇了摇头:“他没给我说这些。只是我参加汝阳的宴会,听了一耳朵。”
永乐皇帝叹了口气,道:“果儿,你别生气。我这么做呢,是有原因的。”
含山长公主挥了挥手,道:“皇兄心怀天下,做任何事情都是有理由的,不需要向我解释。”
若是有外人在场,必定会对永乐皇帝和含山长公主的相处模式感到十分的惊讶,含山长公主对永和皇帝没有半点讨好和奉承。开心就笑,不开心就骂,跟普通寻常百姓家的兄妹俩没什么两样。
当然了,若是换一个人,永乐皇帝必定不会如此忍让。他的兄弟姐妹很多,能让他如此信任和看重的,也唯有含山长公主而已。
这不仅仅是年少时的情分,更多的,是他的每一次决定,即便是靖难之役,开弓没有回头箭,一旦输了就要玉石俱焚,含山长公主都是坚定地支持他,从来没有动摇过。
太祖皇帝朱元璋在世时,分封二十五人为藩王,藩王基本上都是太祖皇帝的儿子,分镇全国各地。
藩王的权势很重,拥有自己的护卫兵,少则三千,多则数万,特别是北方边防线的几名藩王,首当其冲,面对的是元朝残余势力,所以拥有指挥军队的权力。
太祖皇帝认为:天下之大,鼻尖藩屏,上卫国家,下安民生。今诸子既长,宜各有爵封,分镇诸国。
朱棣被太祖皇帝封为燕王,就蕃燕京。
本来,他虽然有野心,有能力,但心中也清楚,造反是要被钉在史书的耻辱柱上,即便登上了帝位,恶名也还是无法洗刷的。
建文皇帝朱允炆是朱棣的侄子。他即位之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收拢权力,防止藩王坐大,便听从齐泰,黄子澄等人的建议,迫不及待地进行削藩,并且剥夺藩王的护卫兵。
他先动手对付的是周王,而周王,是朱棣的同母弟弟,关系密切。随后,建文皇帝又先后废湘王,齐王,代王,岷王四王,这一系列的动作,使各藩王感到岌岌可危。
朱棣雄才伟略,杀伐决断,不愿意做案板上的鱼,任人宰割。终于,他以“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必训兵讨之,以清君侧之恶”为理由,挥师南下。
在朱棣攻破金陵城之后,建文皇帝就不知下落。
史书上的寥寥数笔,但朱棣几乎是千年皇权历史上,唯一一个由藩王而起兵成功,最终登上皇位的人。当中的运气,艰辛,危险,甚至生死一线,实在是难以用笔墨来形容。
永乐皇帝朱棣凝视着含山长公主,心中叹息,自己的这个妹妹一直是最硬气要强的。当年建文皇帝想要将朱棣的三个儿子,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一网打尽,想方设法地设下陷阱,引诱入皇宫。是含山长公主单枪匹马闯入皇宫,顶着御林军的长枪短剑,将建文皇帝和几个臣子一顿臭骂,硬是将三人带出宫来,护在自己的府邸。
当建文皇帝回过神来,派兵马围困住含山公主府时,又是她带领着公主府的卫,牢牢守在府门前。
火把熊熊燃烧,火光荧荧闪闪,如潮汐般掩映浮荡,她手握长剑,如同女神一般高傲而不可侵犯。
这一幕,给朱高炽,朱高煦和朱高燧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直到现在,他们都一致认同,这位姑姑,是天下最为勇敢的女人。
永乐皇帝朱棣即位之后,封朱高炽为太子,朱高煦为汉王,朱高燧为赵王。而含山长公主和其他的兄弟姐妹不同,她是上了尊号的,封为定国含山公主,比一般的亲王公主都要尊贵。
而这永乐皇帝还嫌不够,他盘算着要给陆之南封王。
陆之南小时候,曾在燕京住过一段时间,他聪明伶俐,性子又好,极得永乐皇帝和徐皇后的疼爱,就连永乐皇帝的几个儿子,对他也是很维护的。
永乐皇帝的想法,得到了徐皇后,太子,汉王和赵王的一致同意。但含山长公主拒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