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的事情实在太多了,后来曹操被骂得实在招架不住,专门写信求饶。最后曹操还是咽不下这口恶气,把孔融全家给杀了。就是在临死的时候,孔融不满十岁的一双儿女又留下了“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的成语。
一家三口都这么有才,这么早熟,真是不服不行啊!
世间有刘备
向刘备求救的时候,孔融正担任北海相。他这个北海相的官职,也是靠骂人骂来的。
当时董卓把持朝廷政府,倒行逆施,很多人不满,以孔融的性格自然免不了又指桑骂槐、顾左右而言董卓一番。
于是,董卓就送了他这个官做。
当然,以德抱怨从来都不是董卓的做事风格,不是他不想杀孔融,而是恨得咬牙切齿却又不敢杀,这与不敢杀卢植的原因是一样一样地——名气太大了。董卓让孔融去北海做官,与日后曹操送祢衡到刘表那里的用意也是一样一样地——借刀杀人。
因为当时北海一带的黄巾军闹腾得非常厉害,派去的官十有八九会被黄巾军就地解决。如果孔融鸿运高照逢凶化吉没有因公殉职,那也不可能治理好地方,这样一来,孔融的名声就算毁了;作为一个大名人,孔融最金贵的就是名声,毁了他的名声看他还怎么混?
孔融到北海上任后,他的主要工作也是两手抓,一手抓内政,一手抓国防。
抓内政的一手很硬。孔融召集人民群众,加快城市建设,新筑了几座城池;同时继承老祖宗孔子遗风,狠抓教育,广泛建立学校;还重视人才,先后荐举了郑玄(卢植的师兄)、彭璆、邴原等人。内政建设颇有成效,得到一致肯定,孔融因此被人尊称为“孔北海”。
抓国防的一手很软。董卓没有算错,孔融到北海后确实没过上几天安稳日子,黄巾军一直在北海想走就走想来就来,跟在自己家似的,拿孔融一点不当外人。
孔融虽然文才很好,名气很大,可是术业有专攻,打仗不是他的强项,加上黄巾军实在太多,因而几次三番吃败仗,到后来居然被起义军赶出了治所,只好跑到都昌临时安了个家。
孔融想在都昌避避风头,偏偏黄巾军头领管亥不答应,率领黄巾军把都昌城围了个水泄不通。
形势如此危机,孔融不能坐着等死,只好派遣猛人太史慈突围而出,找人求救。
孔融要找的人正是平原相刘备。
孔融当时已经举世闻名,而刘备混在各路军阀中间还没有显山露水,知道他的人并不多。
因此,当刘备从杀出重围的太史慈那里,得知如雷贯耳的孔融孔北海,正盼星星盼月亮般地盼着他前去救命的时候,惊喜之下说了一句流传甚广的话:“孔北海竟然还知道世间有个刘备呀?”(孔北海乃复知天下有刘备邪)
这句话被好多人认为是刘备名气太小的印证,其实理解为孔融名气实在太大更恰当一些。这样的事例,在我们生活中也时有发生:一个在业界小有名气的人,得知仰慕已久的业界巨头不但知道有自己这么一号人物,而且还来向自己寻求帮助,能保持淡定不激动的没有几个。这句话记载于,很明显作者范晔也是用来强调孔融的名气有多大。
惊喜之后,刘备毫不犹豫,带上能够调动的三千主力军队,前去都昌救援孔融。
既然大名人孔融如此信任刘备,刘备就不能辜负他的信任。何况在这个风生水起的乱世,只有一刀一枪才能拼杀出一个明天,才能证明在这个乱世中自己的坚强存在。
当刘备的军队到达都昌城下的时候,围城的黄巾军看形势不对,本着好汉不吃眼前亏的精神,撒腿走人了。
这件事虽然没有给刘备带来实惠,却为他的跳槽简历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从此,刘备不但结识了大名人孔融,成了他的救命恩人,而且在全国人民心目中树立起急公好义、见义勇为的良好形象。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此后他人有难了,自然也会想到找刘备帮忙。
很快,下一个向刘备求救的难民出现了,他的来头很大——徐州牧陶谦。
徐州殇
曹操怒了。
按照曹操的哲学,从来只许他对不起别人,不许别人对不起他(宁我负人,毋人负我)。得知老爹和弟弟等家人全部被杀,他二话不说决定起兵报仇。凶手张闿已经跑了,但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陶谦跑不了,徐州更跑不了。
不久,即使放在五千年历史中来看,照样罪恶昭著、惨无人道的一幕出现了:
初平四年(193年),曹操击(陶)谦,破彭城傅阳。谦退保郯,操攻之不能克,乃还。过拔取虑、雎陵、夏丘,皆屠之。凡杀男女数十万人,鸡犬无余,泗水为之不流,自是五县城保,无复行迹。初三辅遭李傕乱,百姓流移依谦者皆歼。
……
每次读到这些内容,我都有种无语的感觉。
再多的言语也难以说清如此的罪恶,再多的辩解也难以掩盖这样的事实(曹操屠城还有多次)。
曹操是个争议很大的人物,尤其在当代,曹操少守拘束活出真性情的个人主义风格,符合很多人的口味,很受一些人的推崇。
但我们同时也不应该选择性地忘记曹操的罪恶。屠杀几十万人口,(如果以所占人口比例来计算,则有过之而无不及),罪行令人发指。
曹操为报家仇可以理解,乘机攻城略地可以理解,追究凶手张闿的责任可以理解,甚至不论陶谦知情不知情追究他的连带责任也可以理解,但无论如何,责任是追究不到手无寸铁的徐州百姓头上的。不分男女老幼全部杀光,实在是罪大恶极。
我虽然读书不多,道理懂得不多,但至少还是分得清善恶的,起码还是知道滥杀无辜不是丰功伟绩,屠戮妇婴不是不得不为,而是十足的残酷和暴虐。
任何一个人,哪怕再贫穷再愚昧再落后,也不是生来被人滥杀的。
当然,我们不必因此就将曹操一生的所有作为都全盘否定。应该就事论事,实事求是,在看到他的一些功绩的时候,也不必回避和掩饰他的罪恶,应当正视历史。
历史就是历史,任何矫情和掩饰,都是徒劳的。
有人将曹操称作“可爱的奸雄”,恕我愚钝,我实在看不出曹操可爱在何处。
对于当时的徐州人民来说,无论是被屠杀的,还是活着的,曹操对他们来说更谈不上可爱,而是深入骨髓的可怕和咬牙切齿的可恨。
作为徐州牧的陶谦就是又怕又恨,人民都快被杀光了,他还牧个什么?而且曹操要杀的人首当其冲的就是他。
第一轮屠杀于兴平元年(194年)春天结束。不是曹操忽然良心发现要回头是岸,只是因为没有军粮了,士兵们是不可能饿着肚子打仗干活的。所以他带着军队回到根据地兖州度春荒去了。
徐州迎来了一段时间的安宁。
这是暴风雨到来之前短暂的安宁。
没过几个月,到了夏粮即将成熟的时候,可怕的曹操又卷土重来。
陶谦打不过曹操,只好满世界找人救命。
不用说,陶谦和大伙想到一块儿去了——想到了不久前见义勇为救过孔融的刘备。
陶谦不是傻子,他清楚曹操的军队不是没有多少战斗力的黄巾军,找一个平原相刘备救命还远远不够,他还满世界找别人。但前来救他的除了刘备,就只有青州刺史田楷了。
这一场战争,对于陶谦阵营来说是抵抗杀戮的正义战争。
令人遗憾的是,有正义不一定就有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