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借鸡下蛋度难关

没有鞋子的人很多,但聪明的人会想到借,因为这样要比赤脚跑得快。不要因向他人借钱而感到不好意思,在当今商业社会中,几乎没有一个商业组织不产生借贷行为的。甚至有些商业人士认为,经商的极境就是:如果可以借别人的钱来为自己赚钱,就绝不从自己的口袋里掏出一个子儿。

如果你不想上班还想做生意,或通过上班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却还不够做生意的本钱,你可以随时留意身边有无资源可以借用。

其实,很多商业巨匠在事业起步阶段都会遇到这样的困惑:手头的资金极其有限,怎样才能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求得大发展呢?这是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

旅馆大王希尔顿在初涉商海时,也遇到过同样的难题,但他很快就解决了,从5000美元身价到成为5.7亿美元的富翁,只用了17年的时间。

希尔顿的解决办法其实很简单,那就是——他具有非凡的借钱天赋,并不断地把借到的钱当做自己新的资本,最后成为了一个闻名世界的亿万富翁。

来看看他是如何做到的。

一天,希尔顿正在街上转悠,突然发现整个繁华的商业区居然只有一个饭店,他就想在这里建设一座高档次的旅店。认真研究一番后,他觉得位于达拉斯商业区大街拐角地段的一块土地最适合做旅店用地。这块土地的所有者是一个叫老德米克的地产商人,当希尔顿找到他说明来意后,老德米克也开了个价,如果想买这块地皮,先拿30万美元来。

希尔顿没有给他钱——他根本就没有这么多钱,却请来了建筑设计师和房地产评估师对这个旅馆进行测算。其实,这不过是希尔顿假想的一个旅馆,他问按他设想的那个旅店需要多少钱,建筑师告诉他起码需要100万美元。

希尔顿当时只有5000美元,但是他成功地用这些钱买下了一个小旅馆,并不停地升值,不久他就有了50000美元。然后他找到一个朋友,请他一起出资,两人凑了10万美元,开始建设这个旅馆。当然这点钱还不够购买地皮的,离他设想的那个旅馆还相差很远。许多人觉得希尔顿这个想法很荒唐。

希尔顿再次找到老德米克签订了买卖土地的协议,土地出让费为3O万美元。然而就在老德米克等着希尔顿如期付款的时候,希尔顿却对土地所有者老德米克说:“我想买你的土地,是想建造一座大型旅店,而我的钱只够建造一般的旅馆,所以我现在不想买你的地,只想租借你的地。”

老德米克有点发火,表示不愿意与希尔顿合作了。希尔顿非常认真地说:“如果我可以只租借你的土地的话,我的租期为10年,分期付款,每年的租金为3万美元,你可以保留土地所有权,如果我不能按期付款,那么就请你收回你的土地和在这块土地上我建造的饭店。”老德米克一听,转怒为喜,心想:世界上还有这样的好事,30万美元的土地出让费没有了,却换来270万美元的未来收益和自己土地的所有权,还有可能包括土地上的饭店。

于是,这笔交易就谈成了,希尔顿第一年只需支付给老德米克3万美元就可以,而不用一次性支付昂贵的30万美元。就是说,希尔顿只用了3万美元就拿到了应该用3O万美元才能拿到的土地使用权。这样希尔顿省下了27万美元,但是这与建造旅店需要的100万美元相比,还是差距很大的。

于是,希尔顿又找到老德米克,“我想以土地作为抵押去贷款,希望你能同意。”老德米克非常生气,可是又没有办法。

就这样,希尔顿拥有了土地使用权,于是从银行顺利地获得了3O万美元,加上他已经支付给老德米克的3万美元后剩下的7万美元,他就有了37万美元。可是这笔资金离100万美元还是相差很远,于是他又找到一个土地开发商,请求他一起开发这家旅馆,这个开发商给了他20万美元,这样他的资金就达到了57万美元。

就这样,希尔顿旅店在资金尚有很大缺口的情况下开工了。但当旅店建设了一半的时候,他的57万美元已经全部用光了,希尔顿又陷入了困境。这时,他还是来找老德米克,如实介绍了资金上的困难,希望老德米克能出资,把建了一半的建筑物继续完成。他说:“如果旅店一完工,你就可以拥有这个旅店,不过您应该租赁给我经营,我每年付给您的租金最低不少于10万美元。”

这个时候,老德米克已经被套牢了,如果他不答应,不但希尔顿的钱收不回来,他自己的钱也一分都回不来了,他只好同意。而且最重要的是自己并不吃亏——建希尔顿饭店,不但饭店是自己的,连土地也是自己的,每年还可以拿到10万美元的租金收入,于是他同意出资继续完成剩下的工程。

1925年8月4日,以希尔顿名字命名的“希尔顿旅店”建成开业,他的人生开始步入辉煌时期。

从5000美元到5.7亿美元,希尔顿的创富秘诀就是懂得巧妙借用他人的资源,来经营自己的生意。他借到资源后不断地让资源变成了新的资源,最后实现了自己的财富梦想。

希尔顿这种借用资源经营的方法说穿了也十分简单:找一个有实力的利益追求者,想尽一切办法把他与自己的利益捆绑在一起,使之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共同体,让他帮助自己实现自己的目标。

仔细想一想,你身边有什么好生意?若有,下一步再想一想有哪些资源可以借用他人的?

记住,在操作时,一定要懂得与他人分享利益,切不可贪心独占。

中国人好面子,这不是哪一个人的事,而是整个群体的事。

想借钱,就要求人,而求人又是一件挺没面子的事,这是想借钱发展事业者的尴尬。

面子与事业两相比较,孰重孰轻,一目了然。但更多的人,因为面子问题,而放弃了一次又一次的大好时机,以至于胡子都一大把了,还碌碌无为。

而那些在机会来临时,敢于舍弃面子张口向人借钱的人,则顺利地抓住了难得的机遇,成就了辉煌的事业。

日本绳索大王岛村芳雄就是这样的人。

当年,岛村芳雄到东京一家包装材料店当店员时,薪金只有1.8万日元,还要养活母亲和三个弟妹。因此他的生活过得紧巴巴的,时常囊空如洗。

有一天,他在街上漫无目的地散步时,注意到走在大街上的无论是光艳照人的小姐,还是徐娘半老的妇人,除了都带着自己的皮包之外,还提着一个买东西时商场送给她们装东西用的纸袋。他自言自语道:“嗯!提这样纸袋的人最近越来越多了。”一种想通过纸袋来赚钱的意念在他的头脑中形成了,霎时,他整个心就被纸袋和绳索占住了。

第二天,他跑到一家跟商场有生意来往的纸袋工厂参观。果然,正如他所料,工厂里人声鼎沸,机器轰鸣,一片繁忙的景象。参观之后,他怦然心动,毅然决定无论如何非大干一番不可。他深信,将来纸袋一定会风行全国,做纸袋绳索的生意肯定能大赚一把。

岛村芳雄虽然雄心勃勃,但身无分文,无从下手。他知难而上,决心紧紧地抓住这个机会。于是,他决定到银行试试。一到银行,他就对银行经理大谈纸袋的使用前景、纸袋绳索制作上的技巧、他的原价推销法及行业的展望等,虽然他说得口干舌燥,但每一家银行听了他的打算之后,都表现冷淡,不愿理睬他,有的银行甚至以对待疯子的态度来对待他。

尽管饱受白眼,但岛村芳雄却没有丝毫放弃之意,他决定把三井银行作为目标,连续不断地前去洽谈。然而三井银行也没有对他表示同情,起初态度冷淡得连他的话都不愿听的职员们,过了几天,对他的蔑视态度就逐渐表面化,终于耐不住厌烦地大发脾气,一看到他就怒目而视。有时他一来,大家就发出一阵哄笑来取笑他,有时干脆把他赶出去。银行经理更是对他避而不见。

苦心人天不负,前后经过长达三个月的拉锯战,到了第69次时,银行经理竟被他那煞费苦心、百折不饶的精神所感动,终于答应贷给他100万日元。

当朋友和熟人知道他获得银行贷款后,也纷纷帮他筹集资金,就这样他很快就筹集了200万日元的资金。

资金到位,岛村芳雄辞去了店员的工作,成立了凡芳商会,开始绳索贩卖业务。他深信,虽然他的条件比别人差,但用自己新创的“原价售销法”干下去,一定能在竞争激烈的商业界站稳脚跟。

岛村芳雄的原价销售法其实很简单。首先,他以五角钱的价格到麻绳厂大量购进45厘米的麻绳,然后原价卖给东京一带的工厂。完全无利的生意做了一年后,“岛村芳雄的绳索最便宜”的名声远播,订货单从各地雪片般飞来。

此时,岛村芳雄开始了他的商业游说,他拿购货收据前去订货客户处诉说:如果让我继续为你们服务的话,我便只有破产一条路可走了。”客户们被他的诚实所感动,甘愿把交货价格提高到五角五分。

同时,岛村芳雄又到麻绳厂商洽:“你们卖给我一条五角钱,我一直是原价卖给别人,因此才得到现在这么多的订货。”厂方一看他开给客户的收据存根,大吃一惊。这样甘愿不赚钱的生意人,麻绳厂还是第一次遇到,于是毫不犹豫地一口答应他每条按四角五分结账。

如此一来,以当时他一天1000万条的交货量计算,他的利润就是100万日元。

创业两年后,岛村芳雄就成为誉满日本的生意人。

白手起家的人没有身价,也没有原始积累做创业的基石。但是,你啥都可以缺,就是不能缺充满才智的头脑和敏锐的嗅觉。当机遇出现时,就要舍弃面子抓住它——抓住它也就抓住了本钱,抓住了财富。

一旦机会出现,请告诉自己:我本来什么都不是,还要什么面子?为了以后更有尊严地生活,现在让我舍弃任何面子我都愿意!

在你因害怕别人的拒绝而担心丢面子时,请多思考未来。想想你是否愿意就此贫穷一生,想想你能否接受一生碌碌无为,想想你如何才能让自己所爱的人活得滋润。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像岛村芳雄那么幸运,更多的人即使把面子踩在脚下也借不到钱。难道就没有其他的办法了吗?

当然有。来看美国人马克·奥·哈德林是如何通过炒房子致富的。

美国人马克·奥·哈德林先生,仅仅只花了6年时间,就由一名穷困潦倒的失业青年变成一个小有名气的百万富翁。是什么使他如此神速地获得了成功? 答案是他善于借钱操作。哈德林虽然是借钱操作,但过程中却并没有像岛村芳雄那般艰辛。

哈德林先生描述说,在他25岁的时候,看了一本名叫《我是怎样在业余时间把1000美元变成300万的》的书,好像看到了一个辉煌世界,于是,他尽可能地了解有关投资和不动产的知识,一有机会便和从事房地产的朋友、亲戚聊天,并暗暗为自己定下目标:在30岁时成为百万富翁。

有一天,一个房地产中间商激动地告诉他一个投资少、收益惊人的买卖:一所坐落在中产阶级住宅区的现代式房子,维护良好,房况极佳,属一流建筑。房主出价14500美元,由于某些原因,她必须在一月之内把房子卖掉。哈德林听后很是动心,经过讨价还价双方定为10000美元。尽管哈德林当时银行存款不足500美元,但他觉得这是一个不容错过的机会,即使万一筹不到这笔钱,也不过只需付给中间商100美元的酬金而已。

他毫不迟疑地和房主签了约,返身直奔城里最大的银行,以借款的形式得到了10000美元,付给了房主。

他又来到另一家银行,以新购的房产做抵押,贷款10000美元还清了第一家银行的借款。接着,他就将房子租了出去。没几年,他的住户又帮他还清了第二家银行的贷款。就这样,马克·奥·哈德林先生很快成为了百万富翁。

哈德林先生的这个招数,相信这几年没少被中国人用。事实上,只要早几年哪怕仅用过一次这种招数的人,现在的身家都是非常可观的。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随便这么做几次的人,身家又何止百万千万呢?

不过,和银行打交道,必须要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违法的事情绝不能做。

哈德林的招数跟犹太人洛维格比起来,实在是不值一提。我们来看洛维格是如何向银行借钱的。

洛维格拥有当时世界上吨位最大最多的油轮,此外,他还兼营旅游、房地产和自然资源开发等行业。

出人意料的是,洛维格第一次做的买卖竟然只是一艘破船的生意。

他把一艘别人搁置很久沉入海底的长约26英尺的柴油机动船,很费劲地让别人打捞出来,然后用了四个月的时间将它维修好,并将船承包给别人,自己从中获利50美元,他很高兴。然而最使他高兴的是父亲能借钱给他,他明白了借钱对于一贫如洗的人的创业是多么重要。

可是,刚开始创业时期的他总是债务缠身,屡屡有破产的危机。他始终也没有跳出常规思维,达到一种全新的境界。就在洛维格行将进入而立之年时,灵感爆发了。

他找了几家纽约银行,希望他们能贷款给他买条具有一般规格水准的旧货轮,他准备动手把它安装改造成赚钱较多的油轮,但是却遭到了拒绝,理由是他没有可供担保的东西。面对一次次的失败,洛维格并不气馁,而是有了一个不同寻常的想法。

他有一条尚能航行的老油轮,他把它重新修理改装,并精心“打扮”了一番,以低廉的价格包租给一家大石油公司。然后,他带着租约合同等去找纽约大通银行,说他有一艘被大石油公司包租的油轮,如果银行肯贷款给他,他可以让石油公司把每月的租金直接转给银行,以分期抵付银行贷款的本金和利息。

经过研究,大通银行的经理们答应了洛维格的要求。当时大多数银行家都认为此举简直不可思议,把款贷给洛维格这样一个两手空空的人,等于是把钱白白扔进大海里。但大通银行的经理们自有他们的道理:尽管洛维格本身没有资产信用,但是那家石油公司却有足够的信誉和良好的经济效益;除非发生天灾人祸等不可抗拒的因素,只要那条油轮还能行驶,只要那家石油公司不破产倒闭,这笔租金肯定会一分不差地入账的。

洛维格的思维巧妙之处,就在于他利用石油公司的信誉为自己的贷款提供了担保。

当他拿到了大通银行的第一笔贷款后,马上买下了一艘货轮,然后动手加以改装,使之成为一条装载量较大的油轮。他采取同样的方式,把油轮包租给石油公司,获取租金,然后又以包租金为抵押,重新向银行贷款,然后又去买船,如此循环往复,像滚雪球似的,一艘又一艘油轮被他买下,然后租出去。

贷款一旦还清,整艘油轮就属于他自己的了。随着一笔笔贷款逐渐还清,油轮的包租金不再用来抵付给银行,而转进了他的私人账户。

洛维格拥有的船只越来越多,包租金也滚滚而来,洛维格不断积聚着资本,生意越做越大。不仅是大通银行,许多别的银行也开始支持他,不断地贷给他数目不小的款项。

洛维格并没有满足,他又有了一个新的设想:自己建造油轮出租。

在常人看来,这是极为冒险的举措。投入了大笔的资金,设计建造好了油轮,万一没有人来租,怎么办?凭着对船特殊的爱好和对各种船舶设计的精通,洛维格非常清楚什么样的人需要什么类型的船,什么样的船能给运输商们带来最好的经济效益。他开始为一些顾客“量体裁衣”地设计一些油轮和货船。然后拿着设计好的图纸,找到顾客,一旦顾客满意,立即就签订协议。船造好后,由这位顾客承租。

洛维格拿着这些协议,再向银行申请高额贷款。此时他在银行家们心目中的地位已与过去不可同日而语。以他的信誉,加上承租人的信誉,洛维格向银行提出给予他很少人才能享受的“延期偿还贷款”待遇。也就是说,在船造好之前,银行暂时不收回本息,等船下水正式营运后,再开始归还银行的贷款本息。这样一来,洛维格可以先用银行的钱造船,然后租出,以后就是承租商和银行的事,只要承租商还清了银行的贷款本息,他就可以坐收源源不断的租金,自然而然地成为船的主人了。整个过程他不用投资一文钱。

洛维格的这种“空手套白狼”的赚钱方式,乍看有些荒诞不经,其实每一步骤都很合理,没有任何让人难以接受的地方。

洛维格的成功,最关键的地方在于他找到了一种巧借别人的“钱势”来壮大自己的妙策。一方面,他将船租给石油公司,这样他就有了与这家石油公司开展业务往来的背景。有这样一家石油公司来衬托他,况且每日租金可直接抵付利息,银行当然乐意将钱贷给他了。另一方面,他用从银行借来的钱再去买更好的货轮,然后再租给石油公司,然后又贷款。从这一点上讲,他又成功地巧妙利用借来的钱壮大了自己的“势”,如此往复,借的钱越多,租出去的船也就越多;而租出去的船越多,其“钱势”就越大;而“钱势”越大,就可以获得更多的钱。

洛维格的招数,其实在目前的中国商业界已经被广泛运用了。只要你手中有银行可以认作资产的东西,随时都可以拿来换成真金白银。然后再用这些贷款抵押的钱,再去做你认定更有升值潜力,或换得更具收益的资产。如是循环反复,能积累多少资产,你自己拿个计算器算一下就知道了。

再次提醒各位,一定不要做违法的买卖,一定要确保你所操作的所有事,都是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否则,无论有多少盈利预期,都不可以伸手去做。

有些人害怕屡次向人开口借钱,或不想向多人借贷,所以就往往会选定一个人,并一次性的狮子大开口,一下子就将本可能借给你钱的人吓坏了,反而一分钱都不会借给你。

心理学上有个等门槛效应,希望抱此想法的人早点看看。

真正的借钱高手,往往都和普通人想的不一样。来看看下面这则经典故事。

一个春天,一个虔诚的教徒立志在某个地方造一座大教堂,他向当地著名的设计师表达了自己的构想:

“我要的不是一座普通的教堂,我要在人间建造一座伊甸园。”

设计师问他预算,这个人坚定而明快地说:“我现在一两银子也没有,所以5万两与50万两的预算对我来说没有区别,重要的是,这座教堂本身要具有足够的魅力来吸引捐款。”

教堂最终的预算为70万两银子。70万两银对当时的这个人来说是一个不仅超出了能力范围甚至超出了理解范围的数字。

当天夜里,这个人拿出一张白纸,在上面写上“70万两银子”,然后又写下10行字:

一、寻找1笔70万两银子的捐款;

二、寻找7笔10万两银子的捐款;

三、寻找14笔5万两银子的捐款;

四、寻找28笔2.5万两银子的捐款;

五、寻找70笔1万两银子的捐款;

六、寻找100笔0.7万两银子的捐款;

七、寻找140笔0.5万两银子的捐款;

八、寻找280笔2500两银子的捐款;

九、寻找70笔1万两银子的捐款;

十、卖掉10000扇窗,每扇70两银子。

两个月后,这个人用大教堂奇特而美妙的模型打动了一个盐商捐出了第一笔10万两银子。

第70天,一位倾听了他演讲的官员,捐出第一笔100两银子。

100天时,一位被他孜孜以求精神所感动的陌生人,给他送来了10万两银子。

9个月后,一名捐款者对他说:“如果你的诚意与努力能筹到60万两银子,剩下的10万两银子由我来支付。”

第二年,他以每扇50两银子的价格请求当地的富商们认购大教堂的窗户,付款的办法为每月5两银子,10个月分期付清。6个月内,1万多扇窗全部售出。

……

后来,历时12年、可容纳2000多人的大教堂竣工,成为建筑史上的奇迹与经典,也成为世界各地前往此地的人必去瞻仰的胜景。大教堂最终的造价为200万两银子,全部是这个人一点一滴筹集而来的。

借钱时,如果1个人不能解决你的难题,那就不妨把目标圈定在10个人身上;如果10个人还不行,那就100个人……直到满足你的意愿为止。关键问题是,你必须学会思考如何让他人心甘情愿地把钱掏出来。

小钱相对好借,但你若想向别人借大钱,就要运用特别的智慧了。否则,不仅会被别人扫地出门,还有可能从此与你断绝来往。

下面就来看看一位大学校长是如何向陌生人借巨资的,而且,更牛的是,这钱可是不用还的,因为是募捐。

哈伯博士是一所大学的校长,他需要100万美元来兴建新的建筑。他拿了一份芝加哥百万富翁的名单,研究向谁筹募这笔捐款。最后他选了其中两位,每位都是百万富翁,而且彼此还是仇恨很深的敌人。

其中一位是芝加哥市区电车公司的总裁。哈伯博士特意在一天的中午时分去见这位总裁。因为这时候,办公室的人员,尤其是这位总裁的秘书,可能都已外出用餐了。他很悠闲地走入总裁办公室,总裁对他的突然出现大吃一惊。

哈伯博士自我介绍:“我叫哈伯,请原谅我不经允许擅自闯了进来,但我发现外面办公室并没有人,于是我只好自己决定,走了进来。”

顿了顿,哈伯接着说:“我曾多次想到你,以及你的市区电车公司。你已经建立了一套很好的电车系统,而且我知道你从这方面赚了很多的钱。但是,每每想到你,我总是要想到,总有一天你就要进入那不可知的世界——不仅你这样,人人都如此。在你走后,你并未在这个世界上留下任何纪念物。因为其他人将接管你的金钱,而金钱一旦易手,很快就会被忘记它原来的主人是谁。”

总裁陷入了沉思。哈伯博士继续道:“我想提供一个让你的姓名永垂不朽的机会。我可以允许你在我们的大学兴建一所新的大楼,以你的姓名命名。我本想早给你这个机会,但是,学校董事会的一位董事先生希望把这份荣誉留给Ⅹ先生(这位是市区电车公司总裁的敌人)。不过,我个人在私下一向很欣赏你,而且我现在还是支持你,如果你能允许我这样做,我将去说服校董事会的反对人士,让他们也来支持你。”

总裁的脸上有了舒展的笑意。哈伯博士趁热打铁:“今天我并不是来要求你做任何的决定,只不过是我刚好经过这儿,想顺便来坐一下,和你见见面,谈一谈。你可以把这件事考虑一下,如果你希望和我再谈谈这件事,麻烦你有空拨个电话给我。”

在总裁刚想说话的时候,哈伯博士站起身,说:“再见,先生!我很高兴能有机会和你聊这些。”

说完,哈伯博士低头致意,然后退了出去,不给这位电车公司的老板表示意见的机会。

事实上,这位电车公司的老板根本没有任何机会,都是哈伯先生在说话。这也是他事先计划好的。他进入总裁的办公室只是为了埋下种子,他深信,只要假以时日,这种子就会发芽,并成长壮大。

哈伯刚回到大学办公室,电车公司老板就打来电话。他要求和哈伯博士订个约会。第二天早上,电车公司老板来到哈伯博士办公室。一小时后,一张100万美元的支票已经交到哈伯博士的手上。

空口白牙地去说服别人,特别是说服别人捐款,是件难于上青天的事情。如果不了解对方的“老底”,如果抓不住对方的痛处,如果调动不了对方敏感的神经,是不可能成功的。

借大钱需要选择恰当的目标,但更需要特别的智慧。

作家小仲马在《金钱问题》中说:“商业就是借用他人的资金。”

是的,商业就是这么简单:借用他人的资金来达到自己的目标。这是一条商业大亨们秘而不宣的致富之路。希尔顿是这样做的,岛村芳雄是这样做的,洛维克也是这样做的,不胜枚举的近现代商业巨子当初都是这么做的。

借用他人资金的前提条件是你的行动要合乎最高的道德标准:诚实、正直和守信。你要把这些道德标准应用到你的各项事业中去。不诚实的人是不能够得到信任的。

斯通曾用对方的钱买了对方价值160万美元的公司,这一点让他很自豪。你也许对这件事很惊奇,究竟是怎么回事?还是让斯通自己说吧:

“那时是年底,我正在从事研究、思考和计划。我决定下一年我的主要目标是建立一个保险公司,并使它能获准在几个州开展业务。我把完成此项计划的最后期限定在12月31日。

我必须找一个公司,它需要满足我的两个条件:首先,它有出售事故和人寿保险单的执照;其次,它能允许我在各州开展业务。当然还有资金问题……

我向外界发布了我的计划,我想得到更多的信息和帮助。

可是,10个月快过去了,我还没有物色到一个能满足我基本要求的公司。

在10月的一个星期六,我坐在我的书桌旁,检查了今年我实现目标的时间表,我对自己说:‘只剩两个月了,会有办法的。’因为我绝不会想到我的目标不会实现,或者它不能在特别限定的时间内实现。我相信我会成功,一定会!

两天后,奇迹终于发生了。我正在工作时,电话铃响了起来。我的朋友吉伯逊——超级保险公司的保险员十分急促地说:‘我想我这里有一个你听了会很高兴的消息:马里兰州的巴尔的摩尔商业信托公司将要清偿给宾夕法尼亚意外保险公司,由于遭受了巨大损失……’

我不再迟疑,立即拿起电话,给巴尔的摩尔商业信托公司的副总经理瓦尔海姆打电话。

我做了自我介绍,并解释说:我听说商业信托公司可以帮助你们更快地达到这个目的。我当即约定第二天下午2时到巴尔的摩尔去见瓦尔海姆先生和他的助手……

宾夕法尼亚意外保险公司满足了我的需要。它有一张执照,可以在35个州开展业务……现在这个公司有160万美元的资产,包括可转让的股票和现金。我是怎样弄到这160万美元的呢?靠借用他人资金。

事情的经过如下:

‘这160万美元的资产怎么办呢?’瓦尔海姆先生问。

我已经准备好了这个问题,我立刻答道:‘商业信托公司有贷款业务。我将向你们贷这100万美元。’

我们都笑了起来,接着我继续说:‘你会获得一切,而不会有任何损失。因为我所有的一切,包括我现在正在买的价值160万美元的公司,都可支付这笔贷款。’

瓦尔海姆先生又提出另一个重要问题:‘你打算怎样归还这笔贷款呢?’

我也准备好了这个问题。我的答复是:‘我将在60天内偿清全部贷款。你知道,我在宾夕法尼亚意外保险公司所获准的35个州的营业范围内开办事故和健康保险公司,并不需要超过50万美元的资金。当这个公司以后全部归我所有时,我必须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减少宾夕法尼亚意外保险公司的资本和余款,把160万美元减少到50万美元,剩余的钱归还你的贷款。’

接着,另一个问题又向我提了出来:‘你如何偿还那50万美元的差额呢?’

我说:‘这应当是很容易的。宾夕法尼亚意外保险公司拥有大量资产,包括现金、政府公债和高级担保品,我能向那些一直与我有往来的银行借这50万美元,而以我在宾夕法尼亚意外保险公司的利息做担保;并以我的其他资产作为保证归还贷款的额外担保品。’

当天下午5点钟,这笔交易就谈妥了。”

斯通的故事,相信会给你有益的启示。

还在为自己想向他人借钱而感到不好意思么?如果你看到现在为止,还依然遇到该干的事情而因缺钱不愿向他人张口时,只能这么说:你真的太OUT了!

前面说了很多如何向他人借钱的故事和理念,但你知道向他人借钱应遵循哪些原则吗?

下面就来说说这方面的话题。

向朋友借钱有一个原则,那就是每次都只借一小笔。只要是对方手头比较宽裕,通常都不会拒绝你的。不过,你一定要在每次借钱时都主动讲明归还时间,并且没有特殊情况绝不拖延还款时间,一时实在无法归还时,也应该向朋友说明原因。这才能对得起朋友对你的信任。

成功学大师卡耐基将小笔借钱的好处归纳为如下三个要点。

第一,能够很好地消除对方的某种心理障碍。由于借得不多,朋友便不会担心你不还,即便你不还,他也觉得损失不大,只是下次你向他借钱时他不会再借给你了。同时,他觉得你不会为了这么一小笔钱就付出失信于人的代价。此外,他也觉得你应该会有这一小笔借款的偿还能力。所以,你小笔借钱的话,一个原本不想借给你钱的人也很有可能会答应你的要求。反之,假如你张口就要借一笔数额巨大的钱的话,他可能会出于种种顾虑,比如:借给你之后是不是会影响到他的开支?你会不会不还?你是否还得起?而变得犹犹豫豫,最后婉言拒绝你的要求。

第二,有利于如期归还。由于你借得不多,还钱的压力不大,还起来也就不会感觉那么吃力了。

第三,有利于赢得对方的信任。如果借得钱不多,而且每次都能按时还钱,你就会赢得大家对你的信任。当你哪一次真的需要一笔数额较大的借款来应急时,大家也会毫不犹豫、毫无顾虑地借给你。

1.要看对方和你交情的深浅

在处理与朋友之间的金钱关系时,除了要遵守互惠原则外,还应当对不同的对象区别对待,如果相互之间只是泛泛之交,那么在物质钱财方面就应该彼此分清。至于交情较深的朋友馈赠的礼物或者礼金,就用不着耿耿于怀,整天盘算着怎样报答对方了,只要致以真诚的谢意就可以了。而对于亲朋知己则应以情为重,一方有难,另一方则慷慨解囊,尽力帮助,切莫过于计较。由于人的条件各不相同,处理同一问题当然会有不同的做法。

2.用商量的口气

向朋友借钱时,应该用这样一种方式:“我刚刚开了个日用品商店,需要买的东西太多,你知道我的家底薄,勉强维持是非常吃力的,手头非常紧。”用商量的语气向对方借钱,只要对方手里有钱通常都会帮忙的。有的人却不懂得这个道理,借钱时说:“谁不知道你有钱,借给我万把块钱对你来说还不是小菜一碟。”有求于人时,这样说话是对方不愿意听到的。用商量的口吻借钱或物,会让对方觉得你有求于他并且尊重他,他才会愿意帮你。

3.就算没有借到钱也不要说气话

如果你向朋友借钱而朋友没有借给你,这时,你要控制住失望与不满情绪,千万不要说出不礼貌的话,更不要说出刺伤对方的话。如果没有借到钱还能对对方说“知道你手头紧,我再去别的地方看看吧”,或者“那我再想想其他办法”,这样的话会让人觉得你很体谅他,下次你再向他借钱时,如果他有,他应该会热情地借给你的。

4.借了之后一定要按时归还

借钱时一定要向对方说明还款时间,并且要准时归还。如果向对方借钱,而且时间比较长,考虑到银行利息等因素,还钱时可以携带一点礼品,以表示对朋友的感谢,这样会让对方觉得你是一个通情达理的人,以后再遇到困难向人求助时就顺利多了。

如果有借无还,别人就会觉得你不诚实。假如说好了在某个时间还,可过了很久才还,别人就会觉得你不可靠。并且东西还给别人的时候应当是完好无损的。假如由于磨损或者损坏,无法完好无损地还给别人,依照惯例就应当买一件尽可能相同的物品送给对方。倘若做不到,就应当照价赔偿。一个大方的人可能不会接受你的赔偿,不过,你愿意照价赔偿的诚意是不可缺少的。

五、还钱时要自己亲自去还

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应该谁借谁去还,托人“转手”既是一种失礼的表现,也可能因为交待不清而出麻烦,甚至闹得双方不愉快。更不能对借给你钱的人说:“某某借了我50元,我借了你50元,你去和他要吧。”这会让人觉得你很无赖,以后便再也不会借钱给你。要长时间地离开某地时,对所借的公款、私款都要还清后再走,免得让人对你的人品产生怀疑,也避免给以后的某些需求留下祸患。

笔者这一生,也曾多次向朋友借钱,但无论借多借少,全都按自己的承诺日期连利息还给对方,对方不愿意收利息的,则会用其他物质相代替,变相感激对方给予自己的帮助。

为人处世,不能没有信用,做生意也同样需要有信用。一个没有信用的人,就好比墙上的芦苇,终究站不住脚跟。而一个有信用的人,不论你处在什么环境下,因为你有“重信守用”的好名声,别人自然会格外地相信你。这样,你在无形之中就为自己积累了一笔巨大的财富。

下面这个故事里的小马,就是靠信用把自己一次一次从困境中拯救出来,并迈向成功的。

小马是个生意人,有一次因为外债没能及时要回,资金周转不灵,便向友人借了40万元,没有财产担保,也没有存单抵押,只有一句话:“相信我,年底无论如何都还你。”

转眼之间,到了年底,他的资金周转困难境况没有得到改观,外债仍就没能催回来,欠款又催得紧。为了还朋友这40万元,他绞尽脑汁才筹足20万元,余下的20万元使他一筹莫展,怎么也筹不到。

老婆看到他眉头紧锁,心疼地劝他向朋友求情,宽限两个月,小马摇摇头。公司里的“高参”给他出主意说:反正你朋友也不急用钱,不如先还朋友20万元现金,其余的开一张空头支票,等账户上有了钱再支付。小马勃然大怒,呵斥这位“高参”是没有信用的人,并毫不犹豫地辞退了这位跟他多年的搭档。

最后他决定用自家的私房去抵押贷款,但银行评估房屋价值24万元,只能抵押18万元。小马横下一条心,与老婆郑重商量后,把房子以20万元低价卖出去,终于筹齐了40万元。一家人却到市郊租了间房屋住。

朋友如期收回了借款,星期天准备约一帮人到小马家去玩玩,却被他委婉地拒绝了。朋友不明白平日豪爽的小马为何变得如此“小气”起来,便驱车前去问个究竟。

当朋友费尽周折才在一间农舍里找到小马时,他的眼睛湿润了。他紧紧地拥抱着小马,一个劲地点头。临别时掷地有声地留下一句话:“以后有困难尽管找我!”

第二年,小马公司的外债陆续收回,生意步入正常运转的轨道,他又买了新房,添了轿车。

然而充满竞争的生意场,总是弥漫着你争我夺的火药味,正当他在商场上大展拳脚时,却被一家跨国公司盯上了。那家公司千方百计挤占他的市场,并联合其他公司骗取他的贷款。小马的公司最终没能抵抗住那家公司的打压垮了下来,车子卖了,房子抵押了,他破产了,不仅一无所有,而且负债累累。

小马想重新振作起来,但是身无分文。他想贷款,却没有担保人和抵押物。在他走投无路的时候,又想起那位曾经借钱给他的朋友,他抱着试一试的心理,找到了朋友,朋友没有嫌弃失魂落魄的他,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再借给他40万元。他有些颤抖地捧着支票,咬咬牙,坚定地说:“最多两年我一定还你!”

曾经溺过水的小马再到商海里搏击,自然会小心谨慎,而又遇乱不惊。他又成功了,两年后不仅还清了债务,而且还赚了一大笔钱。每当有人问他怎样起死回生时,他便会郑重地告诉对方:“是信用!”

博取他人的信任,不能光说不做,而要通过你的身体力行,一点一滴地去积累、去建立,方能取信于人。

确实,信用本身就是一笔财富,一笔数目可观的无形资产,丢弃了它的人不但丢弃了人格,而且还丢弃了赢取财富的渠道。

在任何时候,都要记住,你向他人借的钱,一定要还,而且一定要按约定的时间还。一个借钱不还的人,是最没出息的人。若用金钱数额来量化的话,他连自己所应还的钱的十分之一价值都不到。比方说,谁若借你1万元不还,那对方的价值连1000块都不到,是一个人品让人唾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