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reference_book_ids":[7185526065354247226]}]},"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在这个世界上,那些谦虚豁达的人总能赢得更多的知己,那些妄自尊大、小看别人、高看自己的人总是令别人反感,最终在工作中使自己到处碰壁。要想在职场上成为优秀的一员,做法很简单,就是谦虚待人,诚心做事,把自己的视点和调门降低,脚踏实地地赢得认可,从而取得做人和做事的成功。
一个人可能由于能力、经验、经济条件等方面的原因,正从事着一件自己内心不太愿意干的工作,这是现实生活中经常能遇见的事情。
不论什么原因,既然你从事了这一职业,选择了这一岗位,就必须接受它,以高度的事业心投身其中,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实现工作卓越和自我超越。
热爱自己的职业,热忱地投入工作,干一行,爱一行,从中你会发现工作的价值。
只要你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即使是平凡的工作,你也可以把它做得很出色。
她毕业那年,被分配到一所偏僻的小学教书,从繁华的城市一下子来到偏远的乡村,她的内心充满了失落、迷茫。
一段日子里,班里一个女孩子引起了她的注意,那个女生高挑的个儿,系着一条红领巾,看上去很滑稽。她发现,全校只有那个女生一个人戴红领巾。
有一天,她对那个女孩说:“你可以不戴红领巾,像其他同学一样。”
“但……我是中队长。”她一脸认真。
……
她从这句话中受到很大的震动。从此告别虚浮的幻想,在大山一隅做着她的教师梦。
以后,当浮华虚荣向她侵袭时,她总是告诫自己:我是教师。
老人们常说:干一行,敬一行。连起码的敬业精神都没有,是做不好工作的。不要被世俗所左右,做好自己的事便是最大的幸福。
小虎和小彪是同班同学,毕业后一起到南方一座城市打工,流浪了很久,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工作。有个老乡知道了说:“如果你俩不怕苦,不嫌累,我可以给你们介绍个差事。”两个人饭都没得吃了,哪里还顾得了那么多,虽然是大学生,也只好到一家货运公司做包装员。
俩人的工作是将客户送来发运的货物,进行二次打包,然后发运到其他地方。公司生意很好,货源不断,俩人忙得不可开交。开始两个人干得热火朝天,对新工作充满好奇和热情。时间久了,每天重复着同样的流程——装箱、封口、打井字绳、写运号,单调乏味的工作让人渐失兴趣。小彪心想自己好歹也是个大学生,居然干着这些无须动脑筋的粗活,真是对自己的小瞧,是自轻自贱的行为啊。心里有了想法,情绪受到波动,也就不再追求包装质量,只要合格就行了。有一次甚至出了差错,幸亏发现及时,才没有造成损失。不过毕竟遭受过找工作的困境,小彪还是坚持做了下来,只是谈不上有多少兴趣。
小虎的想法不一样,他想自己刚刚参加工作,没有实践经验,每一份工作都是学习的好机会,应该好好珍惜,因此他工作起来干劲十足,总是把包装做得又快又好。每一个包装做完,他会把井字绳的四条边重新梳理一遍,比机器包扎得还漂亮。因为这个多出来的动作,小虎每打好一个包,要比别人多花五秒钟。包装工作是按件计酬,所以其他的都笑小虎有些傻气,又不是给自己包嫁妆,何必那么仔细呢?小虎笑笑,依然重复着自己的动作。
有一天,一个老主顾告诉公司老板,本来另外一家公司开出了更低的运输价格,但仍然决定把业务留在这家公司。老板不解,问为什么?老主顾说:“我曾经抽查了一批货,几个运输公司办理的都有,唯有你们公司的包装让人满意,特别是那个井字绳,方方正正,松紧适度,比机器做出来的都棒。”老板听到这话,若有所悟,他仔细观察每个包装员的工作,发现了小虎的额外动作,也就是这个动作,才给客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老板查看了小虎的个人简历,微微笑了。他叫来小虎,问他:“你喜欢这份工作吗?”小虎坦然回答:“我珍惜每一次工作机会,努力将它做得更好。”老板又问:“难道不感觉委屈,不感到屈才吗?”小虎说:“只有将现有工作做好了,才有机会从事其他工作,实现自己的理想。”老板十分满意小虎的表现,赞扬道:“那么多包装员,只有你的活儿在追求完美。”
没多久,一道任命通知下来,小虎提升为主管,成为包装部的头儿。小彪怎么也想不明白,小虎工作闷声不响,是怎么被老板看上的呢?
态度决定一切,对工作要热爱,艺术家总是追求出色的作品,对工作也应像创作一样,永不满足,不懈追求,希望它完美些,再完美些。不要想着在给他人工作,多想想是给自己创造展示的机会。要相信,干一行就爱一干,说不定真的能改变人生命运。
工作的时间长了,就会感觉有些疲倦。产生疲倦的原因,一方面是身体的原因,除此之外,工作的乏味、焦虑和挫折会引起心理上的疲倦,这种心理上的疲倦感往往比身体的疲倦更让人难以支撑。
如果在工作中找到乐趣的话,情况就会大为不同,快乐可以帮助人们在工作时带来新鲜的感觉。例如,很多人在休息日都会去湖边钓鱼,他们在湖边坐上好几个小时,可是却一点都不觉得累,为什么?因为钓鱼是他们的兴趣所在,从钓鱼中他们享受到了快乐。每一件事从一定的意义上说都是珍奇独特的,只要愿意挖掘,都是无穷无尽的快乐源泉。重新审视工作,发现工作中的快乐吧。
1.把工作看成是自我满足
如果强迫自己工作,当然不会愉快。可是如果把工作看成是自我满足,就会产生乐趣。一位产科大夫心情特别愉快,因为他今天接生了五名婴儿,一个足球运动员也因为今天他踢进十个球而欣喜若狂。他们把每天的工作都看成是对昨天的挑战,所以他们喜欢工作,并在工作中找到了自我满足。
2.用工作代替休息
有时你感到工作疲惫的时候并不是真的需要休息,而只是对工作的厌倦而已,这时最好的休息是把工作的性质变动一下。有一个外国作家,在他的书房里有三张桌子,一张桌子上摆着要写的论文稿,另一张桌子上摆着要翻译的稿件,还有一张摆着正在写的小说,他的休息方法就是从一张书桌来到另一张书桌前继续工作。
3.视工作为娱乐
工作和娱乐的不同就在于思想准备不同。人们在娱乐的时候,心理会很放松,而在工作时往往会比较紧张。假如你是职业足球运动员,如果把注意力放在娱乐上,让心情放松,你就可以和业余足球运动员一样,更加投入比赛,更容易发挥出水平。
4.把工作看成是艺术创作
有人问一位建筑工人累不累时,他指着一座刚刚建成的漂亮的体育馆说,我又为这个城市增添了一道风景线,看着它,我什么样的疲惫都没有了。假如每个人都把自己的工作当成艺术创作,把单调、枯燥的打字看成是在钢琴前创作新的圆舞曲,把你在厨房炒菜,看做是油画创作,油、盐、酱、醋就是你的颜料,炒出的新花样就是你创作的新作品。这样你在工作时,心中燃烧的是激情。
5.让工作充满创造性
让工作充满创造性,就可以把枯燥变得生动有趣。一位教师上一节好的课,不逊色于编排一出精彩的戏剧,一个运动员完美无缺的动作,从创造的角度来看,可以与十四行诗那样的作品相媲美,并且可以获得同样的精神享受。也许你会说自己是一名家庭主妇,并没有从事任何创造性的事业,这你就错了。你是否想过,你的一日三餐就如设宴一样。你对桌布、餐具的鉴赏力都有独到之处,能别出心裁,怎么说没有创造性?只要是大胆创造,工作就会变得充满乐趣。
如果我们把每天的工作当做一种创造,那么,即使再平凡的职业、再平淡的生活也会不同凡响。
如果你已经踏入社会,并有工作经验,你就会发现,不管是哪个行业都有一种现象:有些人总是受人敬重,有些人就是被人看不起。那些被人看不起的人也许有少数人日后会出人意料地有所发展,但绝大多数人终将默默无闻。
当你走上社会之后,工作就是你一生的重要责任,你要靠工作来养家糊口,要在工作中发挥才能实现自我。因此,当你走上工作岗位之后,一定要记住:别在工作上被人看不起!被人看不起虽然不一定会影响你的一生,但绝对不是什么好事,对你也不会有什么积极的影响。
维斯卡亚公司是美国20世纪80年代最为著名的机械制造公司,其产品销往全世界,并代表着当今重型机械制造业的最高水平。许多人毕业后到该公司求职遭拒绝,原因很简单:该公司的高技术人员爆满,不再需要各种高技术人才。但是优厚的待遇和足以自豪、炫耀的地位仍然向那些有志的求职者闪烁着诱人的光环。
詹姆斯和许多人的命运一样,在该公司每年一次的用人测试会上被拒绝申请,其实这时的用人测试会已经是徒有虚名。詹姆斯并没有死心,他发誓一定要进入维斯卡亚重型机械制造公司。于是他采取了一个特殊的策略——假装自己一无所长。
他先找到公司人事部,提出为该公司无偿提供劳动力,请求公司分派给他任何工作,他都不计任何报酬来完成。公司起初觉得这简直不可思议,但考虑到不用任何花费,也用不着操心,于是便分派他去打扫车间里的废铁屑。一年来,詹姆斯勤勤恳恳地重复着这种简单但是劳累的工作。为了糊口,下班后他还要去酒吧打工。这样虽然得到老板及工人们的好感,但是仍然没有一个人提到录用他的问题。
1990年初,公司的许多订单纷纷被退回,理由均是产品质量有问题,为此公司将蒙受巨大的损失。公司董事会为了挽救颓势,紧急召开会议商议解决,当会议进行一大半却尚未见眉目时,詹姆斯闯入会议室,提出要直接见总经理。在会上,詹姆斯把他对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做了令人信服的解释,并且就工程技术上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随后拿出了自己对产品的改造设计图。这个设计非常先进,恰到好处地保留了原来机械的优点,同时克服了已出现的弊病。总经理及董事会的董事见到这个编外清洁工如此精明在行,便询问他的背景以及现状。詹姆斯面对公司的最高决策者们,将自己的意图和盘托出,经董事会举手表决,詹姆斯当即被聘为公司负责生产技术问题的副总经理。
原来,詹姆斯在做清扫工时,利用清扫工到处走动的特点,细心观察了整个公司各部门的生产情况,并一一作了详细记录,发现了所存在的技术性问题并想出了解决的办法。为此,他花了近一年的时间搞设计,做了大量的统计数据,为最后一展雄姿奠定了基础。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在刚涉入社会的时候,不妨从基础干起。有所失必有所得,只有放得下,才能拿得起。舍不得放下自己的虚架子,怎么能得到别人的赏识呢?
曾有人这样形容现代职业人的竞争环境:“每一条跑道上都挤满了参赛选手,每一个行业都挤满了竞争对手。”在人满为患的跑道上和拥挤的行业竞争通道中,怎样才能成为一匹黑马,成为令人羡慕的领跑者呢?最简捷的方法就是比别人早一点做好准备,走在别人的前面。
有哲人说:“你永远不可能比别人多长一个脑袋,但预先准备,却能使你变得不可替代。”
在一个企业中成为一个不可替代、不可缺少的人,是每个员工的梦想。有人说过:“成功等于准备加上适时的机遇。”那么,当这种机遇到来时,你能不能抓紧它,这就要看你有没有完全准备好。
杨仪大学毕业后,受聘于一家商贸公司。从上班的第一天起,杨仪便时时叮嘱自己,要做一名好员工。杨仪每天在完成自己手头的工作后,总是习惯为第二天的工作做好准备。对此,同事们都不以为然,其中一些人还笑他傻,甚至有人对他说:“喂,杨仪,你这么积极主动干什么,明天的事明天再做也不迟呀!再说,老板也不知道你一天到底干了多少,你这是何苦呢?”
面对同事们的嘲笑,杨仪并未放在心上,他仍然每天干完自己的工作后,又开始为第二天的工作做准备。
一次,老板突然来到办公室,对杨仪说:“我下午要去纽约,参加一个国际性的商务会议,我让你们准备的那份法文资料是否准备好了?”
“啊?法文资料?”办公室主任亚迪迟疑地说:“你不是说明天去吗?所以,那份法文资料我还未让他们准备呢。”
“我原计划明天去,但主办方突然改变了时间,我必须在今天下午就得动身。再说,这件事不是一个星期前就交给你去办理了吗?”老板怒气冲冲地说。
“老板,你需要的法文资料我已经准备好了。”杨仪从抽屉里拿出已准备齐全的资料,递给了老板。
“好样的,小伙子!”老板转怒为喜,拍着杨仪的肩膀说,“你能提前做好手头的工作,就证明你是优秀的。”
一个月后,老板宣布,办公室主任亚迪被解雇,新任主任就是杨仪。
毫无疑问,杨仪之所以得到老板的青睐,关键在于他能走在别人前面,并出色地完成工作。
安娜在一家服装公司做销售工作,业绩一直不错。可是公司为了开拓第三市场,决定减少服装的生产量,裁减员工,以达到压缩成本的目的,资金被转向了第三产生——房地产业。
现在,所有员工都面临着被裁减的危险,大家都人人自危。销售岗位要裁去一半人员,这不能不让所有销售人员心里打起鼓来。大家平常工作都差不了太多,谁走谁不走呢?
面对这种情况,安娜却镇定自若,似乎并没有太在意。最后的结果是销售部人员走了一半,副主管也被辞退了,而安娜升任了此职。
原来,安娜在平常的工作中,就十分注意整理所有客户的资料,又利用业余的时间学习编程工作,为公司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数据库。这个数据库的建立为销售渠道的正规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早在一个月前,安娜就向主管拿出了这个数据库,得到了认可,正在等待讨论通过与实施。
升职后的安娜除了将销售方式正规化外,还积极联系境外的销售客户。当第一次与意大利出口贸易签单时,总经理发现安娜竟能用流利的意大利语与客户交谈,不禁更加对她另眼相看。不久安娜理所当然地升为副经理,成为公司的骨干。
工作中就是这样:有了敏锐的洞察力、快速的反应力,才会有超群的业绩;每个员工在原有速度上提高一点点,整个公司的效率就会提高一截。只有高效率才能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并进一步取得优势地位。这是这个快节奏社会发展的要求。
当你越过起跑线后,脚下就是自己的跑道了,你不能撞上别人,也不能被别人撞上。这里有一些方法,可以让你跑得更快:
1.以你之长换他人之长
面对越来越复杂的工作,很少有人能拥有足够的知识和技术独立完成,所以必须要互帮互助,才能事半功倍。办公室明星非常清楚自己的优势和缺点,也明白谁是可能为自己提供支援的同事,而且他了解这种关系中的经济性—— 一般的员工会认为要求他人提供帮助是一种权利,只要一通电话,对方就应该伸出援手。但办公室明星深知,这种合作关系是一种以物易物的结果,自己也必须贡献出别人所缺乏的专长。
2.累积自我管理经验
不要以为“只要我准时交差,就是自我管理”,对办公室明星而言,那只是时间管理,真正的自我管理不只是在单项工作,还包括保持办公桌面整洁,更包括累积人际关系等。
3.接纳不同的观点
一般的员工习惯用自己的观点去看世界,办公室明星则从自己的视野中跳出来,接纳不同的观点。例如:竞争者怎么做,客户怎么想,同事、老板怎么想?他们会积累自己的工作案例,总结出不同的认知模式,然后应用于自身。
4.有意识地树立“领袖”形象
办公室明星的领导能力体现在带领一组人完成工作,而不是体现在所谓“领袖”的伟大理想和魅力上。他们充分了解并发挥三种“领袖”特质:拥有广博的知识,有适时的创造能力,并关注办公室中的每个成员。他们了解自己的责任是激发组织能力的动力,同时也不遗漏任何细节,例如准时开会等。
在工作的词典里,“明天”是一个令人感到愉快的词,因为有了明天,就有了希望、有了憧憬。失意落魄的人用它当作精神上的最后一根支柱,成功得意的人将它当做将到达的下一个目标的里程碑。如果哪一个人对明天失去了信心,那么就可以宣布:他已无药可救!
一位赫赫有名的商界老总,在记者提出让他描绘公司明天前景时,这位老总没有如人们所预料的那样侃侃而谈,而是满怀自信地告诉记者:“我们当然要关注明天,但我们最关注的是今天,只要你看看我们今天实实在在地做些什么,在如何努力地做着,就知道我们的明天会怎样了。”
这位老总的回答透着耐人寻味的道理:只有善于关注今天的人,才能拥有骄傲的明天,任何好高骛远或盲目悲观都是空中楼阁,因为只有脚下的土地才最坚实。
1871年的春天,一位正在普通医学院读书的年轻人,面对自己一直不曾优秀的学业、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繁难,面对不可预料的前途,极度地悲观起来,他忧心忡忡担心毕业考试不能通过,担心即使勉强通过了,毕业后又该如何求职,如何创业,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少走一些弯路,如何才能少遭遇一些生活的磨难等等,不尽的忧虑,使他感觉不到人生、生活的美好。
无边的烦恼困扰着他,他无助地翻开了一本书。蓦然,书中的一句话像晴空一个霹雳,深深震撼了他的心灵。从那天起,他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他把所有烦恼统统甩得远远的,用快乐和充实来安排第一天。后来,他成了他所生活的那一时代最负盛名的医学家,创建了世界著名的约翰霍普金医学院,获得了英帝国学医的人所能得到的最高荣誉——成为牛津大学医学院指定讲座教授,他还被英国皇室册封为爵士。死后,他的一生用了厚达1466页的长卷书写。
他就是威廉·奥斯勒。他在1871年春天读到的改变他一生命运的一句话,内容极其简单——“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去看远方模糊的画,而要做手边清楚的事。”
1917年,他在耶鲁大学演讲时,许多同学追问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他微然一笑说了四个字——活在今天。
威廉·奥斯勒博士说得没错。昨天的一切都已属于过去,都已成为身后的风景,而明天的一切尚未到来,还只是未知数。聪明的人会把昨天和明天的担子甩开,聚精会神地关注今天,把手头的事情全心全意做好。
所以,你要全身心拥抱每一个迎面扑来真实今天,让充实、快乐的每一个今天,成为应对明天的最好准备。抓住了“今天”,才谈得上积极进取,力争向上;抓住“今天”,才不至于被时代所淘汰;抓住了“今天”,才不至于处处被动,以至于在急剧变化的形势下手足无措。
贝多芬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们没有学习到一些有用事物的日子,都白白浪费掉了。人没有比光阴更贵重、更有价值的东西了,所以千万不要把您今天所做的事拖延到明天去做。
有一些人的时间抓不紧,便埋怨今天天气不好、身体不舒服,或者有几个材料没找到不好动手,待找全了资料一鼓作气完成;或者说现在条件不成熟,急不得,慢慢来;或者说昨天夜里没睡好,头昏昏然;或者认为中国向来是“枪打出头鸟”,“雨打出头椽”,还是看看“左邻右舍”再说吧,等等。用不一而足的理由原谅自己。总之,是今天不宜做事,甚至搬出前人的经验,“那些犯错误的不都是急急忙忙傻干的人吗?”“你看人家××,临事从来不走到前头,话不多说一句,事不多干一点,明天、后天可以办的事,决不今天办,从来不犯错误。”等等。好像犯错误是“说干就干”的结果,好似充分抓住“今天”就必定犯错误。抓紧“今天”,充分利用时间和犯错误没有必然联系。如果违背国家的法律,所作所为不符合社会公共道德,早干晚干、干快干慢都是错误的。那种工作拖拖拉拉,毫无生气本身就是浪费青春,是一种慢性自杀。
在时间面前,弱者是无能的,他只是看着珍贵的时间白白流去;而强者却是时间的主人,充分利用分分秒秒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工作。
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的主题歌唱得好:“路在何方?路在脚下。”这也说明:不要等待,不要观望,从自己立足的地方,大踏步朝前迈就是了。没有条件,努力去创造条件,没有知识,努力去获得知识,在时间上千万不能等待未来。只有牢牢抓住今天,才能赢得未来。
曾有《今日诗》一首,诗云:“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如何对待“今日事”?是“今天做”还是“明天做”?是一个人生态度问题,是能否成功的关键。
人生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天灾人祸也不是改变命运的选择,而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极其枯燥的工作的每一天。能在旷日持久的平凡工作中孕育伟大,在重复单调的工作中享受生活,才是工作最大的意义。所以,我们要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把简单的事情做得不简单。
我们都见过孩子们在游戏时的情景。他们有时小心翼翼,辛辛苦苦地用积木搭成一座房屋;有时费不少精力,画了一张很漂亮的图画。可是,当我们正在旁边为他们的成果庆贺赞赏的时候,他们却毫不留恋地把他们所搭成的房屋推倒,把那张画随手揉成了一团。
于是,成年人往往禁不住为他们惋惜:“为什么好不容易做出来的成绩,这样不知道珍惜爱护呢?为什么不把它们好好地保存起来,留着慢慢地欣赏呢?”
可是,当他们又重起炉灶,用自己的手和脑,创造出另一件更新的、更好的作品来时,我们才开始领悟到,在这方面来说,孩子们比我们成人是强得多了!他们是永不满意自己目前的成绩的。
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将更有进步,将会做出比目前更好、更可贵的作品来。所以,他们从不会像成人那样,停下来,自我陶醉地欣赏自己工作的成果;把自己工作的成果谨慎地珍藏着,唯恐一旦弄坏,自己就再没有把握做出一个比这个更好的东西来了!在这方面,成年人就往往逊色得多了。一个人,一旦对自己的成绩珍重欣赏,不敢重起炉灶,重新创造的时候,那就暗示着他的学习能量到了一定的限度,暗示着他不会再有新的进展了。
许多成功的人都知道,要想使自己平凡的工作不再平凡,做好一件事——超过别人所期望你做的,你就会如愿以偿。这种额外的工作可以使人对本行业拥有一种宽广的眼界,与此同时获得更多的机会。
以下是一些平庸者的心态:
1.“成功的关键在于运气”
很多人坚信成功是由于有好的机会,因此,他们被动地等待命运的安排,而不去主动地计划、经营自己的生活。没有积极的心态就没有前行的动力,就不可能面对人生的各种富有挑战的工作。
2.“由老板决定升迁的快慢”
如果过于迷信老板对你升迁的影响,你会因迎合他的好恶而妨碍了自己真正的成长。如果你失败了,你又会归咎于老板,而看不到自己的问题,这样会使你走入歧途。
3.“不管事大事小都要尽力去做”
有些人总说自己忙,老有干不完的事,由于事无巨细,浪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应该把要做的事做好计划,分清轻重缓急;要抓住主要矛盾,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
4.“只有改正了缺点才能得到升迁”
这种想法使人注意了自己的不足,而忽略了自己的强项。一个人要完成自己的职位计划,要依靠自己的优势,将自己的强项发挥出来后,再去试着纠正弱点,这是扬长避短。
5.“邻家的绿地总是更绿更好”
这就是常见的“这山望着那山高”的心态。总是觉得别人的工作更理想,因此产生“跳槽”的想法,而没有想到在新的工作岗位要建立新的人际关系,面对新的矛盾和挑战。其实不管从事什么工作都是不容易的,都要有现实的态度。
在我们的生活中,工作占我们一天1/3的时间,是我们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每个人对工作的定义不同,有的人认为工作是为了衣食住行,是生活的代价,是不可避免的劳碌!而有的人则认为工作是理想的奋斗,是自己一生的事业!
如果在平凡岗位上的我们,以敷衍的态度对待工作,每天被动地、机械地工作,同时不停地抱怨工作的劳碌辛苦,没有任何趣味,那我们的环境会自己变好吗?收入会增加吗?会开心吗?不会,当然不会!只能永远做等待下班、等待工资、等待被淘汰的三等人!
苏格拉底说过的一句话:“每个人身上都有太阳,只是要让它发出光来。”
我们大都是平凡的人,我们都做着平凡的工作、平凡的事,都处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而无论我们处于什么岗位,或者做什么工作、什么事,我们都应该具有岗位责任感,有责任把工作做好,使我们不致流于平庸。
日常工作中很容易发现这样的同事,他们虽然思路敏捷,口若悬河,但刚说几句就令人感到狂妄,所以别人很难与他苟同。这种人多数都是因为太爱表现自己,总想让别人知道自己很有能力,处处想显示自己的优越感,以为这样才能获得他人的敬佩和认可,其实结果只会在同事中失掉威信。
自信而内向的小王在大学毕业之前可谓是一帆风顺,从幼儿园到上大学都是班里的“尖子”。毕业后,进入到一家网络公司工作,他依然坚信自己是最能干的,于是当他看到领导将一些比较重要的设计交给他认为不如自己的同事时便感到心理很不平衡,对同事做出的设计总是不以为然,有时更会冷嘲热讽一番。时间一长,同事们对他意见都很大,老总只好请他另谋高就了。
职场中确实有这样一些人,以为自己能耐很大,言谈举止间露出年少轻狂,根本不把别人放在眼里。但是,说得时尚一些他们很“前卫”、“有个性”,其实是自以为是,不堪一击。因此,我们应牢记虚心学习才会让人更进步。
在这个世界上,那些谦虚豁达的人总能赢得更多的知己,那些妄自尊大、小看别人、高看自己的人总是令别人反感,最终在工作中使自己到处碰壁。
不论是在职场中还是在社会上,我们不可过多地对别人炫耀,要轻描淡写,要学会谦虚,要豁达。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永远受到同事的欢迎。有一位学者曾有过这样的一番妙论:“你有什么可以值得炫耀的吗?你知道是什么原因使你没有成为白痴的吗?其实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东西,只不过是你甲状腺中的碘而已,价值并不高,才五分钱。如果别人割开你颈部的甲状腺,取出一点点的碘,你就变成一个白痴了。”
在药房中五分钱就可以买到这些碘,这就是使我们没有住在疯人院的东西——价值五分钱的东西。
越是有涵养、稳重的成功人士,态度越谦虚。相反,只有那些浅薄的自以为有所成就的人才会骄傲。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曾说:“当我从事的石油事业蒸蒸日上时,我晚上睡前总会拍拍自己的额角说:‘如今你的成就还是微乎其微,以后路途仍多险阻,若稍一失足,就会前功尽弃,切勿让自满的意念侵吞你的脑袋,当心!当心!’”这就是告诫我们要谦虚,尤其是稍有成就时应格外小心,不要骄傲。
许多年前,一个出身名门、受过贵族教育的女孩来到东京帝国酒店当服务员。这是她涉世之初的第一份工作,也就是说她将在这里正式步入社会,迈出她人生的第一步。因此她很激动,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干!但没想到的是,上司安排她去洗厕所!
她从未干过粗重的活,细皮嫩肉,喜爱洁净。洗厕所是在视觉、嗅觉以内及体力上都会使她难以接受,心理暗示的作用更是使她忍受不了。她用自己白皙细嫩的手拿着麻布伸进马桶时,胃里立即造反,翻江倒海,恶心得呕吐却又呕吐不出来,太难受了。而上司对她的工作质量要求特别高:必须把马桶洗得光洁如新!
她觉得很委屈,自己难道一辈子要和厕所打交道吗?因此,她陷入了困惑、苦恼之中,甚至哭过鼻子。
有一天,她看到另一位洗厕工的工作场景,大为震撼。
首先,他一遍遍地洗着马桶,直到洗得光洁如新。然后,他从马桶里盛了一杯水,微笑着喝了下去!竟然毫不勉强。实际行动胜过万语千言,他不用一言一语就告诉了她一个极为朴素、极为简单的真理:光洁如新,要点在于新,新则不脏。因为不会有人认为新马桶脏,是可以喝的;反过来讲,只有马桶中的水达到可以喝的程度,才算是把马桶抹得光洁如新了。
然后,她看到了他含蓄的、富有深意的微笑。
她开始时看得目瞪口呆,既而热泪盈眶。她痛下决心:就算一生洗厕所,也要做一名洗厕所最出色的人。
从此,她转变了自己的思想,变得勤奋、谦虚、豁达。而她的工作质量也达到了上级的要求,并且,当着很多人的面,接了一杯清洁过后的厕所水一饮而尽。
几十年的光阴一瞬而过,如今她已是日本政府的主要官员——邮政大臣。她的名字叫野田圣子。
出身名门、受过贵族教育,但做的却是洗厕所的工作,而且做得那样好。这样的事情肯定会让那些狂妄自大的人脸红!
每个人的聪明才智都差不了多少。要想在职场上成为优秀的一员,做法很简单,就是谦虚待人,诚心待事,把自己的视点和调门降低,脚踏实地地赢得认可,从而取得做人和做事的成功。
谦虚豁达的人会给人以亲切感,更容易取得别人的信赖,加上实际工作中适当表现出来的能力,就会赢得别人的尊重。因而,职场上学会对自己轻描淡写,“美不外见”有时比表现自己的强大更为重要。谦虚的人能够给别人一种心理上的平衡,不至于让别人感到卑下和失落。由于谦虚,甚至可以让你的潜在对手感到高贵与强大,由此产生他希望获得的优越感。这种优越感,往往会给谦虚的人潜心做事扫除阻力,形成良好的外部氛围,可以在别人的“忽视”中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
在职场中,有些人很懒,什么棘手活儿都不愿意干,这样的人注定不会有前途。然而又有另外一些人,能力较强,对工作积极热情,凡事都喜欢出头,所以也就容易做出一些越俎代庖的事。这样的人只会招致同事的反感,严重的可能会做出错误的事情来。
张小妤是个很活跃的女孩,点子多,做事有股冲劲,很得上司器重,她觉得自己前途一片光明。一次她所在的部门开会,但到了会议室才发现,别的部门还没有开完会,于是大家就在门外等候。张小妤却一个人跑了进去,并且对这个部门的工作发表了一通自己的见解,告诉大家应该怎样怎样,这番指手画脚的评论自然引起了其他部门同事的反感。这样的事之后还多次发生,对于任何人的工作,她都会发表一通评论,自认为别人都没有她想得多、想得好。结果可想而知,她很快就被孤立了,不久后只好辞职了。
张小妤无疑是一个思维非常活跃的员工,但是她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自恃过高。不仅到处评论他人的工作,最后竟然还擅作主张,越俎代庖,犯了职场的大忌。其实,如果她能够脚踏实地,利用自己活跃的思维和对工作的了解,提出有价值的建议,完全可以成为领导手下的一员得力干将。
有能力有干劲固然好,但还要注意用到恰当处。如今,职场中的分工越来越细致,每个人的工作都有自己的特点,不要认为别人的工作很简单,即使自己做得再好,也不一定就能胜任其他工作。
更有甚者,一些人不光对同事的工作说三道四,还对上司的工作指手画脚,有的还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来。
小丽是学美术设计的,毕业后到一家杂志社做美编。编辑部人不多,主编是一个和蔼的老太太,气氛很融洽。但融洽归融洽,主编却是一个工作态度很认真的人,关于业务上的事一定事必躬亲。
小丽感到自己没有了创作的空间,心有不甘,不禁对主编有了微词,而且认为主编的工作也就是那么回事,看看稿子,签个字什么的,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对于小丽的行为,主编并没有放在心上。
这样,小丽就有点飘飘然了,只要是自己认为对的就据理力争,只要是主编有做得不妥的时候就毫不客气地指出来。主编考虑到他的工作热情和专业出身,对于他的意见也尽量尊重。此后,小丽自信心爆满,也越来越强势了。
一次主编开会,印刷厂来送最后的清样,请主编阅后签字付印。小丽看也没看竟大笔一挥签上主编的名字。杂志印好后要发行了,有人看出来里面还有很多错误。原来那次的清样还有地方要改,小丽以为签个字就完事了呢!没办法,杂志只好重印。小丽不仅挨批,还扣发了当月工资。
小丽无疑做得有点过了,她可能忘记了,自己只是一个员工!幸好杂志还没有发行,否则损失会更严重。在杂志社出现这样的问题还可以改正,如果是一家企业,员工擅自做主代上级做了决定,那么后果将是不堪设想。
刘志峰在公司做助理已经6年,深得老板的赏识,因此,他也自认为高人一等。一天,老板一走进办公室,就着急地对刘志峰说:“上周我让你给宏大公司发传真,和他们中止合作并将人家奚落了一顿。现在看来,我做错了。你快告诉我电话,我要亲自向人家道歉。”刘志峰得意地说:“那个传真我没发。”老板一愣,刘志峰解释说:“我认为那个传真欠妥当,所以我没发。”老板没说什么,只是脸上有点阴沉。
又一天,老板问刘志峰:“昨天我让你发给欧洲的那几封信,你发了没有?”刘志峰说:“昨天我看了下,信中有一些语法错误,因此晚上我修改了一下,正准备今天发呢。”老板一听大怒:“你怎么事事都要擅自做主呢?你知不知道耽误一天,我们将会出现多大的损失?刚才欧洲打来电话,说我们办事效率低,已经取消了与我们的合作!”
在企业中,老板才是最高决策者,无论事情的大小都有必要听从他的命令。无论我们的能力多么强大,与老板的关系多么亲密,我们也不要逾越与老板之间的界限,该老板决策的事情,就一定要老板拍板,我们所做的只是给他提建议和执行他下达的命令。即使老板不在身边,事情又微不足道,我们能够处理,而且知道老板也会这样处理,也不要轻举妄动。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及时向老板请示,得到老板的授权后再处理,这样我们在老板面前的形象才会变得更加正面。
每个人都应该在踏入职场的第一天就牢牢地记住,“越俎代庖”、“替上级做决定”是职场的大忌。“越俎代庖”会让我们与同事的关系变得恶劣,“替上级做决定”会出错,而且侵犯了上司的权威,是对他尊严的挑战,违反了他的规则也无异于给自己埋下了定时炸弹。
没有哪个员工不渴望成就一番大事,拿破仑有句话说得好,“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每个人都想成为优秀员工,可是我们不能光有热情没有头脑,更不能蛮干、瞎干,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首先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即使分内的事再不起眼我们也要全力以赴完成好。
“南辕北辙”这个故事想必大家都熟悉,一个人想去南方的楚国,然而他却向北行驶,即使他的马是最好的,车夫是最优秀的,而且带了很多钱,但是,他始终是到不了楚国的。因为,他的大方向已经错误了。
职场中也是如此,如果我们没有明确的职业方向,每天只知道按时上班,按时下班,或是每天都忙忙碌碌而不知道都忙些什么,那我们每天都只是在瞎折腾。
郑先生工作将近十年,学的是机械制造专业,但是他不喜欢本专业的相关工作,而具体目标又没有,只想着找到挣钱多、待遇好的工作就行。
郑先生第一份工作做了六年,从技术员开始做起,后来做到设备工程师。有一天,他偶遇了自己的老同学,才知道人家的工作要比自己好得多,于是他就求老同学帮忙,辞了现在的工作到了老同学的公司。工作了一段时间后,郑先生感觉很吃力,虽然工资高福利好,可是这里的环境太复杂,自己的交际能力又很差,因此过得很不顺心。他又想换工作了。
郑先生听人说外企好,他就萌发了进外企的念头。可外企对英语的要求非常高,而郑先生是早年的本科生,目前的英语底子也只是自己自学琢磨出来的,根本没有系统地学习过。不过,强烈的进外企的愿望让郑先生做了一个让身边的亲人朋友都瞠目结舌的举措:辞职,恶补英语!他花了近万元钱报了个外语补习班,“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知学英语”。就这样,学了三个多月之后课程就都结束了,结果可想而知,在外企的面试中郑先生屡屡失败,因为他的口语水平根本达不到外企的基本要求。
此时,郑先生才有些后悔,无奈地对朋友说:“工作不能随便换啊,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只能是瞎折腾,最终会害了自己的。”
没有目的地瞎闯,郑先生吞下了自己种的苦果。
“两点之间,线段距离最短”,这是每个人都懂得的道理。试想,从起点开始出发,不停地变换最终目的地,当我们最后到达终点时,我们走了多少弯路!如果从起点出发,直接朝着终点进发,我们就不用多走弯路了!因此,从这个简单的道理中我们应该得到启示:“工作不折腾”的前提是方向正确。做一件事情,如果方向不明确,目标模糊,势必四处出击,想“不折腾”也难。
洪小辉本科学的是商务管理专业。由于所读的大学并不是重点高校,毕业后她在一家小型企业做了行政,负责公司一些认证证书的管理以及日常的会晤接待等等较为琐碎的工作。一年后她开始对自己的工作内容不满意起来,觉得自己该学的东西也都学到了,而且也不太看好公司的发展前景,于是通过家人的关系跳槽到了一家小有名气的台资公司做行政助理。
这一干就是两年多时间,现在洪小辉在这家公司还是担任行政助理的职位,职业发展毫无起色。以前还指望着能一步一步往上爬,可是现在爬了两年还是没有爬上去,她对自己越来越没有信心了,对工作也没有了以前的热情,于是她选择了辞职。
辞职以后洪小辉静下心来仔细想想,发现自己每次工作都是稀里糊涂地做着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三年来,至今她还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欢什么样的工作,究竟适合做什么样的工作,很盲目,找不到自己的发展方向。
洪小辉觉得自己在大学时所学的商务管理知识在自己从事过的行政工作中用处并不大,基于自己3年的行政工作经历,她又觉得自己可以从事人事方面的工作。她认为只要公司大,自己就有发展的空间。
于是洪小辉投了很多大公司的简历,等了一个多月结果杳无音信。几经周折后,洪小辉开始犯难了,内心充满极大的挫败感,对自己以后的职业发展也充满疑惑。
据调查,除了一些初出茅庐或者像洪小辉这样工作了两三年的职场新人之外,有了几年甚至十几年工作经验的人也会出现职业定位不准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对自己没有一个正确的了解,没有挖掘出自己的职业竞争力,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工作。虽说职业定位不清楚的现象在职场很普遍,但是这种问题对于每个人的职业发展还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一步走错,全盘皆输。
其实,洪小辉应该认真地反思一下:自己对职业的想法有哪些是错误的?自己有什么长处、不足?自己最终的要求是什么?把这些问题都弄清楚后,她就可以根据自己的综合素质、能力以及行业现状分析,将自己定位到一个合理的发展方向上。
有一个年轻人向拿破仑·希尔讨教职业上的事情,这位年轻人举止大方,已经大学毕业4年了。他们先从年轻人目前的工作谈起,并了解了他所受的教育情况、家庭背景以及对事情的态度等。
希尔突然问他:“你找我,是不是想让我帮你换份工作呢?”年轻人回答:“是的。”
希尔又问:“你想要一份什么样的工作呢?”年轻人比较沮丧:“问题就在这里,我真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希尔说:“不妨让我们换个角度想一下,10年以后你希望自己是个什么样子呢?”
年轻人想了一会儿,回答说:“我希望我的工作和别人一样,待遇很优厚,并且能买下一所又宽敞又气派的房子。”
希尔笑了笑,对年轻人说:“你现在的情形好比是跑到航空公司里说:‘给我一张机票’,人家问你到哪里时,你却没有说出你的目的地,只是说到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那么人家怎么能把票卖给你呢?同样道理,除非你知道了自己的目标方向,否则你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
年轻人听完希尔的话,开始认真的思考。几个小时过后,年轻人满意地离开了。
年轻人很聪明,没有盲目地折腾,而是充分地听取专家的意见,然后明确了自己的发展方向,这样,他就少走了不少弯路。
如今,我们正遭遇经济危机,但未来的职业生涯路还要继续,而那方向就在我们自己的手中。只有明确自身职业发展方向,增强核心竞争优势,才可以从根本上抵御职场“暴风雨”。
方向是一个人前进道路上的“北斗星”。一个人如果没有前进的方向,就如同盲人骑着瞎马在半夜赶路一样,即使走到了深水边也丝毫觉察不到危险的临近。在工作中,如果我们没有明确的职业方向,只能在原地“折腾”,永远也开创不了新天地。
其实明确自己的职业方向是职业发展的头等大事,也是每个人持续一生的过程。明确职业方向最需要我们做的就是职业生涯规划,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专业知识,大致设计好一个自己将要为之奋斗的目标,即自己以后要走的路。它的核心是根据我们的性格、特长、兴趣、爱好以及受的教育程度,也包括家庭的背景和行业现状等主客观因素,最终帮自己找到一个适合长期工作的开展路线。
话又说回来,不是说有规划的生涯一定会成功,没有规划的生涯就注定失败。而是,生涯是每个人自己的,只有珍惜自己的生涯以谨慎严肃的态度来做好规划,明确自己发展的方向,小心地照着规划来执行,我们才能取得极大的成功,所谓“规划在人,成功在天!”
2009年6月的一天,张雨对朋友说:“最近正在求职,拜金融危机所赐,相关的行业职位不多,薪水也不如以前。前天面试了一家公司,很有希望进去,但是自己不大满意也很不甘心。新工作的缺点:工作不是自己最擅长的;离家很远;只交社保、医保,住房公积金没有;工资也比以前低了3成。年纪大了,实在不想在一家不喜欢的公司将就着干,希望能一步到位,想再等等又不知道要等多久好犹豫啊!”
成功者的原则是:去选择最能够使自己全力以赴的,最能够让自己的品格和长处得以充分发挥的职业。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你也许兴趣广泛,掌握多种技能。但是,在所有的长处中,总是有你的强项。唯有充分利用了自己的长处,才能够让自己的人生增值;相反,你总是选择自己的短处,你的人生就只能贬值了。
正如美国政治家富兰克林所指出的:“宝贝放错了地方就是垃圾。”我们一定要发现自己,认清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才,适合做什么工作。择业时多“讲究”点,把自己放对地方,等待我们去采摘的,就会是人生甘甜的果实。反之,把自己放错位置,就会像毛驴拉磨一样,虽然周而复始,却无法改变命运,碌碌无为一生。
马克·吐温开始经商的经历就是把宝贝放错了地方;爱因斯坦之所以成绩斐然,广为人知,就是因为他懂得把宝贝放对地方。当爱因斯坦成为著名科学家后,以色列的人民曾邀请他出任以色列的总统一职,爱因斯坦婉拒了这种至尊的名利,称自己只适合面对客观事物,在行政与人际交往方面他一无所长。他明白自己的志趣不在政治而在科学,他成功把握了人生发展的方向,最终将自己铸造成一名伟大的科学家。
由此可见,“将就”害人不浅,“讲究”却让人受益匪浅,能够客观地评价自己是多么的重要。过高估计自己,就会使自己眼高手低,好高骛远;过低估计自己,就会自卑消极,不求上进。二者都不能使自己的才能得到正常发挥,不能使自己释放出最大的能量。如果对自己的形象和身体、品德和才能、优点和缺点、特长和不足、过去和现状,以及自己的价值和责任,都有一定的认识,那么一生都将受用无穷。反之,就会走向成功的反面。
有个青年,写七八行信都有十几个错别字,却做着“作家梦”。写了不少文理不通的稿子,四处投稿,均没被采用。他不知反省自己的不足,却一味埋怨别人没有眼光,不识人才;自己运气不好,没有遇见伯乐。妻子叫他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干些力所能及的事,而他却责怪妻子不理解他,不支持他的事业。久而久之家庭生活陷入了极度的困境,妻子无法忍受他那种长期执迷不悟,无所作为却牢骚满腹的行为,毅然离他而去,好端端的一个家庭毁灭了。这就是不了解自己的情况,从而断送了自己的前途。
古希腊人把能认识自己看做是人的最高智慧。阿波罗神殿的大门上写着一句箴言:“认识你自己。”如果你觉得无法对自己做出相对准确的认识,那么实践是个不错的选择。实践过程会让人清醒地认识自我,在实践的风风雨雨中通过成功或失败,检验自己方方面面的素质,重新认识自己该摆放在什么地方。
有些人认为自己应该当老板,就辞去公职,下海经商。在实践中,有的人成功了,新的事业蒸蒸日上;有的人却失败了,下海呛了一肚子苦水,只得踏上归途,去做原来的工作。实践过程最容易让人清醒地认识自我,对自己做出比较正确的估计。一旦人有了自知,就能明察自我,正确审视自我,充分发挥潜能。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年轻时曾经无所事事,游戏人生。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他反躬自省,认识到自己身上的种种缺点:缺乏反省,缺乏毅力,自欺欺人,少年轻浮,很不谦虚,脾气太躁,生活放纵。他找到了自己的缺点,逐步克服后,潜心写作,先后创作了《战争与和平》、《复活》和《安娜·卡列尼娜》等名著,成为著名的作家。
自知是人们对自我认识的正确态度,是成功者的重要经验之一。自知能使人明辨自己在群体中的位置和与他人的关系,自知能使自己清醒处事,冷静评价个人的能力,能够促使自己更为贴切地把握个人的抉择,并有效地进行人生设计和自我训练。
在综合分析内在个性、个人能力的基础上,明确自己的职业优势和劣势在哪里,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再结合职场状况、行业和岗位的情况,给自己找到一个坐标点,在那个位置上不断努力,如果你愿意这样努力着,如果你努力着并愉悦着,那么恭喜你,因为你没有把宝贝放错地方。然后,随着实际情况的发展变化,对职业发展做适当的修正和调整。这样,你的潜能将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
“折腾”的含义是没事找事或做一些无用的事,因此有人就认为“折腾”是反映行为的。其实不然,有些人虽然行为上还算检点,但是语言上却不规矩,有的也说没的也道,今天李家长明天张家短的,这也是一种“折腾”。尤其在职场上,嘴上“瞎折腾”也会给我们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于小琳参加工作已经有4年了,对于职场中的一些事情有一定的了解,虽然不算精明,但是一般的情况下也是能躲得过去职场危险和不必要的麻烦。但是她有个毛病,平时有什么话都憋在心里,一旦喝酒时就会管不住自己的嘴,什么话都敢说。
公司要聘请一位部门总监,于小琳认为自己完全有能力胜任,但是公司没有让她坐这个位子。不久,部门总监的位子有人坐了,是个女士,国外留学背景。出于工作考虑,于小琳与这位女主管还能融洽的相处。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于小琳发现这为女总监的水平也高不到哪里去,甚至有些地方还不如自己。于是她向上级领导汇报了相关的情况,希望上级领导考虑让她做总监,但是上级领导并没有采纳她的意见,于小琳很郁闷。
周末的时候,于小琳实在难以摆脱心中郁闷的情绪,约闺中密友到家里来玩,那个密友还带来一位朋友。热情的招待后,几个人开始聊天,聊着聊着,于小琳就说到了自己的工作,并且毫无顾忌地讲起了公司的女总监。碰巧密友带来的这位朋友和女总监是国外同一个大学同一个学部的同学,她对这位女总监很了解,讲出了她不为人知的一些秘密。这让于小琳更加反感这位女总监。
之后的一段时间,于小琳并没有在别人面前提起这位女总监的事,依然表面一团和气的和她相处,在一次公司外出度假中,于小琳和部门的一位女同事同住一间客房。当时,于小琳多喝了几杯,和同事睡前聊天尽兴之时,说出了这位总监的那些秘密,然后倒头就睡。早上起来的时候完全忘记了自己昨天讲了什么。
但是,那位女同事却把于小琳说的女总监的秘密当作谈资传播了出去,而且那位女总监也知道了。
总监表面上并没有向于小琳发作,依然像以前一样对待于小琳。但是在做重要的决策的时候,于小琳一些很好的建议并没有被采用,并当着于小琳的面表扬其他的员工,侧面批评于小琳。于小琳很难接受这样的现实,认为自己在这个公司里面已经没有发展空间,最终离职。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于小琳得到这样的结果也怨不得别人,谁让自己的嘴上没有个把门的呢!
企业是社会的缩影,我们身在其中,难免遭遇各路八卦。但是,传播八卦,尤其是领导的八卦是非常危险的。连比尔·盖茨都曾告诫他的员工“不要在背后议论领导”。
我们对好朋友传了一条同事或领导的八卦,或许我们可以完全相信好朋友不会直接向同事或领导打小报告,但好友的好友呢?谁又能保证绕个弯最终不会传到当事人的耳中?所以传播八卦好比在进行高风险投资,我们在获取一吐为快的快感和听众仰慕的同时,也要考虑会不会因此把成本都亏进去了。
我们每天都要和同事、领导交流,在办公室内,一定掌握说话办事的艺术,什么话能说或不能说,什么事能做或不能做要心中有数,有时候,吃亏就是因为说了不该说的话,做了不该办的事。
邱先图在一家知名外企做事。有一次,项目经理告诉他,要给单位做一个宣传案的策划,经过大家讨论后,邱先图完全按照项目经理的意思加班加点,并顺利完成策划。但是,当策划案交到单位该项目主管领导那里时,他却被狠批一通。
在领导面前,邱先图说这方案是他们小组所有人讨论的结果,而且,他们项目经理也非常赞同,这个策划案60%都是项目经理的想法。可没想到领导直接把项目经理叫来,当面对质。主管领导追问项目经理:“听说这都是你想的,就这种东西还能叫方案,还值得你们那么多人来集体策划?我看你这个项目经理还是不要当了。”
从主管领导的办公室出来后,他又被项目经理狠批了一顿。项目经理告诫他,以后说话前动点脑子,别一五一十把什么都说出去。
可见有些话真不该说,正所谓话到嘴边留三分,揭人短的老实话更是万万不能轻易出口。
老人们经常说这样一句土话:“宁说玄的,不说闲的”。意思是,与人聊天时,宁可说一些无关双方的夸张玄乎事,也不要说别人的闲话。在职场中也是如此,聊些天文地理、奇闻轶事都没有关系,但聊天归聊天,一旦说到同事或领导的事情应该尽量忌口,比如涉及到同事或上司的隐私、公司正在酝酿的新决策、人事调动等等,私底下交流一下也无妨,但如果口无遮拦地在大庭广众面前高谈阔论,一不小心就会跨越了限度。
很多美轮美奂的言辞都来自嘴的功劳,很多诋毁、恶意中伤的话语也出自于上下两片嘴。在职场中,有些人没有把心思放到怎样提高业务素养上,而是扮演着搬弄是非的角色,唯恐天下不乱。
同在一个单位,或者就在一个办公室,搞好与同事、领导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倘若关系不和,甚至有点紧张,那就很难受了。导致同事、领导关系不够融洽的原因,除了重大问题上的矛盾和直接的利害冲突外,平时不注意自己的言行细节也是一个原因。
同事间的芥蒂多由说话而产生。如果我们经常像广播电台似的滔滔不绝地播报独家新闻,当然会使大家很新奇,也很快乐。但我们不可口无遮拦,信口开河。尽管一些“推心置腹”的诉苦能多少构筑出一种“办公室友谊”,但喋喋不休地说别人的闲话却是最愚蠢的。在我们高谈阔论的时候,没准就有人开始盘算如何打我们的小报告了。
办公室虽是弹丸之地,但流言飞语却此起彼伏,而其杀伤力之强简直匪夷所思。如何在办公室里保护好自己,实在是当务之急。记住,与别人说话时避免敏感话题,不要随意对同事发牢骚,别在办公室谈论自己或他人的私事,不要传播那些八卦新闻,等等。
职场瞎折腾,最严重的莫过于频繁跳槽了。
跳槽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策略。“人往高处走”,这固然没有错。但是,说来轻巧的一句话,却包含了为什么“走”、什么是“高”、怎么“走”、什么时候“走”,以及“走”了以后怎么办等一系列问题。
但是有一些人,特别是一些年轻人,根本就不考虑那么多,凡事凭着感觉走,觉得不好就走人,还美其名曰“树挪死,人挪活”。结果怎么样呢?
王强是一家500强制药公司的经理,有MBA学位,在公司颇受器重,工作前途一片光明。但是就在他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他跳槽了,原因居然是公司离自己的家有点远。
不过在新公司,“蜜月期”还没度完,王强就陷入了困境:新工作与自己的专长毫不相关;老板对他期望过高,因而数次交给他“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下属因为他并没有像他们预期的那样出色而对他少了尊重。一段美好的“姻缘”很快走到了尽头。
王强是众多跳槽的上班族中的一个。在现代一些人的心中,跳槽,早就没有了心理障碍,甚至从工作的第一天起他们就时刻准备着跳走了。
经常跳槽的人,往往抱着“下一份工作会更好”的心态,一旦遭遇挫折,就认为自己怀才不遇,很容易产生另谋高就的想法。于是,他们视跳槽为最好的解脱办法。但是,新公司、新工作还是有许多让他们感觉不满的地方,最让他们感觉失望的是,老板和上司并没有把他们当成重要的人才来对待。当在新公司遇到挫折后,跳槽的念头便又重新浮现出来。
人常说,凡事总得有个度。跳槽也是一样,有人这样解释自己的行为:“一辈子死守在一个单位,不符合“人挪活,树挪死”的训条,久而久之会养成惰性,不利于自己接受外界新鲜事物,不利于挖掘自身潜力,不是好事。”
但是如果一个人频频跳槽,哪儿也待不住,那么他的下场将是越跳越不值钱,越跳越糟。
有一位大学生,名校毕业,先是分到一所中学教英语,勉强干了两年,觉得教师工作又辛苦又不来钱,看着原来的同学在外面见的世面多,交际广,挣钱多,因此就不想在学校干了。学校还挺重视他的,不让他走,他整整折腾了一年多,总算从学校辞职出来到一家合资公司干文秘。开始时热情挺高,干得不错,多次受老板的表扬,但没有一年就觉得干秘书工作挣钱不多管事不少,没有奔头。背着公司,骑马找马又到人才市场登了记。
又过了半年多,一家保险公司聘了这个大学生。他觉得每天出动跑业务很适合自己的个性,而且干得好一个月可挣五六千块。所以他当机立断,辞掉秘书去当保险推销员。谁曾想保险也不好干,培训一段时间上了岗,头三天就碰了好几个钉子,还吃了不少闭门羹。一个星期过去了,他一张单子都没签到,一气之下他又另谋新就了。
总算他的运气不错,一家外企公司看中他外语好,能言善辩,性格外向,聘请他做公司代表,推销产品。在这家外企公司,他干的时间最长,一年零3个月。
后来他结识了一个小老板,想聘请他去做公司副总经理,他从自己的前程考虑,抓住这个机会又跳了槽,本来想过一把当官的瘾,尝尝指挥别人是什么味道,但让他始料不及的是,想搞好一个小公司没点真本领还真不行,干了一段时间不见起色,自己便丧失了信心,打了退堂鼓,又到人才市场转悠。
当他选中一家公司并慎重地填写了“求职登记表”后,招聘单位人事主管看着登记表上“丰富”的经历,惊讶地看了他一眼没说话。他没有被聘请。他现在后悔,从学校出来没有脚踏实地地工作,失掉了好多好机会。
改革开放打破了人才的单位所有、部门所有,冲击了一次分配定终身,给人才以择业自主权,这是社会的一大进步。但是,有那么一部分人,如上述的这个大学生,频频跳槽,以至于跳得哪个单位都不敢要了,年龄一大,只有自己酿的苦酒自己去喝。
频繁跳槽,越跳越糟。为什么这样说呢?其一,人的一生中,掐头去尾,实际工作的时间只有三四十年。在这段时期内,谁都希望干成几件事。但是如果我们在年富力强的时候频频跳槽,在哪里也扎不下根,那成就从何谈起呢?过去提倡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如果我们从积极的意义上去理解,这句话对那些频繁跳槽者真算得上是金玉良言了。其二,频繁跳槽会使人滋长投机取巧,华而不实的心理。其三,频繁跳槽会引起聘用单位的反感,认为我们是这山看着那山高,在哪里也干不长久。
事实上,很多老员工都知道,无论出于何种原因,跳槽都不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好办法,而是万不得已之时才会做出的举动。然而,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把这个不应该轻易使用的方法,随随便便就拿出来用了。
出走并不能解决问题,跳槽不是好办法。很多问题需要沟通,需要协商解决,关键是我们必须主动。我们必须把自己的想法及时告诉给上司和老板,以免因沟通不畅而造成误解。如果我们工作兢兢业业,甚至重付出、轻回报,那么不用我们说,老板也会给我们提高待遇,给我们相应回报,因为老板不是瞎子,更不是傻子。
不能说不跳槽有多好,也不能说跳槽有多不好,只是我们心里要有个标准,那就是我们找的工作是否适合自己,如果适合就不要轻率放弃。掌握好这一条,跳与不跳我们的心里就有了底。
据资料统计,在人才市场机制完善的发达国家,专业技术人员一生跳槽的平均数为4次多一点儿,有些行业的人很少流动。在一些发达国家,有一个稳定的工作,就意味着有稳定的收入,那是人人都求之不得的。
“选择你所爱的,爱你所选择的”应是我们工作的原则。既然选择了一家公司,我们就应该为做好工作而努力,而不能总计较自己的付出是否与收入对等。要知道,那些被认为最差劲的公司也有很多有利于我们成长的东西,而大家公认最好的公司或最成功的企业也有其不足之处。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企业,只有不断追求完美的企业。
职场如战场,职位之争无时无刻都在发生,残酷的淘汰赛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在潮起潮落、更迭不息的职场上,稍不留神就可能被淘汰。想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稳操胜券,获得上司赏识的目光,首先得避免给自己使绊子,让自己自陷职场危机。
1.工作时间闲聊
在工作时间,不要与同事喋喋不休地闲聊。闲聊,会影响其他同事办公,即使同事碍于情面口头上不说你,也会在心里对你表示不满,甚至讨厌你。再有,海阔天空地闲谈,容易给同事造成一种你非常清闲的感觉。久而久之,你给大家的印象就是工作态度有问题。如果有一天,老板想升迁你,也会因同事们的“集体谏言”而打退堂鼓。试想,哪个老板会让一个整天闲扯的人来尸位素餐?如此一来,好机会自然不会轮到你。
2.趁老板不在偷懒
老板的离开并不意味着他完全失去了对公司的控制,所以不要趁老板不在而偷懒。否则,你那打了折扣的绩效迟早会将你的所作所为暴露无遗。一个有竞争力的员工的表现常常是:无论老板在不在,他都会一如既往地努力工作。即使单独一个人行事,他做事的态度也慎重得像整个世界都在监视他似的。因为他知道,工作不能仅仅是做出样子来给老板看,老板要的是实际业绩和工作效果。
事实上,无论是趁老板不在而偷懒还是谨慎无奈地继续工作,都不是正确的做事方法。尽管后者仍然“努力”,但那也只是防止有人打小报告而已。被动地工作,习惯于像奴隶一样在主人的督促下劳动,缺乏工作热诚,那么可以确定,这样的员工是不会有什么突出成就的。记住,老板不在决不能成为你偷懒或放松自己的理由,恰恰相反,你应该将之视为一个机会,一次考验,同时,锻炼一下自我鞭策的能力。
不要只是一味地等候或按照别人的吩咐做事,觉得自己不用负责任,因此出了错也不用受到谴责。这样的心态只能让人觉得你目光短浅,并永不将你列为升迁之列。
工作发自内心,积极主动是员工增强竞争力的必备素质。自动自发是一种对待工作的态度,也是一种对待人生的态度。只有当自律与责任成为习惯时,成功才会接踵而至。
3.两边传话,抬高自己
某公司一位很被器重的小伙子陈某,整天游走在主管孙伟和老总之间,面对其中任何一个人时,他都说对方的不好,还成为一个“传声筒”,把双方的牢骚话传来传去。但双方并不知晓个中奥秘,都以为他忠诚无比。结果是两位领导的隔阂越来越深,互有怨言。主管孙伟在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自然处于下风,伤痕累累地离开了公司。接下来,老总让陈某接替了孙伟的主管一职。
半年后,孙伟跟这个老总在一家大饭店偶遇,通过交流,这才明白了其中的缘由。二人相逢一笑泯恩仇,当初那个两面派的陈某自然是被老总坚决地解雇了。
两面派的收益在于在不同的利益群面前暂时性保全自身利益,之所以说“暂时性”,是因为两面派意味着欺骗,至少是骗了一方也可能是两方,“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做了见不得人的事情,迟早有一天会露馅;是谎言就一定会被戳穿。一旦露馅,或谎言被戳穿,失去的不仅是之前妄图以谎言、欺骗等卑劣手段自保的利益,还会失去既得利益及名声。
4.时间意识淡薄
大家都知道,上班不能迟到早退,但整天掐着点来公司报到,下班时间一到又立马消失不见也不好。如果你未能在下班前将当天该解决好的问题处理完毕,那你必须让主管知道。当事情确实是很棘手,出于种种原因,你又不能继续留下来帮忙时,你应该到家后打电话回公司询问事情是否已得到控制。即使是平常的日子,在离开公司之前,向你的主管打声招呼也有助于提升你的个人形象。
5.贪占公司便宜
没有哪个老板会重用一个中饱私囊的员工。因此,不要贪占公司的小便宜,哪怕是一只废弃的鼠标垫或仅仅用过一面的A4纸,都不要带回家。否则,一旦被老板察觉,你在他心目中就会大大掉价。
媒体曾报道过一起“贪小便宜惹祸”的案例。
据报道,由于利用公司的100美元iPhone返还计划牟利,至少800名苹果专卖店店员被炒了鱿鱼。事情起源于2007年6月,当时苹果向所有员工包括专卖店店员发放了人手一台的免费iPhone,作为活广告来宣传自己的首款手机产品。之后在2007年9月,苹果宣布iPhone降价200美元,引起不少用户不满。随后,乔布斯表示之前购买iPhone的用户可以得到100美元的购物券返还。于是,不少苹果店员用自己免费的iPhone号码骗取了这100美元的购物券,此次占小便宜的后果就是,店员被辞退,职位竞争自然更无从谈起。
再有,冒领功劳等于制造敌人,若你因一个不属于自己的成绩而受到领导表扬,你应该及时坦白地讲出来。除此之外,没有夸张的装扮,工作场合远离夸张的发型、半尺厚的松糕鞋、有孔的牛仔裤等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