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reference_book_ids":[7217762733976980495]}],"113":[{"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113,"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102,"start_container_index":113,"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97},"quote_content":"《菜根谭》reference_book_ids":[7316124681847704630,7299671005981576246,7310137145899879439,7267077380982705167,7344955385830181950,6992952061541223454,7316473043784567843,7332312704918490174,7374671359663688729,7236253131019914292,7338245415755582526,7225560265360673804,7312289476707879946,7338324426368240702,6857436090370886663,7294563911238421544,7109046350297189383,7316441139328863294,6838936263853083655,7340471392090999870,7254873615454178367]}],"2":[{"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2,"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4,"start_container_index":2,"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0},"quote_content":"《论语》reference_book_ids":[7107503072137448478,7329737059181005886,7077822913100991501,7337548832776916030,7077813329493756936,7345768839986023486,7322279466221177918,7332299523408022590,7337548830524591166,7317891697977855039,7000257011547900936,7314149005968018470,7340164183310224446,7337595471810006078,6867020911866809352,7316123640058088482,7077833029015571464,7337548830532979774,7311637008198143030,7071200634816449543,7302363849557019700,7309373715857296446,7077813329514728479,7340535583871077438,7339810822505385022,7311282701141543955,7330853868160420926,7316430498425736207,7349025283959180350,7320440426807168027,7294565322378447881,7255253493282245671]}]},"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有朋友固然很好,但我们必须有足够的能力来照顾自己,对朋友可以信任,但请不要用来依赖,否则我们就会变得很差劲。一旦我们的生活中少了他,我们的世界就会坍塌。更重要的是,一有事情就去折腾朋友,不仅我们会感觉很累,我们的朋友也会很烦,因为此时我们已成为他的负担。
培根在《论人生》中对友情曾做过精辟的论述:“友谊在人生中是不可缺少的。如果没有友情,生活就不会有悦耳的和音。在没有友谊和仁爱的人群中生活,那种苦闷正犹如一句古代拉丁谚语所说:‘一座城市如同一片旷野’。人们的面目淡如一张图案,人们的语言则不过是一片噪音”;“得不到友谊的人将是终身可怜的孤独者,没有友情的社会则是一片繁华的沙漠。因此那种乐于孤独的人,其性格不是属于人而是属于兽的”。
《论语》解释“君子之交”,即所谓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亦君子之间虽讲究和睦、调和,但是,允许有不同的意见,遇到问题,大家可以开诚布公,坦诚相见,目的是为了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问题解决了,皆大欢喜,相互间不虚伪,不猜忌,这样的友情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相反,“小人同而不和”,表面上一团和气,无原则地相互迁就,实在于内心各揣心腹事、离心离德,这样的友谊不能长久。
1.君子之交不重金钱
人与人相聚、相处是缘分,可偏偏有人与人交往纯粹是为了个人的利益,有利可图的就去交,无利可图的就不交,难怪人们说:“人走茶凉”。那些在职场的领导,有权的时候,与他交往的人多,到了他退居二线或者退休后,他身边的朋友就很少了,然而正是这为数不多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
关键是有的人不这么想,他有权有势的时候朋友多,却不问问自己这些人为什么如此热乎乎亲近自己?一到失势的时候,便骂人狗眼看人低,就痛苦绝望。其实,问题还在自己身上,你有权有势的时候为什么不注意对朋友的审察呢?哪些是为利而来的人,哪些是真心敬佩你的人,哪些是志同道合的人,等等,了解了这些,你就不为自己朋友满天下而自豪了,意识到将来退休后的情景了。
如果你不为利益大小亲疏你的朋友,那么,你有权有势与无权无势都一样,只要你有人品,坚持自己的择友标准,即使只有一个朋友,也不感到寂寞。
吕布虽是天下无双的超一流武将,曾在虎牢关大战刘备、关羽、张飞,曾一人独斗曹操手下六员大将,可他还是没有得到好的社会评价,问题就出在他是个势利之人,他先认丁原为干爹,后来董卓封他为高官,他心一硬,就把丁原给杀了,又跟在董卓后面,认董卓为义父。接着王允用美女貂蝉为诱饵,设下连环计,赚取了吕布,吕布为了美女又杀了董卓,成为王允的干儿子。吕布就这样成了“三姓家奴”,弄臭了自己的名声。
《文中子·礼乐篇》中说:“为权势相结交成朋友的,势力没有了,交情也就断绝了;因利益而结成朋友的,利益没有了,交情也就淡忘了。君子不与这类的人结交。”
市道之交,如同市场上,路边上做买卖生意的人,交易做完了就各行其路,哪里会有长久之理?
2.君子之交淡而不断
君子以淡泊相亲,小人以利益相亲。真正的朋友绝不是靠物质利益来维系的。交往的最高境界是“淡而不断”。不管相隔多么遥远,即使无法经常联系,但是心灵却是相通的,彼此之间仍然能够相互感应。
为了维系友谊,有时也需要用点小技巧。比如给朋友来点意外惊喜,能使双方更加珍视友情。下面是德国诗人海涅和他的朋友露易通过书信保持联系的一个小故事:
海涅有一次收到露易寄来的一个小包裹,拆开来一看,里面是一个大大的纸团,一张一张紧紧包着,他一张一张地拆开,最后总算看到最里面的一张很小的信纸,上面郑重其事地写着一句话:
亲爱的海涅:
最近我身体很好胃口大开,请君勿念。
你的朋友露易
过了几个月,露易收到海涅寄来的一个很大很重的包裹。他不得不请人把包裹抬进屋里。打开一看,竟是一块大石头,并附着一张卡片,上面写道:
亲爱的露易:
得知你身体很好,我心上的大石头终于落了地!
今天特地寄上,望留作纪念。
你的海涅
这肯定会成为露易一生中最难忘的一封信。他给海涅的信有些“小题大做”,而海涅的回信也生动形象,他用大石头比喻对朋友的担忧,以“石头落地”表示收到信后的放心和轻松。他们这种超脱利益关系的交往,不仅体现了朋友之间的随和与坦诚,更让人感到朋友间的相互关怀。
朋友之间也存在着某种意义的控制或依赖,这些不属于友谊的范畴,只不过是习惯罢了,但深深影响着你与朋友的关系。如果你摆出控制者或依赖者的架势,你就不可能体会友谊的真正含义,你也不是一位真正的朋友。
健全的和不健全的友谊之间有一条几乎模糊不清的界限。有些人与朋友的关系恶化、令人失望或令人非常不满,他们难以区分健全的和非健全的友谊。
过分的依赖会损害你和朋友的关系,而且是双方的。朋友并非父母,他们没有法定责任来指导和保护你,他们可以给你支持,但不可能包办代替,你必须清楚,这只不过是朋友的范畴而已。
你自己不能做决定,缺乏主见,就会使你受到朋友正确或错误的意见影响。为此,你应该立刻决定,摆脱对朋友的依赖。
有的人恰恰相反,他们盛气凌人,在与朋友的交往中,总喜欢指手画脚,不管朋友的想法如何都要求朋友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这种做法为友谊的发展埋下了不祥的种子。
卡罗琳,是一位有三个孩子的年轻母亲,她有一个女“主人”式的朋友。刚搬进现在的居民区时,莉拉进入了卡罗琳的生活,她像只母鸡似的把卡罗琳呵护在翅膀下。不久后,卡罗琳发现,莉拉不仅是母鸡,还是山大王。“起初我挺喜欢她,”卡罗琳说,“我是她的特别好友,她要我干啥,我就干啥。有时我感到似乎受她的压制,但我不知该怎么办,因为我的确喜欢她,希望与她保持朋友关系。但我逐步不喜欢只是听从于她了。”
卡罗琳意识到,如果她真想与莉拉或任何人交朋友的话,她应该学会与朋友平等相处,有来有往,互相帮助。也就是说要弄清自己必须干什么,并把它付诸实施。
如果你想对朋友说,“你应该”、“你不应该”、“你最好”、“你必须”,那么你无疑是想控制朋友的生活,这种做法,会使朋友感到很不愉快,有压抑感。
如果你是被控制者,不要认为有人为你操心一切是再好不过的了。控制你的朋友不是知心的朋友。一旦你把自己从他的操纵下解放出来,就会出现奇迹,你和朋友就会变得平等起来。依赖朋友,会逐渐使你丧失积极生活的能力。你要学会逐渐建立自信心。
在与朋友相处中,平等待人是建立良好关系的前提。没有平等待人的观念,就不能与周围的人密切相处。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都有友爱和被人尊敬的需要。特别是年轻人,交友和受尊敬的希望都非常强烈,他们渴望独立于父母,成为家庭和社会中真正的一员,他们希望社会、家庭和他人把自己看作是成人而不是小孩。人的这种需要就是平等的需要。
交往必须平等,平等才能深交。与朋友平等相处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对等法
在信件交流中,仔细观察一下,可以看出,双方的往来是基本对等的。在节日交往中,如果作一下礼物价值的统计,相互间的送礼也基本上是对等的。在单位之间的人际交往也是科长接待科长,处长接待处长,甚至代表国家的使者之间的交往也是如此。
这些方法就是对等法,对等法就是一一对应的方法。其中有情感对等法、价值对等法、地位对等法等。在相处交往,有许多对等法可以加以运用,如反击对等法。据说德国大诗人海涅是犹太人,常常遭到无理的攻击。有一次晚会上,一个旅行家对他说:“我发现了一个小岛,这个岛上竟然没有犹太人和驴子!”海涅不动声色地反击说:“看来,只有你我去那个岛上才能弥补这个缺陷。”
2.谈心法
如果说没有上下级关系的人际关系容易平等相处的话,那么,有上下级关系的人际关系就不易平等相处了。有的人未提到领导岗位上时,很容易平等相处,但一被提拔到领导岗位,说话腔调大变,一反往日流畅平和的口气,变得一句三顿,拿腔拿调,大家听了十分反感。上下级之间谈话的方式,说话的腔调与平等相处是密切相关的。高明的领导说话无官腔,待人客气。周总理就是如此。他对人的谈话一般是谈心式的,而不是训话式的,以谈心方式给人以教育,同时又给人以兄长和朋友般的循循善诱,使人感到心悦诚服。谈心重在“心”字,就是实实在在说心里话,是用一种兄弟、朋友般的商量口气交换意见、传递信息和讨论问题。这种商量的口气,蕴含着亲密的情感以及对对方的尊重和相互间的平等。谈心法不仅是处理上下级关系的方法,也是处理一般人际关系的方法。
3.求同法
这是一种通过种类活动,特别是兴趣活动,寻求相互认识、相互理解的方法。一个人要与周围的人建立密切和谐的人际关系,途径之一就是共同参加文化娱乐及体育活动。在这些活动中你要积极主动地参加进去,或在球场上奔跑,或在湖畔垂钓,或随音乐起舞,大家平等而交,两无猜忌,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融洽的朋友关系就油然而生了。求同法对于社会地位有差距的人之间达到平等交往是特别有效的,可以增加他们之间的了解,树立相互尊重的观念。对于一般相处交往,求同法也是适用的。
4.交友法
这是平等相处中常用的方法。一位区委书记说:“在农民受委屈的时候,我应当挺身而出,要不然就不够朋友了。”一位做学生工作的政工干部说:“我把学生看成孩子,又不当孩子。我像对待大人那样平等地对待他们,这样,我和学生的心相通了。”在现实交往中,类似例子举不胜举。
有一句俗话:“亲兄弟,明算账。”朋友交往,有的人讲义气,不分你我,我花你的钱,你随便用我的东西,好得像一个人似的,可是发展到后来都是因为扯不清的经济账而心存芥蒂,甚至分道扬镳。到了算账的那一天,就要争出个高低来,能不伤害感情吗?
所以,最好的关系也要分清你我,这是交友的经验,你是你,我是我,才是正常的与人性化的。朋友之间的利益有重合的方面,也有不能重合的方面。
即使是相爱的恋人也需要分清你我,你的时间、你的事业、你的隐私;我的想法、我的空间……划清界限是为了让爱情保持新鲜。
1.朋友之间费用要分清
夫妻都有离婚的时候,或者说都有为花钱而吵闹的,何况朋友,再好的朋友费用要分清。有这样一首诗:你是一团泥,我也是一团泥,两团泥搓在一起,你里面有我,我里面有你。在教堂举行的婚礼,神父说:“你们以后是一体了。”男人对心爱的女人说:“我的东西都是你的。”女人对男人说:“我是你的。”不幸,爱情消逝了,两个人或其中一个人不想再成为对方的一部分,觉得这是一个负担,认为这是分清你我,划清界限的时候,于是说:“与其要一段破碎的婚姻,不如保存两个完整的人。”男人女人所追求的,向来都是合二为一,感情如是,身体也如是,从来没有想过要做两个完整的人。实际上,如果要保持个人的完整性,便要有所保留。
朋友间同样如此,关系亲热得愿意把什么送给对方的时候,要特别冷静,想想以后如何相处,因为日子长着呢,不如从一开始就你是你、我是我,反而更好些。消费上与其每次为埋单做一番“苦斗”,不如实行AA制。
2.朋友之间各自的朋友要分清
朋友的朋友并不必然可以成为你的朋友。小章有位朋友是知名画家,另一位朋友是外企白领小江。画家与小江并不相识。一天小江得知小章有位画家朋友,便想去结交,缠着小章上门拜访。这可是为难了小章,他知道画家朋友不想多交朋友。在小江一再催促下,小章只得把小江带去见画家。画家果然不高兴,寒暄了不长时间他们就离开了。画家后来对小章说,你随时都可以到寒舍来,但不要随便带别人来,哪怕是你的朋友。
3.朋友之间活动圈子要分清
你的那些朋友如果不是一个圈子或层次的人,那么在交往中,还得注意彼此的活动范围,不能把张三带到李四活动的地方去,也不能把李四带到张三活动的地方去。因为张三不一定习惯李四的活动,另外,李四也不一定欢迎张三。打个比方,你老家有位朋友进城了,他的身份、学历和生活方式的限制,就不宜跟你去上流社会活动的场所。否则你不是为老乡开眼界,而是让他陷入难堪的境地。另外,他过多地了解你在其他社交圈子的情况,有可能产生负作用,因为他的宣传或许会变味。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生存竞争之需要,使人与人之间关系变得复杂起来,有人借刀杀人,有人软刀子杀人,有人给人设下圈套,害人染上恶习,导致现代战争人的毁灭,切记下述之人在交往中要小心谨慎。
1.好赌者
如果你的朋友中有一位生性好赌的,那你就有可能被他拉上赌桌,染上赌瘾,成为一个人所厌恶的赌徒。
千百年来,赌博害得多少人家破人亡、家道败落。人一旦嗜赌成性,便会从此走火入魔,陷入赌博泥潭而不能自拔。
西安市某机电公司的总经理周长清在澳门小赌一把之后,为了翻本,从此染上赌瘾,一发而不可收,最终将国家的四千多万人民币输进了赌场,本人也被从厄瓜多尔抓回,绳之以法。
赌场无输赢,如同一个无底洞,纵然你万贯家产,也难以填平;而赌场又像一个大坟墓,最终会把你活活埋葬在里边。
有人或者抱着玩一玩的态度,或者抱着侥幸的心理,但你应该清楚“玩物丧志”、“世上无侥幸之事”这类道理,别跟这种人接近。
2.瘾君子
如果你的周围有一个瘾君子,谨防你被他拉下水、染上毒瘾,成为吸毒者。
毒品这玩意,对中国人的损害我们应历历在目:中国人“东亚病夫”的屈辱恐怕跟毒品有很大的关系。可很多人并不自觉。
人一旦染上毒瘾,就像患上了癌症,多么刚强的人都会被这白色的粉面击倒击垮。毒品很像一条“美女蛇”,蚕食着你的肉体和灵魂,让你人不像人、鬼不像鬼。
别觉得这个东西很好玩,而和你的朋友在一块试着吸,这种玩玩的心理让多少有为青年落入歧途,倾家荡产、走上犯罪道路!
3.好色者
如果你的朋友是一位色鬼,整天向你大谈其风流韵事,你千万要注意:赶快远离这个人!
色字头上一把刀,古今多少英雄好汉都拜倒在其脚下而不能自拔,兵法中就有所谓“美人计”,看来它确实让人堕落、臣服!
如果你染上色瘾,你会从此陷入人与人鬼混的漩涡,不再追求上班;同时,鬼混的结果是你随时可能染上性病,这可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4.二混子
混子包括闲人、混混、流氓、地痞、无赖、小偷,甚至黑社会分子。你如果跟他们在一起泡着,不定哪天警察就会找上门来,把你用铐子给铐走了。
社会中的混子越来越多了,这类人不务正业,东游西逛,打家劫舍,无恶不作,你要是混迹于其中,可以说你的人生如同进入了一个地洞:地洞起来越窄、越来越暗,前方肯定是死路一条!
那些功夫片中常有前辈劝那些初出茅庐又血气方刚的年轻人:“江湖险恶”,这所谓的“江湖”就是指社会。社会中的人,怀了各种各样的心思,作为一个人,不可能全像防贼一样防着别人,但是也须有提防心,免得陷入“大染缸”让自己变了颜色。
有个著名雕刻家说过,雕刻就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的一种艺术。这话说得十分精辟,不只是适用于艺术,也适用于人生。交友也可以这样说,要想知道哪些人可交,关键在于要知道哪些人不可交。换一种说法,也可以表述为,交友的艺术就是一种分辩哪些人不可交的艺术。
1.太注重个人利益的人
世界上不可能有完全不为自己打算的人,这是一个人所共知的生活常识。但一个明事理、有道德的人,不可能只想到自己,不顾脸面地为自己谋私利。那些只考虑自己的人,只想到个人的利益的人,最易伤害的不是跟他生疏的人,而是和他比较熟悉、比较亲近的人。因为生疏的人,本来就和他没有交往,他想跟人家计较是没有条件、没有基础的;而熟悉的人、亲近的人和他们有较多的接触、较多的交往。在接触和交往中,他们为了个人利益,处心积虑、想方设法占熟人的便宜。为了一点蝇头小利,他们甚至不惜背叛朋友,以满足自己可笑的欲望。这样的人,如果把他当作朋友,便会吃亏上当,给自己带来麻烦。例如有人请朋友为自己修房子,本来由于关系比较密切,在开工前不有说工钱的问题。不是主人不想说,而是朋友说他是帮忙,如果把工钱说在前面,就是看不起他。但当工程完毕后朋友开的价钱实在要比公道价钱高出几倍。主人实在不能也不好接受,便说是不是有些太多了。那个朋友却翻了脸,最后主人不得不吃了这个哑巴亏。像这样的朋友,你敢交吗!
2.鸡蛋里能挑出骨头的人
有一种人,他们无论和什么人打交道,无论做什么事,都能以鸡蛋里挑出骨头。这种人的特点是看什么都不顺眼,看什么都不如意,看别人不是这里有问题,就是那里有毛病,他们能在最完美的东西中发现不完美,他们能在没有问题的地方找出问题,他们能在让人尊敬的人身上发现不能让他满意的蛛丝马迹。他们表面看来和你关系好像不错,但是只要一转身,他们马上便会伤害你。例如有两个老同学,由于一个成绩较突出,为人也很好,在单位有口皆碑,另一个虽然和老同学关系不错,但当别人称赞老同学时,他却经常背过老同学说他在上学的时候有什么风流韵事,怎样的被大家瞧不起。虽然大家并不觉得他说的那些就是什么瑕疵,但他却一定说那是了不起的大污点。这样的能在鸡蛋里挑出骨头的人,最好不要和他交朋友。
3.张嘴乱说的人
可以说满世界都是世俗的人,都是平凡的人。但在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客套和礼节,正常的人都知道且能正确运用,但一些人由于性格的原因,便不会说一些必要的客气话,做一些比较得体的事。这种人,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无论是个人原因还是性格原因,都不可作为深入相交的对象。如果以之为友,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会因为交上了这样的朋友而让别人怀疑你的人格,最起码会给你带来一定负面影响。如有人把朋友甲介绍给朋友乙。朋友甲办了一个艺术学校,朋友乙也是个艺术爱好者,在家里也辅导了几个学生。朋友甲所以去见朋友乙,是想让乙给自己介绍几个学生。按说无论我愿意不愿意介绍都没关系,但几句门面话应该会说。但朋友乙听了朋友甲的来意后,便神情倨傲地说:我先问你:你办的学校学生有没有出路?现在社会上的骗子多的是,什么裁剪呀,烹调呀,不过都是想弄几个钱而已。话未说毕,朋友甲脸上就实在挂不住,转身走了。出来后,对介绍来这里的朋友说:“你就交这样的朋友,让人感到不像吃五谷长大的。”
虽然朋友甲的话好像也过分了些,但朋友乙的确缺乏起码的生活常识,这样的人,不可深交。
4.忘恩负义的人
点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是做人的基本常识。如果与知恩不报、忘恩负义的人为友,就等于是自掘坟墓。例如有人收养了一个孤儿,花了几十年心血,孤儿上了大学,找到了很好的工作。收养者年老重病在身,看病住院耗尽家资,便让自己的孩子到孤儿处借钱,这个忘恩负义的人知道老人病无法看好,只给了恩人的孩子50元钱,且对恩人的孩子说:“今后不要再来找我!”这样的人,敢和他交往吗?
上面所说的四种人不可交,并没有多少深奥的道理,许多都是老生常谈,但是,人们往往不是在为不知道其中的道理,而是在生活中不能准确地判别。所以说,要知道哪些人不可交,关键在于要在生活中分清一些人的行为,对其行为要有比较理性的判断,才能真正知道哪些人不可交。如果不交不可交之人,你便会交上真正的朋友。
正是因为道德礼俗的规范与人类天性的永恒冲突,所以人具有倾吐内心隐秘的需要,这种心理需要也就构成了对友谊的渴望。
我们需要明白这个事实,朋友之所以将他的“隐私”告诉我们,他的目的是为了赢得我们的同情、爱怜,要我们及时帮他出点子、想办法。但这些“隐私”知道者范围不能大,只能“你知我知”。
朋友把自己的“隐私”告诉了你,即使没有叫你保密,也证明了他对你的极度信任。对此你只有为他分忧解愁的义务,而没有把这种“隐私”张扬出去的权力。如果不把“保密”作为一种义务,一种责任,热衷于流言蜚语,把朋友的“悄悄话”公诸于众,如果是无意间的“泄露”,还情有可原。否则,可能会引起不少人的风言风语,甚至被歪曲事情真相,不仅不利于解决问题,相反还会把事情搞糟。同时还会使你失去朋友,甚至会失去周围同事对你的信赖,最终成为孤家寡人。
有一家茶馆老板与妻子结婚两个月,就生了一个小孩,邻居们赶来祝贺。老板的一个要好的朋友也来了。他拿来了自己的礼物——纸和铅笔,老板谢过了他,并且问:“尊敬的王雷先生,给这么小的孩子赠送纸和笔,不太早了吗?”
“不”,王雷说,“您的小孩儿太性急。本该九个月后才出生,可他偏偏两个月就出世了,再过五个月,他肯定会去上学,所以我才给准备了纸和笔。”
王雷的话刚说完,全场轰然大笑,令茶馆老板夫妇无地自容。
调侃朋友的隐私是不对的,上例中王雷明显道出了茶馆老板妻子未婚先孕的隐私,这样令大家都处于尴尬的局面。
马克思住在巴黎的时候,与诗人海涅之间的友谊,达到了“只要半句就能互相了解”的地步。海涅思想相当进步,写下很多战斗诗篇,夜晚,就到马克思家中朗诵自己的新作。马克思和燕妮就一起与他加工、修改、润色,但马克思从不在别人面前“泄露天机”,直到海涅的诗作在报章上发表为止。海涅称马克思是“最能保密”的朋友。他们的友谊为世人所羡慕,所称颂。只有为朋友保密,“守口如瓶”,才能得到朋友的信赖,友谊才能不断加深。
朋友相处在一起的时间多了,免不了磕磕碰碰。俗话说:“牙齿不好,舌头相绊。”好好的朋友,为了一件小事,弄个不欢而散,于是友谊失落了。等到冷静下来,对朋友又有渴望恢复友谊之感。但是,人们在渴望得到失去的友谊时,心中总有一点顾虑,主要是面子拉不下来。这时总会想:“我绝不向他示弱,除非他先跟我打招呼。”“我不能先去他那里,别人看了好像问题全出在我身上似的。”你也许正有同样的想法。
如果你真正了解你的朋友,首先就应该抛开顾虑,拉下面子去创造缝合你的友谊的机缘。
在朋友生日的时候,打个祝福的电话,或送去一点他喜爱的礼物。在大街上,当迎面走来了那个曾经很熟悉的身影时,你站住脚,面带微笑地说一声:“嗨,你好吗?”不要担心他的冷淡,你的热情一定有所回报。
艾德森由于好友彼得在自己的公司电脑上做了手脚,使他损失了几十万美元,心中一直愤愤不平,尽管艾德森委托律师将彼得送进了牢房,但他还觉得不够。出狱后,彼得觉得对不起艾德森,几次打电话向艾德森道歉,艾德森一听是彼得的声音,不容分说立刻将电话挂断。
艾德森的妻子知道后,数次劝他应该宽宏大量,何况彼得是电脑专家,对他的生意很有帮助。艾德森经过深思,觉得妻子说的有道理,可是每次拿起电话来,心中就想起那几十万美元,又想起彼得曾像只老鼠似的偷盗过那些钱,使他的生意差点垮掉,于是又放下电话长叹一口气。
一个多月过去了,艾德森总是处于这种矛盾中,一会儿觉得应该原谅彼得,他是个电脑专家,曾经帮助过自己;一会儿又想到,难道你要原谅伤害过你的人?不,不行。直到一位心理医生告诉他:“你形成了一种心理障碍,这种障碍不仅会妨碍你与彼得的关系,也会妨碍与他人的交往,必须积极地清除它。”艾德森终于鼓起勇气,给彼得打了一个电话,告诉他明天可以到办公室见他。
第二天,他们谈得很顺利,艾德森还决定再次聘用彼得到公司工作,他对彼得说:“我相信你不会再辜负我。”
彼得走后,漂亮的女秘书走进来看着艾德森说:“您真让人羡慕,因为您有着海一样的心胸。在您身边工作,我非常愉快。”艾德森大吃一惊,这可是意外的收获。
把心中的阴云驱散,赢来的不仅仅是友谊。自然有一片更好的处女地,等待着你去开发。
友谊的存在对于朋友双方都是有益无害的,“破镜重圆”的友谊通过间接的修补会比当初更加灿烂。
周华健的一首《朋友》不知道唱出了多少人的心声:“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一杯酒,朋友不曾孤单过,一声朋友你会懂。”大千世界,茫茫人海,与你擦肩而过的人很多,和你相识的人也是不计其数。除了屈指可数的几个有血缘关系的亲人之外,还有另外一种像亲人一样关心你、爱护你、帮助你,在乎你的人,这种人就是朋友。
一个人一生中有一个真正的朋友是一件幸事。但是,找到一个真正的朋友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朋友在于经营,需要我们用心去维护,友情禁不起折腾,“人情反复,世路崎岖。行去不远,需知退一步之法;行得去远,务加让三分之功。”以宽厚之心对待朋友。此话是朋友相处的至理名言。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每个人都有犯错误的时候,朋友也不例外。当朋友损害了我们的利益时,应该以一颗宽容之心对待他。这样,我们自己的心灵不但能得到解脱,同时我们的宽容也能拯救朋友堕落的灵魂。
如何对待朋友的过错?且看李显明是怎样做的。
李显明很伤心,由于好友张小为在自己的公司电脑上做了手脚,使他损失了几十万元,心中一直愤愤不平。尽管李显明委托律师将张小为送进了牢房,但他还觉得不够。出狱后,张小为觉得对不起李显明,几次打电话向李显明道歉。李显明一听是张小为的声音,不容分说立刻将电话挂断。
李显明的妻子是个通情达理的人,她数次劝他应该宽宏大量,何况张小为是电脑专家,对他的生意很有帮助。李显明经过深思,觉得妻子说得有道理,可是每次拿起电话来他心中就想起那几十万元,又想起张小为曾像只老鼠似的偷盗过那些钱,使他的生意差点垮掉,于是又放下电话,长叹一口气。
尽管已经过了很长时间,李显明还是处于这种矛盾中,一会儿觉得应该原谅张小为,毕竟他是个电脑专家,曾经帮助过自己;一会儿又想,难道要原谅伤害过自己的人吗?不,不行。
直到有一天,一位心理医生告诉他:“你形成了一种心理障碍,这种障碍不仅会妨碍你与张小为的关系,也会妨碍你与他人的交往,你必须积极地清除它。”
李显明终于鼓起勇气,给张小为打了一个电话,告诉张小为明天可以到办公室见他。第二天,他们谈得很顺利,李显明决定再次聘请张小为到公司工作,他对张小为说:“我相信你不会再辜负我。”
张小为没有辜负李显明的期望,对公司尽心尽责,使公司的生意越来越红火,而他和李显明的友谊也越来越牢固,随后成了真心的知己。
若朋友未能满足我们的需求,或做了对不起我们的事情,切不可怀恨在心。因为怨恨不仅会加深朋友间的误会,影响友情;还会扰乱正常的思维,引起急躁情绪。凡事要换个角度想想,这样或许能够理解朋友的所作所为,《菜根谭》中有句话:“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尝。此是涉世的极乐法。”在道路狭窄之处,应该停下来让别人先行一步。只要心中常有这种想法,那么人生就会快乐安详。因此走不过的地方不妨退一步,让对方先过,就是宽阔的道路也要给别人三分便利。有礼也要让三分。
有两个朋友结伴在沙漠中旅行,在旅途中的一个地方,他们因为一件莫名的小事吵了起来,最后其中一个还给了另外一个一记耳光。被打的心里觉得很不是滋味,但是他却一句话也没说,只是默默地伸出了自己的一个手指,在沙子上写下:“今天我的好朋友打了我一巴掌。”
之后,他们继续往前走,经过长途跋涉,他们来到了一个湖的边上,好久都没有见过这么大、这么美的湖了。于是,他们就决定下去游泳。不幸的是,挨巴掌的那位游到那湖中心的时候,由于过度疲劳导致小腿抽筋,差点溺水而亡,幸好被朋友救起来。在说过谢谢救命之恩后,他拿起一把小刀,在石头上很小心地刻下:“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
朋友看到他又刻字了,十分好奇,就问:“为什么我打了你以后,你要把字写在沙子上,而现在却要把字刻在石头上呢?”
他笑了笑,回答说:“当被一个朋友伤害时,要写在容易忘却的地方,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被风雨抹掉;相反,如果得到帮助,我们要把它刻在心灵的深处,让世界上所有的人都知道友情的珍贵!”
有时候朋友的伤害往往是无心的,而帮助却是真心的。很多时候我们却对那些芝麻大的伤害斤斤计较,对那些莫大的帮助视而不见,心里留下的也只有无穷的幽怨与烦闷。其实,只要我们忘记那些无心的伤害,铭记那些对你真心的帮助,就会发现这世界上,我们有很多很多真心的朋友。
原谅一个人有时候是使之再生,对其心灵会造成多么大的震撼。宽容需要有一颗博大的心,它可以使自己最大限度地减少麻烦,不为一点小事斤斤计较。因此我们更不要把朋友之间的怨恨常记心头,这在带给对方心灵上折磨的同时也给自己带来了痛苦,使自己活在怨恨的影子里无法自拔。
有一位哲人说过:一分钟可以认识一个人,一小时可以喜欢一个人,一天可以爱上一个人,但一辈子也忘不掉一个人。当你看到这里,你感受到什么?在这漫长而又短暂的一生中,想找一个知音是多么不容易啊!而在日常生活中,就算最要好的朋友也会产生摩擦,就算最亲近的故人也会有误解,我们也许会因为这些摩擦、误解而分开,但每当夜深人静时,我们总会想起过去美好的回忆,才会觉得只有他最了解你的心,而此时已是我在天涯,他也在海角了……
因此,请珍惜你身边的朋友,告诉他们,在你心中他们有多重要,你有多在乎他们!如此我们就会有越来越多的朋友!
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很多朋友,当自己一个不小心跌倒了,自然会有人来扶起我们,那个人就是朋友。朋友一句关心的话语可以温暖我们的心,朋友一个关爱的眼神可以给我们无限的力量,朋友一个细微的表情就可以让我们扭转局面。
有朋友固然很好,但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必须有足够的能力来照顾自己,对朋友可以信任,但请不要用来依赖,对朋友依赖久了,我们就会变得很差劲,一旦我们的生活中少了他,我们的世界就会坍塌。更重要的是,一有事情就去折腾朋友,不仅我们会感觉很累,我们的朋友也会很烦,因为此时我们已成为他的负担。
“有难同当,有福同享”是朋友的真心,在与朋友相处中,友谊是纯洁的,可切勿滥用凡事“靠”朋友这招来逼迫朋友为我们办事。
张超是个很讲义气的小伙子,大学毕业后分在省级机关工作。自打成家有子之后,他越来越有一种负疚感:自己到底是不是那种薄情寡义之人?
他越来越怕接到朋友或家乡故人的电话或信,内容无非是说“我几时几时要到你那儿,请你帮忙买张卧铺票”、“联系个著名的医生”、“陪我逛逛百货大楼”、“托你带件什么东西”、“帮我……”诸如此类的事。
要说这些事有多难吧,也确实没多难,要说没多大事吧,可每次总把人折腾得筋疲力尽。更可怕的是朋友到家里来住,地方小倒腾不开,再加上还要吃喝用拿。自打朋友走后的那几天,妻子的脸色总是怪怪的,阴晴不定,时不时嘴里冒出一句:“狐朋狗友!”弄得张超左右为难、尴尬万分。
张超的感觉其实没有任何错,错出在他的朋友身上。他们过度地依赖张超,不光张超自己感觉很累,而且连带家人都跟着受罪。
友情确实可以成为我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动力机器,但它毕竟马力有限,需要不时加油。为了让它发挥正常的功效,正常运转,请注意别让友情超载。
首先,传统的友情总是抱着一种不讲道理的假设:“是朋友就该如何如何”。事实上,任何人都没有这种必须帮助我们的义务,假若我们真心当他是朋友,就不该要求别人如何如何。在友情的逻辑中,上述假定应更改为“只有如何如何,才能够朋友。”
其次,我们要设身处地地为对方想一下,一个健康的个体必然充分注重保护自己各方面的权利,他总是希望得到有价值的东西,选择对自己有价值的交往。许多人常常为功利与情义而纠缠不清,总想把自己真实的动机掩盖起来,其结果反而是两败俱伤、一无所获。要记住,积极健康的个体并非无私无欲,但能取之有道。
最后要注意,别以为我们交代朋友的都是小事,这里面还牵涉着很多问题。现代人的生活就像军营一样,上班、下班、吃饭、熄灯都是整齐划一的。不同的是,这种秩序不是靠纪律而是靠生产和生活方式决定的。如果我们找朋友帮忙时,或许没耗费他们的金钱与精力,但却可能打乱了他正常的生活秩序。为了搞车票,要耽误工作而且欠人情;为了陪我们吃饭,没能接孩子,妻子不高兴……朋友也许不好意思说他的付出与牺牲,但我们若将这一切视为当然或应该,时间久了,就不会再有朋友了。
要想友谊天长地久,就要相互理解体谅。无论在哪里,都不能一味地“靠”朋友。拿朋友当拐杖则是贬低朋友,滥用朋友的情义。
就算是再好的朋友,如果越接近,相处之道也越难以拿捏。脱离上班族的生活,和朋友合资经营生意,过程是相当坎珂的。因为这其中牵扯到利害关系,朋友间的交往也不可能将因素拿掉,只做单纯的交往。
在与朋友交往的过程中,有些误区犹如“地雷”,没有碰到它当然平安无事,一旦碰到它,炸响了就会使双方都受伤。这样的结果是任何一个人都不愿意看到的。所以说,要想把朋友交好就千万注意不要去碰这些“地雷”。
(1)出门靠朋友。人作为主体与周围客体发生联系的时候,总会发现有的客体能够满足自己的需要,而有的则满足不了,多数人总是会选择与前者进行交往。
(2)没有真正为朋友着想。真正的友谊不在于共享欢乐或无微不至的关怀照顾,而在于危机时的关心、指点、理解与支持。
(3)滥用他人的友情。关键的朋友要留在关键的时候再用,不要把他们的善意滥用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就像遇到危险之前要保持火药干燥一样。倘若我们迫不及待地让朋友为我们办事,日后还有什么能让他为我们做呢?能够帮我们的朋友比一切都珍贵,珍贵之物决不应滥用。
朋友间的交往方式, 没有固定的公式或是正确答案。但我们认为保持适当的距离才能细水长流,应该以这个原则为基础。不能因为两个人非常合得来,就过分接近,这样反而会产生破绽。和朋友、知己间的距离没有一定的标准。虽然我们无法目测,但是我们可以抓住感觉,了解“和这个人要保持多少距离,和那个人要保持多少距离”以便和不同的人交往。
原则就是不要把朋友的助力当成目标,而是互相维持各自独立的关系。能够帮助人格提升、视野扩大的这种交往关系,应该是最好的交往方式了。
朋友或是我们期望的样式这样出现:肝胆相照、两肋插刀、彼此信任、有所担当。如果碰到这样的朋友,那算是自己千年修来的缘分,高山流水遇知音,此生一人足矣。
但我们的大多数朋友却是这样的:关系比较密切,肝胆相照但不一定会两肋插刀,彼此信任但不完全信任,有所担当但得付出相当。这样的朋友也算难得,会说真话,也做真事。
更有一些朋友是为了彼此需要,互相捧映,出于利益的来往,与感情无关,与道德无缘,唯有利益和需要决定彼此来往的密切程度。
所以对朋友不要过于苛求,倘若是第二类朋友,能说真话做真事在如此世间也是很少,这已经值得重视和珍惜。只在平时少些计量,多些宽容,少些提防,多些真诚。如此则好。
歌德与席勒的友谊为世人所称颂。
两位德国最伟大的、至今仍然备受推崇的诗人不仅生活在同一个时代,而且生活在同一个小城中,相距不过几百米远。
即使死亡也无法把他们分开:他们的棺材并排躺在同一个墓穴中,在城市的纪念碑上他们像双胞胎一样肩并肩得站在底座之上。人们经常能在书中读到关于他们“真挚的友谊”的描述。两个人都是那么著名、那么受人尊敬、那么富有才华。
但他们又有着巨大的差异,歌德于1749年生于法兰克福一个富有的城市贵族之家,随心所欲地在不同的城市学习法律,早在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著名的诗人,并供职于魏玛的宫廷。他是上天的宠儿,一个不必为金钱发愁的人。而席勒只是一个军医的儿子,出一生于拮据的市民家庭,13岁的时候被公爵强制塞进了斯图加特的军事学校,不情愿地学起了如何当医生。他是一个病恹恹的、永远要为生计奔波的人,一个上天的弃儿,一个带着债务来带着债务走的人。
他们在相识之初根本不喜欢对方。席勒评价歌德说:“即使对他最亲近的朋友,他也从不吐露心曲。在任何事情上都抓不住他。我的确认为,他是一个极不寻常的利己主义者。”而歌德当时对席勒也并无好感,只不过这位年长的诗人比较收敛含蓄,谈起席勒时不是那么冲动,感情色彩不是那么强烈。
直到很多年后,他们才坐下来讨论这个问题。其中一个这样写道:我怀疑,我们是否真的走得很近……他的世界不是我的,我们的思考方式看起来是那么不一样。总是围着他转让我感到很颓丧。另外一个人则觉得他们的思考方式和生活态度根本就是分别在“地球的两个半球上”。
但是,这些并不影响两人成为朋友。1794年7月20日,歌德和席勒参加了在耶拿召开的自然研究协会的一次会议。散会后,两人同路,边走边谈,进行了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谈话。交谈中歌德生动地描绘植物的生长变化。席勒听后说道:“这并非经验,而是一种观念。”这次谈话与其说使两人观点更接近,毋宁说使差异更明显。但席勒认为这并非坏事,他深信歌德对此也有同感。因此他在8月23日真诚地给歌德写了一封信,对歌德进行了全面的深入的评价。
席勒在信里谈到:歌德是个天才。天才的本质特点乃是自己的行动,自己并无意识。因此席勒大胆地说道,歌德对他自己并不了解,也无法正确分析,“天才对自己总是个谜。”他对歌德的深刻分析,表明他对歌德的了解的确胜于歌德自己。
席勒正直诚恳的性格和深邃精湛的思想,给歌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得歌德捐弃对席勒的成见和隔阂,把他视为知己引为挚友。就这样两位诗人肩并肩、手携手地向着共同的目标前进。他们互相鼓励、互相启发,酝酿和创作了一系列辉煌巨著。
正是不计较对方的缺点才让两人结下了伟大的友谊,也让我们再次明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求同存异”所蕴含的道理。
朋友之间怎样相处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有的人甚至用毕生的精力也没能研究透彻。多少不甘寂寞的人穷究原委,试图领悟到友谊真谛,希望能拥有一段轰轰烈烈的友谊。然而友谊哲理的复杂性,使人们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洞悉其全部的内容。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对朋友不要太计较。太计较了,就会对什么都看不惯,连一个朋友都容不下,把自己同社会隔绝开。镜子很平,但在高倍放大镜下,就成了凹凸不平的山峦;肉眼看很干净的东西,拿到显微镜下,满目都是细菌。试想,如果我们“戴”着放大镜、显微镜生活,恐怕连饭都不敢吃了。再用放大镜去看朋友的毛病,恐怕许多人都会被看成罪不可恕、无可救药的人。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与朋友相处就要互相谅解,经常以“难得糊涂”自勉,求大同存小异,有胆量,能容人,你就会有许多朋友,且左右逢源,诸事遂愿。相反,过分挑剔,“明察秋毫”,眼里不揉半粒沙子,什么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要论个是非曲直,容不得人等等,这样一折腾,朋友也会远远地躲着我们,最后,我们只能关起门来当“孤家寡人”,成为使人唯恐避之不及的异己之徒。
有时朋友冒犯我们,其中肯定是另有原因,不知哪些烦心事使他此时情绪恶劣,行为失控,正巧让我们赶上了,只要不是恶语伤人、侮辱人格,我们就应宽大为怀,不以为然,或以柔克刚,晓之以理。总之,没有必要与朋友瞪着眼睛折腾。假如折腾过了,大动肝火,枪对枪、刀对刀地干起来,再酿出个什么严重后果,那就太划不来了。与朋友如此,实在不是聪明人做的事。
古今中外,凡是能成大事的人都具有一种优秀的品质,就是能容人所不能容,忍人所不能忍,善于求大同,存小异,团结大多数人。他们具有宽阔的胸怀,豁达而不拘小节;大处着眼而不会鼠目寸光;从不斤斤计较,纠缠于琐事,所以他们才能成大事、立大业,使自己成为不平凡的人。
但是,如果要求一个人真正做到不计较、能容人,也不是简单的事。我们需要有良好的修养、善解人意的思维方法,并且需要经常从对方的角度设身处地的考虑和处理问题,多一些体谅和理解,就会多一些宽容,多一些和谐,多一些友谊。
每个人都有犯错误的时候,我们的朋友也不例外。那么,作为朋友,我们理所当然地要向他指出来。只是,每个人都好面子,尤其当对方还是我们的挚友时,说浅了不会起到作用,说深了会伤害感情,如何说话也就成一个技术含量非常高的活。
刘志辉和张会林在学校是同室好友,关系十分亲密。张会林家里有钱,又是独子,有点娇惯,但是性格很直爽,为人很热情。刘志辉家境不太好,从小自立,自尊心很强。他在学习的同时,每天早晨不到5 点就要到一家餐厅做工。随着学习压力增大,在考试期间,两人之间产生了矛盾。
有一天刘志辉4点半就起床了,在洗漱的时候声音太大,把其他人都吵醒了。
张会林想,其他人跟刘志辉的关系都一般,有意见也不好说出口,自己作为他的好朋友理应批评他一下。于是就说: “你上班干吗非得把全宿舍的人都闹醒啊?你倒是赚了钱,但人家还陪着你不睡觉啊?”
刘志辉一愣,心想:别人说出这些话倒也罢了,你是我最好的朋友,怎么不考虑一下我的难处而来批评我呢!于是他没好气地说: “你以为我乐意早上5 点就起床去那臭熏熏的厨房里干活吗?我父亲可不愿一年到头供养我,我得自己挣钱养活自己。我不像你,懒在屋里,靠家里供养。你自己清楚,你是我认识的人中最懒的一个。”
张会林一下子被激怒了: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你说话也太损了吧!“哦,别来这一套。昨晚看书一直看到两点的是谁?谁又说什么啦?难道你就不能轻一点吗?怎么那么自私呢,就不稍稍考虑一下别人! ”
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针尖对麦芒。最后,双方都撕破了脸,几年的友情瞬间化为乌有。
人往往就是这样,一旦被戳中了痛处,就会全力反抗的。显然,张会林没有注意到自己不恰当的批评方式会让刘志辉下不来台。
假如他们都不那么感情用事,而采取负责的态度表示自己的不满,就可以避免朋友的怒气,至少可以减少朋友发怒的可能性。如果张会林当时能这样谈起,就完全可以避免一场争吵: “我想告诉你,我有些不舒服,也可能是这些天的考试使我过于紧张烦躁,昨晚我没有睡好,今天5 点又被你弄醒,我心里有点恼火,你似乎没考虑过我的休息。另外,这里还有其他人,也要注意他们的感受。”
听了这些话,刘志辉或许就会明白自己的过错,而且不会发火。“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朋友也是有缺点错误的。作为好朋友,就要直陈人过,积极开展批评。我们要赢得朋友的友谊,在说话时,就不要因对方一件事没做好,就说些不顺耳的话,小则造成不愉快,大则会把真诚的友谊折腾没了。指出朋友的缺点时,不仅要使用委婉的话语,还要注意不要当众批评朋友,免得让朋友在众人面前难堪。
有人曾说过:一句不慎的话,足以让十句光彩照人的话黯然失色,一段真挚的友情也会产生裂痕。所以,同样是起到批评人的效果,为何不能换个方式,温和地表达呢?一个微笑,一个眼神,足以传递出或善意或严厉的批评,但是这些批评都可以是甜的。甜甜的批评是出于对对方充分的尊重,和自我最高尚的修养而发出的。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并且,善意的批评往往会收到比粗暴的批评更有效的结果。
老于是一家公司的老总,凭着自己的坚毅和果断创办了这家公司,只是这位老总平时少言寡语,给人的印象就是严肃认真,但他也有出人意料的时候。
老于邀请他的一个同窗好友做他的副总,不过,这个好友虽说是女士,却是一副男孩子的性格,有时候粗心大意,做公文时容易遗漏东西。有一次还差一点出了大问题。老于很想说她一下,但又怕伤到她。琢磨了几天,老于终于想到了一个好方法,既能提醒她又能让她乐于接受。
一天早晨,老于看见好友走进办公室,便对她说:“今天你穿的这身衣服很好啊,越发显示出你的年轻漂亮。”
这几句话出自老于的口中,让好友很吃惊:想不到严肃的老朋友也有夸人的时候!这时,老于又说:“但不要骄傲,我相信你的公文处理也能和你一样的漂亮。”好友一下子明白了老于的意思,果然从那起,她在公文上很少出错了。
一位朋友知道了这件事,就问老于:“想不到你这么严肃的人也会使用这样奇妙的方法,你是怎么想出来的?”老于笑呵呵地说:“说起来很简单,有一次我去刮胡子,我注意到他们都是先给人涂肥皂水,然后再刮。这样做是为了给别人刮胡子时不痛。所以呢,我就想到,批评人的时候,也可以这样让对方愉快地接受。”
看到了吧,批评也是要讲艺术的。
很多人都有这样一种观念,对朋友赞美就好了,批评了会伤害感情,而实际上,当我们觉得朋友做事不恰当的时候,对他的批评,好朋友是不会见怪的,至少他知道你是善意的。当然,对于朋友的批评还是要掌握一些技巧,才能让人家愿意接受。这就要求我们在和朋友的相处中做一个善于批评的角色。
朋友之间的友谊非常珍贵,尽量不要去破坏它。对于朋友的错误,批评是必须的,只是我们要使用恰当的方法。如:
首先,批评要与赞美相结合。适度的批评之后,对于其优点别忘了加上几句称赞的话,才不会损坏彼此的情谊。“以理服人”是对的,但道理有时并不容易被直接接受,甚至会让对方产生反感,尽管在反感时他内心并不一定认为道理错了。
其次,还要争取让对方心服口服,这就需要一定的技巧了。有时,批评者往往认为自己是好心,但如果话中带有了威胁,效果就难以达到,甚至会给双方关系造成不良影响。如两个朋友发生了一点摩擦,一方大叫“你这样的人谁还会愿意和你在一起”,对方马上回嘴“不做朋友就不做朋友,你有什么了不起”,好心的批评也会起到逆反作用。
善于批评者会让对方感到仿佛不是在批评自己,倒像自己劝说自己,就容易被对方接受。批评的语言中应避免“你应该”“你必须”之类的词,多用温和的口气,避免对方的反感,在任何“强攻”都难奏效时,还不如暂停。
最后,批评的目的是让对方接受自己的意见。仅仅是理由充足还不行,还要掌握对方的心理特点, 对不同性格的人应该使用不同的方法,因人而异。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喜欢跟朋友玩心眼,喜欢利用朋友,他们认为朋友不是用来依靠的,而是用来利用的。他们这种心态导致他们自私自利、唯利是图。在一些关于商场里面的图书中,大多都是教你做一个有心计的人,教你如何玩脑袋,这一切导致这个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尔欺我诈,钩心斗角,在这些人内心深处都有这种心理倾向,所以他们看到这种书籍之后便很容易吸收进去,他们不懂朋友是什么概念。
刘东和张武是同窗好友,而且同在一家股票软件的公司,刘东做客服和一些客户咨询的事,张武负责软件研发。后来,刘东去了一家股票咨询公司,做了股票信息门户网站的编辑部主任,而张武另立门户,开了一家软件公司。
有一天, 张武接到刘东的电话,说他有一个项目想和张武合作,让张武前往刘东现在去的公司面谈。大概情况是刘东现在去的公司要做一门户网站,因为涉及交易,所以安全很重要,还有同步传输,访问量大,要保证网站的高速度,这对张武来说技术不存在问题,因为张武在以前公司做的股票软件交易系统,与证券交易所的同城传输,系统的同步备份都运行得很好。
按约定时间张武前往刘东所在的公司,见到了刘东,老朋友见面,先客气一番,互相问好。然后刘东介绍了他的情况,因为一去就当主任,员工不服气,所以他想与张武合作,以最快的时间开发出这套交易系统和门户网站出来。
张武看了系统,问了在会的研发人员一些问题,然后就告诉他们这个系统该如何做,里面有什么技术要点,以及该如何维护等,研发人员连连点头说是,他们很认可张武的技术。
张武也很高兴,以为签下这个项目肯定没问题了。
当时,其他人不知道张武与刘东的关系。在刘东出去的一段时间,刘东的一个下属说了真实情况,他们花了20万找了一家大公司已经开发出这套系统,只是系统不稳定,但那家公司不愿意免费给他们做后面的工作,如果要再进一步修改与完善,需要公司再付10万。可公司不愿意出钱。刘东自告奋勇把这个任务接了下来。
当张武明白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时,霎时明白,自己被刘东利用了。他很伤心:如果刘东直接告诉他,有个忙要帮一下,说明情况,自己也会抽空帮他,而刘东居然采用这种手段来利用自己,这样的人根本不配做朋友!
莫说是朋友,即使是普通关系,如果被对方利用,我们也会有一种被羞辱的感觉,刘东对张武做出这样的事,就不怪张武不认刘东这个朋友了。
有一个名人在他的客厅里挂了这样一幅字:“我能帮,我不帮,我不够朋友;我不能帮,你要我帮,你不是朋友!”朋友间遇到困难,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帮上一把,是人之常情。但让朋友勉为其难,甚至于违规、违法,搭上信誉,乃至身家性命就实在不能称之为朋友了!
朋友本来就不是拿来用的,闲暇的时候一起聊聊,烦恼的时候诉诉苦闷,欢乐的时候一起分享,这才是朋友。一旦拿来用了,甚至牵扯上利益,朋友间的感情就往往容易变质。
摆正心态,不勉为其难,这才是作为朋友应做的。
有一个法官,他有一个从小就很好的朋友,是公司负责人。有一天,这个朋友因为经济案件被捕,朋友的妻子哭着来找他帮忙,满以为他会鼎力相助,没想到他却拒绝了。朋友妻子因此大为不满,认为他不够朋友。朋友也因此不愿理他,他每次到监狱探望,朋友都态度冷淡,但他仍然坚持。若干年后朋友出来了,态度依然冷淡,但他仍常常到朋友家中坐坐。几年后,朋友一家搬迁外地,本以为难再见面,没想到朋友却常带着家人回来与他小聚,这时朋友的生活也慢慢好转。他终于开口问朋友还怪他吗?朋友说:“还怪什么?事情都过去这么久了。何况当时也挺为难你的。再说,朋友本来就不是拿来用的。”
这个法官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
这个社会纷繁复杂,我们要想找到一个真正的朋友,是很难的,人与人之间对人性的不信任,即使有那么几个君子,也会在这个万恶的社会熏陶下而腐蚀,一些人因此变得心胸狭隘、目光短浅、斤斤计较、见利就占,即使是朋友也不放过。
朋友的确有很大的利用价值,或许可以说是无价之宝,他们可以为我们付出很多。但朋友是用来珍惜的,不是用来利用的!我们如果有事直接跟朋友说,他一定会帮我们,这就是朋友之间的默契!友情,往往是很多物质上的东西都换不来的!
有人交友广阔,狐朋狗友遍天下,可以倚仗朋友办这事办那事,常当做资本挂在嘴边卖弄。还有的人清心寡欲,声言得一知己足矣。关于朋友有很多老话烂熟于胸,什么多个朋友多条路,朋友多了路好走,什么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有人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尤其是现在的现实社会,人与人之间,戒备多于信任,利益高于友情,诚信却稀缺的像天然钻石,有人把诚信比作黄金,可现在黄金也在不断贬值。
但我们始终相信,友情是藏在每个人心中的种子,是荒凉大漠里面的一弯清泉,是雪山上的莲花,在我们最干渴的时候能滋润心田,在我们最绝望的时候给予希望,让我们有勇气重新站起来继续旅行。
朋友是心相印,任何掺杂了利益的朋友都有变质的危险。有了成就,只有朋友能真心地分享我们的快乐,而不是嫉妒;有了苦闷,只有朋友会静静地倾听我们的唠叨,而不是落井下石。在我们需要帮助的时候朋友会义不容辞尽己所能,就算一无所有,还有一颗赤诚的心围绕在我们身边,让我们不会孤单。迎来送往的热闹不断上演,吃吃喝喝、勾肩搭背的所谓朋友也在我们的路上穿梭,究竟谁是朋友?名利高寒阁,冷暖只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