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谭》reference_book_ids":[7316441139328863294,7254873615454178367,7310137145899879439,6857436090370886663,7225560265360673804,7312289476707879946,7109046350297189383,7236253131019914292,7316473043784567843,7344955385830181950,7294563911238421544,7338245415755582526,7316124681847704630,7267077380982705167,7299671005981576246,7340471392090999870,7332312704918490174,6992952061541223454,6838936263853083655,7338324426368240702,7374671359663688729]}],"52":[{"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52,"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6,"start_container_index":52,"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0},"quote_content":"《宋稗类钞》reference_book_ids":[7316107420902624306,7298959706842729506]}],"17":[{"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17,"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4,"start_container_index":17,"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0},"quote_content":"《易经》reference_book_ids":[7071200618584525854,7316443247922908222]}]},"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拥有一颗宽敞的心,所有的一切不快都会烟消云散。
英国作家威廉在成名之前,窘迫得连一双袜子都买不起,甚至因为没有钱买食物,只好上山采摘野果充饥,他的妻子不堪忍受贫穷而离开了他。
祸不单行,倒霉的威廉还收到一封出版社的来信,他还以为是出版社要出版他的小说了呢。结果拆开一看,既不是出版通知,也不是退稿信,而是一封道歉信。信上说,出版社不小心把他的小说原稿弄丢了,特此致歉。威廉几乎要疯了,因为他根本没有留底稿,为了尽快出版,他一写完就把原稿寄出去了。那一刻,他瘫软在地,觉得整个世界都完了。命运对他太残酷了。
后来朋友劝他放弃写作,并为他找了一份工作。威廉拒绝了,他说:“这么多坏事都落到我的头上,意味着老天还没有抛弃我,他是在跟我开玩笑呢!”威廉向朋友借了一笔钱,又开始了艰苦的创作。终于有一天,曾经向他道歉的那个出版社来信告诉他,他们找到了他的小说,并愿意以5万美金的价格买下它的版权,还承诺,以后威廉的任何一部作品他们都愿意出版,威廉因此红遍了英伦三岛。
人的一生中,坏事往往都是接踵而至的,但只要你不生气、不绝望,就能够等到否极泰来的一天。明白了这个道理,你就会做到宠辱不惊。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工作、去生活,人生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德国的尤利乌斯先生是一个很不错的画家,不过却很少有人来买他的画,这使他有点失望。有一天他的朋友劝他说:“玩玩足球彩票吧!只花两个马克就可以赢很多钱!”没想到尤利乌斯花了两个马克买来的一张彩票真的赢钱了,足足赚了50万马克。
有钱之后,尤利乌斯买了一栋别墅并作了一番装修。他很有品位,买了阿富汗地毯、维也纳柜橱、佛罗伦萨小桌、迈森瓷器,以及古老的威尼斯吊灯来装饰这栋别墅。装修完毕之后,他很满足地坐下来,点燃一支香烟静静地享受着新居的美妙。忽然,他想到应该去看看朋友了,就把烟往地上一扔,马上出门了。燃烧着的香烟躺在地上,点燃了华丽的阿富汗地毯……一个小时以后,别墅变成了火的海洋,直到完全消失在灰烬中。
朋友们很快知道了这个消息,纷纷跑来安慰尤利乌斯。“尤利乌斯,真是不幸啊!你现在什么都没有了。”尤利乌斯笑着回答说:“什么呀?我不还活着吗,损失的不过是两个马克而已。能够这么倒霉,也是很难得的事啊。”
乐观,意味着坏事对你没有丝毫消极的影响,意味着好事正在向你靠近。既然我们都还好好地活着,还有什么好生气的呢?
子贡曾问孔子:“老师,有没有哪一个字,可以作为终身奉行的原则呢?”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吧。”孔子说的“恕”,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宽恕。宽恕在《现代汉语词典》上是这样解释的:宽大有气量,不计较,不追究。纵观古今,因宽恕对手而传为佳话的事例不胜枚举。
西汉末年,刘秀在河北与自立为帝的王郎展开大战,王郎节节败退,逃进邯郸城里。经过20多天的围攻,刘秀大军攻破邯郸,杀死王郎,取得胜利。在清点缴来的书信文件时,发现了一大堆刘秀的部下私通王郎的信件。这些信件有好几千封,内容大都是吹捧王郎,攻击刘秀的,写信的都是刘秀一方的人,有官吏,也有平民。对此,有人很气愤,说这些人叛国投敌,应该统统抓起来处死。曾经给王郎写信的人,则提心吊胆,十分害怕。刘秀知道后,立即召集文武百官,把那些信件取过来,连看也不看,就命人当众把它们扔到火盆中烧掉了。刘秀对大家说:“有人过去私通王郎,做了错事,但事情已经过去了,可以既往不咎。希望那些过去做了错事的人从此安下心来,努力工作。”刘秀的这番话,让那些私通王郎的人松了一口气,他们非常感激刘秀,甘愿为他效劳。刘秀私下对人说:“如果追查,将会使许多人恐慌,甚至成为我们的死敌。而不计前嫌,则可化敌为友,壮大自己的力量。”刘秀的不计较使自己众望所归,终成帝业。
出生于平民家庭的加拿大总理克雷蒂安其貌不扬,一耳失聪,连英语也说不好,可就是这样一个人却能平步青云,三度登上总理宝座,成为加拿大政坛的“常青树”,他的成功之道在于不树敌、肯助人,有着“宰相肚里可撑船”的度量。1993年,保守党在大选中惨败,失去总理宝座的保守党主席坎贝尔难辞其咎,被迫辞去党主席职位。赢得胜利的克雷蒂安总理给这位失去栖身之所的昔日对手,安排了一间办公室和一个秘书,让他从事文件整理工作。一年后,克雷蒂安又给失业的坎贝尔准备了两个供他选择的职位——驻俄国大使或驻洛杉矶总领事,坎贝尔选择了后者——一份年薪12万加元、部长级待遇的工作。
克雷蒂安就是这样以其过人的容人之量把夙敌化为朋友,他对政敌的宽恕,为自己创造了一个融洽的人际环境,铺就了一条通向成功的道路。
宽容对手不是迁就,也不是软弱,而是一种修身之法,是一种充满智慧的处世之道。“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就是告诉我们,对己可以严厉一些,但对人一定要宽恕一些,因为宽恕他人其实就是抬高自己。
有一个经验丰富的老锁匠,没有他打不开的锁,他想将最后保留的绝活传给两个徒弟中的一个,所以决定先考验一下两个徒弟。他搬来两个保险柜,一人一个,两个徒弟都很快打开了。老锁匠问两个徒弟看到了什么。大徒弟两眼放光,兴奋地喊道:“里面有好多钞票!”而小徒弟却说:“我只按照您的要求开了锁,并没注意看里面有什么。”老锁匠当即决定把绝活传授给小徒弟,因为他厚道,他心中有一把锁,能够锁住恶念和贪欲。
厚道,就是留在我们心中的一把无形的锁。简单点说,厚道就是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复杂点说,厚道的内涵远比老实要宽泛得多,它包括诚实、守信、有道德、有爱心、修养好、替人着想、待人友善等等。做人要厚道,是为人处世的“通行证”,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社会生活中缺乏厚道,就会缺乏信任、缺乏融洽,人与人之间谈不上坦诚与友爱,就不能和睦相处。生活中,为什么有尔虞我诈的伎俩、有明枪暗箭的争斗、有卖友求荣的小人,有农夫与蛇的悲剧,就是因为有的人做人不厚道。
《易经》中坤卦的主旨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思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做人应该如以宽厚的身体托载万物的大地一样,具有博大与宽厚的胸怀,只求奉献,不为索取,从不与人争功、争名、争利。只有具有这样厚道的品德,才能广纳万物。如此立身处世、以德服众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
重庆力帆集团的董事长、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尹明善的经营诀窍就是“做人厚道”。他说:“其实一个老板,不必有太大的能耐,最要紧的是厚道。厚道的老板会把员工看作自己的兄弟姊妹一样来爱护,替员工着想。这会使老板与员工同呼吸共命运,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同时还能够使员工也逐渐具有厚道的人品,从而更加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员工病无所治,老无所养,厚道的老板心何以安?”
也许我们不是尹明善那样的大老板,但在与人打交道、处理各种关系的时候,都应该从“厚道”出发,给自己的心里加一把锁,做到宽以待人,尽可能地多为他人着想,即使别人犯了错误,也不要恶言讥讽,更不可落井下石。
“地基愈厚,愈能载高;础石愈厚,愈能负重;湖床愈厚,愈能纳深;人性愈厚,愈能受众。”对于厚道的人,鲁迅先生真切地愿“引以为朋友”,陶行知先生赞美说“唯有傻瓜,能救中国”。的确,做人不需要太聪明,需要的是厚道。
汉朝时,在淯阳有一家李姓的大户人家,家中有个仆人,名叫李善。他忠实老成、勤勉厚道,多年来一直忠心耿耿地侍奉主人。后来,李府全家上下都不幸染上了瘟疫,短短的期间,一家老小都接二连三地过世了,只留下了万贯家财和一个出生不久的婴儿——李续。
李家堆积如山的金银财宝,一时间成为了婢女和仆人们争夺的目标,他们忘恩负义,心里都盘算着如何杀害李家这个唯一的血脉,然后霸占财产。为了保住主人的血脉,万不得已之下,李续只好带着幼小的李续逃离了李家。
他们逃到了深山中,开始了无比艰难的生活。意志坚强的李善有着坚定的意志,他不怕吃苦,不但耕种采集、煮饭洗衣,还像慈母一样,无微不至地照顾小主人。虽然李续年幼无知,但不管大事小情,李善都会恭敬地向他禀报,因为他把李家唯一的血脉,看作主人的化身一样去尊敬他。此外,他还悉心地教导李续,希望他能成为德才兼备的人,将来重振李家门风。
光阴似箭,转眼间,李续已经10岁了。李善决心为李家光复家业,于是来到官府击鼓申冤,希望能讨回公道。县令钟离意了解了李善忠义的节操之后,被深深地感动了,他为李家平反了冤情、收回了财产,谋害李续的佣人也受到了惩治,李善终于带着小主人回到了久别的故乡。
县令在感佩之余,还把李善感动天地的事迹呈禀给了皇上,他相信李善忠义的节操,不仅能够移风易俗,而且能够教化后人。光武皇帝得知其事迹后,也非常感动,请李善担任了太子的老师。
因为教导太子有方,李善被任命为河间太守。在上任途中,途经淯阳时,李善想起多年来,李元夫妇一直都把自己当成是李家的一员,平日的关怀和照顾常常令李善感动不已。看到如今物是人非,李善百感交集。
在离李元的坟墓一里地之外,李善就命人停下了轿子。他脱下官服,换上粗布衣裳,一步步地走到主人的墓前。抚摸着残破不堪的墓碑,他禁不住心中的悲恸,跪地放声大哭,哭声哀凄,闻者莫不为之动容。看见墓园里荒芜的小径,杂草丛生,李善就拿起一把旧锄头,认真地清理。打扫干净之后,又筑起了炉灶,准备了丰富的祭品来供奉主人。他跪在主人的墓前,非常伤感地说:老爷、夫人,我是李善,我今天回来探望、祭拜你们,愿你们在天之灵能够得到慰藉……一连几天,李善都不忍离开墓园,人们会不时见到李善抚着墓碑落泪。今天他已经不再是卑微的佣人,而是令人敬畏的朝廷命官,但是他依然不忘本,依然感念李元夫妇当年关心照顾他的恩德情义,就好像自己仍是昔日的李善一样,随侍在主人的身旁。
李善的美德之所以能流芳千古在于:卑微之时,忍辱负重,尽忠职守,显达之后,仍然不忘主人的恩情。千百年来,他的忠义精神始终鼓励着我们见贤思齐,不论身处任何环境、任何地位,都能够做一个尽职负责的人。这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不仅结合了恩义、情义与道义,更为后人留下了一个“做人要厚道”的不朽典范。
做人能否厚道,就在于是否有一颗平常心。做人光明磊落,做事坦坦荡荡,对人对事都不计较、不生气,不会为得失而不择手段,也不会为名利而厚颜无耻。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这是中国人最喜爱的对联之一,也是中国人的处世智慧之一。厚道不是懦弱,不是迂腐,厚道的人更容易得到信任,厚道的人办事更容易得到支持,前途也会更加广阔。
在与人打交道、处理各种关系的时候,都应该从“厚道”出发,给自己的心里加一把锁,做到宽以待人,尽可能地多为他人着想。
有个人向一位算命很准的老道询问来年的运事如何。老道说:“你明年会交大好运。”那人特别高兴地回去了,回家就开始等着自己大好运的到来。等啊,等啊,从一月等到十二月,也没有等来好运。等到除夕那天他高兴极了,心想今天可是一年的最后一天了,肯定能交好运,可是这一天仍然什么好事也没有发生。
这个人沉不住气了,初一的一大早就去找那位道士理论。道士一看见他就笑着问:“你怎么答谢我?”那人生气地说:“你不是说我去年能交大好运吗?怎么什么好运也没有啊?害的我苦等了一年!”老道慢条斯理地说:“你这不是已经交了大好运了吗?”“大好运在哪儿?我不还是这么穷,这一年我连一文钱都没拣到。”老道淡淡一笑说:“你想想这一年里有多少人死于非命,有多少人妻离子散,又有多少人家破人亡,还有多少人遭受着生离死别的痛苦?而你不还是好好的活着,子女孝顺、夫妻恩爱吗?难道这不是最大的好运吗?”
老道的一番话虽然有自圆其说的嫌疑,但是“活着就是幸运”的道理却是千真万确的。人的生命就好像“1”,其他的诸如职位、财富这些东西就是“1”后面的“0”,只有活着这个“1”存在了,后面那一连串的“0”才有意义。有一句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男人一定要吃好喝好、玩好睡好,一旦累死了,别的男人就花咱的钱,住咱的房,睡咱的老婆,还打咱的娃。其实,不管男人女人,能够平安地活在这个世界上,都应该珍惜和感到幸福。
中国人常用“五福临门”来祝贺他人,这五福的内容是:第一福“长寿”,命不夭折且福寿绵长;第二福“富贵”,钱财富足且地位尊贵;第三福“康宁”,身体健康且心灵安宁;第四福“好德”,生性仁善且宽厚宁静;第五福“善终”,命终时,没有遭到横祸,身体没有病痛,心里没有牵挂和烦恼,安详地离开人间。
为什么“长寿”被视为五福之首,是人生最大的福气呢?因为只有活着,你才能欣赏这世界万象,观赏这世间百态,死了就再也办不到了。武侠小说中,报复仇家的一种手段就是比仇家活得长,当仇家已经死了,而自己还逍遥地活在这世界上,的确是件大快人心的事。
人生最大的财富是健康长寿,道理人人都懂,但要真正做到,却不是件容易的事。古今中外的芸芸众生,或为名所惑,或为利所动,或为官而奔波,或为爱情而苦恼,却不知人生最大的财富就是自己的生命。
有个年轻人觉得自己的人生太悲惨、太沉重了,他忍受不住了,就跑到一座山顶上,准备跳下去。一位守山老人听了年轻人的哭诉,对他说:“你说你的人生太悲惨,不妨仔细说来,看看咱俩到底谁更悲惨。”
年轻人说:“我从小没有母亲,父亲从不管我,我没有考上大学,到现在还没找到工作。因为没有钱,女朋友也和我分手了,现在我无依无靠,租的房子也到期了……我这样还不够悲惨吗”
“年轻人,你的人生多么幸福啊!”老人听了哈哈大笑起来,然后接着说:“你从小没有母亲,我连自己的父母是谁都不知道;你没有考上大学,我幼儿园都没去过;你和女朋友分手了,可我始终独身一人;你还有钱租房子,我只能住在山洞里……你说,我们两个到底谁更悲惨”年轻人很惊讶地说:“想不到还有比我更悲惨的人,如果我换作是你还不如死了算了。”
老人又笑了:“如果大家都像你这样想,人类早就死光了!”年轻人不解地问:“你的遭遇如此悲惨,为什么还那么开心呢”“因为还有比我更悲惨的人。因为我还活着。”年轻人听了老人最后一句话,恍然大悟,打消了轻生的念头。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一定要珍惜,千万别做寻短见的蠢事。既然连死都不怕,还怕活着吗?“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也许你正经历着不幸,正处于无比的痛苦之中,但你在不幸之中还是万幸的,因为你还活着。没错,活着就是希望;活着,一切皆有可能。
韩非子的《林下篇》说:“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不可复也,则事寡败也。”意思是,雕刻的诀窍在于,鼻子要先雕大一点而眼睛要先雕小一点。鼻子刻得大还可以修得小一点,但刻小了就不能再变大了;眼睛刻得小还可以再加大,但刻得太大就没法再缩小了。
这段话表面上说的是“刻削之道”,却能引申出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为人处世不能太绝对、太极端,做任何事情都要留有回旋的余地,这样才不会招致失败。
传说太阳神的儿子法厄同驾起装饰豪华的太阳车恣意驰骋,横冲直撞。当来到一处悬崖峭壁上时,恰好与月亮车相遇。月亮车正欲掉头退回时,法厄同依仗太阳车的优势,一直逼到月亮车的尾部,不给对方留下一点回旋的空间。正当法厄同看着难于自保的月亮车幸灾乐祸时,自己的太阳车也走到了绝路上,连掉转车头的余地也没有了,最终万般无奈地葬身火海。
有的人能够在社会上如鱼得水,有的人却四处碰壁,主要原因就在于后者在待人处世中不善于给他人留有余地。所以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给自己留后路,不可把话说死,把事情做绝,更不能把人逼急。于情不偏激,于理不过头,如此立身处世,才能进退自如、游刃有余。
宋代的吕蒙正胸怀宽广、气量宏大,有大将风度。当吕蒙正初次进入朝廷的时候,有一个官员指着他说:“这个人也能当参政吗”吕蒙正假装没听见,付之一笑。他的同伴为此愤愤不平,要质问那个官员叫什么名字。吕蒙正马上制止他说:“一旦知道了他的名字,就一辈子也忘不了,不如不知道的好。”当时在朝的官员也佩服他的豁达大度。后来那个官员亲自到他家里去道歉,两人结为好友,相互扶持。
吕蒙正这样做是对的,给别人留余地,就是给自己留余地;给别人方便就是给自己方便。人海茫茫也会狭路相逢,你今天得理不饶人,又怎么知道他日会不会再相遇呢?与人相处留有余地,既不让别人难堪,也会让自己活得舒服,何乐而不为呢?
人与人的相处,是因为距离而产生美。我们不仅对那些得罪过甚至伤害过自己的人“得饶人处且饶人”,就是在与朋友相处时,也应该遵循同样的原则。与人交往需要彼此的包容与分享——包括喜怒哀乐,包括忍受对方的全部缺点,但做到这点很难,所以亲密得不分你我反而会滋生矛盾。正是因为这个缘故,很多称兄道弟、歃血为盟的朋友最后往往成为仇人。
喜欢中国画的人都知道“留白”的重要性,“留白”就是特意在画面上空出那了无一墨的空白部分,这不仅仅是构图布局的需要,更可反衬主题,进而给观赏者以无限遐想的空间,所以有句行话说“留白天地阔”。我们要描绘出美好的人生,同样也要遵循一条原则,那就是“万事留有余地”。
满嘴饭不能吃,满口话不可说,载物船不可吃货太多,帆只可张满八九分……这些可是无数人生活智慧的结晶。我们做人做事千万莫把话说死,别将事做绝,否则就会把自己的后路堵死,陷入无路可走的尴尬或者死路一条的绝境当中。
《宋稗类钞》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宋朝有个名叫苏掖的常州人,家中十分有钱,但却非常吝啬,常常在置办田地或房产时,不肯付足对方应得的钱。有时候,为了少付一文钱,他会与人争得面红耳赤。他还最会趁别人困窘危急之时,压低对方急于出售的房产、地产及其他物品的价格,从而牟取暴利。
有一次,他准备买下一户破产人家的别墅,因竭力压低房价而与对方争执不休。他儿子在一旁看不下去了,忍不住说道:“爸爸,您还是多给人家一点钱吧。说不定将来哪一天,我们儿孙辈会出于无奈而卖掉这座别墅,希望那时也有人给个好价钱。”苏掖听儿子这么一说,又吃惊,又羞愧,从此开始有所醒悟了。
客家有句谚语:“人情留一线,日后好见面。”我们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要量力而行、适可而止。心态平和了,自然就乐意给别人一个机会,一点空间,一些希望。与人方便,自己也方便,这实际上就是给自己创造了更多发展的机会和空间。
李嘉诚的生意经是这样的:“做事要留有余地,不把事情做绝,有钱大家赚,利益大家分享,这样才有人愿意合作。假如拿10%的股份是公正的,拿11%也可以,但是如果只拿9%的股份,就会财源滚滚。”
一位老木匠教徒弟的时候有一个口头禅,就是“注意了,留一条缝隙”。木匠是和木材打交道的,木材的构造有纹理,因此木匠都很讲究疏密有致,黏合贴切,该疏则疏,不然易散落。如果没有处理好这些,那些装修过的房子就会出现木地板开裂或挤压拱起的现象。那些高明的师傅懂得合理地留一些缝隙,给那些组合的材料留足空间,这样就可以避免上述问题。
余地是缓冲器,是润滑油。凡事留一分余地,则可周旋回转,灵活自如;凡事不留余地,则容易失之于刚硬,一旦做错则无可补救。做事能做到“行不至于绝处,言不至于极端”,就能使自己左右逢源、进退自如,就能在纷繁复杂又充满风险的人际关系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一位21岁的匈牙利青年,身上只带了5美元到美国闯天下,二十年后,他成了百万富翁。他曾经非常自豪地说:“我没有做过一笔赔钱的交易,也没有一次失败的经营。”他就是罗·道密尔,一个在美国工艺品和玩具业富有传奇性的人物。
几年后,道密尔买下了一家濒临倒闭的玩具公司。当时他发现成本太高是这家玩具工厂失败的主要原因,他决定提高产量以降低成本。道密尔规定:凡是制作工人所用的工具、材料,一定都要放在最顺手的地方,要用时,一伸手就可以拿到。这样一来,操作机器的工人,不必再为等材料、找工具耽搁时间,无形中节省了很多时间。这样就能让产品增产并节约成本,因此玩具公司在道密尔的手下起死回生了。
道密尔的成功之道是顺其自然。同样,我们过日子,也要顺其自然,不要刻意去追求什么。饿了就吃,困了就睡,有机会就争取,没把握住就放弃,该干吗就干吗,如此随心所欲、顺其自然,日子就是快乐的,人生就是舒服的。
一个病人问大夫:“我有冠心病、糖尿病,您看吃什么好呀!”大夫问他:“您爱吃什么?”病人说:“我就爱吃东坡肘子、红烧肉。可是听说东坡肘子、红烧肉动物脂肪多,所以不能吃,甚至连香蕉、桃子、西瓜都不能吃。”
大夫说:“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人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啊!你想吃什么吃什么,爱吃什么吃什么,因为营养是互补的,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食物能满足人的各种需要。既然你喜欢吃这些,就说明你身体需要它。何况,人体自身有很强大的代偿能力和调节能力。只要适可而止,吃这些东西是不会有什么危害的。”
想要做人不生气,就应当顺其自然,对人、做事不要太强求、太执着,一切越简单越好。如果丢掉平常心,挖空心思去追逐、千方百计去攀求,就会产生反常心、异常心,做起事情来就会感觉很别扭,即使成功也毫无快乐的感觉。当然,顺其自然不是守株待兔那样的消极等待,而是顺应客观实际去做,没条件、没能力做、不适合自己做的事情,就不要去做。反之,就要认真做好。
唐朝有个姓郭的人,因为脊背隆起,弯着腰走路,很像骆驼的样子,同乡的人就叫他“骆驼”,他听了并不生气,反而舍去了自己的原名,自称“橐驼”。驼子以种树为业,种的树木或者移栽的树木没有不成活的,而且高大茂盛,果实结得也又早又多,其他种树的人虽然观察效仿,可总是不及他。
有人问驼子诀窍,他说:“我不过是依照树木生长的自然规律而使它按自己的习性成长罢了。”别人不懂,他就解释说:“一般来说,种植的方法是:根要舒展,培土要平,应保留一些原土,种好后周围的土要砸结实。做到这些,就不要再去动它,不要再为它担心,离开它,不必再去照管它了。移栽时像抚育亲生子女,种好后就像扔掉一样,顺应它们的习性,那么树木的生长规律就能得到保全。因此说,我只是不妨碍树木的成长而已,并没有什么能使它们高大繁茂的特殊本领;我只是不抑制不损伤它们的果实罢了,并没有让它们早结果实的秘诀。”
别人又说:“我们也差不多就是这样做的呀?而且更精心呢!”驼子笑笑说:“你们种树时树根还拳曲着而土却要换成新的,培土时不是多就是少。即使有人能够不那样做,却又过于爱惜,过于担心,早晨看看,傍晚摸摸,刚刚离开又马上回来照顾,更严重的是还用指甲抓破树皮来检查它们的死活,摇动根株来观察栽种得是否结实。这样就日益背离树木的生长习性了,虽然表面上看是爱护它们,实际却是在损害它们;表面上说是担心它们,实际上却是仇视它们,因而也就不能与我比。”
这个故事就是唐代柳宗元写的《种树郭橐驼传》,其寓意就是告诉我们对人对事不强求、不生气,不要完美主义,只要顺其自然就好。
顺其自然就是想睡就睡,想坐就坐,热时取凉,寒时向火,没有过分矫饰,以清爽、宁静、洁净的心态来对待生活。特别是遇到“十有八九”不如意的事情时,更要顺其自然,不要耿耿于怀、念念不忘。
三伏天,寺院里的草地枯黄了一大片,很难看。小和尚看不过去了,对师傅说:“师傅,快撒点种子吧!”师傅说:“不着急,随时。”
种子到手了,师傅对小和尚说:“去种吧。”不料,一阵风起,吹走了不少。小和尚着急地对师傅说:“师傅,好多种子都被吹飞了。”师傅说:“没关系,吹走的净是空的,撒下去也发不了芽,随性。”
刚撒完种子,这时飞来几只小鸟,在土里一阵刨食。小和尚急着对小鸟连轰带赶,然后向师傅报告说:“糟了,种子都被鸟吃了。”师傅说:“急什么,种子多着呢,吃不完,随遇。”
半夜,一阵狂风暴雨。小和尚来到师傅房间带着哭腔对师傅说:“这下全完了,种子都被雨水冲走了。”师傅答:“冲就冲吧,冲到哪儿都会发芽,随缘。”
几天过去了,昔日光秃秃的地上长出了许多新绿,连没有播到种的地方也有小苗探出了头。小和尚高兴地说:“师傅,快来看呐,都长出来了。”师傅却依然平静如故地说:“应该是这样吧,随喜。”
世界万物都是自然而然的,事物的发展运动也是自然而然的,遇到一些麻烦事,没有必要去怨天尤人,顺其自然就可以了。
曾国藩在京城当官的时候,有一年时来运转,自己升职不说,老婆还生了儿子,就连老家的祖父也病体康复。这时候,曾国藩急忙给老家去信,叫家人千万别去催人还债,故意给自己留一点烦心事。因为他深谙“物极必反”道理,事事如意之后,不如意的事情就马上会来了。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老总斯隆有一次主持会议,讨论一项重要决策时,发现居然没有反对意见。这种情况正是很多人所期望的结果,但斯隆却宣布休会,说要听到了不同意见再作决定。不追求十全十美,不幻想完美无缺,这正是斯隆这样睿智的人为人处世的自信和成熟。
吃要山珍海味,穿要绫罗绸缎,住要花园洋房,坐要名贵轿车,妻要国色天香,儿要聪明伶俐,财要富可敌国……这种每天想好事的心态,必定是心为形役,苦不堪言。
上帝给了某个人一次机会,让他沿着一垄麦子走下去,不许回头,只能挑选一个最大的麦穗,如果能挑到最大的,上帝就帮助这个人实现一个最大的愿望。这个人兴冲冲地出发了。他一边走着,见到一个大麦穗,总是想,离地头还有那么远,也许后面还有更大的。他每次看到一个大麦穗,总是这样想。最后到了地头,他还两手空空,只好匆匆忙忙地随便挑了一个,而这个麦穗比开始错过的那些都要小。
这个挑麦穗的人,总想找到更好的东西,而最后一无所获。所有的麦穗,在他的眼里都不够大。上帝是用心良苦的,他旨在告诉大家,人生不可能事事都如意,也不可能事事都好。只想好事的人,注定心情压抑,后悔连连。
《菜根谭》说:“福莫福于少事,祸莫祸于多心”,这是讲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少一些无谓的事情,最大的灾祸莫过于多一些无益的私心。生活本来就是有好事也有坏事,无论任何事都要平常对待,与其绞尽脑汁谋升迁、挖空心思求财势、终日劳心又伤身,不如上班好好干,下班享天伦,平日里简单的事,不正是幸福和快乐的源泉吗?正如歌词所说:“有爱就有恨,或多或少;有幸福就有烦恼,除非你都不要。如果爱是痛苦的泥沼,那就一起逃。”
拿在大城市打拼、已近“而立之年”的人来说,他们面临的问题和压力很大:没有对象的“剩男”,日子过得很惨、很孤独,天天吃不到香喷喷的饭菜,听不到枕边的贴心话;有对象甚至已婚的“宅男”,面临的问题更多,比如婆媳之间的关系很紧张,老婆逼你要孩子,是否该买房,亲戚朋友总以为你事业有成,主动求你在工作和金钱上帮忙……这一切搞得你筋疲力尽,烦恼不已。
当问题接踵而至时,不要气急败坏,更不能乱发脾气。能成大事的人,从来都是“泰山崩于前而不色变”。遇事急躁、抓狂和激动,只能变得行为冲动,容易犯下让自己追悔莫及的错误,不仅不利于解决问题,反而会使事情变得更糟。
不管遇到什么坏事,我们都要以乐观的心态去面对。成大事者要有“没心没肺”的心理素质,天大的事压下来,要能冷静对待。即使某一天发现自己真成了“杨白劳”,遭遇巨大的债务和天大的噩运,也不要想不开。其实,看似精明的“黄世仁”也在担心自己的钱能否要回来,尤其当你没有“喜儿”可以抵债的时候。
没有人希望自己失败或者遭遇困境,但是人活一世,有些坏事是躲不过去的,难免要吃一两次亏,上两三回当,才能变得成熟。麻烦天天有,面对坏事,绝不能怨天尤人、懊悔自责,要调整情绪挺过去。忧愁对事情毫无助益,分析当下的情况并寻求解决办法,才是最要紧的事。
坏事虽然意味着失去与痛苦,却也意味着好事很快便会出现。人总是在不断的烦恼中成熟和成长起来的。有点烦恼不是坏事,你只需要用冷静的心态去处理它们,然后耐心地等待好事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