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些人甘于在贫困中混日子,这些人中很少有人能够静心思考,自己为什么会无法脱离贫困的圈子,不能够像富人一样赚取大量的财富,过着富裕的生活。其实,大部分人都有一个美好的财富梦想,一些人成功地将自己的财富梦想转化成现实,成为别人艳羡的富翁和成功者,由此改变了自己贫困的命运。然而,另一些人的财富梦想永远都是一个美丽的幻想,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总是无法挣脱贫困的纠缠。那么,究竟是哪些因素造成了这样的差别呢?关键因素就是,一些穷人甘于贫困,而另一些穷人不甘于贫困。当然,还有许多其他因素,例如及时行动的作风、对待财富的态度和敢于冒险的精神,而是否得到贵人的帮助、是否敢于创新、是否确立了一个合适的目标等都是影响穷人们能否成功致富的原因。聪明的人们往往懂得将这些因素综合起来,然后在不断的努力之下总有一天创造出惊人的财富。
中国人向来崇尚“知足常乐”,而从另一个角度讲,如果能够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做到清心寡欲,也未尝不是坏事。可是,如果一个人身处贫困却不思进取,甘心在贫困中沉沦,甘心就此终老一生,就不是一件值得鼓励的事情了。
其实,有许多穷人都不甘心在贫困中潦倒终生,但是,他们往往在有了致富梦想和致富目标之后因为无法实现而放弃,最后蜷缩在一个不被人注意的角落里,并安慰自己安于贫穷。这不是清心寡欲,而是一种逃避,甚至是懦弱和胆怯的表现。的确,幸福与否与金钱的多少无关。然而,大多数人都不愿意在穷困潦倒中终其一生,可是实际上,有些人却无法改变自己贫穷的现状。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没有恒心和毅力来改变自己贫穷的现状。实际上,每个人都有惰性,如果一个人在固定不变的状态中长期生活,那么只需要付出约一半的精力就可以处理生活和工作中的大部分事情。如此一来,惰性就会萌发,进而使人变得懒惰,不思进取。此外,还有一些人,他们有致富的梦想,也有致富的目标,并能将它们付诸实践。可是,当他们在实现自己致富目标的过程中遇到挫败的时候,就立刻会变得心灰意冷,失去执著的毅力和勇气,最终安慰自己:“知足常乐,不如安心过这样的生活吧!”还有一些人不甘心终身贫穷,立志改变自己贫穷的现状,虽然在改变贫穷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挫折和失败,但是从不改变自己“脱离贫困”的初衷,最终做出一番大成绩,成了被别人羡慕的富人。
大卫·布朗就是这样一个例子。英国人大卫·布朗是贫苦人家的后代。他出生于1904年,父亲仅仅依靠一间小型的齿轮制造厂维持生计,而尽管收入微薄,却是全家人的生存依靠。因此,大卫·布朗的家人长期在贫困的状态下生活。童年的大卫·布朗和其他穷苦人家的孩子一样,始终不知道大量财富的概念是什么。但是,布朗一家并不同于其他的穷人——其他的穷人总是劝说自己“就在贫困中过一生”,而布朗一家却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富裕的向往。尽管贫困已经令自己为生计费尽心思,可是大卫·布朗的父亲却始终保持着头脑的清醒。他清楚,穷人并不是注定要一生受穷,只要想办法获得财富、积累财富,终究有一天会摆脱贫穷,成为富人。因此,大卫·布朗的父亲始终没有停止对致富道路的探索。可是,收效甚微。这令大卫·布朗的父亲多多少少有些失望,于是他将富裕的梦想寄托在了儿子的身上。一方面,他严格要求大卫·布朗勤于学习和思考;另一方面,他要求大卫·布朗每逢休息日就前往自己的齿轮厂做工,并且不给他任何特殊待遇。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和教育下,大卫·布朗在父亲的工厂中磨砺了许久。渐渐地,大卫·布朗掌握了一些工业技术,同时养成了艰苦奋斗的习惯,并且给自己树立了致富的目标。经过长期观察,大卫·布朗发现,与齿轮制造业相比,赛车行业是一个更具有潜力的行业,他预感到,赛车比赛很快就会成为人们的流行娱乐方式。于是,大卫·布朗没有将目光局限于父亲的小型齿轮厂,而是将自己的目标定在了赛车领域。
大卫·布朗希望能够利用自己在齿轮厂积累下的业务经验,在赛车生产领域闯出成功的事业,在世界占据一席之地。
于是,大卫·布朗克服了重重困难,成立了大卫·布朗公司,专门生产改良赛车。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他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并不惜花费大量的精力和金钱聘请专家和技术人员研究、设计。1948年,在比利时举办的国际汽车大赛中,布朗生产的马丁牌赛车一举夺魁。随后,大卫·布朗的公司在一夜之间成名。在这之后,订单像雪片一样飞来。从此,布朗走上了成功之路。
布朗的经历告诉我们,人生就像一个竞技场,“致富”同样是一次竞技。一个渴望成就大事业、希望改变自己贫困现状的穷人只有不安于贫困,树立正确的致富目标,并且将它付诸实践,才有改变自己困窘现状的希望。否则,你的最终结局只能是在贫困中终老一生,永远不能体会财富带来的喜悦感觉。只有勇于向困难的目标挑战,立志改变自己贫困现状的人才能够走进别样的生活。
五彩斑斓的世界对两只蝶蛹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两只蝶蛹透过薄薄的一层膜,好奇地观看着外面多彩的世界。一只蝶蛹禁不住感叹:“世界太美了!我什么时候才能够飞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啊!”
另一只蝶蛹却不赞同它的说法:“我才不想飞出去呢!前天,暴雨突降,蜜蜂和蝴蝶被暴雨打得狼狈不堪,它们拖着湿漉漉的身体,四处寻找可以藏身的地方。不管外面的世界多么美丽,到了天气坏的时候,连个藏身的地方都没有,这又有什么值得羡慕的呢?”
第一只蝶蛹反驳到:“可是,相比之下,还是风和日丽的日子多啊!”
第二只蝶蛹仍然不赞同它的说法:“风和日丽并不代表太平无事。蛇吃青蛙,小鸟被石子击伤,鱼儿被渔网网住,豹子跌进陷阱,兔子被猎人射中……这些都是不安全的因素啊!”
第一只蝶蛹仍然坚持自己的看法:“可是,这样蜷缩在小小的蝶膜中,一动不动,又有什么意义呢?”
第二只蝶蛹又反驳道:“你呀,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蝶膜虽然小,可是它安全、温暖,绝对是最佳居所!”
第一只蝶蛹思前想后,说道:“不管怎样,我要飞出去!”
几天之后,第一只蝶蛹果然破茧而出,冲向多彩的世界;而第二只蝶蛹却固执地躲在自认为安全、温暖的窝中。结果,第二只蝶蛹成了一只干瘪的蝶膜。一阵大风刮过,它被吹到了火里,结束了自己短暂的一生。而此时,一只美丽的蝴蝶正在多彩的世界里翩翩起舞。
其实,第一只蝶蛹就好比成功改变自己贫困生活状态的人,而第二只蝶蛹就好比安于贫困,进而持续贫困,最终在贫困中潦倒一生的人。实际上,决定他们命运的因素就是自己的心态。当人们产生了改变贫困的愿望之后,有了自己的目标,必然会产生成就事业、改变自己的决心和毅力。有了目标,人就有了前进的方向,就能够脚踏实地地前进,摆脱贫困,最终达到一个美好的人生境界。
改变命运的财富箴言
决定人们能否致富的因素之一就是,是否树立了致富的目标,并为之产生强烈的欲望和动力。如果一个人甘心庸庸碌碌,无所作为,安于贫困,那么他的生活注定了无生趣。“知足常乐”固然是个好心态,但是安于贫穷却不是最佳选择。穷人只有先拥有不安于贫穷的心理,才能产生致富的愿望,树立致富的目标。与其在贫困中潦倒一生,不如立志改变贫困的现状,同时为之奋力一搏。
每个人都渴望财富,尤其是那些时时为衣食而忧的穷人们。可是,有一些人一生无法摆脱贫困。还有一些人,他们不甘心在贫困中消磨一生,决心改变贫困的现状。实际上,最后能够改变自己贫困命运的,正是这些不甘心的人。
许多人不能获取财富的原因之一,是因为他们具备一种相信命运的心理。他们认为,自己天生就是贫穷的命运,即使耗尽了全身的力气,都无法挣脱沉重的枷锁。在这种心态的影响下,他们不敢奢望财富,甘心在贫困中度过一生,所以他们只能贫困。而只有那些相信自己不会永远贫穷的人才会不甘心贫穷,才不会永远贫穷。
美国巨富富勒是一个成功致富的典范。他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家庭,他的母亲生养了7个孩子。为了生计,富勒不得不早早地挣钱:5岁开始劳动,9岁就和成人一样赶骡子挣钱。
一天,富勒的母亲对他说:“富勒,我们不应该如此贫穷,我不想听到你们说‘我们的贫穷是上帝的意愿’。实际上,我们贫穷的真正原因是你们的父亲从来就没有产生过致富的愿望。包括你们在内的任何一个人都没有致富的想法。”
母亲的话沉重地打击着富勒的心房,以致他开始思考致富的道路。仔细思考后,他选择了做销售。于是,他和今天所有的推销员一样,逐门逐户地推销肥皂。12年之后,他积攒了2.5万美元。一天,他得到了一个消息:向他提供肥皂的那家公司要拍卖出售,售价是15万美元。这个消息令他兴奋不已。通过努力,他与这家公司达成协议,先缴纳2.5美元为保证金,然后他必须在10天之内付清余额,否则这家公司有权力不退还他的2.5万美元。这条协议无疑是把他逼上了绝路。
身处绝境的富勒不仅没有感觉到绝望,反而感到无比的激动。那么,是什么使得他有胆量冒如此巨大的风险呢?正是他渴望致富的愿望。于是,他立即开始筹钱。12年的推销工作使他建立了很好的人脉,凭借着自己的人际关系他筹措到了11.5万美元,这样就还剩1万美元了。可是,直至第10天的前夜,他的最后1万美元仍然没有着落。此时的他发愁了,可是他强烈的致富念头依然冲击着他的心灵,支撑着他,使他不绝望。
不甘心的富勒执著地走上街头继续寻找资金的来源(此时已经是深夜11点)。他驱车走遍了61号大街,看到一幢商业大楼里透射出暖暖的灯光。他走进这幢商业楼,在昏黄的灯光里,看到一个由于勤奋工作而疲惫不堪的先生。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富勒忘记了初见这位先生的陌生和尴尬,不假思索地对那位先生说道:“先生,你希望赚到1000美元吗?”
对于那位先生来讲,富勒的话就是一种突如其来的好运气。他答道:“当然想了!”富勒说:“那么,请你给我开一张1万美元的支票,等到我归还您欠款的时候,我将另外给您1000美元的利润。”
接下来,富勒向那位先生讲述了自己的困境,并且向他出示了相关资料。这个人被富勒的精神感动,答应了富勒的请求。就这样,富勒拿到了最后的1万美元,成功购买下了肥皂公司。之后,他不断地将公司发展壮大,使自己走进了世界巨富的行列。
富勒在回忆这段经历的时候说:“当时,我已经用尽了我所知道的一切资金来源。我在幽暗的房间中跪下祈祷,希望上帝使我遇见一个能够及时给我1万美元的人,直至我在61号大街看到一幢商业大楼里的灯光。”
富勒的故事告诉那些渴望财富的人们,积极的心态也是创造财富的关键之一。若想脱离穷人的队伍,成为富人中的一员,首先应该相信自己有创造财富的能力。因此,穷人们应该告诉自己“我能够创造财富”,而不是对自己说“我的贫穷命运是上帝注定的”。一个人的心灵被消极的心理状态占领,那么他的致富行动必然会受到影响,从而使自己失去斗志,进而甘愿在贫穷中度过一生。
对于穷人们来讲,甘心贫困的心理是最可怕的,因为它将使人失去争取成功和财富的激情,永远无法改变贫困的生活。只有那些不惧风险,积极行动的人才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才会有机会获得令人羡慕的财富和成功。
改变命运的财富箴言
能够成功地获取财富离不开心理因素,而不甘心贫困的心理正是使一个人迈上财富之路的开始。持有“无论怎样努力也无法改变我的贫困生活”心态的人更容易甘于贫困,这样他们必将贫困一生,而只有那些持有“我要改变命运,努力致富”心态的人才有机会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换句话讲,甘心贫穷正是阻碍人们获取成功的最可怕的心理之一,只有那些不甘心贫困的人才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赚取到一定的财富。
“钱是赚出来的”,这是鼎鼎大名的摩根财团创始人J·P·摩根总结出的致富秘诀。可以说,这个秘诀是能让人脱离贫困,成为富翁的秘诀之一。富翁和穷人对待金钱的态度是不一样的。穷人认为想要成为富翁,首先不能让手中的金钱遭受一点损失。因此他们在得到一笔财富之后,总是想方设法地将其保存起来。但是他们却不知道,正是这样的行为,才会使自己屡次错失成为富翁的良机。而富翁则不同,无论他们拥有多少钱,赚到多少钱,他们都不认为这是自己追逐财富的终点。他们会努力寻找一切能赚钱的机会,让手中的钱生钱,像滚雪球一般将财产越滚越大。
富可敌国的J·P·摩根认为,只有不停地赚钱,才能令一个人成为富翁。他就是秉持这样的原则,进而将摩根财团打造成当今这个规模的,而他掌握的摩根财团甚至能够帮助美国经济起死回生。
没有一个富翁是靠省钱成为亿万富翁的,人们常说“省不如赚”,其实就是缘自这个道理。因此,人们只有懂得赚钱、学会赚钱、敢于赚钱,才能获得财富。而只懂得储蓄的人,相当于与贫穷之间划上等号。
下面这个美国企业家的故事充分证明了“省不如赚”这一观点。
这位企业家出生在纽约的贫民窟。生活在这里的人都是穷人,他们必须每日为生计奔波劳碌。但在这样的环境中却走出了一位闻名世界的富翁——乔治·皮博迪先生。
皮博迪生活在一个九口之家,家中的经济来源全部来自外出工作的父亲。他的父亲并不是什么公司的管理者,只是一名普通的职员,收入很难维持一个家庭的开销。所幸,皮博迪的母亲很会节省,总是能将钱花得恰到好处,而尽管是这样,他们一家也只能勉强维持温饱。如果家中有人生病,对于这个家庭来讲,无异于雪上加霜。
随着孩子不断长大,家里的负担越来越重,父亲一人再也无法承担家里的开销了。无可奈何的父亲找来大儿子,对他说:“孩子,你看到家里的情况了。现在是越来越艰难,你的弟弟妹妹很快就要饿肚子了。我知道你还小,但是没办法,你没有出生在一个富人的家庭,所以你只能出去谋生,养活你自己,如果有可能,你也要赚些钱养活你的弟弟妹妹。我无法为你提供更好的条件,在你出发之前我要送给你几句话,这些话会对你的未来有很大的帮助。也许你会成为帮助咱们家走出贫困的人。”
父亲顿了顿,发现大儿子在很认真地听他讲话,于是他神色凝重地说:“全家只靠我一个人的微薄工资度日。值得庆幸的是,你的妈妈很会持家,我们家才能勉强维持温饱,否则我们恐怕早就过上饥肠辘辘的日子了。不管你的妈妈多么会持家,多么能节省,我们家还是无法摆脱贫困、走出贫民窟,而这就是由于我们只知道节俭、攒钱而不懂得如何赚取更多的钱。正是因为这样,我才希望你能出去闯荡。我和你妈妈已经老了,没有那种敢拼的劲头了。而你正年轻,有着无限可能的未来,只要你胆大心细、敢闯敢拼,就一定能走上一条摆脱贫困的致富大路。”最后,他的父亲再一次强调:“现在你的面前已经有两条路,一条写着冒险,一条写着保险。如果你选择走保险的道路,那么你最终只能像我这样虽忙碌了一辈子却依然贫困,因为保险的生活方式会让你失去获得财富的可能。如果你选择冒险的道路,那么恭喜你,我的儿子,你已经领悟获得财富的秘诀。也许你在这条道路上会遇到很多荆棘,失去很多东西,甚至会将你逼到悬崖,但是只要坚持走下去,你最终得到的将是冒险后的财富,成为富人,我们家将会因你而摆脱贫困,走出贫民窟。”
第二天,这个男孩离开生活了15年的家,踏上了谋生的道路。他找到的第一份工作是替别人放贷。一年后,他通过这份工作攒下了一些钱。看着自己手中的存款,他开心极了,而开心的同时他也想起了父亲所说的话,于是他开始思考如何利用这笔存款赚到更多的钱。
通过自己的工作,他发现很多干货商人来贷款,便判定干货生意很走俏,而如果能做干货批发生意,一定能从中发一笔财。想到做到,他立即辞了工作,做起干货批发生意。由于他天资聪颖,又十分勤快,没过多久,他的生意越做越大,钱也越赚越多。没过3年,他就将家人接出了贫民窟。
将家人接出贫民窟没过多久,批发干货的生意已经不能满足他对财富的追求。经过慎重考虑,他决定到英国伦敦谋求更大的发展。到了英国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探索,他将眼光聚焦在了金融业。
在英国的创业初期,他做的是承兑银行生意。“承兑银行”相当于现代的投资银行,在当时是一种新兴、时髦的高级金融业务。在当时,只要涉足该业务,就能赚大钱。凭借这一业务他在金融界名声鹊起,成为其中的佼佼者。不久后,他在布朗兄弟的引荐下,进入英国金融界的上流社会,成为世界级富翁的一员。
至此,相信熟悉他的事迹的人都已经想到他是谁了,而他就是摩根财团的奠基人——乔治·皮博迪。
皮博迪的一生充满着传奇,他的致富道路用他所说的一句话总结就是:“如果你不想办法让你的钱流动起来,让它不断带来收益,那么你将会被金钱和财富拒之门外。”
改变命运的财富箴言
要想脱离贫穷,成为富人,就一定要改变观念,不要再认为攒钱能让你变成亿万富翁、千万富翁。获得财富的方式之一就是通过努力不断赚钱,而不是节省。节约和储蓄的确是值得称赞的一种习惯,但一味地节省会令人变得保守,安于现状,一旦如此,你的生活就会被打上贫困的烙印。那时候即使有机会摆在你的面前,你也会丧失追求财富的勇气,从而白白错失良机。只有让手中的钱流动起来,并且拥有强烈的创富欲望,你才能摆脱贫困成为一个富有的人。
能够获取大量的财富,并且跻身富人行列,是很多穷人的愿望。可是,这却不是每一个向往财富的穷人都能够实现的愿望。究其原因,并不是穷人们不渴望财富,也并非他们甘心在贫困中沉沦,而是他们缺少“进取心”。
实际上,大多数穷人都有获取财富的渴望。在这种渴望的促使下,虽然穷人树立致富的目标容易,但有毅力和勇气将它实现却并非易事。在实现致富目标的过程中,“进取心”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没有进取心,人们就很容易被创业道路中出现的问题打败,最终可能使致富梦想破灭。
此外,还有一些人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在树立致富目标后的最初阶段,他们能够积极地对待一切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自己的致富目标。但是,当他们积累了一些财富之后,会认为自己已经彻底改变了贫困的生活状况并因而沾沾自喜,变得不再像从前那样积极进取,重新回到“混日子”的生活状态中。如此一来,获取财富的机会就会离他们悄然远去,而他们已经得到的财富也会被他们消耗殆尽。最终,这些失去了进取心的人会再次回到穷人的行列。
1907年,弗兰克·贝塔哥前往滨州的约翰斯顿参加三州联赛,之后他却被解雇了。疑惑不解的弗兰克找到老板询问理由。老板说,他就像一个冷漠的老球员一样没有激情,没有进取心,球队里不能有这样的球员影响全队的质量。于是,弗兰克不得不离开约翰斯顿,前往宾州的切斯特队参加大西洋联赛。
在切斯特队,弗兰克每个月只能拿到25美元的报酬。之后,弗兰克来到了康州的纽黑文队。在纽黑文,弗兰克以一名新手的心态努力进取。在一次比赛中,他抓住对手的失误,奋力跑向主垒,为自己的队伍夺得了重要的1分。第二天,报纸上竟然出现了他的名字,并且对他赞赏道:“这是一个充满了激情的新手,他有着强烈的进取心。他用他的热情感染了他的队友,他们不仅赢得了比赛,还发挥出了更高的水平。”
弗兰克将这篇报道裁剪下来,寄给了当初解雇他的那个球队老板。可以想象,那个老板在看到这份报道的时候是怎样的惊讶。随后,弗兰克在纽黑文队的月薪从25美元瞬间上涨到185美元。
两年之后,弗兰克的棒球生涯正值蒸蒸日上的阶段,而在此期间他却在一次比赛中不小心弄伤了手臂,这使他不得不告别自己喜爱的棒球生涯,回到了故乡费城。在费城,他找到了一份工作,在一家卖分期付款家具的店里当收款员。每天,他骑着车子在大街上奔波,却只能够挣得1美元。就这样,他度过了两年沉闷的时光。两年之后,他离开了这家家具店,受聘于一家人寿保险公司,从事推销业务。在从事推销业务的最初10个月,他几乎是在“混日子”的状态中度过的。在他看来,这10个月是他最漫长、最无望的10个月。这段时间,他几乎是在挣扎中度过的。经过反复思考,他认为自己不适合从事推销业务。那么,离开了推销业务,自己的出路又在哪里呢?苦苦思索得不到答案的他不得不再次四处求职,但他却屡屡碰壁。在这种状态下,一种莫名其妙的、复杂难言的恐惧感占据了他的心灵。
可是,弗兰克不愿意就此放弃——他清楚,如果就此放弃,那么他将一生与成功无缘。他抱着一线希望,倾听了戴尔·卡耐基先生主持的演讲。一次,轮到他发言的时候,卡耐基先生打断了他,并毫不客气地说:“先生,请等一等,为什么你的发言毫无激情?这样死气沉沉的发言怎么会使大家产生兴趣呢?”
当天晚上,弗兰克回到家中,仔细回味卡耐基先生的话,辗转难眠。他回想起在约翰斯顿和纽黑文打球时的情景,这使他瞬间明白:最初毁了他棒球生涯的恶习正在摧毁他的推销员生涯。于是,他决定要找回自己的激情,再次成为一个有上进心的人,以最初进入纽黑文队的心态来对待自己的推销员生涯。而这使他迎来了他人生中的一次重要的转折点。
第二天,依旧旭日高升。弗兰克重整精神,打出了这一天的第一个推销电话。这是一个速战速决的电话,有了目标的弗兰克变得充满了热情。他的热情使他很快便征服了电话那端的顾客——顾客答应他同他面谈。
在后来的面谈中,那个顾客挺直了腰身,向弗兰克询问与人寿保险相关的事情,而弗兰克也充满热情地回答他。弗兰克充满激情的工作态度迅速征服了这个顾客,最后,这个顾客购买了一份保险,而此人就是埃尔·安蒙斯,费城谷物商人。
安蒙斯先生从此之后,很快变成了弗兰克的好朋友和最有力的支持者。弗兰克赢得这一单生意后,从此一路辉煌,并且最后成为美国最优秀的推销员。
无论是当棒球运动员还是当推销员,弗兰克都是凭借着自己的进取心取得了成功。弗兰克也清楚,正是进取心使他能够满怀激情地投入工作,也正是进取心使他最终在推销领域获得了大量的财富。爱默生曾经说过:“缺乏热忱,那么任何人都不会取得成功。”对于穷人们来讲,若想改变自己贫困的现状,有一个财富梦想和致富目标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没有进取心,那么一切财富梦想和致富目标都会变得毫无用处。只有有进取心的穷人才会不甘心在贫困中继续混下去,才会不断地实现自己的财富梦想,使自己脱离贫困,成为财富的拥有者。
改变命运的财富箴言
拿破仑·希尔博士曾说:“若想获得世界上最大的奖赏,就必须像最伟大的开拓者那样,有将全部梦想转化为现实的进取心和热情,在自己的目标领域尽情施展自己的才能。”
由此可见,有进取心是穷人们改变自己贫困的现状、获取财富必不可少的前提。影响人们成功的因素有很多,进取心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如果穷人们不思进取,那么他们就不会意识到贫困给自己带来的困难,更不会产生致富的愿望和决心。如此,等待穷人们唯一的结果就是在贫困中继续混日子,直至生命的尽头。有进取心的穷人,则会给自己树立致富的目标,进而激励自己走上成功之路,步入富人之列。
任何一个人都会在他的一生中遇到许多致富的机会,只要能够紧抓机会,充分利用机会,往往就能实现自己的财富梦想。
针对能够发现致富良机却因拖延而错失掉机会的人而言,他们是悲哀的——他们虽然能够如许多富人一样发现商机,但是却不能像富人一样拥有大量的财富。因而可以说,他们是一群“有才华的穷人”。那么,人们要怎样使自己避免成为“有才华的穷人”呢?有效方式之一就是在发现良机、做出决策之后迅速行动,主动出击,否则只能够在自己的犹豫不决和拖延中使商机白白溜走,这样纵然你再有才华也无法获得成功,拥有财富。
与那些有才华却不成功的人相比,传媒巨头默多克就是一个积极行动的成功典范。
默多克,1931年3月出生于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后来加入了美国国籍。他的父亲吉斯·默多克是著名的战地记者和出版商人。长大后,默多克考入了英国牛津大学伍斯特学院。从这里毕业之后,默多克在伦敦的《每日快报》找到了一份当助理编辑的职务。1952年,默多克回到了澳大利亚,经营他的父亲濒临破产的《阿德莱德日报》。1956年,默多克收购了《珀思星期日周刊》,开始了创立传媒帝国的历程。
默多克知道,自己所处的世界是不断变化的,而及时调整并使自己适应这种变化是使公司不断前进发展的重要方法。此外,使自己不断适应外界的变化还可以使公司的利润呈现动态增长。深谙其中之道的默多克总是在作出决策之后尽快行动,他知道这样可以使公司保持活力。
默多克也曾遇到过挫折。1959年,正值默多克的南方电视台开播之际,一场意外的大火几乎使整个摄影棚化为灰烬,但是默多克不愿意就此放弃,他决定和工作人员们一起,用细网线和毛毯搭盖一座临时的摄影棚。在大家的努力下,南方电视公司的节目及时与观众见面,最终在与第七频道的竞争中获胜,打败了竞争对手。在这之后,为寻求更大的发展,默多克曾经多次险些将公司带入破产的境地,而由于他的良好信誉,所以他得到了各家银行一如既往地支持。在银行的支持下,他争取到了更广阔的发挥空间,并能够更快地付诸行动——收购亚洲付费电视公司和卫星电视台就是这样的例子。
在默多克收购这两家电视公司之前,皮尔逊公司已经在和这两家公司谈判。然而,就在谈判即将取得实质性进展的时候,默多克半路杀出,抢在皮尔逊公司之前收购了亚洲付费电视公司和卫星电视台,并且获得了授权,以新闻公司的名义与他们签订了协议,将天宇电视公司和英国卫星广播公司进行合并。默多克的这一系列举措大大提高了自己公司的知名度,使公司日益壮大起来。而这一切都是因为默多克能够及时地将决策付诸实践而带来的好处。
默多克知道,若想赚取更多的利润,就要抢先进入市场,而在做出决策之后迟迟不动就等于是失去了赚钱的时机。默多克曾经在一份公司的年度报告中提到:作为新闻公司,必须时时刻刻上紧发条,在任何时候都要做好随时出击的准备,只有这样才能够克服新闻寿命短暂的特性。
默多克一直以“快速行动”作为自己的行事准则,无论是并购其他公司还是雇佣新员工,总是能够在决定以后快速行动。1990年,《时代》杂志主编格蕾丝·米拉贝拉被解雇之后,默多克立即给她打去电话,询问她是否愿意来默多克旗下的新闻公司创办新杂志。而就在传媒界的其他人士猜测米拉贝拉的去向的时候,米兰贝拉已经在默多克的新闻公司以惊人的速度创办以她的名字命名的杂志——《米拉贝拉》了。可以说,正是默多克果断行事的作风使他拥有了巨大的成功:如今他的新闻集团已经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国际化程度最高的综合性传媒公司之一,净资产超过了400亿美元。
默多克虽然是一个富有的、成功的人,但是却与许多平常人有共同之处——这就是他们都有“才华”,都能够发现商机。可是,默多克也与这些人有不同之处——默多克在做出决策之后能够迅速行动,而许多人在发现商机之后却犹豫不决、一拖再拖,导致自己无法获得成功。
其实,每个人都会遇到许多获取财富的机会,无论穷人还是富人。富人能够在发现商机之后及时行动,而穷人们却在发现商机之后屡次拖延。可以说,正是这种差别造成了富人与穷人之间的距离。因此,只有及时行动才不会成为“有才华的穷人”,才能脱离贫穷,走向富有。
改变命运的财富箴言
许多人都是“有才华的穷人”,他们具备了知识、能力、技巧和良好的态度,掌握了一定的成功方法,但是他们却没有成功、没有脱离贫困,因为他们在有了目标或制订了计划之后没有及时行动。实际上,只要这些有才华的人在有了目标后能够及时行动,自然会迎来脱离贫困的那一天。但是,如果这些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或者迟迟不改掉拖延行动的坏毛病,继续在现有的安逸生活中混日子,那么即使他们有再大的理想,也只是空想,很难有实现的那一天。只要这些人在做出决策之后能够及时行动,就能获得大量财富,脱离贫穷,成为有才华的富人。
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都应该在面对金钱的时候保持一颗平常心,这样才能在成为富人后幸福且快乐地度过一生。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只有当财富为人服务的时候,它才能够成为财富。”其实,富人和穷人之间的差别很简单——富人不会被金钱所累,而穷人们却过分重视金钱。
任何人都希望自己能够获得更多的财富,希望自己的生活质量能够更高。然而,财富与快乐并不是成正比的关系。如果将金钱摆放在一个过于重要的位置,甚至将赚钱当作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那么这些人赚来的金钱就不会为他们带来成功的喜悦,反而会为他们带来更多的烦恼。只有能够以平常心对待财富的人才会成为富人,才会有更多的财富。
微软总裁比尔·盖茨就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从他对待金钱的态度中就能够看出。对于比尔·盖茨来讲,创业的确占据了他大部分时间,财富也是他价值量化的标准,但是财富却不是他创业的目的。他曾说:“我不是在为钱而工作,金钱令我十分劳累。”他还说:“我只是这笔财富的看管人,我必须找到一个合适的处理它的方式。”这就是他对待财富最真实的看法,实际上他也正是这样做的。
比尔·盖茨并不看重金钱,了解他的人都说:“金钱不会改变比尔的生活,更不会使他从工作上分心。”有人曾经向比尔·盖茨请教致富的秘诀,他只是笑着回答他:“当你有了1亿美元的时候,你就会明白,财富只不过是一个符号而已,毫无意义。”
在生活中,比尔·盖茨最讨厌那些不喜欢工作却喜欢用钱摆阔的人。他的看法是:“如果你习惯了享受,那么你就不能再像普通人一样生活。而我希望我能够和普通人一样生活,我害怕享受。”当时,比尔·盖茨已经是微软公司的董事长了,可是他却不关心自己的钱财,也不关心微软公司股票的涨落。可以说,这的确令人有些不可思议。
比尔·盖茨始终过着和普通人一样的生活,他并未因为自己有了大量的财富就认为自己与他人有什么不同之处。无论遇到生活中的问题还是工作上的问题,他首先想到的绝不是用钱来解决问题。在对待财富的态度上,他能够始终保持清醒。他曾说:“我要像普通人一样生活,我害怕因为过分享受而失去这种生活。”
和比尔·盖茨一样,有着“股神”美誉的巴菲特也同样能够在面对财富的时候保持一颗平常心。1968年,美国正陷入一场政治动荡中。受此影响,美国的经济也出现了较大的起伏,股票交易也随之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波动。纽约交易所里,日平均成交量居然高达1300万股,令人惊讶无比。股票交易所里的人忙得不可开交。而在美国历史上,如此疯狂的股票交易还是第一次出现,并且持续了许多天。这期间,股票交易所里的交易热情持续上涨而不见下滑的迹象,市场上大量的买盘仍然不断地聚集。
就在此时,一个基金管理人宣称,从每周或者每小时的股价出发做研究是绝对不够的,证券研究必须以每分钟间隔来进行研究。这个管理人的言论更激起了人们的疯狂。当时,纽约的股票交易正值牛市,许多人都被巨额的利润深深吸引,不顾证券市场的现实情况而大量买入,但是巴菲特却没有被高得惊人的利润迷惑。与其他投资者同样身处疯狂的股票市场中的巴菲特没有在丰厚收益的刺激下变得贪婪,他敏锐地察觉到,牛市的尽头即将到来。于是,在1968年下半年,巴菲特果断地停止购买,开始大举减仓。更有趣的是,巴菲特十分担心自己会和其他投资者一样无法抵挡市场中的诱惑而陷入灾难,因此在1969年5月——纽约股市的牛市仍然处在高峰的时候,巴菲特果断地作出决定:宣布隐退,同时清算自己和合伙人的企业。巴菲特的这一举动令他的合伙人手足无措,但是巴菲特去意已决,因此他的合伙人不得不接受现实。不过,正是巴菲特的理智,使得他合伙人的企业在1968年保住了4000万美元的利润,而巴菲特个人的资产也增长到1亿美元。
无论是巴菲特还是比尔·盖茨,他们的成功之处都在于没有用贪婪的态度对待金钱。如果比尔·盖茨过分追求更多的财富,那么他必然不会如此快乐;如果巴菲特面对巨额利润的时候过于贪婪,那么他必然会在1969年遭受巨大损失。正因为他们不贪婪,他们才成为了令众人羡慕的富翁,而许多穷人贫穷的原因正在于他们对待财富的态度,他们将财富摆在了一个过分重要的位置。
其实,钱只是一个工具,并不是一个人一生中的终极追求。如果人们希望致富,却仅仅为了赚钱而忙碌,即使他成了富翁,他也是心灵上的贫者。实际上,富人与穷人之间的差别很简单:富人在面对财富的时候能够保持平常心,而穷人在面对财富的时候总是过分贪婪。可是,穷人对财富的贪婪并没有给他们带来太多的财富,反而使他们在贫困中不断挣扎;而毫不贪婪的富人们却总是能够得到幸运女神的青睐,获得更多的财富。
改变命运的财富箴言
任何人都有追求财富的权力,但是人们应该清楚拥有大量的财富不是成功的终点。穷人们在致富的时候也应该清楚,你的任务不是聚敛财富,而是让这些财富为你的事业服务,最终实现你的理想。即使手中的钱财并不多,也要花费在那些对事业有帮助的事情上。实际上,钱只是人们实现目标的一种手段,但是许多人将这种手段当作了目标,因此一味地追逐金钱,而只有能够正确地对待金钱才会成为富翁,否则只能继续在穷人的队伍里混日子。
每一个人都有必须承担的责任,对于一些人来讲,赚取更多的财富,使自己或自己的家庭摆脱贫困,就是他们的责任之一。富人能够将财富遗留给自己的孩子,而穷人们只能够无奈地将贫困的接力棒传递到自己的孩子手中,使自己的孩子不得不继续过着贫困的生活。
如果一个人出生在落魄贫穷的家庭,他很可能会认为贫困代代相传,那么他们致富的日子就会变得遥遥无期。穷人们在实现自己财富梦想的时候忽略了自己而过分重视他人——他们将那些能够获取大量财富的人视为崇拜对象,却忽略了自己也拥有赚钱方面的能力。而这样的态度很有可能会在生活中给他们的孩子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也会变得过分看重金钱,而忽略了自己挣钱的能力。其实,只要穷人们意识到自己具备赚取财富的能力,并将其积极地发挥出来,自然就会获取一定的财富,成为富人。
哈默是一个在俄罗斯生活了多年的美国人。一次,哈默在与一个美国熟人聊天的时候得知,富兰克林·罗斯福正在代表民主党参加总统竞选。在参加竞选的时候,罗斯福就提出了一系列旨在解决美国经济危机的“新政”,同时将“新政”纳入他的当政计划。在罗斯福将他的“新政”宣布之后,许多美国人都表示了支持的态度,当然也有人对罗斯福的“新政”是否能够成功表示疑惑。在竞选中,罗斯福并没有因为他的新政而获得太多的优势,然而哈默却对罗斯福的新政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于是,哈默便不遗余力地搜集有关于罗斯福“新政”的信息,并且对其进行分析研究。
哈默经过研究发现,“新政”一旦出台,美国于1920年公布的禁酒令就会被废除,而在这种形势下,美国的酒类市场必然会进入到一个繁华的阶段。随着酒业的兴隆,市场上对酒桶的需求量必然会大幅上升。同时,哈默也了解到,美国人最喜欢的酒就是威士忌和啤酒,这两类酒都需要用到一种酒桶,而这种酒桶必须要用到一种制作原料——经过处理的白橡木。
在俄国生活了多年的哈默清楚,俄国有大量的白橡木,于是他迅速决定要在美国办一家小型的分厂,并且着手向俄国的相关单位订购了几船的白橡木。拿到了白橡木的哈默立即组织分厂职工生产酒和酒具,而且这些产品就以“哈默”当作品牌的名字。正在哈默的产品源源不断地从生产线上运送下来的时候,罗斯福当选了总统,并且很快实施了“新政”,废除了禁酒令。此时,原本被禁止用粮食生产酒类的美国酒厂为了满足美国人对酒的大量需求,纷纷恢复啤酒和威士忌酒的生产。随着酒类的生产热潮到来,酒类市场上出现的现象与哈默的预想竟然如此相符——酒桶的需求量大幅上升。
哈默抓住这个机会,将自己的酒桶推销出去。果然,哈默的酒桶就像一阵及时雨,满足了其他酒厂的需求。无疑,这给哈默带来了更广泛的市场,而哈默的财富也越积越多。
实际上,哈默与所有富人一样,在成为令别人羡慕的富翁之前,都有过一段穷酸落魄的穷人经历。
世界上最大的零售卖场沃尔玛的创始人,也曾经历过穷日子。
山姆·沃尔顿在讲述自己成功秘诀的时候曾说:“沃尔玛能够迅速发展,与各个卖场的良好业绩是分不开的。除此之外,沃尔玛能够成功的重要原因就是,活用银行贷款和招商引资。”不得不承认,活用银行贷款的确是沃尔玛最具智慧的经商之道。可是,在山姆·沃尔顿创业初期,向银行贷款的方法不但没有给他带来财富,反而使他陷入了更贫困的境地。
山姆·沃尔顿年轻的时候总是毫无节制地向银行借贷——每次贷款他总是能贷多少就贷多少。因此,随着沃尔玛规模的逐渐扩大,沃尔玛所欠的债务也如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多。在最贫困的阶段,他竟然需要向一家银行贷款来偿还另一家银行的债务。值得庆幸的是,他最终凭借着他的个人魅力和极具魄力的管理才能,使沃尔玛成为全球第一大卖场,而他自己也在1985年10月被《福布斯》列为全美富豪榜的榜首。
哈默和山姆·沃尔顿都是幸运的,因为他们都是成功的致富者,他们都成功地改变了自己和家庭的贫困状况,从而没有将贫困的负担留给自己的子女们。
跟哈默和沃尔顿的成功不同,仍然有许多人在羡慕他们的成功和富有,却依然忽视了自己本身具备的同样超群的赚取财富的才华。这些人始终都沉浸在对富翁的羡慕中,忽视了已经降临到自己身边的致富机会,没有及时地决策和行动。于是,大多数富翁的孩子依然是富翁,大多数穷人的孩子仍旧是穷人。
实际上,穷人们也不必因为自己贫穷而自卑或自暴自弃,更没有必要因为富翁有大量的财富便羡慕不已。其实,只要你将自己看作与富翁同等的人,意识到自己和富翁一样,都具备赚取财富的智慧和才华,并及时决策、勇敢行动,自然地会脱离贫困,成为富人。
改变命运的财富箴言
每一个渴望成功的人都应该意识到,如果自己无法成功致富,那么自己的子女也可能会继续混在贫困的日子中;如果你沉浸在对富人的羡慕中却忽视了自己的才华,那么必然会使你和你的孩子继续混在贫困的日子中。而只要你意识到自己和富人具有同样的智慧和才华,并且将致富当成责任,当成事业去做,就很有可能会成为腰缠万贯,并且事业有成的富翁。这样,你的孩子也会摆脱贫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