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reference_book_ids":[6921588179074026509,6972452430315260964,6906422081563397134,6904430399213014023]},{"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28,"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67,"start_container_index":28,"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62},"quote_content":"《羊皮卷》reference_book_ids":[7308593771237624894,7294567303973178420,6959124353212517389,7046309040997010463,7309383703052962878,6926436067952299015,6955675050812935198,7311278308757343269,7078185409540279310,7303827004556577832,7348276701723380798]},{"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28,"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76,"start_container_index":28,"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71},"quote_content":"《羊皮卷》reference_book_ids":[7308593771237624894,7294567303973178420,6959124353212517389,7046309040997010463,7309383703052962878,6926436067952299015,6955675050812935198,7311278308757343269,7078185409540279310,7303827004556577832,7348276701723380798]},{"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28,"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128,"start_container_index":28,"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123},"quote_content":"《羊皮卷》reference_book_ids":[7308593771237624894,7294567303973178420,6959124353212517389,7046309040997010463,7309383703052962878,6926436067952299015,6955675050812935198,7311278308757343269,7078185409540279310,7303827004556577832,7348276701723380798]},{"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28,"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67,"start_container_index":28,"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62},"quote_content":"《羊皮卷》reference_book_ids":[7308593771237624894,7294567303973178420,6959124353212517389,7046309040997010463,7309383703052962878,6926436067952299015,6955675050812935198,7311278308757343269,7078185409540279310,7303827004556577832,7348276701723380798]},{"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28,"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76,"start_container_index":28,"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71},"quote_content":"《羊皮卷》reference_book_ids":[7308593771237624894,7294567303973178420,6959124353212517389,7046309040997010463,7309383703052962878,6926436067952299015,6955675050812935198,7311278308757343269,7078185409540279310,7303827004556577832,7348276701723380798]},{"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28,"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128,"start_container_index":28,"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123},"quote_content":"《羊皮卷》reference_book_ids":[7308593771237624894,7294567303973178420,6959124353212517389,7046309040997010463,7309383703052962878,6926436067952299015,6955675050812935198,7311278308757343269,7078185409540279310,7303827004556577832,7348276701723380798]},{"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28,"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67,"start_container_index":28,"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62},"quote_content":"《羊皮卷》reference_book_ids":[7308593771237624894,7294567303973178420,6959124353212517389,7046309040997010463,7309383703052962878,6926436067952299015,6955675050812935198,7311278308757343269,7078185409540279310,7303827004556577832,7348276701723380798]},{"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28,"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76,"start_container_index":28,"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71},"quote_content":"《羊皮卷》reference_book_ids":[7308593771237624894,7294567303973178420,6959124353212517389,7046309040997010463,7309383703052962878,6926436067952299015,6955675050812935198,7311278308757343269,7078185409540279310,7303827004556577832,7348276701723380798]},{"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28,"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128,"start_container_index":28,"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123},"quote_content":"《羊皮卷》reference_book_ids":[7308593771237624894,7294567303973178420,6959124353212517389,7046309040997010463,7309383703052962878,6926436067952299015,6955675050812935198,7311278308757343269,7078185409540279310,7303827004556577832,7348276701723380798]}],"40":[{"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40,"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16,"start_container_index":40,"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11},"quote_content":"《羊皮卷》reference_book_ids":[7308593771237624894,7294567303973178420,6959124353212517389,7046309040997010463,7309383703052962878,6926436067952299015,6955675050812935198,7311278308757343269,7078185409540279310,7303827004556577832,7348276701723380798]}]},"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用行为控制情感
控制自己的情感是一个人把握自我的最基本要求。在日常生活中,人的情绪发生一定的起伏波动,这确实是一种无法避免的现象。我们每个人可能都曾有过这样的体验:一旦自己情绪特别好的时候,不仅神清气爽,而且工作起劲,对人对事充满了光彩与希望,周围的一切似乎都是那么美好;而有时候,人又情绪特别低落,不但心情沮丧,而且意志消沉,你身边的世界仿佛布满了灰暗与失望。对一般的人来讲,这种极端的欢乐与悲哀的情绪反应不易为个体所控制,因此对个体生活极具影响作用。一旦情绪产生,有些人往往一度沉沦于悲哀、痛苦、抑郁、孤独的心境之中而不能自救自拔。这种认为情绪无法控制,只能听之任之的观点会给人的生活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情绪是个体受到某种刺激所产生的一种身心激动状态。
其实,情感并不仅仅是出现在你身上的情绪,而是你自己对外界事物做出的一种心理反应。如果你主宰着自己的情感,就不会做出自我挫败性的反应。一旦你学会依照自己的选择控制个人的情感,你就踏上了一条通往“智慧”之路。在这条道路上,绝无导致精神崩溃的歧途,因为你将把情绪视为一种可选的因素,而不是生活中的必然因素。这正是人的个性自由的关键所在。
下面,我们可以借助于一个简单的三段论,通过逻辑推理,让你摒弃那种认为情感是无法控制的观点,并开始控制自己的思维和情感:
1.逻辑三段论
大前提:狄克是一个人。
小前提:所有的人脸上都有毛。
结论:狄克脸上有毛。
2.不合逻辑三段论
大前提:狄克脸上有毛。
小前提:所有的人脸上都有毛。
结论:狄克是一个人。
从逻辑学的角度来讲,大前提必须与小前提一致。在上面第2个三段论中,其结论是错误的,因为狄克可能是人,也可以是猿猴或者其他脸上有毛的动物。下面让我们看看第3个逻辑推理,这一例子将有助于让你彻底摆脱那种认为情感无法自我控制的观点。
3.逻辑三段论
大前提:我可以控制自己的思想。
小前提:我的各种情感都来源于我的思想。
结论:我可以控制自己的情感。
在上面这个三段论中,大前提是十分明确的,一个正常的人完全可以控制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所以你有能力对自己头脑所接收的信息进行思考。例如,如果有人要求你想象一只红色的羚羊,你可以将它想象成绿色,也可以将它想成一只小山羊,或者干脆想象成别的东西。只有你自己才能控制着进入你头脑中的各种想法,只有你才能对大脑的思想库作出选择,并组织成一定的逻辑程序。如果你不相信这一点,那请你试想一下:“如果不是你在控制着自己的思想,那是谁在控制?是你爱人,上级,还是你的妈妈?”假如真的是他们在控制着你的思想,那建议你立即送他们去医院治疗,这样你马上就会好起来。但客观的现实很清楚:是你——而且只有你——控制着自己思维的机器,你的大脑完全属于你自己,你可以完全控制住自己的思想,并完全由你决定是否加以保留、改变、审视或交流。除了你,谁都无法钻进你的大脑,也不能像你那样体验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其次,3中的小前提也是无可非议的,无论是从科学原理,还是根据常识判断都可以证实:一个人如果没有思想,那就没有情感。丧失了大脑功能,“感觉”能力也就不复存在了。人的每一种感情是一种思想的生理反应。只有从思维中心得到某一信息之后,人才会出现哭泣、害羞、心跳加速以及其他各种可能的情绪反应。如果思维中心受到损坏或发生故障,你就不会做出任何感情反应。在大脑受到损伤的情况下,人甚至会感觉不到肉体的痛苦——即使将手放在炉子上烤焦了,也不会感到疼痛。因此,你的小前提是千真万确的。任何一种情感都必然产生于思维之后,因而没有思维,就没有情感。
有这样一个例子:迈克是一位年轻的公司职员,公司老板认为他做事太笨,对他的评价也不很好,为此,迈克常常感到十分痛苦。
我们试想一下:要是迈克并不知道自己的老板认为他很笨,他还会因此而不快吗?当然不会,一个人怎么会为自己不知道的事情痛苦呢?由此看来,造成迈克精神不快的原因并不在于上司对他的看法,而在于他自己的感觉。此外,迈克不快的原因还在于,他确信别人的看法比自己的看法更为重要,如果他认为自己并不太笨,而是极力通过自己的表现向老板来证明这一点,他也就不会因此而痛苦了。
这一推理同样适用于对各种事物及其他人的看法:某个人的死亡并不会使你感到悲伤;在得知其去世前,你是不会悲伤的。使你悲伤的原因并不在于其死亡这一事实,而在于你听到死讯后作出的一种心理反应。阴雨天气本身不会使人抑郁,抑郁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情绪。如果你怕由于天气下雨或阴天而抑郁,那是因为你自己对天气的反应使你感到抑郁。当然,这并不是说你应该欺骗自己而非得喜欢阴雨天气,而是说你可以想一想:“我为什么非要感到抑郁呢?”“这样能使我更积极有效地解决问题吗?”
尽管上述逻辑推理证明人总是在支配着自己的情感,但我们从小到大所接受的传统文化一直表明:一个人对他的情感是无能为力的。虽然我们实际上控制着自己的情感,但我们所学到的大量日常用语却往往否认这一点。下面我们简要列举一些此类常用语,分析一下每句话的含义,我们可以发现,这些话都含有一个共同的潜台词,即你对自己的情感是没有任何责任的。只要我们将每一句话重新组织一下,使其更为确切,就能说明一点:你在驾驭着自己的感情,而且你的情感是由于你对外界事物的看法而产生的。
也许你会认为,左栏的每句话不过是一种修辞方式,它并不说明任何问题,常用语修改后的句子“你真伤我的心。”“我伤了自己的心,因为我是根据你的态度看自己的。”“你使我不高兴。”“我使我自己不高兴。”“我的情绪就是好不起来。”“我可以使自己的情绪好起来,但我就是要心烦意乱。”“不知道为什么,我就是觉得生气。”“我自己愿意生气,因为别人认为我控制着他们,而我通过生气便可随意摆布他们。”“他真使我讨厌。”“我使自己感到讨厌。”“我一到高处就害怕。”“我一到高处就吓唬自己。”“你使我感到难堪。”“我使自己感到难堪。”“她很讨人喜欢。”“我一见到她,就让自己喜欢她。”“你使我当众出丑。”“我使自己感到出丑,因为我重视你的看法,而不重视自己的看法,并且以为大家都像你一样看待问题。”
或者只是一种习惯用语而已。如果你这样解释,那你不妨试问一下:右栏中的每句话为何没有形成口头语?其答案很简单,因为我们的传统文化和社会环境总是提倡前者而排斥后者。
我们每个人应该对自己的情感负责。你的情感是随着自己的思想而产生的,那么,你只要愿意,便可以改变对任何事物的看法。首先,你应该想一想:精神不快、情绪低沉或悲观痛苦到底能给你带来什么好处?然后,你就可以认真地分析一下导致这些消极情感的各种思想。
成功人士与普通人士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用行为控制情感后者用情感控制行为。成功人士在控制情绪时有许多方法和技巧,值得我们学习。
奥格·曼狄诺写的《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向我们提供了许多控制情绪的方法,书中虚拟了一个巧妙的故事。少年海菲获得了10卷神秘的《羊皮卷》,他根据《羊皮卷》的原则行事为人,最终成为了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最伟大的商人,建立了庞大的海菲商业帝国。10卷《羊皮卷》,其实就是10条做人行事的准则。这10条准则是:
1.“今天,我开始新生活”。
2.爱心。“我要用全身心的爱来迎接今天”。“最主要的,我要爱自己”。
3.恒心。坚持不懈,直到成功。
4.信心。“我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奇迹”。“我能做的比已经完成的更好”。
5.重视今天。“忘记昨天,也不要痴想明天”。“假如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
6.控制情绪。“今天我要学会控制情绪”。“有了这项新本领,我也更能体察别人的情绪变化”。
7.快乐。“我要笑遍世界”。
8.自重。“今天我要加倍重视自己的价值”。
9.行动。“我现在就付诸行动”。
10.信仰。“万能的主啊,帮助我吧”。
这些就是迈向成功之路的金钥匙。这10把金钥匙里面,有两把金钥匙同情绪有关:第6条“控制情绪”和第7条“快乐”。可见,控制情绪在人生的成功之路上是多么的重要。
下面,我们看一看神秘的《羊皮卷》里面是怎样来告诉人们控制情绪的。
《羊皮卷之六》:
“潮起潮落,冬去春来,夏末秋至,日出日落,月圆月缺,雁来雁往,花开花谢,草长瓜熟,自然界万物都在循环往复的变化中,我也不例外,情绪时好时坏。”
“这是大自然的玩笑,很少有人窥破天机。每天我醒来时,不再有旧日的心情。昨日的快乐变成今日的哀愁,今日的悲伤又转为明日的喜悦。我心中像有一只轮子不停地转着,由乐而悲,由悲而喜,由喜而忧。这就好比花儿的变化,今天绽开的喜悦也会变成凋谢时的绝望。但是我要记住,正如今天枯败的花儿蕴藏着明天新生的种子,今天的悲伤也预示着明天的快乐。”
“我怎样才能控制情绪,让每天充满幸福和欢乐?我要学会这个千古秘诀:弱者任思绪控制行为,强者让行为控制思绪。每天醒来当我被悲伤、自怜、失败的情绪包围时,我就这样与之对抗:
沮丧时,我引吭高歌。
悲伤时,我开怀大笑。
病痛时,我加倍工作。
恐惧时,我勇往直前。
自卑时,我换上新装。
不安时,我提高嗓音。
穷困潦倒时,我想象未来的财富。
力不从心时,我回想过去的成功。
自轻自贱时,我想想自己的目标。”
《羊皮卷之六》里面所阐述的控制情绪的箴言可以说是旬句珠玑。只要你真正能够按照上面的原则来思考和行事,那么你一定能在通向成功的路上取得意外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