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潇洒生活,不要在乎别人说三道四

《推手》reference_book_ids\":[7089354172444707848]}],\"77\":[{\"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77,\"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43,\"start_container_index\":77,\"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37},\"quote_content\":\"《饮食男女》reference_book_ids\":[7263045563212368948,7145390772169215007]}]},\"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第二章 潇洒生活,不要在乎别人说三道四

世界是自己的,跟别人真的没有多大关系。如果事事想着别人,这不敢做那做不好,缩手缩脚,瞻前顾后,那么,你永远也做不成任何事情。

敢爱敢恨,敢想敢干!愿做什么就做什么,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只要心中有目标,行动有步骤,那就向着自己的目的地前进吧,不要在乎别人说三道四。

没有必要为了攀比而活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在这个日新月异、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里,人们往往都向往发展,追求“往高处走”,这当然是很正常的!但是,我们还要清楚,人活着,是为了快乐和幸福,而不是为盲目攀比,盲目竞争。攀比心态,竞争意识,人人皆有,但是不可盲目,否则只会导致心理失衡,害了自己。让我们来看一个小故事吧。

花季的岁月,是成长的岁月,也是一段虚荣心强、爱攀比的岁月,就拿我来说吧!

星期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逛街,看中了一件价值99元的红色运动服,妈妈见我那么喜欢,便把它买了下来。我非常高兴,心里暗暗想道:我如果把它拿到好朋友面前炫耀一番,他们一定十分惊讶。想到这儿,我内心一阵窃喜。

星期一,我高高兴兴地穿着刚买的新衣服来到好朋友可可的家门口,想叫她一起上学,顺便让她看看我的这件新衣服。

谁知,我刚进门,可可也拿出了她刚买的衣服,对我说道:“瞧!这是我昨天在‘美特斯邦威’买的衣服,价值120块钱呢!一分钱也不能少,好贵哟!怎么样,很好看吧!”

我一听,顿时妒火中烧,刚才想炫耀的劲头全都没有了。上学的路上,我一直在想:哼!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120块钱吗?我一定要叫爸妈买一件更贵、更好看的衣服!

突然,一个声音打断了我的思路,只听可可说:“刘一洁,我觉得你身上这件衣服蛮好看的呀!多少钱?”

我有气没力地回答道:“好看什么呀?才99块钱呢!”

“啊?才99块钱呀!我还以为有多贵呢!”可可故意带着讥讽的口气说道。

中午放学,我气冲冲地跑回家,非常生气地对爸爸说:“可可在‘美特斯邦威’买了一件120块钱的衣服,比我的贵又比我的好看!我不管,我想要一件比她那件更贵的衣服!”

爸爸一听,眉头一下子皱了起来,他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一洁,你昨天不是刚买了一件运动服吗?你这么小,就想和别人攀比,这样是不行的!在学习上你们可以做竞争对手,可在生活中你们是不能攀比的!知道了吗?”

爸爸的一番话,令我感慨万千。的确,我还是一个年仅11岁的小学生,正处于花季年龄,是应该努力学习的时候,不应该和同学们相互比吃、比穿、比谁家里最有钱,而应该比一比谁的学习好,将来比一比谁的本领大,长大比一比谁对祖国的贡献多,这才是最主要的。

从此以后,教室里出现了我和同学比学习、比进步的身影……

大多数人都有一种虚荣心,爱攀比,在拥有和享受一些东西的同时,又在努力奋斗去争取他们想要的东西。但是,他们却忘记珍惜现在拥有的,只一味去追求他们所没有的,最终弄得自己疲惫不堪。就如故事中的小女孩,仅仅因为自己的新衣服比朋友的便宜了几十块钱,就伤心不已。

当然,攀比不一定就是坏事情。有的同学爱攀比金钱和物质,他们常把眼光停留在金钱、衣服、日用品上,甚至比各自的家底。然而,有的同学却把攀比看作是在学业、功课上有益的竞争,在体育竞赛上乃至同学间团结、班级间先进等方面互不相让,积极争上游。这两种攀比的性质是截然不同的!

爱攀比金钱的人往往是自小生长在富裕的家庭环境中的,一切都追求高档、奢侈和气派。久而久之,形成了虚荣心理,以为无论什么都要胜过他人,但是他们从来不想想自己所得到的一切并非是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得来的,而是伸手向父母要来的。

大多数父母的财富也是靠自己的努力、辛勤劳动后才获得的!但是这些人并不理解幸福、富裕的物质生活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有一则新闻报道中有这样令人心酸的一幕。

一家苹果产品销售店门前,一名女孩儿怀抱一台ipad,一脸愠色。而不远处,一名中年女子蹲在墙角,手捏纸巾,低头不时抽泣。

这名女孩儿即将去外地上大学,今天特意过来买数码产品,她上来就要买iPhone6s、iPad和macbook“苹果三件套”,而且都得是高配,超过两万元的支出让母亲觉得有些吃不消。

看到母亲不给自己买,只听女孩儿大喊一声:“不给我买,就让我在大学丢脸去吧!”说完便扔下母亲,扬长而去。

显然,这位女孩儿,买“苹果三件套”只是为了免于“丢脸”而已。其实,这样的攀比摆阔,从中学、小学甚至幼儿园就已经开始。而一当家长不遂其心愿,如这位女孩那样“扔下母亲,扬长而去”的,已让人屡见不鲜。

当虚荣蒙蔽了求真的双眼,当名牌充当了彰显身份的外衣,当攀比之风在校园里蔚然盛行,我们不禁要问:攀比从何而来?有人说攀比源自财富,有人说攀比源自虚荣,其实,攀比源自我们的贫乏。

攀比源自知识的贫乏。知识本来就是我们孜孜以求的宝藏,学业有成方为学者最引以为骄傲的珍藏。学者因才学而留芳,君子因智明而传世。古人醉心琴棋书画,切磋六艺,今人却沉迷于名牌豪奢,盲目攀比,为什么会这样呢?这都是因为我们知识的贫乏。有识之士的满腹经纶足以让人瞩目,无识之士便唯有依靠钱财的虚名为自己徒增亮色了。

攀比源于感恩的贫乏。受伤时最坚实的臂膀、失意时最温暖的拥抱,父母已经给予我们太多,而我们回报父母的实在太少。我们是否看到父母在工作岗位上日日辛劳?

我们是否看到父母省吃俭用给我们带来美味佳肴?我们是否看到父母的每一分、每一毫,都凝结着他们汗水的苦涩、四处的奔忙?如果我们看到,我们又是否忍心肆意挥霍,在金钱上做无谓的攀比争高?

攀比源于感恩的贫乏。我们没有看到,或者我们已经习惯父母的付出,不再懂得回报。索要名牌手机,网上冲浪索要虚拟钱币,迎接家访索要豪宅庭院,在我们一次次向父母摊开索取的双手之后,我们是否曾有些微的愧疚,愧疚辜负父母的爱,愧疚亏欠他们的良苦用心?

不要沉醉在炫耀财富的满足感里,因为那是以父母的辛勤付出为代价的;不要总是要求从父母身上获得什么,因为我们已经长大,我们要学会问自己,我们能为父母做些什么。

攀比源于精神的贫乏。伟大的作家梭罗远离尘世喧嚣,从哈佛校园步入瓦尔登湖畔,在鸟鸣与清风陶冶下,聆听自然,回归真我。面对贵族的奢靡,梭罗宁愿简朴地生活,并且自给自足——这也是一种富有,更为可贵的精神富有。

何须财富的装饰?何须攀比满足自己膨胀失控的虚荣?精神的富足已成为他们人生最好的注脚。在攀比的深渊里越陷越深的人们,我们精神的花园是否过于荒芜,是否更需要花朵的馨香?

攀比源于知识的贫乏,源于感恩的贫乏,源于精神的贫乏。

亲爱的朋友,如果我们学富五车,请不要攀比,因为知识的华彩已足够让我们发光;如果我们心存感恩,请不要攀比,因为金钱的背后是父母日夜的辛劳;如果我们精神高尚,请不要攀比,因为物质财富的多少已无法将我们的价值衡量。相反,攀比只能让我们更加贫乏。

有时知足常乐也是幸福的根吧!为什么我们的攀比只在金钱之上,而没有情感与幸福!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们在没有别人所拥有的东西之时,同样我们拥有的也是别人所没有的!有时在攀比之时要看看自己真正缺的是什么。

放松心态做自己想做的事

在我们成长的岁月中,我们是否仍然在坚持最初的那个梦想呢?我们是不是因为种种原因,而放弃了自己想做的事,而转向那些自己并不愿意做的事了呢?

如果是那样,相信你一定很累,是吧!人都有逆反心理,当一个人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时,没有人是快乐的。所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才是重要的。

做自己想做的,让我们的人生更有价值,让我们的心态更健康,让我们得到更多想不到的快乐。让我们来看一个小故事吧:

漫画家蔡志忠15岁那年,刚上初中二年级,就带着投漫画稿赚来的250元稿费,到台北画漫画、闯天涯。

他很快就面临学历的问题,在他打算到以制电视节目而闻名的光启社求职时,看到求才广告上“大学相关科系毕业”一项条件,立即就傻眼了。

不过他仍旧相信自己的实力,没有理会这项学历限制而加入了应聘的行列。结果他击败了另外29名应聘的大学毕业生,进入了光启社。

以后他在漫画界的表现如异军突起,尤其“庄子说”“老子说”系列图书被译成各国文字向外输出后,他一度成为全台湾纳税额最高的一位作家,他颇以此为荣。

而在连初中都没念完的情况下,是什么使他能有勇气踏入这个文凭至上的社会呢?

他说:“做人最重要的就是要了解自己。有人适合做总统,有人适合扫地。如果适合扫地的人以做总统为人生目标,那只会一生痛苦不堪,受尽挫折。而我,不偏不倚,就是适合做一个漫画家。我从小就知道自己能画,所以才15岁就开始专门地画,不停地画,终究画出了自己的一片天空。”

是啊,当我们找到我们真正喜欢的、真正适合我们的事时,我们一定会像蔡志忠这样轻松地“画出自己的一片天空”,而不是痛苦不堪,受尽挫折。

这也让人联想到巴西的世界球王“黑珍珠”贝利。他曾经说:“我是天生踢球的,就像贝多芬是天生的音乐家一样。”人生就是这样,只有在真正属于自己的天空中遨游,才能有轻松自在的生活,才能有淋漓尽致的畅快。如果天天勉为其难,结果只能是一个字:累。

意大利诗人但丁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于是他揭开了文艺复兴的帷幕;哥白尼说:“地球在绕太阳运行。”于是他奠定了日心学说。无论前方是光明、黑暗,勇敢做自己;无论前方是康庄大道、羊肠小道,勇敢做自己想做的。

不管我们的梦想是什么,我们用自己的方式,创新的方式把它实现出来,成就完完全全属于我们的志愿。无须步人后尘,无须和别人比较,从内心出发,追寻自己的梦,这就是我们的生命价值。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尽管四周满是阻力,尽管不明前方是康庄大道还是羊肠小路,是光明是黑暗,勇敢地做自己,独特的灿烂将伴我们一路前行。

别以为只有那些天才才知道自己的能力,我们周围有许许多多平凡的人,他们也能不为世俗所动,安安静静地做他们自己喜欢的事,活得自由自在,活得快快乐乐,这不也是一种成功吗?

有一位小学老师,大学毕业后就想要教书,但因为不是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当时没有找到教书的机会,她便到日本留学,攻读教育硕士学位。

刚回国时,一时还找不到教职,她就到一家公司担任日文秘书,很得老板的信任,待遇也相当好。但是,她仍不放弃想要教书的念头。

后来,她参加了教师资格考试,考取后立刻辞去了秘书工作。教书的薪水不如她担任秘书的薪水多,周围的朋友很不理解,以她的学历绝对可以去教高中,为什么要去教小学呢?

她很坚定地说:“我就是因为喜欢小孩子才选择这个工作呀!”有一回,一个熟人碰到她,问她近来如何。

她长得胖胖的,是个很可爱的女孩子。她兴奋地答道:“今天刚上过体育课。我也跟小朋友一起爬竹竿,我几乎爬不上去,全班的小朋友在底下喊‘老师加油!老师加油!’我终于爬上去了,这是我自己当学生的时候都做不到的事呢!”

这是一个多么快乐、跟学生打成一片的好老师啊!而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她因为薪水或是其他因素而违背自己的愿望,选择做个秘书,或者到高中教书,就不会那么快乐了。

在现代社会里,处处充满着诱惑,能沿着自己的生活轨道毫不偏离地前进的人已经不多了。做自己想做的人,做自己想做的事,才是真正快乐的人!这样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人生!

学会享受孤独的乐趣

在很多人的眼中,孤寂是个贬义词,人们躲避着孤独、寂寞,追逐着热闹、辉煌。事实上,孤寂包含丰富的营养,我们应该面对孤寂,体验孤寂,甘于孤寂。

孤寂能使心态平和。闷热的天气需要一阵冷风,一场凉雨。浮躁的心需要饮一杯孤独和寂寞的茶,让心跳恢复平稳,心灵沉淀得净洁澄明。

“高速”的生活节奏,让人步履匆匆;纷扰的世间万象,使人眼花缭乱;功名利禄的喧噪,诱惑得人心杂乱无章。

这时,我们应该暂时放慢脚步,左手拉着孤独,右手领着平淡,沉静地走进林间幽径,独自面对一处风景,拨弄着其中的奥秘;或者泡一杯绿茶,静坐在窗边,放飞思绪,想一想“我是谁”,独自回味一下逝去岁月的酸甜,体会一下人生的意义。

或许你并不知道,许多人都是在不断地品尝孤寂中成功的。让我们来看一个名人小故事吧。

世界电影的2005年可谓“李安年”:一部成本只有1400万美元的独立制片作品《断背山》继在威尼斯电影节夺得金狮奖后,又摘取金球奖的4项大奖,并以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8项提名领跑该年度奥斯卡,最终如愿拿到最佳导演奖。

然而,这些耀眼夺目的光环背后,却是一颗寂寞多年的心灵。

李安祖籍江西德安,出生于台湾屏东潮州,父亲给他起名“李安”。父亲对儿子的希望是考上大学,成为诗礼传家的楷模。

可是两度联考落榜,第二次数学甚至交了白卷,让父亲对他的人生前景非常忧虑。最终,怀着电影梦的李安考进了台湾艺术专科学校影剧科。可是父亲对他这个选择一直很担忧,直到让他保证毕业后出国深造,才同意他继续留在艺专。

然而,父子的冲突并没有结束。李安做了一个让父亲十分愤怒的决定:报考了美国的戏剧电影学校。这让父亲很无奈,因为这并不违反当初让他出国深造的“命令”,只是,他不能接受儿子竟然想去从事没多大出息的娱乐业。他可能为此耿耿于怀了一生。

李安拿到了戏剧学学士后,顺利进入纽约大学。对李安来说,进入这所大学,无异于进入了一座辉煌的电影殿堂。

转眼3年过去了。美国3大经纪公司之一的威廉·莫瑞斯公司的经纪人见到李安,当场要与之签约,劝他留在美国发展。没想到,这一留就是6年的无所事事和孤寂难耐。

被那位不靠谱的经纪人留在美国之后,李安开始了在好莱坞的漫长而无望的奔波,但大多数情况都是毫无结果。

转眼李安已过而立之年。可是,李安却成为家庭的累赘,一家人只靠妻子微薄的薪金度日。为了缓解内心的愧疚,李安每天除了在家里大量阅读、看片、埋头写剧本以外,还包揽了所有家务,负责买菜做饭带孩子,将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

1990年,李安可以说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当时他在银行的存折只剩下43美元,又赶上小儿子出生。走投无路的李安将两个剧本《推手》和《喜宴》投给我国台湾省“新闻局”主办的优良剧本甄选,希望能碰碰运气。这是改变命运的一搏。结果,他的两个剧本双双获奖,得到了40多万新台币的奖金。

《喜宴》获得金熊奖之后,父亲仍然希望儿子改行,对儿子的电影,他从来不予置评。直到2001年9月,他才说,他就像《喜宴》里最后一幕双手高举的老父!

6年的煎熬,李安终成正果。艺术与商业双丰收,从此改变了李安的命运。接下来的《饮食男女》是李安第一部由他人编剧的电影。至此,他成功地完成了“父亲三部曲”。该片获得了一系列大奖,包括当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帮助李安敲开了好莱坞的大门。

而到此时,李安已经非常清楚,自己的一生注定是要在电影界奔波。而父亲临终的遗言:“你不应该放弃,应该继续拍下去。”是这个孤独寂寞的电影导演此生唯一一次听到的父亲的鼓励话。

成功者往往都是孤寂的,正如大导演李安一样,他正是在孤寂中坚守了自己,所以,他最终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电影界的巨人、华人的骄傲。

孤寂不是秋日孤雁的离索,那是一只翱翔展翅的雏鹰孕育明朝飞翔的方向,是一种生命的沉思。

孤寂不是春日里在风中摇摆的向日葵在摇曳它的金黄,那是一株劲草,寻找扎根的泥土,那是生命的展示。

孤寂不是秋季零落的飘絮,那是春日里在寒冷的末尾悄悄发芽的种子,是一种生命的力量。

孤寂不是身居斗室,闭门苦读,而是开辟伏案耕耘、与文字相谈、与音乐相伴,咀嚼人生浮沉的一方净土,那是心灵的陶冶,是人生的一种品位。

孤寂不是蓝天漂泊的一朵白云,而是一片落地的雪花,在干涸的土壤袒露淡泊的心事,那是一种淡定的胸怀、孤洁的操守。孤寂是身居闹市的一颗苍松,看惯人生沧桑、岁月轮回却无人倾诉的慨叹,是一种深深的遗憾。

孤寂是饱经风霜袭击的一枝寒梅,不屑于和百花争艳,却独立残冬,是一种坚忍的心志和无言的承诺。

孤寂是孤灯下多情的灵魂,虽望穿秋水,总也割不断丝丝缕缕泪洒信笺的思念,是一种深深的无奈的情缘。

孤寂是酒阑人散后一杯醒酒的清茶,是消去喧闹后的一份真实的寂寞,是人生的况味。

孤寂是咀嚼人们谄媚或忠言的空间,是一种人生的难得的空闲。

孤寂将成为一部分人的好朋友,但往往一个人独居品尝一份难消的忧愁,那是一种人生的创伤。

孤寂和幸福一样,那也是一种人生的体验,更是一种人生的感悟,是一种习惯,去尝试,去品味,更要笑看人生……

孤寂是人一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伴随着成长,它一步步地进入人们的心里,一天天慢慢延伸。困惑时,将所有的人和事抛开,全身心进入到寂寞之中,从黎明到黑夜保持那种心境,在成熟的空间里充分享受自己的天和地。因为有了孤寂,人们才一步步走向成熟,孤寂带给人们快乐的时候,也把成熟带来。

现实生活中,失望、悲伤时有发生。这个时候我们不用灰心,无须流泪。如果我们想写出来,孤寂就是我们的忠实读者,会用最真实的想法去评价我们的心灵;如果我们想唱出来,孤寂就是我们的超级“粉丝”,用心倾听我们的心灵之声;如果我们想说出来,孤寂就是我们的忠实听众,会用无声的爱抚平我们内心的伤痛。

因为孤寂,人们不会再跑到父母面前撒娇;因为孤寂,人们学会放弃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因为孤寂,人们不再幼稚地把所有事情都想得那么简单;因为孤寂,人们不会再胆小怕事,并害怕自己长大。

在孤寂中长大的人更容易成熟,因为孤寂,学会了很多,不再凡事都指望别人帮助自己。孤寂会牵着我们的手带我们去梦开始的地方,在那里,尽情享受甘甜雨露的清爽,尽情奏响奋斗的乐章,无须掩饰,无须流泪。忍住孤寂,在孤寂中成长,去实现梦想。

面对突然而来的孤寂,强者把它变成垫脚石,而弱者却把它看作拦路虎。孤寂是成才的沃土,也是成才的必经之路。只有在孤寂的情况下,人才可以平静下来,专注去做一件事,使自己思想得到提升,心灵得到净化。

孤寂可以让人养成一个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好的习惯在成功的道路上也起到了垫石铺路的作用,功不可没。

在孤寂中成长,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要具有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学习精神,耐得住孤寂,吃得了苦头,方能取得成功。

只有当我们亲身经历孤寂、悟透孤寂之后,才能体会到孤寂的价值是难能可贵的。因为,忍受孤寂,在孤寂中成长,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有目标的人可以忍受,之所以忍受孤寂也是因为有这样的目标。也许这种目标不被人理解,甚至会被人嘲笑讽刺。

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没有人相陪,没有人嘘寒问暖,别人的不理解、别人的冷眼更是让人心寒。自己的孤单为自己做伴,向着目标前进,只要有一颗坚定的心就足够。

孤寂会让人变得更加冷静,思维更加清晰。忍受孤寂是一种本领,尽管这本领不易学,但坚持下去必为高手。

人生就是一个向上攀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更要忍受住孤寂,目标就在眼前,不能因为受不了孤寂而放弃,不能因为一点点的疲劳而放弃前面所有的付出,一定要坚持到底。如果你做到了,那就一定会攀登上成功的高峰。

孤寂如随行的影子,伴我们左右,随我们终生。认识孤寂,珍惜孤寂,不拒绝、不虚度孤寂,人生会更加完美。生活才是一个完美的旅程,就如同《享受孤寂》歌里面所唱的:

笑容灿烂的你,

心情就像冰冷的雨。

思念竟然在这夜色中慢慢清晰,

任思绪穿透这黑夜自由纷飞。

给自己一点放纵随心所欲,

享受着孤寂,享受着孤寂。

……

自由自在,何不潇洒走一回

人生苦短,一个人降生到世上,浑浑噩噩是一生,轰轰烈烈亦是一生,与其碌碌无为,何不潇洒走一回?朱自清先生曾说过:“我赤裸裸地来到这个世上,转眼间又将赤裸裸地离开。”

的确,我们本来就是一无所有地来到世上,家人、朋友、感情、智慧……一切的一切,只不过是上苍给予我们的恩赐,为的是让我们用这些去建立家园、奉献社会、开创事业,能够潇洒地走完自己的人生之路。

每个人都会死,但并非每个人都真正活过;每个人都在追求高质量的生活,但并非每个人都活出了自我。从我们呱呱坠地的那天起,我们就注定要在这个世界走上一回。

也许,在我们的前面是一条开遍鲜花的金光大道,也许在我们的前面是一条荆棘满地的艰难之路,也许这条路崎岖坎坷,也许它本来就是一条死亡之路。

然而,不管路途怎样,既然我们降生到这个世界上,就应该勇敢地、毫不犹豫地在这个世界上潇洒地走一回。

但是,到底什么是“潇洒”呢?可能不同的人对它有不同的理解吧!这里有一个故事,我们来看一个少女心中的“潇洒”吧。

国庆节的前一天晚上,我们这群住宿生终于可以回家了!我们一群人高兴地来到车站,一起等208公交车。

这时,站在一边、稍比我们大点的哥哥笑嘻嘻地捂着肚子说:“唉哟,肚子在唱空城计了!”他的话引起了一阵笑声。

这时,一辆208驶了过来,我们一拥而上,结果人太多了,我们还是上不了,只好作罢。车的后门因车太挤了,也关不了门。这时,我突然间看见一个中年男人趁乱拉开了一个女生书包的拉链,而那位女生仍不知情地拼命往里挤……

“喂,我们上错车啦!”车内突然传来了这句话,那位女生在毫无准备之下被人硬生生地拽下了车,车开走了。

女生甩开拉她下车的手,气呼呼地说:“你干吗拉我下车?我认识你吗?”

“你最好先检查一下你的书包有没有少了什么东西!刚刚有人把你的书包拉链拉开了。我一着急就把你拉下车了。”

女生急忙打开书包仔细翻了一遍,终于松了一口气,对那个人说:“谢谢你!多亏了你,我什么东西都没少。”

路灯亮了,灯光正好照在那个人的脸上,我才发现,那人就是那个幽默的哥哥,他背着一个黑色书包,戴着眼镜。

后来,我们终于上车了,那个哥哥也与我们同坐一辆车。这时,听见售票员对一位阿姨说:“你把行李放到后面去吧!放这里让别人很不方便。”

“可是这行李这么多……”那个阿姨说。

“阿姨,我帮你吧!”一个熟悉的声音传进耳朵,又是那个哥哥!我也挤了过去,说:“我也帮你,阿姨!”

我们费了很大的劲,终于把行李一件不剩地搬到了车后。

不久,到了一站,车门开了,他下车了,背着黑色的书包,在我的眼帘变得越来越小……

看着他远去的背影,我突然觉得,他真潇洒!

原来,在故事中的少女心中,聪明、善良的本性,幽默、洒脱的作风,就是潇洒。那么,朋友,我们心中的潇洒是什么样的呢?是不是下面这样呢:

一身上下都是名牌,身穿“探路者”,脚踏“耐克”,手上还戴着“依波”,金光闪闪,耀人眼目!发型更是多种多样,什么“板寸”“草坪”“短碎”“鱼弹头”“侧点放射”……花花绿绿,令人眼花缭乱。

这样的潇洒,我们应该不是很赞同吧!说句不客气的话,他们肚中的知识能有几何?大好的青春年华全花费在了打扮上!更有甚者,竟然借钱去消费,网贷买快乐。这怎么会是潇洒呢?这只是愚不可及。

潇洒不是一味地享乐,它应该表现为不拘世俗、不卑不亢、积极轻松、坦然雍容,一味地享乐达不到这样的境界。

网吧、迪厅、舞厅、酒吧、赌场,无疑都可以成为我们一展“才华”的场所,但如果把潇洒仅仅理解为网络对战、跳舞、喝酒、打麻将的话,就显得太庸俗、片面、单调了。

如此的潇洒未必就能给我们带来轻松愉悦,倒极有可能是一种相反的东西。作为一个年轻人,不管我们面对的是怎样的现实,不管多么的残酷,我们都不应当如此颓废,如此堕落。

潇洒是一种心灵的释放,更是一包人生的调味剂,应该有更为积极的内涵,更为广阔的意境。

潇洒以理想为魂。理想不是海市蜃楼,而是眼前实景。说到底,理想是我们内心深处的一种欲望,是它成了我们生活的动力,是它支撑着我们的人生。

人们总是认为理想是空而不切实际的、大而无边的美妙幻景,其实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理想不会破坏生活的温馨和平静,只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滋润,更加有朝气。

所以成功固然是漂亮的大书一笔,而失败不也是优美的婉转一弧吗?正所谓拿得起,放得下,能张能弛,能开能合,这才是真正的潇洒!

潇洒以创造为源。现实生活中有这样的一类人,他们热爱生活,懂得享受人生,但同时他们也明白享乐的前提是创造。他们对生活各方面都充满了兴趣,不会拒绝生活的赏赐。

他们也从不鄙视那些屋檐下忙碌一生的燕雀,因为那也是一种生活,但他们更向往成为搏击长空的雄鹰,去创造出属于他们的一片蓝天,去抒写人生辉煌的篇章。

他们努力从大局上主宰自己的人生,虽然他们的想法和选择不一定总是对的,但他们努力了,这一点就足够让他们更贴近潇洒一些。于是,他们有寂寞,但不会空虚;有挫折,但不会萎靡;有感慨,但不会沉沦……

潇洒需要有向世界捧出一颗心来的勇气和信心。任尔说我透明也好,苍白也罢,敢于活出自我,这便是一种大气与从容。能在调侃中开心活着的人,必能领悟到人生的真谛。

在这个世界上,真正的潇洒的人不多,故作潇洒的人不少。不过,潇洒是绝对故作不出来的,否则,人人都会很潇洒,世间也就没有潇洒。

可悲复可叹的是,一些故作潇洒的人,往往自我感觉良好,以为自己真的很潇洒。这时,他给人的感觉,宛如重温了西方人常说的一句话——“我的上帝啊!”

内心的潇洒是一种境界,它的极致是无我——脱尘出俗;

外表的潇洒是一道风景,它的极致是有我——舍我其谁。

遗失了一件贵重物品,只在心中懊恼片刻,便弃之脑后,这是一种潇洒。与朋友分手,在心中惋惜了几天,便平静如初,这却不是潇洒,而是从未真正爱过。

当我们刻意模仿潇洒的时候,是我们离潇洒最远的时候;当我们无意潇洒的时候,是潇洒离我们最近的时候。

有人认为,那种一掷千金的派头就很潇洒,这真是对潇洒的误会和嘲弄。做这种派头,除了证明这钱八成不是他自己辛苦挣来的以外,并不能更多地说明什么。这样的人一旦落难,不要说潇洒,恐怕连自尊都不一定能保得住。有谁见过落难的阔少或暴发户是如何表现潇洒的吗?

潇洒,是一种本色。那些特别潇洒的人,也就是把本色自然表现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程度的人。失去了本色,也就没有了潇洒。

不畏人言,也是一种潇洒。畏惧人言,必定常常裹足不前。一个常常裹足不前、犹豫不决的人,是没有潇洒可言的。

谁不爱潇洒?谁不能潇洒?

具有博大胸怀的人,才有可能在心灵上潇洒;具有自信和实力的人,才有可能在外表上潇洒。这样的潇洒,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潇洒。

生活中,那种更多的只是接近于漂亮意义的潇洒,与真正的潇洒比较起来,实在不过是“雕虫小技”。它既无助于一项伟大的事业,也无助于一种崇高的人生。

真正的潇洒不是长得俊俏,也不是穿得妖艳,而是努力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有精力不用,过期作废。青年时代不抓住时间努力学习,将来就有可能成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又一实例,那又何谈潇洒呢?

遇到困难、挫折,有的人倒下了;有的人却“知其不易而为之”,与困难斗争到底,那些绕过困难走路的人,表面看来很潇洒,因为他选择一条无坎坷的路。而事实证明,他是最令人为之羞耻的,因为他没有面对困难的勇气。

一个真诚的人,一个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的人,一个勇于面对现实、不肯轻易低头的人,他的一言一行本身就是一种潇洒的表现,找回自我,面对现实,摆脱自己编织的梦幻,做一个真正潇洒的人,不是很好吗?

潇洒走一回,便多了一份坚实、一份醒悟、一份自信。跌倒后,不妨爬起来,潇洒地走一回。

潇洒走一回,失落星星和月亮之后的清晨,会让我们领略到初升太阳的壮美;潇洒走一回,朝着太阳走,地平线就不会拒绝我们的痴迷和恋情;潇洒走一回,诱人的辉煌更加接近我们放飞的渴望。

快乐其实很简单

每一个人都会有烦恼和不顺心、不高兴的时候,然而在不经意间,也会惊奇地感悟到“快乐其实很简单”。

只要我们把那些忧愁甩到一边去,尽力去做快乐的事情,便会感到快乐许多,快乐不需要寻找,只要用心体会。因为快乐与愁苦只在心之一念间而已。

亲爱的朋友,人生快乐最重要,只要注意掌控自己的情绪,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就能做情绪的主人,生活中的“乐者”。朋友,现在我们来看一个故事吧。

父亲给一对孪生兄弟每人一枚金币,让他们到远处的一个小镇上,随便购买一件东西。而在这之前,他偷偷地把他们的衣兜剪了一个洞。

中午,兄弟俩回来了,大儿子闷闷不乐,小儿子却兴高采烈。父亲先问大儿子发生了什么事,大儿子沮丧地说:“金币丢了!”

父亲又问小儿子为什么兴高采烈,小儿子说他用那枚金币买到了一笔无形的财富,足以让他受益一辈子。这个财富就是一个很好的教训:在把贵重的东西放进衣袋之前,要先检查一下衣兜有没有洞。

于是,父亲准备对兄弟作“性格改造”。一天,他买了许多色泽鲜艳的新玩具给大儿子,又把小儿子送进了一间堆满马粪的车房里面。

第二天清晨,父亲看到大儿子正泣不成声,便问:“为什么不玩那些玩具呢?”

“玩了就会坏的。”大儿子仍在哭泣。

父亲叹了口气,走进车房,却发现那小儿子正兴高采烈地从马粪里掏着什么。

“告诉你,爸爸。”小儿子得意扬扬地向父亲宣称,“我想马粪堆里一定还藏着一匹小马呢!”

朋友,你快乐吗?笑容满面是一天,愁容满脸也还是一天,为什么要板着个脸不快乐呢?快乐与悲伤,只不过是你看待事情的一个态度而已。

正如故事中的兄弟俩,无论面对同一件事情,还是面对完全不同的事情,结果都是一样,一个人痛苦不堪,而另一个人开心快乐,这难道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同样的一天,我们为什么偏要纠缠些烦恼、制造些痛苦,来和自己较劲?为什么不寻些美好、找些乐趣,而让自己高兴呢?

每个人都有烦恼和痛苦,只是有的人把它踩在脚下,让它枯萎,被时间湮没;有的人把它顶在头上,让它沸腾,并预备着对准走近你的人,令它们喷涌而出。你是不是颠倒了秩序,把它们放错了位置?

每条路上都有烦恼和痛苦,只是有的人目光被烦恼束缚,双脚被痛苦羁绊,走得痛苦不堪;有的人解放了自己,不断地欣赏着环境中的鸟语花香,不时地蹦蹦跳跳、嘻嘻哈哈,走出了一路风景、一路开心。

人们往往不是因为烦恼而烦恼,而是因为有烦恼的阻隔,放弃、拒绝、失去了一些美好的东西,为此忧虑、痛苦着。

所以,不要因为心头停留着一片阴霾,而拒绝青睐我们的阳光送来的温暖;不要因为心里堵塞着什么渣滓,而让流动到我们耳畔的音乐绕道而行……

烦恼只是我们在想什么,而现实却是我们要去做什么。所以,不要放任自己消极的思想和情绪;不要在胡思乱想中走失;不要用烦恼和痛苦画地为牢,作茧自缚。

冷却、沉淀、忘记烦恼和痛苦,做自己该做的事,用积极的行动把好的自己树立起来,打败、消灭坏掉的自己,让他成为过去,找到全新的自己。

如果不幸被坏的自己奴役,他会把我们心中的烦恼生成天际的一片阴霾,遮住阳光;他会让痛苦尾随着我们,成为我们无法摆脱的梦魇。如果多一些坚强、勇敢、自信等积极因素,来帮助好的自己取得胜利,坏的自己就会偃旗息鼓,悄悄带领烦恼和痛苦两个手下撤退。

快乐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重要的,一个快乐的人总是会给身边的人带去许多欢笑;一个快乐的人,对生活始终保持着一种乐观向上的态度;一个快乐的人走过的地方也会留下许多快乐的足迹。没有人不希望自己是一个快乐的人,没有人不希望自己身边充满了欢笑。

快乐是一种心境,其实它每时每刻都在我们的身边,只是我们常常不去注意它。有时候仅仅是我们一个小小的微笑,就会给身边的人带来快乐;有时候只要我们一句温暖的话语,就能让别人感到快乐;有时候,看着身边的人快乐,自己也会感觉很快乐。

有句话总是在我们中间流传,叫作“你快乐,所以我快乐”。只要我们用心去寻找,真诚去对待,总是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的。

快乐其实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但对于有的人来说,却是一种奢侈。这跟人的追求和生活的态度有很大的关系,有的人即便是生活充满艰辛,充满坎坷,一样可以笑对人生,而对于那些总是抱怨生活的艰难、命运的不公的人来说,快乐其实离他们很远……

的确,生活的艰难会给人带去很多的忧愁,事事不总是如意的,尽管这样,我们还是在努力地生活着,并在艰难中寻找着快乐。有句名言说得好啊:“知足者常乐”嘛。所以,一个人的快乐不仅仅是取决于周围的环境,也不仅仅取决于物质享受的高低,而在于一个人的心态,心态的好坏才是快乐之根本。

做一个快乐的人,就得学会做一个心中充满爱的人,爱自己的亲人,爱周围的朋友,爱我们的生活,当爱无处不在时,快乐也就无处不在,学会以平和的态度处事,学会在困难面前变得坚强,学会不向挫折低头,学会爱自己,学会让自己以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这样才能快乐。

我们还得学会让自己的生活充实起来,我们不能每天数着时间去度日,那样不仅大好的时光白白浪费不说,自己还会成为一个迂腐的人。学会充实,也就学会了快乐,在充实中寻找快乐,在快乐中寻找充实。

不仅仅这样,我们还得有一颗宽广的胸怀,遇事不去斤斤计较,凡事放开心胸,懂得包容,有这样一句话:“有时候,快乐不是因为拥有很多,而是因为计较很少的缘故”。如果一个人是大度的,那么他的身边一定时有欢乐。

快乐不难寻找,难寻找的是自己的心态,是一种好的心境,只要我们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去对待生活中的人和事,相信快乐不用我们去找,它也会自动找到我们,但如果心态做不到平和,那么快乐就会躲着我们,远离我们。

每当清晨的阳光照耀在我们的窗前,闭上眼睛去感受它的温暖吧,当微风轻轻拂过我们的脸颊,仰头去感觉它的温柔吧,学会享受大自然的美,懂得如何去积极地生活,相信快乐就在我们身边。

亲爱的朋友,世界上真的没有什么事情能阻挡我们快乐!心情好时,笑是愉悦的表现;心情不好时,笑一笑也可以改善心情。诗人说:“笑是午夜的玫瑰,是人类的春天”,笑出了美好;“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笑出了宽容;弥勒佛的“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事”,笑出了大度。

呵呵,让我们一起笑对人生吧!

爱生活就要爱自己

美国著名医生史迈利·布兰敦说:“适当程度的自爱对每一个正常人来说,都是健康的表现。为了从事工作或达到某种目标,适度关心自己是无可非议的。”

布兰敦医师的理论是正确的。要想活得健康、成熟,“喜欢你自己”是必要条件之一。喜欢自己,并不是“充满私欲”的自我满足。它仅仅是意味着“自我接受”,也就是接受自己的本来面目、自重和人性的尊严。

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其著作《动机与个性》中也曾提到“自我接受”。他把它列入了心理学的最新概念:“新近心理学上的主要概念是:自发性、解除束缚、自然、自我接受、敏感和满足。”

成熟的人不会浪费时间比较自己和别人不同的地方,不会担忧自己不像比尔·史密斯那样有信心,或是像吉姆·琼斯那么积极进取。他可能有时会批评自己的表现,或觉察到自己的过错和效率低下,但他知道自己的目标和动机是对的,他仍愿意继续克服自己的弱点,向前奋进,而不是裹足不前。

成熟的人会适度地忍耐自己,正如他适度地忍耐别人一样。他不会因自己有缺点就痛不欲生。

喜欢自己,是否会像喜欢别人一样重要呢?回答是肯定的。憎恨每件事或每个人的人,只是显示出他们的阴暗和自我厌恶。

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的亚瑟·贾西教授,认为教育应该帮助孩童及成人了解自己,并且培养出健康的自我接受态度。他在其著作《面对自我的教师》中指出:教师的生活和工作充满了辛劳、满足、希望和心痛,因此,“自我接受”对每名教师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据调查,目前全美国医院里的病床,有半数以上是被情绪或精神出了问题的人所占据。有资料表明,这些病人大都不喜欢自己,都不能与自己和谐地相处下去。

分析导致这种情况的各种因素并不是我要讲的内容,我只是认为,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我们往往以物质上的成就来衡量人的价值。再加上名望的追求、枯燥乏味的工作,凡此种种,都容易使我们的精神产生疾病。我还坚信,由于普遍缺乏一种有力、持续的宗教信念,更使人们的精神无所依靠。

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罗伯·怀特,在其发人深省的著作《进步中的生命:有关个性自然成长的研究》中提到,现今有一种观念极为流行,那就是:“人必须调整自己,以适应周遭环境的各种压力。”

怀特博士还说,这个观念是基于一种理想,也就是认为,“人能毫无问题地去适应各种狭窄的管道、单调的例行公事、强制性的规定及达成角色任务的种种压力,等等。但其采取的行动是否成功,则须看其是否具有拒绝、帮助成长或是改进角色的能力;并且要能创造、表现出积极的力量,说到底,就是在其成长过程当中,要具有创意性的方针和态度。”

怀特博士的论点十分令人赞赏。我们很少有勇气独树一帜,或很清楚明了自己究竟拥护什么主张。我们的行为通常受社交或经济族群的影响,如衣、食、住或思考的方式,大概都与邻居差不多。假如周遭环境与我们的个性有差异,有抵触,我们就会变得神经质或不快乐,就会感到失落和迷惑——就会虐待我们自己。

卡耐基成人训练班上的一位女学员便曾碰到这种情形。她的先生是位成功的律师,有野心,做事积极,也相当独裁。这对夫妇的社交圈子当然是以先生的朋友为主,也都是相同典型的人——都以声望和取得的成就来衡量人的价值。

这位太太个性十分安静、谦逊,这样的生活环境常常使她觉得自己十分渺小,不能发挥自己的长处;而她所具有的品质美德,也常常被忽略、被藐视,因此她愈来愈对自己没有信心,也为自己不能达到别人的期望而痛苦不堪。渐渐地,她变得不珍爱自己。

这位女学员能够适应环境,但却不能适应她自己。她不能坦然地接受自己的本来面目,而期望能变成另一个与自己完全不同的人。她不明白的是:每个人都具有一定的作用,都可以在生活中表现出来。这种作用必须按照自己的个性表现出来,而不是模仿他人。什么时候明白了这点,她才会把失去的自我找回来。她自我认同的第一步,是不再用别人的标准来评判自己,同时必须建立起自己的一套价值观点,然后以此为依据开始生活。她也必须学习如何与自己相处,不要常常批判自己、贬低自己。

不喜欢自己的人,外在表现的症状之一便是过度自我挑剔。适度的自我批评是健康的、有益的,对自我要求进步极有必要。但若超过一定的限度,则会影响我们的健康生活。

在卡耐基成人训练班上,有位女学员在下课之后跑来找老师,抱怨自己的演讲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她向老师诉苦说:“当我站起来演讲的时候,突然显得很胆怯、很笨拙,而班上的其他学员似乎都显得泰然自若很有信心。我想到自己的种种缺点,便失去了勇气,无法再讲下去了。”

她还继续分析自己的弱点,并说得十分详细。

等她讲完之后,老师便告诉她原因的所在:“并不是你演讲不好,而是你老想着自己的缺点,没有把长处发挥出来。”

其实,并不是缺点使我们的演讲、艺术作品或个人性格显得失败。莎士比亚的戏剧里有许多历史和地理上的错误;狄更斯的小说也有不少过度矫情的地方。但谁会去注意这些缺点呢?这些作品闪耀着不朽的光辉,是因为它们成就远远大于缺点,以至缺点都变得不重要了。我们爱我们的朋友,是因为他们的种种优点而不是缺点。

把注意力放在我们自身的好品质上。培养优点,克服弱点,如此才能不断进步并自我实践。当然,我们也要随时改正错误,但不必一直念念不忘。

耶稣遇到身体或精神受折磨的人后,他不会先去查问为什么这些人会如此,也不会只给予简单的同情说:“可怜的人哪,你的运气真不好,环境处处与你做对。告诉我,你是如何落难的?”

耶稣没有这样做,而是直接切入问题重点。他说:“你的罪被赦免了,回家去吧,不要再犯罪了。”

人们常因以前和现在所犯的种种过错,加之自己心灵的罪恶感,而显得自惭形秽。我们不应该尊敬或喜爱这样的自己。为了让自己跳出这样的情境,我们必须忘记过去,轻装上阵。

为了学习喜欢自己,我们必须培养出面对自己缺点的耐心。这并不意味我们必须降低水准,变得懒惰、糊涂或不再努力。这是表示我们必须了解一个事实:没有人,包括我们自己能永远达到100%的成功率。期待别人完美是不公平的,期待自己完美更是愚蠢荒唐的。

有一位女士是地地道道的完美主义者。她对每件事都力求精确,因此凡事不肯相信别人,而必须自己亲自去做。她连做个小小的报告都要费去许多时间研究;至于演讲,就更要准备得精疲力竭为止。她讨厌不速之客去打扰她,每次请客都要事前计划得尽善尽美,这一位女士费了这么大的苦心,终于把每件事都料理得井井有条,十分完美,一种冷酷的机械性的完美,没有欢乐、自在或温情。这样的完美,只能令人敬而远之。

要求自己时时保持完美其实是一种残酷的自我主义。其深一层的意思是,我们不能仅表现得和别人一样好,而是要超越其他人,要像明星一样闪闪发亮。我们的重点不是自我发挥,不是为了把事情弄好;我们注重的是要胜过别人,使自己达到凌驾于他人之上的独特地位。

作为一个凡人,完美主义者也如同一般人一样会犯错,会失败。但他们不能忍受这样的状况,因此会变得痛恨自己,不喜欢自己。这样苛待自己是错误的。有时候,我们要练习自我放松,认识到自己的某些错误,要学习喜欢自己。

独处也是学习喜欢自己的好方法。马里兰州巴尔的摩“赛顿心理学院”的医疗主任李奥·巴德莫医师曾写过:“有人喜欢在晚上休息时反思当日的种种活动。这种独思冥想的习惯,显然是学习如何与自己相处的好方法。”

在生活中,我们只有能与自己好好相处,才能期望与别人也能好好相处。哈里·佛斯迪克曾经观察那些不能独处的人,形容他们好像“被风吹袭的池水一样,无法反映出美丽的风景来”。

独处是使自己的心灵憩息的港湾,是反省自己的最佳方法,是我们与外界接触的基础。安妮·马萝·林柏在其著作《来自海洋的礼物》中曾说过:“我们只有在与自己内心相沟通的时候,才能与他人沟通。对我来说,我的内心就像幽静的泉水,只有内省时才能呈现其独特的魅力。”

独处能使我们更客观地透视自己的生命。《圣经》里有一句忠言:“要安静,便可知道我就是神。”这话乃至理名言。

独处对我们的心灵运动十分有益处,就好像新鲜空气对我们的身体极有益处一样。

有人希望依赖别人得到快乐与满足,这无疑会为他人增添负担,并影响到彼此之间的关系。我们应该喜欢、尊重、欣赏我们自己,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培养出健康成熟的个性,也能增进与他人相处的能力。

随时秀出最好的自己

生命如白驹过隙,如此短暂,而青年时期更是其中一个短暂的阶段。可是这个时期,却是展示自我的最好时期,如果错过,真是太可惜了!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个性,在这短暂而又宝贵的生命流光里,我们为什么不把自己的思想和个性展现出来,活出自己的本色呢?

活出本色,就是不要盲目复制别人。如果你不能成为一丛小灌木,那就当一片小草地;如果我们不能成为月亮,那就当一颗星星。决定成败的不是我们尺寸的大小,而在于做一个最好的自己。让我们来看一个小故事吧。

暴风雨吹打着窗户,而我,却在窗前端着一碗米饭,怎么也吃不下。或许因为自卑,或许因为失望,看着那一条条被风雨吹打的树枝,仿佛自己也在接受历史的鞭打。

我怎么也没有想到,一向发挥稳定的我在毕业考试中却突然失利,全县仅排295名,这对一向自负的我打击很大。我知道现在一切都晚了,只能默默地发呆,发呆……

父亲看见我发呆,轻轻地拍着我的肩膀说:“干什么,不就是一次考试吗,没考好算什么?我们不怪你。”

我转过头,难过地说:“可是,这次考试很重要的。”

父亲笑了,然后严肃地对我说:“再重要,它也不过是一次考试,只要你尽力了,问心无愧就行。孩子,记住做最好的自己,你就是最棒的!”

“可是……”我还是有些不放心。

父亲一下子打断了我的话:“你看这边的杨柳,多么不堪一击,因为它们永远生长在春风里,没经历过大风大浪。再看看那边的松柏,它们经历了严寒的洗礼,变得愈发坚强。孩子,我希望你做坚强的松柏而不是脆弱的杨柳。”

对呀,不经历风雨,哪见彩虹。以后的路还长,我要做最好的自己、最棒的自己、最勇敢的自己。

突然,太阳出来了,天边挂着一道美丽的彩虹。不知不觉中,一碗米饭也被我吃得精光。

是啊,我们都要做最好的自己,只有这样,才是我们真正的人生。做最好的自己,无论是谁,若把这句话当作自己的人生目标,他一定会很充实、很快乐、很成功。做最好的自己,说得很简单,但要做到这点,其实也是件不容易的事情。

首先,我们做自己就要了解自己,明白自己是个怎样的人:有哪些独特的地方,有哪些优点和缺点,有什么兴趣和爱好,有什么理想和志向。

做自己要接纳自己,无论我们的家庭有多么贫困,我们的父母多么无知,我们都要承认他们,坦然接受他们;我们的长相,丑也罢,矮也罢,黑也罢,胖也罢,或者满脸的青春痘,甚至身有残疾,镜子里的那个人就是我们自己,我们都要满心喜悦地面对他,能够像欣赏艺术品一样欣赏他。

做自己要坚信自己,每一个人都是造物主在世上唯一的作品,没有复制,没有克隆。我们身上的每一个特点也都染上了我们的色彩,或红,或蓝。

尽管时尚流行着其他的色彩,不用担心,也不用害怕,更不要盲从轻率地做出改变,造物主不是把我们当作别人的附庸而产生出来的,我们仅是作为我们而存在。

我们可以在下雨天一头冲进雨中,去享受雨水带给我们的幸福与快乐。即使别人说我们是疯子又如何,我们可以不去理会这些。

只做自己心中想的,不去计较别人会怎么说我们,不用在意别人讨厌不讨厌,喜欢不喜欢我们的行为。千万别想着别人会怎样看自己,不要让别人的嘲笑、讽刺、轻蔑成为我们的绊脚石。“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这句话并不这是一句台词,而是我们的人生格言。

秀出自我,就是要把最真实的自我展现出来,而不是虚伪地装扮出来另一个自己。最真实的我才是最好的我。快乐、伤心、生气,自己的气息,才是唯一的美丽。最真实的我,最开心的我,最最满足的小小的我。

我们每个人都以自己不同的活法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有优秀的,当然也有差的。世界上的人不可能全部都是优秀的,就连优秀的人,都需要差的人来衬托,不是吗?

我们想做葱郁的大树,但是我们只是一棵单薄的小草;我们想做高贵的牡丹,我们却只是路边的一株不起眼的小野菊;我们想做一望无际的大海,但我们只是一条小溪;我们想做最耀眼的太阳,可是我们只是一颗时隐时现的星星。

在这个时候,不要灰心,不要气馁,因为我们虽然没有做到最好,但是我们也已经发挥出了自己的优点。

我们是一棵小草,但是我们也为绿地作出一份贡献,虽然很薄弱;我们是一株不起眼的小野菊,但是我们也为路边增添了一份绚丽的色彩;我们是一条小溪,但是我们为孩子们带来了欢乐;虽然我们是一颗时隐时现的星星,但是我们用自己的身体装饰了漆黑的夜幕。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我们在这方面做得很差劲,但是我们在别的方面做得却很优秀,我们要相信自己,别人能做到的,自己经过努力也能做到。

不能做大树,就做小草;不能做牡丹,就做路边的小野菊;不能做大海,就做小溪;不能做太阳,就做星星。总而言之一句话:“做最好的自己,自己的敌人就是自己。”

要不断地完善自己。最好不是和别人比,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和别人比较,我们永远都成不了最好的一个,我们也永远享受不到成功的喜悦。最好是和自己比较,和过去的自己、昨天的自己比较,让自己成为今天最好的自己,努力让自己的每一天都有收获、有进步。

做最好的自己不在乎我们昨天是怎样的一个人,不在乎我们底子有多薄,基础有多差,只要努力,我们就可以比不努力的我们更好,只要我们坚持努力,我们完全可以成为最好的自己。

完善自己不是盲目地完善,比如一个学生,压缩休息和运动的时间来努力学习,精神固然可嘉,但这样永远做不到最好。一天只有24小时,我们不可能24小时不停地学习。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们首先要保证在课堂上的效率,保证自习课的效率,在精力允许的情况下不断进取。那么晚上当躺在床上的时候,我们就能够坦然地对自己说今天我们做到了最好。要学会珍爱自己。珍爱自己就是要我们别虐待自己、苛求自己、反对自己,而是要我们看重自己、拥护自己、赞美自己。

尤其是当我们处于最痛楚无助、最孤立无援的时候,在我们必须独立支撑着人生的苦难,且没有一个人为我们分担的时候,我们绝不能自暴自弃,自戕自贱,而是应该学会给自己送一束鲜花,给自己唱一支动人的歌,给自己一个明媚灿烂的笑容,让快乐永远伴随我们。

要相信自己。假如我们自比于泥块,那我们将真的会成为被人践踏的泥块;假如我们心里总是嘀咕自己是愚笨的、无能的,那我们就会变得无足轻重,毫无作用。

试想一下,一个连自己都不相信的人,总是以他人为尺度,唯唯诺诺、自卑不堪,这样的人怎会快乐,怎能体验到快乐?

我们应该觉悟到天生我材必有用,觉悟到造物育我必须充分体现出生命的至善至高至美的境界,这样我们才能实现理想中的自我,才能赢得出色的人生,才能创造辉煌的奇迹,才能与快乐相伴。做最好的自己,就是要我们看重自己,自信、自律、自强、自尊,坚信自己作为宇宙之子降临大地,那么大地自然会给我们一席之地。

做最好的自己,绝不是说我们要固执,要变得狂妄自大、我行我素、自我陶醉、自我膨胀、自我吹嘘,而是说我们要寻找到快乐,就要学会寻回自我。

生命里要有一种硬度,不要轻易叹息,也不要露出我们心头的点点伤痕。当我们受到挫折遭到冷遇面临坎坷失去快乐的时候,我们不能卑躬屈膝垂头丧气,双目无神丧失自我,而应该坦坦荡荡地来到人群中间。

我们要用挺拔的身躯,用嘴角眉梢上平静的微笑来证明:我们不会退缩、不会逃避、不会沉沦、不会萎靡!梦想不再遥远,快乐不再遥远,辉煌不再遥远!朋友,让我们大胆地秀出真实的自我吧!那就是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