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有云:“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如果水流过于清澈,就很难在其中滋生鱼类。同样,一个人如果对事物的观察太过敏锐,就会认为他人从头到脚都是缺点,不值得与之相处与交往。
一提美国前总统林肯,可谓是家喻户晓。很多人也都知道他曾经做过伐木工人,但他有一封写给胡克的信,却并不怎么广为人知。事实上,这封信理应被更多的人知晓。因为这封信能够让我们看到一位睿智、率直、老练又不失慈爱,具有外交天赋和宽大胸襟的林肯。
我们先来说一下该信的写作背景。胡克曾经粗鲁、不公正地批评自己的总司令——林肯,这让他的上司伯恩赛德感到非常难堪。不过,林肯对此却并没有一点儿计较之心,反倒是充分发挥胡克的优点,为自己所用。林肯提拔胡克,接替了伯恩赛德的职务。也就是说,被冤枉的人提拔了冤枉他的人。事实上,林肯与伯恩赛德的私人关系非常好。
尽管如此,误会依旧存在。为了让被提拔的胡克获悉事情的真相,林肯用一种既不让他难堪也不至于惹怒他的方式告诉了他,用理智的方法将他跟胡克间的矛盾化解掉了。
我们一起看看这封信的大概内容。
少将:
我已经将你任命为波托马克军的首领。我如此行事,当然有我充分的理由,但我依旧觉得你最好知道,这并不意味着你在我眼中是完美无缺的。也就是说,你身上依旧存在着一些我不太满意之处。
我相信你是一位勇敢又才华横溢的军人,当然,这是我所欣赏的。我也相信你不会将你的职业跟政治倾向混为一谈,这一点是有价值的优点。
你有着雄心壮志,在合情合理的范围内,它利大于弊。然而,我觉得你在接受伯恩赛德将军统帅时,你的雄心壮志曾经受到过挑战。在这一点上,你犯错误了,且这个错误很大,无论是对国家,还是对那位战功显赫和令人尊敬的长官。
近些日子,我曾听你说过,不管是军队还是政府都需要一位最高统帅,对你的观点,我表示认同。因为这方面的原因,但并不局限于此,我给你下达了任务。只有那些赢得战争胜利的将军才可以升级为统帅。我现在要求你的是,在军事上取得胜利,而我自己也冒着独断专行的危险,把你提拔。
政府将竭尽所能给予你最大的支持,而且对所有的司令官一视同仁。指责自己长官甚至让他失去自信心,我忧虑这些由你带入军队的思想会发生在你自己身上。我会尽自己所能来帮助你加以控制。不管是你,还是拿破仑(假如他还活着),欲从一个充斥着此种情绪的军队中有所获益,实属海市蜃楼。
现在,请将这种轻率加以克服,保持这种旺盛的精力,勇敢向前冲,争取伟大的胜利。
敬礼
△林肯
古语有云:“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如果水流过于清澈,就很难在其中滋生鱼类。同样,一个人如果对事物的观察太过敏锐,就会认为他人从头到脚都是缺点,不值得与之相处与交往。
一提美国前总统林肯,可谓是家喻户晓。很多人也都知道他曾经做过伐木工人,但他有一封写给胡克的信,却并不怎么广为人知。事实上,这封信理应被更多的人知晓。因为这封信能够让我们看到一位睿智、率直、老练又不失慈爱,具有外交天赋和宽大胸襟的林肯。
我们先来说一下该信的写作背景。胡克曾经粗鲁、不公正地批评自己的总司令——林肯,这让他的上司伯恩赛德感到非常难堪。不过,林肯对此却并没有一点儿计较之心,反倒是充分发挥胡克的优点,为自己所用。林肯提拔胡克,接替了伯恩赛德的职务。也就是说,被冤枉的人提拔了冤枉他的人。事实上,林肯与伯恩赛德的私人关系非常好。
尽管如此,误会依旧存在。为了让被提拔的胡克获悉事情的真相,林肯用一种既不让他难堪也不至于惹怒他的方式告诉了他,用理智的方法将他跟胡克间的矛盾化解掉了。
我们一起看看这封信的大概内容。
少将:
我已经将你任命为波托马克军的首领。我如此行事,当然有我充分的理由,但我依旧觉得你最好知道,这并不意味着你在我眼中是完美无缺的。也就是说,你身上依旧存在着一些我不太满意之处。
我相信你是一位勇敢又才华横溢的军人,当然,这是我所欣赏的。我也相信你不会将你的职业跟政治倾向混为一谈,这一点是有价值的优点。
你有着雄心壮志,在合情合理的范围内,它利大于弊。然而,我觉得你在接受伯恩赛德将军统帅时,你的雄心壮志曾经受到过挑战。在这一点上,你犯错误了,且这个错误很大,无论是对国家,还是对那位战功显赫和令人尊敬的长官。
近些日子,我曾听你说过,不管是军队还是政府都需要一位最高统帅,对你的观点,我表示认同。因为这方面的原因,但并不局限于此,我给你下达了任务。只有那些赢得战争胜利的将军才可以升级为统帅。我现在要求你的是,在军事上取得胜利,而我自己也冒着独断专行的危险,把你提拔。
政府将竭尽所能给予你最大的支持,而且对所有的司令官一视同仁。指责自己长官甚至让他失去自信心,我忧虑这些由你带入军队的思想会发生在你自己身上。我会尽自己所能来帮助你加以控制。不管是你,还是拿破仑(假如他还活着),欲从一个充斥着此种情绪的军队中有所获益,实属海市蜃楼。
现在,请将这种轻率加以克服,保持这种旺盛的精力,勇敢向前冲,争取伟大的胜利。
敬礼
△林肯
△1863年1月26日于华盛顿
从信中不难看出,虽然胡克有种种缺点,但他依然受到了林肯总统的提拔。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林肯能够永远保护胡克。假如胡克战败了,林肯不得不再起用其他人取而代之——一个更沉着冷静、不妄加评论、不吹毛求疵的人。
对别人不要吹毛求疵,是人际交往过程中的重要原则。在人际交往中,一个人最大的缺点莫过于自己瞧不到自己的缺点,反倒对别人吹毛求疵,斤斤计较。试想,如果你将大部分时间与精力浪费在评论别人的是是非非上,你自己用来经营成功的时间与精力又能有多少呢?想提高自己,并不需要对别人吹毛求疵,贬低别人,也不需要恶意中伤其他的人。
苛求他人,等于孤立自己
苛求他人,顾名思义,就是对待别人过于严格要求,看别人这也不顺眼,那也不顺眼,确切地说,就是喜欢鸡蛋里挑骨头,对别人身上的毛病太过计较。假如总这样,时间长了,自然没有人愿意接受你的百般挑剔,因为一个人假如总是活在对方的挑剔中,这对他而言,必然是一种心灵上的折磨。
在心理学上,一个人如果过分地对别人施加压力,称得上是一种精神施暴。即便是强者,他的承受力和忍耐力也是有限的,更何况在这世界上生活的更多的是普通人,并非都是强者。假如总是被你如此严苛地“礼遇”,除了极少数无限包容你的人,大多数就算没有表示抗议,估计也会如同躲瘟神一样对你避而远之吧!不管是哪一种情况,相信都没有人愿意看到吧。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并不乏苛求他人和抱怨他人的场景。
“你看人家莉莉的老公,多有本事啊!他可跟你是同班同学,现在人家是一个公司的经理了,住别墅、开宝马车、穿名牌服装。再瞧瞧你,到社会上混了五六年了,还是一个小职员,啥时候才能像莉莉她老公那样风光呢!”
“真让人上火!做题的时候有没有动脑筋?每次考试都比邻居家的萱萱低十几分,你啥时候给我争口气,考个好成绩回来!你这样的分数,让我这当妈的脸往哪里搁呢?”
“老爸啊,我同事的爸爸跟你年龄相当,人家是局长级的了,你怎么还是个小办事员呢?跟同事聊天都不好意思说!”
……
生活中类似的事例不胜枚举!很多人总是在无休止地苛求别人。试问,一个人整天抱着这样的态度生活,他的幸福指数能高到哪里去呢?
刘先生是一家建筑公司的职员,妻子王艳除了上夜大之外,就是赋闲在家料理家务。
一天,路上遇到堵车,刘先生下班回家晚了一小时。他刚进门,王艳就一脸不悦地抱怨说:“哎哟喂,刘先生,咋回来得这么晚啊!刚才房东来电话,又催交房租呢!你这个月的工资啥时候发呢?”
“老板说这个月资金周转有点难,估计得迟几天,大概得……”刘先生的话还没说完,王艳就扯开嗓门喊道:“等,等什么等?你一个大男人,在北京1个月才赚3000来块钱,每个月还拖、拖、拖!你瞧人家张培的老公,月薪过万,还做了行政部的经理!”
“你觉得他能耐大,那你去找他啊!我一天到晚在外奔波,压力再大也自己扛着,下班回到家,你不仅没有好脸色,还冷锅冷灶的,连口热饭我都难吃上。如果是你,你还有心思做事吗?猴年马月也坐不上经理那个位置,我就是让你给拖累的。”刘先生被王艳数落得火冒三丈,反击王艳,毫不示弱。
王艳听到老公说自己拖累了他,心里觉得非常憋屈,歇斯底里地反驳:“我哪天没做饭啊?不就今天没准备晚饭吗?我每天在家当洗衣妇、煮饭婆,累得腰酸背疼,你觉得在家是享清福啊!你既然说吃不上热饭,那我今天还真不做了!”
“你说你辛苦?难道我不辛苦吗?你知不知道现在形势越来越不好,公司又要裁员了,我有多大的压力,你明白吗?”刘先生越说越气,到最后怒火无从发泄,便随手将背着的公文包朝着王艳砸过去。
王艳见状,气愤地走回卧室,越想越委屈,终于忍不住号啕大哭起来。
“生活怎么会这样!这日子过不下去了!”刘先生夺门而出,喝闷酒去了。
刘先生并不晓得,王艳之所以没做晚饭,是因为她的毕业论文没通过,她郁闷极了。等刘先生回来后,坏情绪终于有了一个发泄口。但她哪里知道,老公正面临着失业的压力,情绪也不是很好呢!他们缺乏必要的沟通,动辄苛求对方,指责对方,最终引发了一场家庭口舌之战。很多时候,人们总是过于在乎自己的感受,却忽略了家人同样需要安慰与理解。
对他人不要过于严格要求,这样才会生活得快乐。虽然不少人知道这个道理,但做起来却未必就如此。当然,在家庭中如此,在职场中同样如此。
做员工的总是希望老板能给他升职加薪,但现实与理想总是有差距的。于是,有一些员工便三五结群地谈论起来:“这老板就跟葛朗台似的,简直是一毛不拔的铁公鸡!好几年都不涨工资了,还让员工天天加班……”“是呀,每天下班后都快累趴下了!我来公司3年了,等着加薪等得花儿也谢了……”诸如此类的人,不能从老板的角度去考虑事情,去改变自己,可能终其一生,也只能眼睁睁地望着别人过潇洒的生活,自己却在抱怨中日复一日。
是谁给了你一份差事?是老板!是谁每个月给你发放薪水?是老板!
是啊!是老板!那为何还要抱怨呢?比尔.盖茨曾说:“老板就是老板,职场不是理想世界。”假如你不满意这份工作,大可以拍屁股走人,抱怨是解决不了任何事情的!所以,对老板也不要太苛求了。
当然,对于老板来说,不要成天将“有压力才有动力”这样的话挂在嘴边。要明白“管理无情人有情”的道理,只有重赏才能调动起员工的积极性。假如只晓得苛求员工多做事、多干活儿,却又舍不得多发些必要的补贴作为奖赏,又有什么理由抱怨员工舍你而去呢?
因此,作为老板,要学会换位思考,多站在员工的立场思考,也不要对员工太苛求了。
最后,对待周围的朋友,更不能太苛求。只要是朋友,无论你们之间存在怎样的差异,都应该懂得去欣赏、去包容。无谓的抱怨和指责是没用的,只能让你失去珍贵的友谊。
计较是把双刃剑,伤人又伤己
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不要对他人的过失揪住不放,过于计较。因为计较堪称一把双刃剑,既能将别人伤害,也可能会将自己伤害。
白梅和夏雨是一对相识多年的好朋友。因为一件小事,白梅竟然对夏雨有了很大的意见。
过了很多天,白梅仍然心存不满,便忍不住对另一位好朋友牢骚满腹地说:“认识那么多年,我对她还不了解?你知道吗?她竟然在我面前装大!那天,在新世界百货商场偶遇,她居然假装不认识我!我跟她打招呼,她居然视而不见!我真是拿我的热脸贴人家的冷屁股!”
其实,那天正逢夏雨心中有事,白梅向她打招呼的时候,她正在沉思,“两耳不闻窗外事”,所以根本就没听见白梅的喊话。但白梅却自感在大庭广众之下很没面子。后来,虽然有人劝告,有人告之事实真相,白梅仍难以释怀。因为白梅的计较,两人关系日渐降温。这件事传出去,亦使得其他人对白梅“另眼相看”,与白梅交往时,不得不多个心眼。
无独有偶,还有一个类似的情况,也让一对友人反目。
郄婷婷和张聪自高中时代便是无话不谈的好姐妹。大学毕业后,郄婷婷在河北石家庄就业、定居;张聪则在北京就业、定居。因生活和工作奔波而忙碌,两人联系日渐减少。
去年七夕节,郄婷婷给张聪发了一条祝福短信,但过了一个星期,郄婷婷也没有等到预料之中的回复。中秋节之际,当年的班长组织了相识10周年的同学聚会。待饭菜上桌后,同学们开怀畅聊,好不热闹!但郄婷婷总感觉张聪对自己若即若离,便更加感到窝火。
郄婷婷忍无可忍,对张聪气冲冲地说:“你是不是觉得自己在北京安了家,自感高人一等,不把我这个昔日的朋友放在眼里了?给你发个短信,你现在都不屑于回复了!”这一番话,听得张聪是一头雾水不知所以然。经过这件事后,两人的感情受到了极大伤害。
其实原因很简单,是因为那天张聪的手机碰巧欠费停机,根本没有收到郄婷婷的短信,尽管见了面,因为不知也未提,误会就这样造成了。因为计较,事情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只要去计较,类似的事情俯拾皆是,就好比天上的星星,不胜枚举。
接下来,我们看一个关于“打满补丁的外套”的小故事。
有一个偏远的山村,住着一个穿着怪异的老先生。之所以说他穿着怪异,是因为他每天都穿着一件打满补丁的外衣到处游走。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他外衣上的每一个补丁都是用不一样的颜色补上去的,乍看上去,外衣很是抢眼。
一天,这个村子里来了一名旅行者。旅行者在这村子里稍作停留之际,发现了这位特立独行的老先生。他对老先生的穿着感到很费解,忍不住询问:“您为何要穿如此怪的外衣走来走去呢?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
这位老先生严肃地回答说:“我这衣服上的补丁啊,颜色各异,是因为每一种颜色都代表乡亲们的一个错误。我不想他们忘记自己曾犯下的过失。”
旅行者听完,继续问老先生说:“我想知道的是,您胳肢窝处的白色补丁又代表着什么呢?”老先生面带不悦地回答说:“这代表我自己的错误。我将其搁置在我目光不容易看见的位置。”
仔细想想,在你的实际生活中,是否也曾发生过类似的情景?就好比这个穿着一件打满补丁外衣的老先生,过于计较他人的过失,并将其放在最明显的地方,用最引人注目的颜色标识出来,却将自己的过失隐藏在胳肢窝下的丁点儿大的白颜色中。
其实,过于计较他人的过失,就如同磁铁,那些怨恨、责怪、猜测、多疑就如同铁屑,统统都会收拢归位,进而让你用怀疑不解的眼光去与人交往,去处理事情。这世间的一切都会随风而去,灰飞烟灭,我们何必事事太较真呢?
曾见过一些甜蜜恋人分道扬镳,可能只为一个误会;一些恩爱夫妻以离婚收场,可能只是对生活中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心存分歧;结识多年的挚友对彼此芥蒂满怀,可能只为一些莫名的缘由。试问这些事例,有哪一条理由可以站住脚?
智者从来不会抱着“锱铢必较”的心态度日,从来不会让别人制造的过失或麻烦转变成自己的烦恼。因为他们懂得,不管自己因此有多么愤怒,对方也不会为自己而失眠的。假如因为他人的过错而令自己陷入无尽的烦闷、苦恼甚至悲恸之中,自己就成了唯一受到伤害的人,而且将这种伤害的深度和长度加以强化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懂得接纳别人的缺点
据《资治通鉴》记载:公元前377年,子思向卫侯推荐苟变时说:“依照苟变的军事才能,他足可统率五百乘的军队。”但卫侯却不以为然地说:“我清楚他是一个将才,不过他在向老百姓收田赋时,曾白吃过人家几个鸡蛋,因此不可以用他为将。”子思听完这个逻辑,进言说:“圣明的君主用人,犹如木匠用木料,取其所长,弃其所短。因此,合抱粗的大树,尽管烂了一些,但好木匠绝不会因此而将之抛弃。如今,您处于狼烟四起的环境中,需要选择勇猛之人,因为区区几个鸡蛋而舍弃捍卫社稷的将才,万万不能让邻国知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