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人性的优点全集》(5)

《物种起源》reference_book_ids":[7280731566794345491,7257371397461118013,7293416252188396607,6959122740787825671,7280731568161688634,7263389528902077452,6931966736845523982,7280731566815317007,7176958861872466999,7299766168267525161]}]},"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第四篇 七种方法,避免情绪挫伤

1 永存的合作与竞争

卡耐基名言

个体良性竞争的形成,凭借的是个体与集体关系的顺利发展,也凭借着一种良好的互相合作的关系。

人是以群体生活为主的,一个孤立的人不可能存在于社会上,而人类的发展就是社会的发展,它一定会存在合作和竞争。

动物界有一条不变的规则就是合作。如,单个的蚂蚁力量并不惊人,可是由成千上万的蚂蚁组成的蚁群,力量却能够毁掉千里长堤。动物界中,蚂蚁可以说是最懂合作的重要性。

英国科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点燃一盘蚊香,放进一个蚁穴。最初,穴中的蚂蚁非常慌乱,20秒后,蚂蚁开始尝试灭火。一只蚂蚁把蚁酸喷在燃点上,然而,单个蚂蚁喷出的蚁酸是极少的。因此,有很多勇敢的蚂蚁葬身火海。可是后边的蚂蚁继续拥上来,不到一分钟,火就被扑灭了。活下来的蚂蚁马上把死去的蚂蚁尸体搬到近处的一块“墓地”,并在上面覆盖了一层薄土。

过了1个月,这个科学家又点燃了一根蜡烛,将蜡烛放进了蚁穴开始观察。虽然这次的火很大,可是这群蚂蚁因为有了上一次的灭火经验,并没有像上次那样慌张,它们很快有组织地共同作战,不到一分钟,烛火被扑灭了,蚂蚁却没有一只受伤的。科学家对此感到很惊异。

蚂蚁在火势蔓延时,没有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只顾自己逃生,而是很多蚂蚁团结合作,而后像雪球那样滚动,从火海中逃走了。而被火烧到的那些最外边的蚂蚁,就会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这响声就像那些为逃出去而牺牲的蚂蚁的悲惨呼喊。

一个老人也讲了一个蚂蚁的故事。他说:

蚂蚁极有灵性。在一年发大水时,我看到过一个令人吃惊的现象。我发现在波涛之中,有一个像篮球那么大的黑球。等那个黑球漂到近处,我看到那竟然是一大团蚂蚁聚成的蚁球。外边的蚂蚁在波涛中不断被大水冲走,然而这个蚁球太大了,没有被冲走的蚂蚁依然紧抱在一块。没过多长时间,靠岸的蚂蚁球就好像登陆舰上的战士一样,一层一层地展开,快速整齐地一排排冲上了堤岸。而那些牺牲了的蚂蚁,则留在了岸边的水中。这是一个不小的蚂蚁团,它们再也爬不上岸了,可是它们仍然紧紧地抱在一起,让人大为惊异……

俗话说:“骆驼能驮千斤,蚂蚁只背一粒。”可是如果从骆驼和蚂蚁的体重来看,骆驼就差多了。

富兰克林曾经说道:“蚂蚁比所有的动物都勤劳,可是蚂蚁却从来不骄傲,不夸耀自己。”这些深刻又精彩的赞誉是非常动人的。当你看到蚂蚁在面临灾难时的大无畏精神和聪明才智后,你就会意识到,这些赞美的话语并不过分。说到这些,我们难道不能从蚂蚁的精神中得到更为深刻的启迪吗?

亚里士多德说过,人类天生就是社会型动物。个人的力量是很小的,个人的力量也很难跨越时空的障碍,摆脱环境的因素。所以,人很自然地就具有群体性。人们也很高兴加入群体。而群体的力量是可以让人类摆脱环境束缚的,这就是说,群体使人类的某些设想成为了现实。这就是群体具有的吸引人的魅力。因此说,合作是促进人类发展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

下面的故事生动地再现了人类合作的重要性:

玛格丽特于1943年春来到“老年康复中心”。她因为中风,右手完全没有了知觉。医生说,她的右手已经不会康复了,按照医生的意见,她来这里做一段时间的心理治疗。此处的员工米莉高兴地接待了她,带她看了中心的设施并把她介绍给其他工作人员。米莉非常细心,她十分在意玛格丽特的心情,她注意到玛格丽特在参观钢琴室时表情很痛苦。

“太太,您怎么了?”

“不要紧,”玛格丽特轻声说,“只是我看到钢琴便想起了一些以前的事情。”随后,玛格丽特告诉了米莉她以前辉煌的音乐生涯。米莉认真地听着,目光一下子就看到了这个黑皮肤的老妇人已经残废的右手。

“请您等一下,我很快就回来。”突然,米莉想到了一个奇妙的主意。一会儿,米莉回来了,她身后紧跟着一位身材很小、满头白发、戴着厚眼镜靠助步器走路的老太太。

“这是玛格丽特,这是露丝。”米莉给她们做了介绍,又笑着说,“露丝也会弹钢琴,可是她中风后,左手就没办法动弹了。玛格丽特太太左手健全,露丝右手健全,我觉得你们如果合作,肯定能弹出优美的钢琴曲。”

“你对肖邦降D调华尔兹熟悉吗?”露丝的目光非常愉悦。玛格丽特点头称是。后来,她们就不再说太多的话,而是配合默契地一起坐在钢琴前。键盘上出现肤色不同的两只手。一只手是黑色的,手指纤长;一只手是白色的,手指短胖。键盘上滑动着一种节奏,一曲动听的音乐在室内响起来。

从此,她们就一起在钢琴前弹奏。她们在老年康复中心的合奏还在学校、教堂甚至电视中播出,给人们带来了快乐。她们都是家里的祖母,又都失去了丈夫独自居住,都没有儿子。更为相似的是,两个人都有一颗金子般的心,甘于奉献。可是,她们没有另一方的合作,就不会成功。

她们坐在钢琴前,非常亲密,既品味着人生,也享受着肖邦、巴赫、贝多芬的音乐,并通过这种优美的音乐传递着她们的感情。露丝能够感觉到玛格丽特在说:“虽然我失去了独自演奏的权利,可是上帝却给我送来了露丝。”玛格利特也感觉到露丝在说:“上帝创造了这个奇迹。”

这个故事向我们讲了一个明显的道理,合作才能成功。对于残疾人来讲,这种合作是必要的,正常人也需要这种合作。所以,你如果希望自己有一番成就,就要考虑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如果想成功,一个人要将自己融入一个集体,要自觉主动地维护集体的利益,这样才会使你的人生健康、顺利地发展。

从另外的角度讲,人生要发展,就要自立与合群。个体的发展离不开集体的发展,没有集体的发展就没有个体的发展,这就是这节要讲的基础知识,竞争与合作。

作为积极的人生观,竞争与合作是人生与事业成功的重要方法。在英国,竞争最先用于竞赛,对此这样理解的人是福布斯。他说过,人对人来讲是狼。他认为,竞争者“发愤图强希望自己赶上对手或超过对手”是为了取得成功。这就是他说的竞赛的原意。他又说:“假如这种竞赛夹杂了自私,就会掺杂一些自私的目的,使双方敌对,引发损害自己不利于他人的争斗。”根据这些,福布斯提出的“契约论”和“自然法”是以保证个人生存为目的,从而约束个人在竞争中的随意性。“契约论”和“自然法”里的竞争法则,使竞争所用的手段有了一个界限,尽管这是利己性的,但这个规定实际上是给出了一种合作。因此,积极的竞争属于良性竞争。

英国学者威廉·汤姆斯早在19世纪时,就对历史上存在的竞争从功利主义方面出发进行了分析。威廉认为,竞争是生物界与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规律,个体谋取利益能够促进个体的前进,是不可缺少的。所说的竞争,就是激发个体的最大才能,勇于争先,成为群体中的优秀者。同时,竞争也表现出自立、自强的特性,应该肯定这种良好的有意义的竞争。

然而,个体良性竞争的形成,凭借的是个体与集体关系的顺利发展,也凭借着一种良好的互相合作的关系。

个体和集体、竞争和合作的心态和意识是需要具备的。日本人在这方面给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一个优秀的日本人,既具有强烈的渴望成功和胜利的精神,还非常注重集体意识,擅长协作。在行为方面,日本人常常表现出自我表现与克制的统一。

美国史学家埃德蒙·赖绍尔对日本人大加赞扬,他说:“日本人与西方人相比,更具有集体主义意识。并且,比西方人更懂得如何团结合作。”可是,他又强调:“日本人的自我意识十分强烈,即使他自己已经融入到集体中,他也会坚持保持自我意识,这使他们能够努力拼搏,不断表现自己,积极向上。”

所以,如果你想让一个充满自我意识的人接受你的想法,并和你合作,你就应该记住以下原则:

以合作为基础,提出具有挑战性的目标。

2 人都有善恶两面

卡耐基名言

一种好的、足够强烈的缘由也许会促使你往好的方向发展,到那个时候,你会成为天使;然而一种坏的、足够强烈的缘由也会导致你往不好的方向发展,那个时候,你或许会成为恶魔。于是,天使与恶魔之间的斗争永远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历程中最长久的斗争。

赫拉克利特—古希腊哲学家对我们说:“没有不正义的存在,人们就无法知晓什么是正义。”所以,每一件事都具有双重性。我们将正义的符号贴在事态良好的发展方向上;在事态恶化的发展方向上贴上非正义的符号。人类的心理也是如此,一种好的、足够强烈的缘由也许会促使你往好的方向发展,到那个时候,你会成为天使;然而一种坏的、足够强烈的缘由也会导致你往不好的方向发展,那个时候,你或许会成为恶魔。于是,天使与恶魔之间的斗争永远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历程中最长久的斗争。

在洛杉矶银行曾发生过一场枪战,或许洛杉矶的市民们还没有忘记:

一个银行抢劫犯在抢劫银行的时候,被警察包围了。抢劫犯自知走投无路,情急之下,顺手抓来了一名人质,他用手枪指着人质的脑袋要挟警察为他让一条通道。警察四面包围着抢劫犯,但是却不敢向前靠近。

这名抢劫犯拖着被抓住的人质,挥动着手里的枪往外冲去。忽然,人质发出痛苦的呻吟声,声音逐渐变大,最后成了声嘶力竭的号叫。

原来,这名劫匪在慌乱中劫持的人质是一个孕妇,此时这个孕妇因为受到惊吓要早产了。鲜血已经从孕妇的衣裤里浸透出来,情况非常危急。

很明显,这种情况让劫匪感到手足无措,他迟疑不决,应该怎么办?是放弃人质选择被警察逮捕,还是继续把这个孕妇当人质要挟警方实现突围?如果选择前者,那就表示他将要度过一段漫长的牢狱生活,但是如果选择后者,那么将会有一个新生命就此丧生。这种选择在常人看来是难以抉择的。

劫匪的内心也在作着激烈的斗争,这是他内心中天使与恶魔之间的角逐,是道德、良知和金钱、邪恶之间的角逐。周围的警察和民众都在关注着劫匪的举动。

最终,恶魔被天使打败了,劫匪把枪扔在地上,然后举起了双手。警察一下子就把劫匪制伏了,在四周的民众之中居然有一片掌声响起。

此时,这个孕妇已经无法动弹了。警察们正准备将她送去医院,这时已经戴上手铐的劫匪突然说道:“请你们等一等可以吗?我是一个医生!”劫匪看了一眼身旁的警察,用祈求的语气继续说道,“孕妇已经不可能坚持到医院了,假如现在不赶紧处理的话,她会没命的。请相信我,我会救活她的!”警察犹豫地注视着他,最后打开了手铐。

几分钟以后,四周紧张得足以让人窒息的氛围被婴儿响亮的啼哭声打破了,一个小生命诞生了,民众不禁为这个生命高声欢呼!劫犯举起满是鲜血的双手—这不是充满罪孽的鲜血,而是一个新生儿的血—脸上流露出职业的满足和笑容。民众向他表示敬意和感谢,却忘记了他还是一名劫匪。

警察依然在他的手上戴上了手铐,这时他说:“谢谢你们,让我尽了一个医生应尽的职责,挽回了一条新生命。我对这条新生命满怀感激,是他唤醒了我内心的良知,并战胜了罪恶,此刻,我多么希望自己不是一个抢劫银行的罪犯,而是一名合格的医生。”

我可以保证这个故事是真实的,这个故事就发生在洛杉矶市。

你看,这名劫匪所具有的双重性格在关键时刻表现得多么鲜明!哪怕他在疯狂抢劫的时刻,他的内心仍然存在着无法磨灭的良知,并且正是由于这份良知的存在,使得他完成了一个由罪犯到天使的转变。

因此,你在和别人交往的过程中,一定要牢记:

人类具有双重性格,既有善良的一面,也有邪恶的一面。要善于使用善良的因素,同时也要防止邪恶的导火线被点燃。

3 不被批评之箭中伤

卡耐基名言

1.只要你认为自己做的事是正确的,就不要理会别人说什么。

2.林肯说:“只要我无视别人对我的一切非难,这件事就会适可而止。”

3.任何事情都要全力以赴,然后撑起伞,遮挡非难的雨滴。

有一次,我前往美国海军陆战队去拜访斯梅德利·巴特勒少将,他是一位非常有趣的人。

他跟我说,他年轻的时候,非常渴望一举成名,也希望自己能够给所有人都留一个好印象。当时,他只要听到任何批判之词都会非常沮丧。但是,他坦言在海军陆战队的这30年来,他已经变得逐渐坚强起来。他说:“曾经有人用狗、蛇和臭鼬这样的词语来批判我,还有一些诅咒专家也对我进行诅咒。我还曾被人用英语词汇中所有不堪入耳的字眼来侮辱。如今,当有人再次骂我的时候,我会连头都不回地离开。”

也许是巴特勒对于他人的批判太过麻木了,但是,我们中的大部分人仍然把它看得过于重要。记得前几年的时候,有一位纽约《太阳报》的记者到我的成人授课班采访,之后他还写了一篇文章发布出去,文章中对我的工作,甚至是我个人都有很多攻击性言辞。我当时非常生气,这完全是对我个人的一种羞辱。我给纽约《太阳报》的执行委员会主席致电,想让他重新刊载一篇文章,文章必须与事实相符,不能带有任何攻讦性。我一定要让他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代价。

如今,我对当时的行为深感愧疚。直到现在我才明白,或许有半数读者压根儿就没有看过那篇报道,另外阅读过这篇文章的半数读者也只是随便看看而已。那些阅读过的读者中又有一半的人会在短时间内忘得干干净净。

我还明白了,任何人都不会真正在乎其他人发生了什么事,因为他们从早上睁眼到晚上闭眼只会考虑自己。他们对于自己一个小头疼的关切程度也许都要胜过关心你我是死是活。

就算我们被人欺骗、背叛,甚至被人在背后捅了一刀,哪怕那个人是我们最亲密无间的朋友,我们也不可以堕入深渊、顾影自怜。我们反而应该借此事好好提醒自己,因为耶稣也遭受了同样的事。在他最信赖的12位门徒中,有一个人只是为了相当于现在19美元的价值就出卖了耶稣。还有一个人三次在公众场合声称自己和耶稣从不相识,甚至还为此事立誓。12个人当中有两个人背弃了他,这可是相当于六分之一的概率啊!既然耶稣的境遇也只是这样而已,身为平凡人的我们又凭什么认为自己应该有更好的际遇呢?

很长时间以来,我得出一个结论,既然那些不公正的批判无法避免,但至少我还能够去干一些更为要紧的事,那就是决定接受还是无视这些批判。

有一点我需要向大家解释明白,我并没有对一切批判都置若罔闻,只是无视那些居心叵测的责骂。我向罗斯福总统夫人请教了这个问题,我问她是怎么对待那些恶言恶语的责骂—当然,我们都清楚她忍受了无数这样的责难。在所有的白宫夫人中,她可以说是人缘最好的,也是树敌最多的一位。

她跟我说,当她还是一位少女的时候,非常腼腆。她害怕他人的批评与指责。有一天,她去向老罗斯福总统的姐姐讨教这个问题,她说:“我想做一些事,但是又很害怕有人会指责我。”

老罗斯福总统的姐姐望着罗斯福夫人说道:“只要你认为自己做的事是正确的,就不要理会别人说什么。”罗斯福夫人跟我说,这句话是她的精神支柱,始终伴随着她在白宫里的生活。她告诫我:“做你自认为是对的事情就好了—因为无论你做什么都会有人指责你的不是。有些人会因为你做了某些事而责难你,也有些人会因为你什么都没做而责难你。两者的结果没有任何区别。”

马修·布拉是美国纽约国际集团的总裁,我在拜访他时,问他对于别人的批评会不会反应过度,他说:“的确如此,我年轻的时候,对于别人的批评,反应会非常激烈,那时候,我巴不得给公司上上下下的人都留下一个完美的印象。如果不是的话,我就会感到沮丧。为了讨好一个和我持有不同意见的人,我总是会触犯另一个人的利益。所以,我需要继续去宽慰第二个人,但是结果又会让一大堆人对我有意见。后来我终于明白,为了不让人指责我,我极力宽慰的人越多,反而会招致更多人的不快或怀恨在心。我只需要告诫自己:‘只要你处于领导人的位置上,就一定会受人指责,想方设法去适应它就好!’这个想法对我很有帮助,从此之后,我只要尽全力去做事,然后为自己撑起一把伞,那么所有责难的言语就像雨滴一样,顺着雨伞洒落,而不会滴到我的脖子上,我也就不会感觉到不舒服。”

在这一方面,迪姆斯·泰勒—美国作曲家几乎做到了极致,他非但没有受到这些恶意责难的中伤,而且还可以公开对此付之一笑。在他周日下午主持的电台音乐节目中会有听众的评论,有一位女士在评论中用“骗子、叛徒、毒蛇、白痴”这样的字眼对他进行谩骂,泰勒在他的作品《人与音乐》中回忆起这件旧事,他说:“我猜想她也许只是随便说说而已,所以在下周的广播节目中,我把她的评论念给了每一位听众,但是几天过后,我又收到了这位女士的回复,她对我的看法还是和原来一样,在她眼里,我依然是一个骗子、叛徒、毒蛇和白痴。”对于泰勒对待他人斥责的态度,我们着实感到钦佩,他的真挚、沉着和诙谐令我们折服。

查尔斯·施瓦伯是美国著名的企业家,他在普林斯顿大学给学生们演讲的时候,向学生们讲述了他所得到的、对他影响最大的教训,那是钢铁工厂里的一位德国老工人教给他的。这位德国老工人和另一位钢铁工人进行了一场精彩的辩论赛,可结果他却被人扔到了河里。“当他带着满身泥垢来到我的办公室时,我问他究竟说了些什么,为什么别人会把他扔进河里,他说:‘我什么都没有说,只是对此付之一笑。’”

付之一笑—这句出自德国老工人口中的话,施瓦伯从此把它当作自己的人生格言。

如果有人成了被恶意责难的对象,那么这句话对他来说尤为合适。你向别人作答,只会让对方更加针对你的言论,可是如果你对他“付之一笑”,那么他还会对你说什么呢?

如果林肯总统在美国内战期间极力应对各种各样的非难,也许他早就因此而崩溃了。林肯对那些不良责难的处理方式已经成了这方面的典范。林肯说过一段话,这段话被麦克阿瑟将军挂在总指挥部的办公桌上,同样,在丘吉尔的书房中也有这段话,林肯说:“只要我无视别人对我的一切非难,这件事就会适可而止。我竭尽全力,直到我的生命终止,我都会一如既往地这样做。到最后,结果是最好的证明,它会证明我是正确的,一切批判都没有任何作用。反之,结果若证明我是错的,那么就算是有10位天使为我辩护,也是无济于事。”

假如不想情绪受伤,请铭记:

任何事情都要全力以赴,然后撑起伞,遮挡非难的雨滴。

4 不要随意批评他人

卡耐基名言

1.假如有人批评你,那是因为对你的批评能给他带来一种满足感。同时也说明你有自己的建树,并且引人瞩目。

2.小人经常会因为伟人所具有的弱点或犯的过错而自鸣得意。

1929年,美国教育界发生了一件令人震惊的事,很多教育界人士都前往芝加哥恭逢其盛。很多年前,有一位年轻人,他一边在耶鲁大学读书,一边在外面打工,他做过服务员、伐木工人,还有家庭教师,这位年轻人叫作赫钦斯。但是8年的时间,他竟然被聘请为在全美国排第四位的芝加哥大学的校长。那时他年仅30岁,这简直难以想象!一些年纪大的教育学家对此嗤之以鼻,海量的批评接踵而至:他太年轻了!他根本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他的教育理念十分荒诞不经。最后,甚至连媒体都无法站在一个客观的立场上,介入这场攻击之中。

他任职的第一天,一位朋友告诉赫钦斯的父亲:“今天早上的报纸上几乎整个社会舆论都在诽谤你的儿子,真是让人诧异。”

赫钦斯的父亲说:“事态的确非常严重,但是我们都明白,没有人会对一只死狗拳脚相向。”

的确如此。狗越凶猛,人们就越想踢,然后从中得到一种满足感。同样的经历,登基为爱德华八世的英国威尔士亲王也深有体会。他曾经在达特茅斯学院读书,这所学校等同于美国的海军学院,当时他14岁。有一天,他在哭泣的时候被一名海军军官看见了,军官问他发生了什么事。他原本并不想说,但是最终还是说出了事情的原委:原来有一位海军幼校生踢了他一脚。校长将大家集合在一起,告诉他们,威尔士王子虽然没有怨恨谁,但是校长坚持要弄明白有些人的行为怎么会这么野蛮。

过了很久之后,那位幼校生承认了自己的所作所为,因为等他将来在英国海军服役,被任命为军官的时候,他可以向别人吹嘘自己曾经踢过英国的国王。

因此,假如有人批评你,那是因为对你的批评能给他带来一种满足感。同时也说明你有自己的建树,并且引人瞩目。许多人通过指摘比自己强的人来获得满足感。我在写这一章节的时候,收到了一位女士的来信,信的内容是批评救世军创办人威廉·布斯将军,由于我曾经在广播节目中称颂过布斯将军,所以这位女士就以写信的方式告诉我,布斯将军曾把救济穷人的800万美元据为己有。当然,这样的指控是十分荒诞的。而且这位女士的目的也并不是找出真相,她只是想要抨击比她优秀的人。她的来信被我扔到了垃圾筐里,我很庆幸没有娶一个这样的女人作为我的妻子。她的信没有改变我对布斯将军的看法,但是却让我了解了她的人格。

哲学家叔本华曾说:“小人经常会因为伟人所具有的弱点或犯的过错而自鸣得意。”

没人会认为耶鲁大学的校长是一个小人,但是蒂莫西·德怀特—耶鲁大学的前任校长却好像诽谤了一位美国总统的候选人,并以此为乐。德怀特提醒说,要是让这个人做了美国的总统,“我们国家可能会把卖淫合法化,国家将会不辨是非、丧失道德,也不会再敬重上天怜爱世人。”

这听起来好像是对希特勒的责备吧?但是他辱骂的人却是杰斐逊总统,是的,没错,就是那位编撰了《独立宣言》,被人们尊称为民主先驱的杰斐逊总统!

有一位美国人,人们骂他是“伪君子”“骗子”“比谋杀犯强不到哪里去”,你猜到这个人是谁了吗?在一张报纸上有一幅这样的漫画:他伏在断头台上,一把大刀正要落下切掉他的脑袋,街道上的人们对他嗤之以鼻。这个人是谁?他就是乔治·华盛顿。

但是那是很久之前的事情了,或许人性已经有所提高了吧!我们来看看比较接近现代的例子。皮尔里上将因为在1909年4月成功到达北极冒险而名动天下。皮尔里上将差点因为饥寒交迫而丧生,并且因为低温冻伤不得不切除8个脚指头。恶劣的环境让他担心自己是否会出现神经错乱。但是,那些在华盛顿的海军军官对皮尔里的出名非常生气不满。他们指责控诉他凭借科学研究的名义募捐经费,但实际却在北极四处闲逛。他们也确实深信不疑,假如一个人确实非常相信时,你很难说服他让他不再相信。他们的决心是那么坚定不移:一定要侮辱并封杀皮尔里上将,这使得麦金莱总统不得不亲自下达命令,才保证皮尔里上将完成了他在北极的使命。

假如皮尔里也在华盛顿的总部工作,还会有人这样谴责他吗?不会的,因为他就不会重要到惹人嫉妒的地步。

比起皮尔里上将的境遇,格林将军更是悲惨。1862年,格林将军在南北战争中赢得了北军的一场大胜仗—只用了一下午时间就取得了胜利,这让格林将军一夜爆红,成了全国人民心中的楷模—为了欢庆这场漂亮的胜仗,从缅因州至密西西比河岸,所有的教堂钟声齐鸣。但是,这次伟大胜利结束仅仅6个星期,北军英雄格林将军就被逮捕了,并失去了他所有的军队,饱受冤屈和无望。

格林将军为什么会在取得胜利的情况下被逮捕呢?主要是由于他的胜利遭到了他那高傲的长官的妒忌。

为了不使他人的情绪受伤,就请不要对一只死狗拳脚相向。

5 学会自我批评

卡耐基名言

1.任何人一天至少有5分钟不够明智,智慧好像也有无奈感。

2.大多数人经常会因为别人的批评而生气,明智的人却能从这里面学到东西。

3.与等候敌人来进攻我们或者批评我们所做的事相比,我们还不如先自我批评。

4.敌人对我们的观点也许比我们自己的想法更趋于事实。

在我自己的档案柜里,放置着一个私人档案夹,上面写着“我所做过的傻事”。夹子里对我所做过的傻事有详细的文字记录。有时候我会口述给自己的秘书让他记录下来,但是有的时候这些事情是非常私人的,甚至这些事蠢到我不好意思让我的秘书记录,所以只能自己记录下来。

我经常拿出那本私人档案夹,重新翻阅一遍我对自己的评论,这能帮助我解决最难解决的事情,那就是自我管理。

曾经我因为自己的错误而去责怪和埋怨别人,但是随着年纪逐渐变大,智慧也有所长进,我最终意识到我最应该责怪的人就是自己。随着年龄的增长,许多人都能认识到这一点。拿破仑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的时候说:“我的失败绝对是咎由自取,不能埋怨任何人。实际上,我最大的对手就是自己,这也是酿成我人生悲剧的主要原因。”

我要给你讲一个这样的人物故事,这个人叫豪威尔,他是一位精通自我管理技巧的人。1944年7月31日,他在纽约大使酒店暴毙的消息让整个美国为之震动。华尔街更是出现了动乱,因为他是美国财政界的领导人,他曾经任美国商业信托银行董事长一职,同时是好几家大公司董事会的成员。他几乎没受过正式教育,在一个乡村小店做过店员,后来被任命为美国钢铁公司信用部门经理,并且向着更高的权力和地位前进。

我曾经向豪威尔先生请教他取得成功的窍门是什么,他对我说:“这些年来,我一直都有一个记事本,上面记载着每天都有哪些约会。家人对我周末晚上会在家从不抱任何希望,因为他们明白,我经常在周末晚上进行自我反省,对我这一个星期的工作表现做出评价。晚饭过后,我一个人打开记事本,把这一周以来的一切面谈、讨论和会议全程都回想一遍。我问自己:‘我那个时候哪里做错了?’‘哪里做对了?’‘我还能做些什么来改善我在工作中的表现?’‘从这次的教训中我学到了什么?’有时候每个星期这样的自我批评让我很不高兴,有时候我几乎无法想象自己当时是多么鲁莽。当然,随着年龄的增长,这样的情况有所减少,我始终保持着这个自我批评的习惯,它对我有很大帮助。”

也许豪威尔的这种做法是在向富兰克林学习,但是富兰克林并不只是在周末的时候,他每天晚上都会自我批评。他意识到有13项很重要的错误,其中有三项是消磨时间、太在乎琐碎的小事,还有和别人争辩。富兰克林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他知道如果不把这些缺点改掉的话,是不可能成就大事的。因此,他每个星期都会制定一个目标来改掉某项缺点,并且每天把改良的过程记录下来。下个星期的时候,他会继续勉励自己改正其他缺点,他和自己的缺点整整奋战了两年。

因此,富兰克林能够成为如此具有影响力、如此受人敬爱的人物并不奇怪。

阿尔伯特·哈伯德曾说:“任何人一天至少有5分钟不够明智,智慧好像也有无奈感。”

大多数人经常会因为别人的批评而生气,明智的人却能从这里面学到东西。诗人惠特曼曾经说过:“难道你认为自己只能向那些喜欢你、崇拜你、支持你的人学习吗?从否定你、指责你的人那里不是能学到更多吗?”

与等候敌人来进攻我们或者批评我们所做的事相比,我们还不如先自我批评。我们能够成为对自己最苛刻的批评家。当别人还没有发现我们的弱点之前,我们应该自己先意识到并改正这些弱点。达尔文就是这么做的。当达尔文写完他流芳百世的《物种起源》这一著作后,他早就认识到这一具有革命性的理论肯定会对整个宗教界和学术界产生颠覆性的力量。所以,他先开始进行自我评估,并花费15年时间不断调查研究,挑战自己的这一理论,批评自己所得到的结论。

假如有人骂你愚不可及,你会愤怒或者怒火中烧吗?我们来看看林肯是怎么做的。林肯曾经被自己的军务部长爱德华·史丹顿批评过。林肯的干预让史丹顿非常气愤。为了讨好一些利欲熏心的政客,林肯在调动兵团的文件上签字并下达了命令。史丹顿不仅没有执行他的命令,还批评林肯的这种行为愚蠢不堪。有人把这件事告诉林肯,林肯冷静地说:“假如史丹顿说我愚笨无知,那我可能真是很愚蠢,因为他差不多每次都是正确的,我会亲自找他谈谈的。”

林肯果真亲自去找史丹顿了。史丹顿指出他这个命令是不对的,于是林肯撤回了这道命令。林肯很有肚量去接受别人对自己的指责,只要他认为那个人是真心帮助自己的。

我们也都应该乐于接受这样的批评,因为我们不可能一直是对的。就连罗斯福总统也只是希望自己正确的概率是四分之三。现代最有成就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曾经坦言自己99%的结论都是错的。

拉罗什富科是法国的一位作家,他曾经说道:“敌人对我们的观点也许比我们自己的想法更趋于事实。”

我对这句话深信不疑,但是假如有人批评自己的时候,我没有及时提醒自己的话,还是会毫不犹豫地采取防御措施,这让我每次都对自己很不满意。无论是否正确,人总是喜欢受到别人的称赞,而不是责备。我们并不是理性的动物,而是非常感性的,理性的思考对于我们来讲就如同暴风骤雨中汪洋大海里的一叶扁舟。

当我们听其他人对我们的缺点指手画脚的时候,我们应该认真听取一下,而不是急着为自己争辩。因为所有没有头脑的人都会这么做。让我们明智一些、虚心一点,我们可以气势磅礴地说:“假如让他发现我别的缺点,他可能要批评得更加严厉呢!”

我曾说过如何应对恶意的责难。现在我提出另一个看法:当你因为别人的恶意责难而愤愤不平时,为什么不先告诉自己,“等一下……我原本就不是尽善尽美的。就连爱因斯坦都说自己的错误率是99%,那么我可能至少有80%的时候是错误的。这种批评来得正是时候,假如果真如此,我应该感激它,并想方设法从中学到东西”。

查尔斯·卢克曼是美国一家大公司的总裁,他曾经愿意花费100万美元邀请鲍勃·霍伯上广播节目。鲍勃对于称赞自己的来信从来不看,他只看那些批评自己的信,因为他明白自己能够从中学到一些东西。

福特汽车公司为了认识到自己管理工作上的弊端,特意让自己的雇员给公司提出批评建议。

我知道有一位香皂推销员,他甚至主动请别人批评指正他。他刚开始做高露洁的香皂推销员时,接到的订单非常少,他害怕自己会失去这份工作。他保证产品和价格方面都没有任何问题,因此问题一定是在自己身上。他每次推销失败后,都会在大街上走走,回忆一下自己哪里做得不对,是说的话不具有说服力,还是自己不够热诚?有时候,他会重返回去,跟那位商家说:“我不是又来向你推销香皂的,我希望您能对我提出批评意见。请您告诉我,我刚才哪里做得不好?您的经历肯定比我丰富得多,事业又是如此成功。请对我指正一下,您不必有所保留,直接说就可以。”

他的这种态度让他交到了很多真挚的朋友,并获得了很多宝贵的建议。

你好奇他现在的情况吗?后来他成了高露洁的总裁,并且使高露洁公司成为当代规模最大的香皂公司。这个推销员就是立特先生。

只有那些心胸宽广的聪明人,才会以豪威尔、富兰克林和立特先生为榜样。

当周围没有其他人时,你为什么不扪心自问一下自己究竟是哪一类人?

请记住,我们需要记录自己做过的傻事,自我检讨并改正。

6 依靠自己的朋友

卡耐基名言

真正的朋友是一剂缓解郁闷心情的良药,是帮你卸去心头重压的瑰宝。和朋友分享快乐,你将得到两份快乐;和朋友分享忧愁,你将卸下一半忧愁。

朋友,这两个字说起来容易,可真正的朋友绝不仅仅停留在嘴上。交友之道也非常讲究,一位真正的朋友将为您的事业发展带来好处,而一位坏朋友却只会给你带来损失,甚至令你遗憾终身。因此,交友一定要慎重。

我们一起来看一则寓言,或许我们可以从中得到某些启示:

很久以前,有两个十分要好的朋友,他们的关系简直到了形影不离的地步。有一次,他们一起走进了沙漠,走了很长时间,水喝光了,他们的生命受到了干渴的威胁。这个时候,上帝为了考验两个人的友谊,便交给他们两个大小不一样的苹果。上帝说:“只要吃了其中那个大苹果,就可以安全走出沙漠。”

听到上帝的话,两个人都坚持把大的苹果让给对方,把小的苹果留给自己。谦让到最后,两个人谁也没有拿大的苹果,却在疲惫不堪中睡了过去。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一个人突然醒了过来。他吃惊地发现他的朋友不见了踪影,而他身边只留下一个苹果。迷迷糊糊中,他觉得朋友带走了那个大苹果,而留给自己的这个才是小苹果。他的心中出现了被骗的感觉,只能在失望和愤怒中慢慢地向前走着。

忽然,他看到了昏倒在路边的朋友。他没有丝毫犹豫,快步跑过去抱住了自己的朋友,这时他才发现,原来朋友手中紧握的苹果才是那个小的苹果,他便把大的苹果给了朋友吃。

最终,两个人都通过了上帝的考验。

通过这则寓言,我们可以看到,不能随便怀疑朋友,任何疑虑和猜测都将加大朋友间的裂痕。我们要知道,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一定能清清楚楚地看明白一个人。

我们要学会付出,只有在真心实意的付出中,才能体会到生活的趣味。而我们付出的真情实感及爱都会带来丰厚的回报,这一回报就是赋予我们一片广阔无垠的生活天地。

当你取得优异成绩时,在你认识的人中,大多数人都会为你祝贺,并且在平常的生活中也会交往顺利。可是你细细算一下,真正能称得上知心朋友的又有几个?你上千个普通朋友中或许只有一个。

只有经过真正的考验之后才能确认是否是真正的朋友。所以,请不要过早地给朋友以只属于真正朋友之间的信任,我们的头脑中应该有一个明确的概念,那就是:

那些只属于平安时期的朋友,在遇到困难时根本不靠谱。

那些可能会成为敌人的朋友,只会在你遭遇苦难时嘲笑你。

那些所谓的酒肉朋友,当你一帆风顺的时候他们会围绕着你,但当你遭遇不幸的时候,他们只会抛弃你。

那些只能同享乐的朋友,根本无法真心合作做一些事情,他们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

那些场面上的朋友,当你需要进一步拉近和他们之间的关系时,只会听到否定的回答。

那些只停留在利益层面的朋友,当利益消失的时候,你们之间的友谊也将消失。

剩下的那些朋友才是你真正的朋友,这样的朋友仿佛是为你遮风挡雨的帐篷,即使在疾风骤雨之中也会为你提供避难之所。这种朋友可以称得上是无价之宝,这种朋友犹如你的爱人,他的价值无可估量。

如果我们的生活中没有友情,就犹如一台戏曲失去了音乐。如果你的生活中没有友谊和仁爱,必将苦闷得像一句古拉丁谚语:原本热闹的城市仿佛变成荒凉的原野,原本充满生气的面孔仿佛变成了无生趣的雕刻,语言也将变成令人生厌的噪声。

真正的朋友是一剂缓解郁闷心情的良药,是帮你卸去心头重压的瑰宝。和朋友分享快乐,你将得到两份快乐;和朋友分享忧愁,你将卸下一半忧愁。这才是真正的朋友。

友情这种人际关系非常特殊,也只有人类才会拥有这种感情关系。虽然家庭亲人之间的关系以及恋人之间的关系也非常甜蜜,但这些都不能取代友情。这是因为真正的友情没有任何本能的因素,而这种感情关系是生活中真正不可或缺的人际关系。我们也能把这种关系称为友爱,这种爱是亲情之外的另一种存在。

真正的友情,基本上不会受到来自本能的欲望及利益的驱使。这是因为友情是心灵撞击的结果,是无法通过语言表达的强烈的情感,友情没有掺杂任何利益,是一种完全值得依赖的感情。当然,朋友也分为很多种,亲密程度也有所不同。但是,人的一生可能只有一两个真正的朋友,但却是我们人生的可贵财富,是我们生活中永不磨灭的力量和最强大的快乐。

友情,可以让你在生活中遇到误解时仍能感到安慰。因为在你的内心深处,你知道你的朋友一定不会误解你。这样一来,没有任何东西能够超越这份珍贵的理解。

然而,无论什么关系都需要维持平衡,朋友之间的关系也一样。无论哪一方付出得多或者少,平衡一旦被打破就会成为对朋友的潜在伤害,而人们往往很难察觉到这种伤害。

或许你体验过这样的感觉,在你帮助他人的时候,如果他们能坦然接受,你的内心将感到快乐。可是你表现出的快乐可能会伤害到被帮助方的尊严。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一方过多地接受另一方的恩惠,可能会令另一方回避两人的交往。深刻剖析才会发现,这是因为过多的给予伤害到了对方的自尊。

善于交际的人往往会注意到这种平衡,因此在给予他人帮助的时候经常传达出不求报答的心意,也只有这样才能令受到帮助的人的自尊不受到伤害。同时,这也将激发被帮助者的愿望,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帮助对方。

另外,善于交际的人会故意假装受到对方的一些小恩小惠,这样做就可能保证在帮助对方解决困难的同时又得到一些回报,以此来谋求被帮助者内心的平衡。

众所周知,如果朋友之间的往来越来越少,彼此之间的感情也可能越来越淡薄,所以我们要通过增加合作来增强彼此之间的友谊。我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美国一位有名的广告人士就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他发现自己的一位老朋友和自己的关系正在慢慢冷却。他特意找到老朋友,希望他能帮自己画一张新的水管设计图,并且希望得到对方可靠的建议。这位工程师欣然接受了朋友的请求,并勤奋地工作,这完全在广告人士的意料之外。后来,这位老朋友为他提了非常多的宝贵建议,两个人之间的友谊也更加深厚。

美国著名的太平洋铁路建筑师史密斯年轻时也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史密斯刚开始的职业是皮货商,为了做好生意,他只能放下曾经的怨恨,和自己的仇人猎户成了朋友。虽然刚开始的时候两个人都感到别扭,无法坦率地交往,但自从史密斯找了个理由去猎户家里住了一天之后,两人的关系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的怨恨消失不见了,而两人也成了知心好友。

上面发生的两个故事都源自人们内心深处的本能,而这种本能就是自己的一种愿望,即帮助他们。人类都有一种愿望,希望自己能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获得善意的回报。

如果你想得到别人的喜欢,就要先喜欢别人,如果你不喜欢别人也将难以受人喜欢。让别人喜欢你的前提是你要喜欢别人,但这一原则却往往被人遗忘。有些人表面上隐藏,或行动张扬无比,努力表现自己,实际上他的内心是在渴望别人喜欢自己,但这样的方法显示是不正确的,结果也只能取得相反的效果。

道理是一样的,如果你讨厌某个人,就不要渴望这个人会喜欢你。这条原则非常普遍,这种做法就像你到酒店吃霸王餐却不付饭钱一样。

所以,如果你想得到别人的喜欢,就要遵守这条基本原则:先喜欢别人。

曾经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首先,让被实验人写下自己喜欢的人的名字,先写最喜欢的人,喜欢程度依次减弱,列出一个表格。之后,让被实验人写下自认为喜欢自己的人的名字,依旧先写最喜欢自己的人,喜欢程度依次减弱。最后,被实验的人将两张表格加以对比,他们发现自己喜欢的人和自认为喜欢自己的人在顺序上基本相同。这个实验表明,你是否喜欢别人,喜欢的程度如何,别人就怎么喜欢你,喜欢的程度也大致相同。这个实验可能有些不妥当,但这并不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以上内容是我自认为正确的解说,也是我的真实想法。没错,我们不可能对所有人都付出百分之百的爱,但我们不能放弃爱别人的努力,“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是非常伟大的,我们需要拥有这样的心态。

可是,不能认为自己的本事超群,以一时之勇去全力承担所有的事情。我提倡的是,任何事情都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管你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要正视苦难,保持积极的心态,找到合适的解决途径和方法,即使失败了也不能气馁。我们要总结经验教训,在失败中总结反省,增加我们反败为胜的机会。

另外,我们必须学会自我欣赏,将曾经的成功在纸上列出来。我们需要在成功的事例中肯定自我,以此来增强自己的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能高人一筹。

同时,我们要主动和朋友保持联系,和他们分享自己的理想和计划,来自朋友的欣赏也将成为我们完成计划的动力,增强我们坚定不移地完成事情的决心。

面对朋友,我们不能目中无人,不能自以为是,更不能丢掉自信和尊严。我们要避免情绪和言行上的骄傲,要避免消极的态度、自甘堕落的愚蠢行为。

无论在什么场合,能够面带微笑、始终保持心情开朗的人都会成为受欢迎的人。

生活缺少规律、没主见、遇事情绪化的人不可能与人相处融洽。如果想避免这些感性的心理变化带来的恶劣影响,我们必须培养自己正确的人生观,建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成为一个重情重义、原则坚定的人,只有这样,你才会发现无论你身在何处,都可能有人向你伸出友谊的橄榄枝。

自尊的另一种表现是尊重他人。只可惜,太多人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也因此错过了太多交朋友的好机会。所以,如果你能交到一位真正的朋友,这种机会非常难得。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不难发现,“珍视友情、倚重朋友”是一条非常重要的交友原则。

7 将做过的蠢事记录下来

卡耐基名言

警惕陷阱,不要让同一个错误犯两次。

每个人都有赚钱的欲望,当你通过正常手段来赚取属于你的财富时,这本是无可非议的。而偏偏有些人却整日里想着不劳而获,不择手段,哪怕是和魔鬼合作也无妨。这类人通常的结局都是偷鸡不成反蚀把米,或者是连连受骗,混到坐吃山空的地步。这些人不幸局面的造成,往往是自食其果,不劳而获的心理在作祟。

但我相信绝大多数人都是诚恳踏实地在赚钱,都是尊重商业道德的商人。我曾经听过一个关于一对商人父子的故事,也许这更能说明问题。

这位父亲是一个踏实本分的商人,而这个儿子却是一个颇具野心的年轻人。在这位老商人年事已高,想逐渐退出商界时,他把自己创下的店铺和多年积攒下的稳定客源全权交付给儿子打理。在过去,老商人的实在是众所周知的,他在卖货时常常告诉顾客,“这件商品10元钱进来的,我现在11元卖给你,赚你10%的利润”。所以人们都很乐意和他成交,不过10%的利润嘛,这在商业经营里已经是很低的了。就这样,他的方式往往能让顾客心生信任和愉悦。而他的儿子就完全不一样了,他心中有着太多贪婪和欲望,认为父亲做生意时太诚实,太吃亏了。于是,当他经营店铺时,只有10元钱的物品他通常会抬价到20,经过一番热烈地讨价还价后,要卖到15才肯出手。那么这件物品比当年他父亲卖时要多赚4元钱。久而久之,前来买货的顾客也都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于是他店铺前的人变得越来越少,他的商业运转出现了巨大危机。

因此,父子俩便常因此事争执不休。儿子总说:“你早该休息去了,出去散散步,不要操心这些事。”老父亲当然很乐意享清闲,可是他看到那些老顾客都不再买儿子的账时,又无法坐视不理。甚至很多顾客来了之后都要一直等到父亲回来才买东西,不管儿子如何费心劝说都没有用,只要老人家出现,生意就能立刻成交。由此看来,经商更需要的是一种诚信。

有时经营商业就如同经营人生,你有多真诚,就会有多少收获。那些靠欺诈哄骗获得利益的人,他的生意也就只会做成一次,而这并不是长久的经商之道。

你经商时只有做到诚实守信,才能赢得顾客的信任和尊重。换位思考一下,当你和别人进行商业交易时,必定也会存在着谨慎戒备的心理。因为在这个良莠不齐的大千世界里,谁都知道有一些不良之徒是专门利用人们的善良同情来牟取不义之财。他们比窃贼更难招架,你可能因为一个疏忽就招来灾祸。因此,在和别人做生意之前,切不可掉以轻心,不要毫不掩饰地让对方看到你的底细。你一定要懂得保护自己隐藏自己,这样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例如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两辆轿车在高速公路上撞车了,万幸的是车主都没有受伤,可他们却受到了惊吓。当他们爬出车子时,浑身战栗不止,看起来他们两个都已经精疲力竭没有心思去争论谁是谁非了。于是他们气喘吁吁地坐在路边,交换了一下彼此的名片,一位是名叫弗尔逊的医生,一位是叫布克的律师。

布克有些颤抖地对弗尔逊举起啤酒瓶:“喝吧,兄弟。”弗尔逊医生说了句“谢谢”,就一把接过瓶子咕咚咕咚地喝了起来,然后他把酒瓶还给布克律师,可布克只是把酒瓶接过来盖好盖子放在地上。“你怎么不喝?”医生好奇地问他。

“我当然会喝,不过要等警察来了之后。”律师这样回答。

医生听到后顿时醍醐灌顶,他愤怒地盯着律师,恨不得把喝掉的酒呕出来。就这样,布克律师只运用了一个小技巧就把车祸的责任嫁祸给了医生,如此简单。

而这位医生就那么轻易地上当了,警察来了以后他恐怕百口莫辩,难逃罪责了。

通常来讲,人们的失败多是败在他不太了解的事情上。而在这件事情中的胜利者,无疑是做到了知己知彼,了解对方的心理。因此这场心理战就会分出胜负,让有些人栽了跟头。下面还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天,玛丽因受了免费美容广告的蛊惑,走进了那家美容院。进去之后,美容师一边帮她做美容,一边和她聊天:“小姐,你的皮肤真是细腻极了,美中不足就是肤色有点儿暗,我想这一定是你平时少做护理的原因。如果能做一套好的皮肤护理,我相信你会比现在年轻10岁。”

美容师渐渐开始切入主题:“比如说我们的护肤品就非常好,是和强生公司用的同一配方,我们甚至把做广告的钱都花在免费为顾客美容上了,而且如果用我们的产品会享有更多美容服务的……”这位美容师神采奕奕地推销着他们的产品如何神奇。这时玛丽才顿悟,之前来免费美容的同事临走前就在这儿买了一大堆化妆品,至今还懊恼万分,甚至提醒她不要上免费美容的当。

玛丽看似昏昏欲睡,沉默不言。其实她此刻正在思考脱身之计。本来她想充分享受美容带来的惬意,可如今却只剩下在心中感叹了,“天下真是没有免费的午餐!”过一会儿,美容做完了,美容师拿过来一大堆瓶瓶罐罐,竭力推荐这些化妆品。

玛丽假意认真倾听着,然后对美容师说:“的确不错,可真是不巧,我今天没带那么多钱。”她本想这是最好的借口了,让人无法反驳。可没想到美容师却镇定地说:“没关系,你可以留下一些押金,产品我会为你好好保存的。”玛丽又心生一念:“可我还担心不适合我皮肤呢!”美容师又接招说:“不用担心,不适合的话以后可以退货。”这时美容师的脸色已经很难看了,言语中也带着愠怒。玛丽也生气了:“上帝啊,我就是不想买了!”见到玛丽动怒,美容师这才识趣地黑着脸走开了。

此刻玛丽突然想到:其实有时撕破脸还是很有好处的!

终于,玛丽看穿了这家店免费美容的小把戏,一分钱没花走出了美容店。

而在我们的生活中,类似这家美容店的商业陷阱让人防不胜防,这虽然不像古代那种围猎战争中的陷阱,早已布好埋伏,按兵不动,静待着猎物上钩,但是这种商业陷阱却和那些陷阱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也正是由那些陷阱演变而来的。

除了商业陷阱之外,在生活中还存在言语陷阱。不过这并不是单纯的言语缺陷,而是人们的思维漏洞让那些诈骗手段有机可乘。

例如,当杰克问汤姆说:“你又打你妻子了是不是?”汤姆脱口而出:“没有啊!”这看似简单的一问一答却包含了狡诈的语言陷阱,也就是说汤姆不知不觉就中了圈套,“没有啊”这个回答实际上透露出了“他之前打过他妻子”的信息。若是他之前没有打过妻子,就这么懵懂、毫无防备地承认了,那这种言语陷阱就让汤姆蒙受了不白之冤。这种在生活中常常别有用心的言语陷阱,在语言学上我们称之为“预设”。

而这种心理战术在商业中也常被商人们乐此不疲地运用着。比如说,有一家餐馆,每天早餐时鸡蛋销量一直很低。这种情况的发生大部分都不是鸡蛋的质量问题,而是服务员的语言艺术出了问题。他一般都这样问顾客:“请问您要不要鸡蛋?”而多数顾客都脱口而出:“不要!”后来聪明的老板参悟了其中的关卡,就让服务员这样问顾客:“请问您要几个鸡蛋?”果然,仅仅是一句话的改变,成效却是无比显著的,这给老板带来了巨大的利润。

当我们分析这句话的改动时,不难发现里面其实藏着一种语言预设。当问你“要不要鸡蛋”时,就是在表示你可以买,也可以不买。而当换成了“您要买几个鸡蛋”时,包含的语言预设在不知不觉地提醒着人们“我要买鸡蛋”这个事实。所以多数情况下,顾客们一时间很难抵挡这种思维惯性。

当你在社交中遇到语言陷阱时,要么避开它,要么敲破它。前提是你一定要反应敏锐,清楚地意识到这是个陷阱,而有发现陷阱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由于语言学博大精深,经常会出现含糊不清、一词多义等现象,所以同一个有着固定含义的词,也会因说话者的语气、语调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含义。

所以,你若是想轻易参悟到这种语言陷阱,就一定要仔细根据对方说话的语言、场合、身份、语调、语气等多方面考虑进行含义取舍。而有时你又要完全靠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力进行判断,这一点是十分困难的。

华盛顿年轻时曾有过这样的经历:有一天他的邻居偷走了他的马,他发现后去找警察并在邻居家的农场发现了这匹马,可是邻居却矢口否认并且不打算把马归还给他。

这时华盛顿心生一计,他用双手捂住马的眼睛说:“既然如此,那你说说你的马哪只眼睛是瞎的,我请你在警察面前回答我。”

“这匹马的右眼瞎了。”邻居说。

华盛顿把捂住的手移开,所有人都看到马的右眼神采奕奕,灵光闪闪。

“哦!我记错了,是左眼瞎了!”邻居又说。

华盛顿把捂住左眼的手也移开,马的左眼看起来也没有任何问题。

“天啊!我真是被你气糊涂了!这只马的眼睛根本没有瞎!”邻居大叫起来。

“够了!别再狡辩了!华盛顿先生,我已经明白了,请您把马牵回家吧。”警察大声说。

华盛顿正是成功地运用了语言陷阱这个好办法找回了自己的马。

还有一个关于语言陷阱的古希腊神话故事,也就是著名的“鳄鱼悖论”:

从前有一条鳄鱼从一个年轻的母亲怀中夺走了她的孩子,然后鳄鱼开始问这位难过的母亲:“你猜我会不会吃掉你的孩子?如果你说对了,我就把孩子还给你;你说错了,我就会吃掉你的孩子。”

这位母亲思索了一会儿,回答道:“我想你会吃掉我的孩子。”

这样的回答令鳄鱼十分为难,若是吃掉孩子的话就证明这位母亲答对了,它应该把孩子还给她;若是不吃的话,就说明这位母亲答错了,它就要吃掉孩子。它既要吃掉孩子又要把孩子还给那位母亲,这让它为难得焦头烂额。最终没有办法,它只好把孩子还给这位母亲。

鳄鱼悖论的特点在于问题和答案互成因果关系,首尾相接,是一个自相矛盾的悖论。

有些语言陷阱被设计得巧妙而且极其自然,让我们防不胜防,一不小心就跌入了圈套里。

举个例子,有一个小偷曾在服装店里偷了一件衣服,然后他大摇大摆地搭在手臂上走出了大门。当店员发现后追出门外拦住了他,小偷没有表现出丝毫惊慌,他镇定地说:“真是不好意思,我拿错了。”然后就把衣服还给了店员,而这位店员也没有仔细思考,过多追究这件事情。

在这个故事里,小偷的伎俩就是运用一个语言预设“我有一件和它差不多的衣服”。若是当时这位店员立刻识破了这个预设,反问他说:“你那件衣服是什么样的?那件衣服在哪里?”这个小偷就会哑口无言了,因为他根本拿不出一件差不多的衣服来,那么他的小偷身份就会被轻易识破。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这种语言预设随处可见,所以我要提醒善良的人们:“千万要小心!”

所以我们在和别人打交道时,一定要切记以下这个原则:

警惕陷阱,不要让同一个错误犯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