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必须找到腐蚀来源
王兵定睛一看,原来没有被腐蚀的部位是这个队友穿上机械机甲中含有C材料的那部分,他心神未定的摸了摸自己的胸口,看来刚才要不是自己是正面对准雪片飘来的方向,恐怕被腐蚀成一滩烂肉的就是自己了!
整个精英小队现在陷入精神恐慌中,因为天上掉下来的腐蚀性物质根本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
恐怖的不是对手的强大,而是你连对手是谁,在哪儿都不知道,它发动的攻击又是全方位式的,这才是最令人感到恐怖的地方。
王兵一边命令所有人现在绝对不能轻举妄动,自己一边在运输大卡车的后方仔细用肉眼观察天下飘下的片片雪花中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
如果这种腐蚀性的物质是掺杂在雪花之中,融为一体的话,那就说明这威胁来自于天空而不是地面。
因为雪花的形成是在高空中的云层之中进行的,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威胁可就大了。
另外一种可能就是,腐蚀性的物质是单独存在的,只是它的形态不容易被肉眼观察到,那么就有可能来自地面了。
怎么理解这种可能性?举个简单的例子,火箭弹发射车,从地面发射,然后在空中形成弧线之后再掉落至目标区域的地面。
雪没有变小,腐蚀的情况却越来越严重了。
简单来说,所有车辆,包括中巴车和运输大卡车的金属表面都已经开始出现腐蚀的痕迹,但是毕竟是金属不是肌肉,所以腐蚀的程度很慢。
不过,车辆表面的漆开始一片片的出现斑点,这种痕迹感觉就像是天上在下硫酸雨一样。
现在,所有人都被困在车内,根本不敢出去,唯一一个还没有在车内的,恐怕就是胆子最大的王兵了。
他现在所处这个背风的角度,雪花是接触不到他身体的任何部位的,这主要来源于风向。
但是,谁也不敢说风向就一直不会变,他在这个位置竭尽所能的观察,就是为了找出破解目前困局的情况。
本来,他完全可以上车,带上所有人一走了之,大不了等到不下雪的时候再次卷土重来。
可是王兵不知道为什么,他在冥冥之中感觉到,这种腐蚀性的物质,肯定是某种变异生物的能力,如果不解决掉这玩意儿,那下次来半路中又来这么一出,你怎么解决?
始终都要面对的问题,倒不如趁着今天兵强马壮一并解决掉。以后就不用再来这个该死的鬼火力发电厂了。
车上的李书磊很担心王兵的安危,他拿起对讲机提醒道:“兵哥,你还是赶紧上车吧,要不然万一你出什么意外……”
王兵道:“嘘……我正在努力观察,马上就要找到腐蚀的秘密所在了,你们都不要动,我还需要一点时间。”
王兵用眼神仔细观察地面腐蚀的情况,眯着眼睛的他看着不断下落的雪花,和地面腐蚀的斑点,努力的试图找出二者之间的联系。
经过几分钟目不转睛的观察,他已经确定了一件事。
不是每一片雪花下落的地方都会产生腐蚀斑点,也就是说,这应该是自己设想的第二种情况。即这种腐蚀性物质和雪花,是两回事,并没有混在其中。
从风向来看,假设这种物质是从地面发射出来高抛到空中,然后再落地的话……
那么可以通过简单的物理知识大概估算出发射点的方向,至于距离,目测是肯定算不出来的。
这个方向,难道不正是刚才叶天雨所说的,球型怪物所处的两点钟方向吗?果然是这玩意儿在捣鬼!
其实,一开始王兵就已经联想到,很有可能是那种球型怪物在搞鬼,不过一来这玩意儿已经远离了车队,二来自己毕竟没有亲眼看到它喷吐腐蚀性液体的场面。
不过现在的情况,除了这东西,你还能联想到其他玩意儿造成如此困难的局面吗?
打定主意的王兵,拿起手中的对讲机说道:“叶天雨,观察两点钟方向,能否发现异常?”
已经隐藏在货箱内的叶天雨说道:“我这里没有办法用望远镜了。”
“赶快想办法进入车辆内部透过玻璃观察!”
现在唯一的一个好消息就是所有车辆的玻璃好像并不收这种腐蚀性物质的作用,至少车窗和挡风玻璃都是完好的,但是,打开的雨刮器上面仍然有被腐蚀的痕迹。
叶天雨咬了咬牙,这对她来说是一件非常冒险的事情,她听到王兵说的两点钟方向,也猜到了他的想法,知道王兵怀疑是球型怪物在作祟。
她对同样在货箱内部的叶天晴说道:“找找货箱里面有什么可以遮挡的东西,我必须挡住自己的身体然后快速进入车辆内部,要不然可能我会和刚才那名队员的下场一样。”
叶天晴在货箱内找到一个纸箱子,这不知道以前是装什么的,但是现在这个时候只有这玩意儿可以稍微起一点遮挡的作用了。
距离不远的王兵很快看到运输大卡货箱上出现了一个顶着纸壳的身影,她快速的跳下车然后打开车门进入车辆内部,仅仅只用了不到十秒钟的时间。
但是就是这短暂的十秒钟,纸壳上面居然也出现了几个小洞,腐蚀性物质完全能够对纸壳产生作用,王兵在心里捏了一把汗,但愿叶天雨不会有什么事情,因为就他刚才看到的那一幕,腐蚀性液体最强大的地方就是只要它接触了人体,就会迅速扩大被腐蚀的肌肉,形成一个大洞。
“我已经安全抵达车辆内部。”叶天晴的声音传来,王兵这下才松了一口气。
拿起7*50的双筒望远镜(目镜口径为五十毫米,有效放大倍数为七倍),叶天晴朝着王兵制定的方向望去,那里依然是白茫茫的一片,看不出来有球型怪物的影子。
而且雪花的白色给观察增添了极大的阻力,快速下落的雪花是动态的,人的肉眼太难捕捉这种细节下的一丝丝变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