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犹如大海,广博深邃而又神秘莫测,我们每个人都想小孩一样在海边跑来跑去寻找着自己美丽的贝壳。有的人,只要是自己喜欢的统统揽在怀里,当他发现无法全部带走时,在取舍之间犹豫不决:有的人,只要找到一个或几个自己喜欢的就心满意足地回去了,今后永远不到海边,因为他已经有了自己的宝贝;有的人,东挑西拣的也没有发现自己最喜欢的美丽贝壳,带着无奈空手而归:有的人,不满足于沙滩上的贝壳,走向大海的深处,不仅拾到了美丽的贝壳,而且还以外的发现了珍珠……
因此,在纷繁的生活中,要学会执着于值得执着的,舍弃一些应该舍弃的,才能拥有幸福的人生。
有一个富翁因为实在太富有了,所以他发誓凡事都要求最好的。
有一天他喉咙发炎,这不过是一个小毛病,任何一位大夫都可以看得好,但是他发誓一定要找到一个最好的医生来为他诊治。
他花费了无数的金钱,走遍各地寻找医病高手,每个地方都告诉他当地有名医,但是他认为别的地方一定还有更好的医生,他发誓继续再找。
直到有一天他路过一个偏僻的小村庄,扁桃腺早已恶化成脓,病情变得非常的严重,必须马上开刀,否则性命难保。但是当地却没有一个医生,这个富有的人居然因为一个小小的扁桃腺发炎而一命呜呼!
这当然只是一个故事而已。世上没有如此愚蠢至极的人,但是却有这样愚蠢至极的誓言。许多时候,目标与现实之间,往往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我们必须学会及时去调整。无论如何,人不应该为不切实际的誓言和愿望而盲目地去强求去拼搏。
人的感情就是这样,总是希望有所得,以为拥有的东西越多,自己就会越快乐。所以,这人之常情就迫使我们沿着追寻获得的路走下去。可是,有一天,我们忽然惊觉,我们的忧郁、无聊、困惑、人情以及一切不快乐,都和我们的图谋和贪欲有关。我们之所以不快乐,是我们渴望拥有的东西太多了,或者太执着了。不知不觉中,我们就会盲目的执着于某一件事。
韩非子讲过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人丢了一把斧子,他认准了是邻居家的小子偷的。于是,出来进去,怎么看都像那小子偷了爷子。在这个时候,他的心思都凝结在斧子上了,斧子就是他的世界,他的宇宙。后来,他的斧子找到了,他心头的迷雾才豁然开朗,怎么看都不像那个小子偷的。
在人世间的生活里,都有一分处世的心情。说到底,就是一种不把心思凝结在“斧子”上的心态。仔细观察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都有一把“丢失的斧子”,这“斧子”就是我们热衷而现在还没有得到的东西。
面对人生的潮涨潮落,每个人都需要建立随缘的心态。该进就进,该退就退;该行就行,该止就止。这样,我们就能随时容许内心有一个安宁平静的港湾,来停泊暂避风雨的生命之舟。
做人就像船只在大海上航行,不知什么时候会遭遇风暴,不知哪里会涌出另一股洋流。如果我们接受这一现实,在某些情况下顺着风向和洋流,可能绕一些道,却也达到了目的。如果一味抗拒,认为最直的路线就是最好的路线,倔强的挺着,那么在掀着浪打着漩儿的大海上,我们就会或者牺牲了自己,或者到达目的地时已经精疲力竭。
为了最终实现自己的愿望,也为了整个过程放松自己,我们应该承认生活的法则同自然的法则一样,不必强求,而应随遇而安。
已经是三伏天了,庭院的草地上仍然是一片枯黄。孙女说:“奶奶,快撒点草籽儿吧,这草地太难看了!”
奶奶说:“好啊!等天凉了,随时吧!”中秋,奶奶买了包草籽儿叫孙女去种。
在阵阵秋风吹动下,草籽儿四处飘洒……孙女急得喊了起来:“奶奶,不好了!许多草籽儿都叫风给吹走了!”
奶奶不动声色地说:“嗯——没关系。吹走的多半是空的,撒下去也发不了芽儿。随性吧。”
种子刚刚撒完,就引来了一群麻雀。孙女急得直跺脚:“坏了,坏了!草籽儿都让麻雀给吃了。怎么办呢?”奶奶心平气和地说:“别急。种子多,吃不完,随遇吧。”
那天夜里,下了一阵暴雨。清晨,孙女到院里一看,就三步并做两步地冲进房间:“奶奶,这下儿可完了!草籽儿都让雨水给冲走了!”奶奶说:“冲到哪儿就会在哪儿发芽儿,随缘吧。”
十几天过去了,枯黄的草地居然长出了一片青翠可人的绿色的苗苗!原先没有播种的地方也泛出了绿意。
孙女高兴得直拍手:“太好了!”奶奶眯起笑眼,点着头说:“随喜,随喜!”
随时,随性,随遇,随缘,随喜——别把生活定格在某一个特定的时间、空间、标准上,永远别去计较生活的不快,在坚强中随遇而安,在平凡中感悟快乐,我们就会本能地收获幸福和喜悦。
几百年前,一个老国王交给他最聪明的臣子一个任务:“你去给我编一本书,叫《各时代的智慧录》,以传给我们的子孙。”
这个臣子接到任务之后,就带着一批人去编书了。他花费了很长时间,整整编写了十二卷,几百万字。老国王看到他编好的书说:“我相信这是各时代的智慧结晶,但是它太厚了,我怕后人不能认真地看完,最好把它浓缩一下。”
臣子又精简了很多,最后将十二部书精简到一卷。但是,国王还是认为有些长,又命令臣子去压缩。臣子无奈,把这卷书浓缩到了一篇文章。老国王还是觉得有些长。臣子不得不又进行浓缩,把一篇文章浓缩到一页,后来又把一页浓缩到一段,最终,浓缩到一句话。
老国王看到这句话,十分高兴:“各位爱卿,这可是各时代的智慧结晶啊!只要大家抓住了这句话,所有的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这句经过千锤百炼的话,就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在生活中,许多骗子给善良的人们上过昂贵的“人生课”,这些都是血泪经验。我们要牢牢记住一个信条——天上不会掉馅饼,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在这里,“午餐”代表人们所追求的一切:财富、收入、荣誉、地位、闲暇,如此等等。“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是说要想获得自己所追求的一切,都需要有付出。这种付出,用经济学的术语就是“成本”,用社会学的术语大概应该称“代价”。世界上造不出不需要消耗能源的“永动机”;社会生活中不可能有不付出成本的收益。这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律、永恒规律。
如果不是互有利益关系,谁也没有义务为你提供免费的午餐,就好像糖衣炮弹,蜜糖下包裹的可能是致命的毒药。收下免费的午餐,就得收下伴随而来的诸多麻烦,这就叫“吃不了兜着走”。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句话可以书说是人生第一定律,里面蕴含的深刻含义,至少可以在为人处事中给我们如下几点启示:
1.提示作用
有些人觉得“免费的午餐”还是有的。我们看到社会生活中某些人能够不付出代价就获得某种有价值的东西。确实,在社会的公平正义还没有得到很好实现的时候,这种情况是存在的。但其实,这也不是“免费的午餐”,而是付出了另外的“费”。比如尊严,比如法纪,比如道德感,比如羞耻心,比如因问心无愧而带来的心灵宁静,比如因无所趋奉而带来的独立自在。
也有的时候,免费午餐的背后就是一个陷阱。每个人身上本来就有别人可能有所图的地方,只是受害者本人也许不清楚自己到底能付出什么。这样的人在警惕性不足的情况下很容易上当。
一天,刘阿姨走在繁华的马路上,突然看到路边不引人注目的角落里放着一个钱包。钱包的拉链敞开着一半,里面露出几张百元大钞。刘阿姨顿时就动了心,上去把它拣起来。打开一看,里面有五千元钱。
这下可发财啦!刘阿姨正想揣进兜里,旁边过来两个人,警告说:“这不是你的钱,我们也都看见了,要想不让我们告发你,就得分给我们一半!这样吧,你先把这个钱包藏起来,别让人发现了。现在你口袋里有多少钱,随便给点就行!”
刘阿姨心想也可以啊,我口袋只有几百块钱,堵住他们的嘴巴,这些钱都全归我了!于是想都没想,把口袋里的钱全部掏给他们。等这两人走后,刘阿姨越想越不对劲,重新把拣到的钱拿出来,对着太阳仔细一瞧——全是假钞!
骗子就是这么成功的。他们利用了人性中贪图非分之财的弱点,跟鸟儿和鱼儿被诱饵引上钩是完全相同的道理。小人欲有所图,就会抓住你对财富的贪欲,让你主动跳进他们事先设计好的陷阱。
2.安慰作用
把这句话反过来理解,你没有得到午餐是因为你没有付费。你的“费”仍然在你的“口袋”里,你仍然可以用它来获得另外一顿“午餐”或者“晚餐”。他人在奋斗的时候你在享受着自由自在的快乐;他人在流血流汗的时候你获得了休息保养的好处。我们看到一些人,没有得到想要得到的东西就愤愤不平,就欲欲寡欢。这时用这句话提醒他一下,也许不失为一种安慰。
3.权衡作用
既然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问题就在于这个“费”是什么。我们在试图获得某种“午餐”的时候就应该想一想,我们能不能承担这个“费”,该不该承担这个费。如果我们自己觉得不能承担或不该承担,我们就应该放弃这个“午餐”而选择另外的“午餐”。世界上的“午餐”种类很多,需要付的“费”也就各异,想想这句话,权衡着作出适合自己的选择吧!
免费的午餐会以很多形式出现,比如善意的面孔背后往往藏着恶心的要求,比如赤裸裸的交易,比如送上门的好事,然而接下来却麻烦不断……记住,没有人能不付出任何努力就得到好处,除非是陷阱。因此当遇到“免费午餐”的时候,一定要继续往前看看,是不是还有好大一个圈套在等着?凡是电话、网络通知中奖,手机短信告诉领钱的,我们都应该一律不当回事。要知道,世上哪有这么美的事,都让你一个人赶上了?
4.鼓励作用
这句格言告诉我们,如果你要想有所收获,你就得要努力为之奋斗,就得为此付出心血和汗水,就得为此放弃闲暇和安逸。想要获得的东西很多,但为此付出的心血和汗水太少。时常想想这句话,不失为一种自我激励。
是的,谁不想一夜成名、一夜暴富呢?这样就省得自己辛苦拼命了。但是这怎么可能呢?别人凭什么把自己辛辛苦苦得到的午餐送给你?换句话,你会把自己辛苦挣来的午餐给别人么?如果觉得不可以,那么为什么相信别人可以做到呢?所以,与其把这些毫无根据的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不如自己去努力,挣自己的午餐。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如果有人莫名其妙地送午餐给你,一定要动脑筋想想这午餐里是不是有毒?如果有个陌生人无缘无故将一只大包裹送给你,你也一定要怀疑,包裹里面是否装有毒品、炸弹?总之,虽然骗子的圈套和陷阱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记住天上不会掉馅饼。
很多事情都是失之东隅,必然收之桑榆,只是你可能一味地盯着失,而对得并未意识到罢了。比如,夫妻离婚了,在失去婚姻的同时,也得到了追求良缘的机会;亲密爱人移情别恋,在失去恋情的同时,也应该庆幸现在的及早分手,避免了浪费今后太多的时光;失意于钱赚得少,却可得意于不用为了储蓄投资而烦心。
一个行囊,如果已经装的太满了,就会很沉,很重,很累。一个生命背负不了太多的行囊,拖着疲惫的身躯走在人生大道上,我们注定要抛弃很多。生活有时候是残酷的,活着需要勇气。有时候生活会逼迫你妥协,逼迫你放弃一些东西,使你不得不交出权力,或者不得不放弃机会,甚至抛下爱情、家庭等。每个人一生当中都会有很多梦想,但不是每个梦想都能实现。你不可能什么都能得到,在生活中必须懂得放弃。
两个贫苦的樵夫靠上山捡柴糊口,有一天在山里发现两大包棉花,两人喜出望外,棉花价格高过柴薪数倍,将这两包棉花卖掉,足以供家人一个月衣食无忧。当下两人各自背了一包棉花,便往家赶。
走着走着,其中一名樵夫眼尖,看到山路上扔着一大捆布,走近细看,竟是上等的细麻布,足足有十匹之多。他欣喜之余,对同伴提议一同放下背负的棉花,改背麻布回家。
他的同伴却有不同的看法,认为自己背着棉花已走了一大段路,到了这里丢下棉花,岂不枉费自己先前的辛苦,坚持不愿换麻布。先前发现麻布的樵夫屡劝同伴不听,只得自己竭尽所能地背起麻布,继续前行。
又走了一段路后,背麻布的樵夫望见林中闪闪发光,待近前一看,地上竟然散落着数坛黄金,心想这下真的发财了,赶忙邀同伴放下肩头上的麻布及棉花,改用挑柴的扁担挑黄金。
他的同伴仍是那套不愿丢下棉花,以免枉费辛苦的论调,并且怀疑那些黄金不是真的,劝他不要白费力气,免得到头来一场空欢喜。
发现黄金的樵夫只好自己挑了两坛黄金,和背棉花的伙伴赶路回家。走到山下时,无缘无故下了一场大雨,两人在空旷处被淋了个透湿。更不幸的是,背棉花的樵夫背上的大包棉花,吸饱了雨水,已重得使人经受不住,那樵夫不得已,只能丢下一路辛苦舍不得放弃的棉花,空着手和挑着黄金的同伴回家去。
这个故事说明,大千世界,万种诱惑,什么都想要只会把自己累死,该放就放,该舍就舍。人必须先有所舍,才能有所得,舍如同种子撒播出去,转了一圈,又带了一大群子子孙孙回来。“舍”永远在“得”的前面,这不但是非常重要的顺序,更是幸福的秘诀,但是许多人却忽略了这个最奇妙的步骤。
生活中有许多十字路口,也正因为有了这些路口,人生才显得绚丽多姿和变幻莫测。人一生中选择的机会可能很多,但在这其中能改变人生的机遇却是寥若晨星。
作为一名成功者,他的高明之处在于通过果敢的舍弃来抓住往往被别人忽视的机遇,从而为自己提供了大展宏图的舞台。失败者的致命弱点是难以割舍小利,固守着眼前的好处,最终舍弃了更加长远的目标。
失去与收获是相辅相成的两方面,它们都真实、客观地存在着。你不能总是看到其中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得与失,必有平衡点。你不要总因失去而痛苦,你也会有成功和收获的时候。得与失需要你去感受和体会,如果你常感到失落,那是因为你的心胸狭窄所致,如果你常能体验获得的快乐,那是因为你的心态平和。
果断的放弃是面对人生,面对生活的一种清醒的选择,只有学会放弃那些本该放弃的东西,生命才会轻装上阵一路高歌,只有学会放弃走出烦恼的困扰,生活才会倍感绚丽富有朝气。
古代有一个和尚,听说其居住的村庄遭强盗洗劫,和尚有感于平日村民们的照顾,决定要救度村民,便独自前往强盗的巢穴,结果被强盗捉了起来。
当强盗要砍他的头时,和尚说道:“你们要杀我可以,但总要让我吃饱啊!和尚死了没人祭拜,会变成孤魂野鬼的。”
强盗们心想:反正你也活不久了。就拿了许多鸡鸭鱼肉给和尚吃,和尚也不在意,将所有食物统统吃光。强盗们看了很高兴,打从心底欢喜,心想:“我们这些强盗是坏人,没想到你这个和尚也是坏和尚!”
和尚吃完饭后又对强盗要求:“虽然我现在不会变成饿死鬼,但死后还是没有人祭拜啊!你们拿纸墨砚台来,我自己写祭文自己念。”
那些强盗认为反正有好戏看,也就顺着他的意思。和尚念完祭文后,对强盗说:“你们可以杀我了!”
结果强盗说:“你很可爱,我们不想杀你了!”
于是和尚顺应时机说:“不杀我有个条件,你们要做我的徒弟。”
结果每个强盗都拜他为师,也因此而平息了村庄的灾难。
这位和尚在这里运用了很好的技巧——不执著。若是他死守戒律、原则,就无法救度这些强盗了。其实,我们经常都太过执著,对任何事总是紧抓不放。名利、欲望……就连“痛”也不放过,还把“痛”变成“苦”。
对于人生利益,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过分执著。所谓不过分执著,就是不偏执于某一个方面、某一种欲望、某一种企图、某一种目的或者某一种过程。任何偏执都可能使人失去客观的判断,从而错过了美景,贻误了人生。
有一个能征善战的将军,非常喜欢古玩。有一天,他在家中把玩最喜欢的瓷杯。突然手一滑,险些把瓷杯摔在地上,好在将军身手敏捷,及时把它接住。不过,将军也因此吓出一身冷汗。
将军心想:“我统领百万大军,出生入死,从未害怕过,今天为何只为一个小小的瓷杯就吓得如此呢!”一刹那间,将军开悟了。原来是“被瓷杯操纵”使他一反常态啊!就是这种对事物的执著,妨碍了内心原本的清明和自在。
梅拉妮·贝提在《无所执泥》一书中提醒说:“我们想要控制的东西,控制了我们的生命。”当你学会舍弃执著,不再紧抓不放或全力抗拒时,你的生命就会开始流畅。
也许你只是一粒石子,只能仰慕山的逶迤,但不要自惭形秽,因为你能铺路搭桥;也许你只是小草一棵,羡慕大树之伟岸,但不可妄自菲薄,因为你能为大地增添绿色。也许你只是一条小溪,感叹海的博大,但不可垂头丧气,因为你能滋润一方土地。你的生命不是活给别人看的,它是一朵花,静静地开,又悄悄地落,有阳光和水分就能按照自己的方式生长。该是你的,躲都躲不掉,不该是你的,求也求不来,就让他顺其自然吧。
学会割舍,不要过分执着,这个世界本来就是在此消彼长中成就美丽。放弃每一个瞬间的执著,心扉自然敞开。放弃每一个瞬间的执著,自然会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
一个老太太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嫁给了一个卖雨伞的,小女儿嫁给了一个卖草帽的。一到晴天,老太太就唉声叹气说“大女婿的伞不好卖,大女儿的日子不好过了。”可一到雨天,她又想起了小女儿,说:“没有人买草帽了。”所以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老太太整天都不开心。
一位邻居觉得好笑,便对老太太说:“下雨天,你想想大女儿的伞好卖了,晴天你就去想想小女儿的草帽生意不错,这样想,你不就天天高兴了吗?”
老太太听了邻居的话,天天脸上都是笑容绽放。
生活如同气候,既有阳光明媚之日,也有风雪交加之时。每个人的心愿与现实常常会发生冲突。期望的未必能够获得;能获得的却未必是所期望的。
然而生活本身就不可能事事遂人所愿,人生也不是理想的化身,虽然我们也辛勤耕耘,但总有一些东西我们一生都不可能得到。我们与其一相情愿地久久眺望远方的海市蜃楼,不如踏踏实实享受身边每一份真实的感受。
人的一生是短暂的,就像一趟无法返程的旅行。沿途中有数不尽的坎坷泥泞,但也有看不完的春花秋月。如果我们的心总是被灰暗的风尘所覆盖,干涸了心泉、黯淡了目光、失去了生机、丧失了斗志,我们的人生轨迹岂能美好?而如果我们能保持一种健康向上的心态,即使我们身处逆境、四面楚歌,也一定会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那一天。
而且,就现实的情形而言,悲观失望者一时的呻吟与哀号,虽然能得到短暂的同情与怜悯,但最终的结果是别人的鄙夷与厌烦;而乐观上进的人,经过长久的忍耐与奋争,努力与开拓,最终赢得的将不仅仅是鲜花与掌声,还有那饱含敬意的目光。
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要经历凄厉的寒风、淋漓的苦雨,面对艰难困苦,保持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将直接决定你的人生轨迹。虽然每个人的人生际遇不尽相同,但命运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因为窗外有土也有星,就看你能不能磨砺一颗坚强的心,一双智慧的眼,透过岁月的风尘寻觅到辉煌灿烂的星星。先不要说生活怎样对待你,而是应该问一问,你怎样对待生活。
法国文学大师雨果说过:“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如果换一个角度去看待人生的失意和不幸,生活的质量就会大大提高。如果用一个宽大的胸怀去对人对事,世界将会更美好。只要多一分宽容,少一些怨天尤人,多一分友爱,少一些谁是谁非的计较,你就会生活得更轻松,更快乐。
人生总是快乐与痛苦并存。生活中难免会遭遇各种各样的不幸,比如病痛折磨、意外伤害、财物被盗……,此时,如果一味去后悔、哀叹不已,或整日陷入已发不幸所致的痛苦之中,形成恶性循环,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呢?结果只能是愁上加愁,无助于减轻肉体的痛苦,反而会加深对身心的伤害。如果长期不能摆脱悲观心态,还可能使你丧失对生活的希望和信心。
遭遇不幸时,他人的安慰、鼓励和帮助固然能暂时减少你心灵的痛苦,但要根本解决问题还必须自己要想得开。方法之一就是把事情来个颠倒想,不幸时,多想其中的万幸,不仅能够化释不幸,减轻痛苦,使人重新感到生活的亮丽,鼓起做人的勇气,而且也有助于我们在冷静之余多思考,接受教训,免蹈覆辙。当然,这种心境开阔、乐观向上的精神离不开个人平时的修养,也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的强化。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既然这样,我们何不笑对人生?
要知道,快乐,是生命的本能,也是生活的技巧,人人有这个意识,却不一定都能做到。富人花千元打高尔夫球是寻找快乐,穷人花十几元看看庙会也是寻找快乐,读书人读书是快乐,钓鱼人鱼儿上钩是快乐,听音乐、看球赛、跳跳舞、跑跑步无不是快乐。快乐靠自己去寻觅,用快乐调节生活,生活就快乐。如果你想快乐地活着,要享受和体验未来生活之美好,不妨换个角度看世界,换个角度思考生活,多点自我安慰,少点绝望,这才是我们面对生活的可取态度,这样,我们才可以看到另外一番美丽的风景。
只要你浪漫地解释生活,你就会因为生活没有把你逼得走投无路而感谢它的宽容。正如无门禅师所说:“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曾经有两个囚犯,从狱中望窗外,一个看到的是满目泥土,一个看到的是万点星光。面对同样的际遇,前者持一种悲观失望的灰色心态,看到的自然是满目苍凉、了无生气;而后者持一种积极乐观的阳光心态,看到的自然是星光万点、一片光明。
不管生活是以怎样的面目出现,我们都应该拥有幸福的心态,快乐地生活,保持一颗乐观的心,去享受生活。一旦用乐观快乐的心态去看待生活,你就会对生活的一切心存感激——要是烟头在你衣袋里燃烧起来,你要感谢上帝:好在你的衣袋不是火药库;要是一根针扎伤了你的指头,你应该高兴:幸好,扎伤的不是你的眼睛。感谢生活,因为我们是如此的平凡,却又如此的幸运。
生命如舟。生命之舟载不动太多的东西,如金钱、名誉、地位、杂念……
要想使生命之舟安全抵达彼岸,就必须轻载,只取需要的、用得上的东西,把那些应该放下的果断地放下。做人,就要做拿得起放得下的人。
有一个人一手拿着一只花瓶前来拜见三祖寺的宏行法师。
法师对他说:“放下!”那个人于是把他左手拿的那只花瓶放下了。
法师又说:“放下!”那个人于是把他右手拿的那只花瓶也放下了。
法师还是对他说:“放下!”那个人说:“法师,能放下的我已经都放下了,我现在两手空空,没有什么可以再放下了,您到底让我放下什么呢?”
法师说:“我让你放下的,你一样也没有放下;我没有让你放下的,你全都放下了。花瓶是否放下并不重要,我要你放下的是心中的杂念。你的心已经被这些东西填满了,只有放下这些,你才能从生活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才能懂得真正的生活。”
那个人终于明白了,点了点头。
宏行法师最后说:“放下这两个字听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有的人追求功名,他放不下功名;有了金钱,就放不下金钱;有了爱情,就放不下爱情;有了嫉妒,就放不下嫉妒。世人能有几个真正做到‘放下’呢?”
生活纷繁复杂,给人类心灵的压力要远远重于手上的花瓶,“放下”,不失为一条追求幸福的绝妙方法。
拿得起是一种勇气,放得下是一种度量
不要永远背着过去的包袱,放下它。佛家常说:“人生最大的幸福是放得下。”一个人拿得起是一种勇气,放得下是一种度量。对于人生道路上的鲜花与掌声,有处世经验的人大都能等闲视之,屡经风雨的人更有自知之明。但对于坎坷与泥泞,能以平常心视之,就非易事。大的挫折与大的灾难,能不为之所动,能坦然承受,这就是一种度量。佛家以大肚能容天下之事为乐事,这便是一种极高的境界。既来之,则安之,这是一种超脱,但这种超脱又需要多年磨炼才能养成。拿得起,实为可贵;放得下,才是做人的真谛。
张瑜是一位著名的电影演员,在她最辉煌的时刻,毅然放弃事业,选择了出国,令许多圈内人士大为惊讶。有一次,一位记者就此事采访了回国不久的张瑜,请她谈谈当初这种选择背后的真实想法。
记者:“当年为什么不去好莱坞发展?”
张瑜:“当时在美国的时候我很希望能把书念好,这是我很大的一个愿望,因为拍戏我从初中就离开了学校。”
记者:“所以当初就选择了出国?很多人说到您当年出国的事情都觉得特别奇怪,因为那是您最风光的时候,却放弃了事业。”
张瑜:“其实没什么好奇怪的,可能这与我生来就比较能拿得起放得下有关吧。我看到过一篇文章上说:手里拿着一个硬币,把手掌朝下松开,硬币掉了,这是一种放下的方法;另外一种方法是手里同样拿着一个硬币,手掌向上放开,硬币还在手掌里,但是人也轻松了,意思就是很多时候其实拿起和放下是同时的事情。这就是说在一个很宽松的心态中去生活,这应该是一种比较正确的人生态度。”
记者:“现在回头看看当初的选择,您认为有没有后悔的地方?”
张瑜:“要说后悔呢,可能就是把自己最好的表演时段给放弃了。不过人是不能患得患失的。人的一生永远是在一种不自觉的选择中的,选择了这个,自然就放弃了那个。从这个角度说就没什么好后悔的,我也不可能让我的人生重来一次。”
其实,只要人活着,生活还是生活,每一天都是我们要闯过去的河,如果你怨恨失败,你就会在怨恨中后悔一生。生活中,你自己除了会被自己打败,别人永远击不垮你。人生下来就有一副铮铮铁骨,只是有的人被人生中的困难磨平压垮,有的人则炼就得更加坚韧挺拔。如果我们能调整好心态,能把自己的人生视如一个奋斗不息、勇往直前的过程,我们就会对生活充满希望。这就要做到:拿得起,放得下。
在通常情况下,“放得下”主要体现于以下几方面:
1.感情能否放得下
人世间最说不清道不明的就是一个“情”字。凡是陷入感情纠葛的人,往往会理智失控,剪不断,理还乱。若能在情方面放得下,可称是理智的“放”。
2.名声能否放得下
据专家分析,高智商、思维型的人,患心理障碍的比率相对较高。其主要原因在于他们一般都喜欢争强好胜,对名看得较重,有的甚至爱“名”如命,累得死去活来。倘若能对“名”放得下,就称得上是超脱的“放”。
3.钱财能否放得下
李白在《将进酒》诗中写道:“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如能在这方面放得下,那可称是非常潇洒的“放”。
4.忧愁能否放得下
现实生活中令人忧愁的事实在太多了,就像宋朝女词人李清照所说的:“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忧愁可说是妨害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
狄更斯说:“苦苦地去做根本就办不到的事情,会带来混乱和苦恼。”泰戈尔说:“世界的事情最好是一笑了之,不必用眼泪去冲洗。”如果能对忧愁放得下,那就可称是幸福的“放”,因为没有忧愁确是一种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