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王莽向匈奴求和,刘秀逃过一劫,历朝皇帝吐槽

画面之中,王莽召集几名心腹大臣,商议匈奴南侵之事。

“几位卿家,匈奴人来势汹汹,当如何是好?”

王莽心慌意乱,全然忘记自己已经把匈奴改名为“降奴”的事情。

几名心腹也是面面相觑。

王邑推荐的韩威刚刚打了一个大败仗,有心想要亲自出征,又害怕自己也吃败仗,干脆闭口不言。

几名之前的主战派大臣见王邑不开口,一个个更不会去自己找事。

王莽无奈之下,只能将目光投向刘歆。

“刘卿,朕悔不用你先前之言,事到如今,还请刘卿给朕想个办法。”

刘歆原本不想开口,但见王莽这般情急,只能叹息一声。

“臣还是之前那句话,如今国内疲敝,四夷叛乱,实在不是和匈奴人决战之时。”

“还请陛下跟匈奴人和亲吧。”

和亲,这不是刘歆第一次提出来。

但这一次,没有任何人反对。

王莽见状,便道:

“和亲倒也无不可,只是那匈奴单于心疼爱子之死,恐怕是不愿意跟大新和亲了。”

刘歆闻言,脸颊肌肉也是微微抽搐了一下。

你还知道杀掉别人的儿子,当爹的会生气啊?

刘歆无可奈何地开口:

“那就只能想办法给匈奴单于一个交代了。”

王莽嗯了一声,看向王邑。

“王邑,你说吧,要怎么给匈奴人一个交代?”

作为主战派的首领,大新王朝军方第一人,这个黑锅王邑不背是不行。

但背也不行!

王邑心知肚明,这黑锅一旦背上了,他就成为了对匈奴战争失败的罪魁祸首。

官职一撸到底都是轻的,说不定还要搭上一条性命!

王邑擦了擦汗,忙道:

“陛下,负责处斩匈奴王子的乃是将军陈钦,就是此人自作主张,坏了大新和匈奴之间的盟约。”

“臣以为,此事陈钦必须负责!”

在场的都是老狐狸,一听就明白王邑的意思。

他想要用陈钦的人头去平息匈奴人的怒火!

王莽深吸一口气,点头道:

“好,那就这么办。”

“速速派人去会见匈奴单于,就说朕愿意跟他和亲,两族友好如前汉故事。”

【在确定了背锅侠之后,王莽很快派人去和匈奴单于商谈。】

【匈奴单于自知以匈奴人的实力并没有办法一战而灭亡新朝,故而非常痛快地同意了和亲,但也提出了两个条件。】

王莽看着面前回来复命的使者,表情顿时阴沉。

“送还他儿子的尸体?都已经烧干净了,还怎么送还?”

几名心腹面面相觑。

王邑挠了挠头,道:

“咱们大牢之中还有一批匈奴囚犯,不如选个身材相似的,把脸给毁容了,应该就认不出来了。”

王莽哼了一声,道:

“脸都给毁容了,匈奴单于不得气死?到时候若是再发兵,又该如何?”

王邑说不出话来了。

众人一番商量,没有办法,还是只能依照王邑的办法去做。

但匈奴单于还有另外一个条件。

“将谋害匈奴王子登的主犯在长安公开处死,晓谕天下?”

“混账,这怎么行!”

王莽很生气。

被匈奴人打进中原来,马上就要饮马黄河,已经是非常丢脸的事情了。

若是再晓谕天下,岂不是让天下人都知道王莽朝匈奴人卑躬屈膝求和?

王莽这个皇帝的脸面往哪搁?

刘歆沉声道:

“这个绝对是不行的,陛下。若是真按照匈奴单于的要求去做了,天下必定大乱啊。”

就连刘歆这个主和派领袖,也不敢同意这种条件。

新朝之前是哪个王朝?

大汉!

从汉武帝开始,匈奴人就被大汉碾压了近百年的时间。

即便是汉平帝、汉哀帝等昏君在位时,南匈奴依旧对大汉服服帖帖,不敢有任何异动。

王莽刚刚取代西汉建立新朝没几年,就搞出这种事情。

普天下的老百姓怎么可能接受得了?

华夏的老百姓,民族自尊心是非常强的。

若是真的晓谕天下,陈钦因为杀害匈奴王子,如今匈奴人打到黄河边了所以要将其斩首,那新朝各地真的分分钟就要暴乱了。

王莽定了定神,道:

“对对对,绝对不行。”

甄邯眼珠子一转,突然有了主意。

“陛下,其实咱们可以折中一些。”

“陈钦可以斩首,也可以晓谕天下,但罪名不能是得罪匈奴人。”

王莽愣了一下。

“你的意思是……”

甄邯微微一笑。

“我们完全可以用别的罪名将陈钦斩首啊,比如说勾结乱党妄图光复前汉。”

“斩首了之后,也可以晓谕天下,还能顺便警告前汉余孽。”

“至于匈奴那边,只需要派一个能说会道之人作为使者,一定能让匈奴单于无话可说。”

王莽一拍大腿,笑道:

“好,这个主意好。既不用丢朕的面子,又能让匈奴人满意。”

“谁来当这个使者?”

说着,王莽用期待的目光看向面前几名臣子。

这几人直接慌了,不敢和王莽对视。

匈奴人提出来的两个停战条件,王莽这边第一条是骗,第二条还是骗。

这要是真出使了,被匈奴单于发现了,那使者就是一个当场暴毙。

谁敢去?

就连主和派领袖刘歆也是完全不接这个话头。

王莽等了片刻见无人答话,不由怒了。

“尔等不想去也就算了,推荐几个人选给朕也行啊!”

几人闻言,又陷入踟蹰。

在场的都是朝中大佬,势力和手下当然不缺,能说会道的也有。

但还是那句话——使者很大可能会死!

能说会道的人,在哪个派系之中都是急需的人才,被倚重的心腹。

谁愿意把自家心腹派去送死?

眼看王莽的怒火又要控制不住,王邑突然心中一动,想起一件事情了。

那是之前在明堂里的那次……

王邑开口道:

“陛下,何不在太学生之中选拔?”

“太学生?”王莽皱眉,“那只不过是一群学生,能担当这么重要的职位?”

王邑忙道:

“太学生都是热血之人,勇气十足。而且他们算天子门生,身份足够。”

“最重要的是,他们肯定愿意踊跃为陛下分忧!”

王邑的话立刻得到了其他人的附和。

“对对对,太学生都是国家未来的栋梁,正好锻炼一下他们!”

“王邑大人所言极是,陛下应该给年轻人一个机会。”

这一刻,在场的新朝重臣都是同样的想法。

自己是不会去当这个使者的,派心腹去送死也不合适。

但派一个太学生去,那谁都没心理负担。

不就死个初出茅庐的小子嘛。

万一真闹出什么事情来,直接把责任往这个倒霉的太学生身上一推,就说他第一次办事不够成熟闹出祸端。

这样子,在场几名新朝重臣完全没责任!

王莽见几名心腹重臣都这么说,于是便点头道:

“好吧,那立刻派人去通知太学院,让他们选拔一个,不,两个最能言善辩,而且交游广阔,心理素质强悍的人选给朕。”

很快,一份只有两个人的名单就送到了王莽的面前。

镜头适时放大,将王莽面前的名单呈现在金幕中。

第一个是“刘秀。”

第二个是“王咸。”

两人后面,各有一行小字,简单介绍他们的籍贯来历,以及在太学之中的求学经历。

王莽轻声念出。

“刘秀,家住蔡阳县,丧父,由叔父抚养,乃前汉开国皇帝刘邦九世孙……”

“王咸,济南人士,出身济南王氏大族……”

王莽沉吟片刻,拿起手中朱笔,在其中一个名字上勾了一个。

“就他吧,再传旨太学院,召他入宫!”

东汉世界之中,大殿一阵哗然。

就连刘秀本人都露出惊讶的表情,忍不住拍了一下手边的王莽脑袋。

“好啊王莽,原来朕的名字竟然还出现在你面前过?”

“还是这么大的事情?”

太子刘庄忍不住道:

“父皇应该是没去?”

刘庄可不记得自家父皇有这种事迹。

刘秀哈哈一笑,道:

“确实没去,不过……”

说到这里,刘秀笑容不知为何变得古怪。

宋弘笑道:

“王莽乃是汉贼,陛下的资料之中既然都写明了是高祖皇帝九世孙,王莽是定然不会让陛下去出使匈奴的。”

耿弇也笑了,道:

“若是当真让陛下出使,说不定陛下虎躯一震,匈奴直接全体拜服在地,跟随陛下杀入中原光复大汉,那天下人也不用再多忍受那些年的苦日子了。”

东汉君臣闻言,齐声大笑。

刘秀又拍了一下王莽的头颅,对着头颅感慨道:

“你当年怎么不派朕去呢?”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王莽最终选定了王咸,这并不让人意外,姓刘的和姓王的,那当然只能是姓王的。】

王咸是一个气宇轩昂,仪态从容的太学生,他恭恭敬敬对着王莽行礼。

“学生王咸,见过陛下。”

王莽咳嗽一声,将事情如此这般地和王咸说了一通,然后道:

“这一次和亲,尔要让匈奴退居漠北,再向大新献战马万匹,牛三万头,羊十万头,并把所有劫掠的大新子民送归,明白吗?”

王咸愣了好一会,才道:

“陛下,这恐怕……有些难度。”

王咸虽然是个太学生,政坛上属于菜鸟级别,但又不是傻子。

人家匈奴都快打到黄河边上了,战争局势几乎是一边倒。

新朝这边就一个公主和亲,匈奴人能答应这么多条件?

那是把匈奴单于当傻子看了。

王莽闻言大怒,皇冠下旈珠抖动,喝道:

“这是朕的圣旨,尔必须做到!”

“好了,快去准备一下,明日立刻动身去见匈奴单于!”

王咸无奈,只能领命离去。

王莽又看向一旁的刘歆,道:

“刘卿家,你立刻去天牢之中将陈钦提往法场,以勾结前汉余孽之罪名,即刻问斩!”

刘歆领命刚站起来,一名大臣就火急火燎地跑了进来。

“不好了陛下,陈钦在狱中自杀了!”

“什么?”王莽瞪大眼睛,勃然大怒:“你们怎么连个犯人都看不好?”

大臣欲言又止。

陈钦是负责监斩匈奴王子的监斩官,故而狱卒们对陈钦是相当佩服的,看管也并不严密。

但这种事情,也不能向一心想要和匈奴媾和的王莽直言啊。

急急忙忙地踱步片刻,王莽急声道:

“快,从天牢中找一个和陈钦身材相似的囚犯,戴上面具拉去法场斩首,然后按照计划晓谕天下,明天把陈钦的首级交给王咸送于匈奴单于就是!”

大臣慌忙领命而去。

王莽心情极差,怒道:

“就一个求和,怎么搞出这么多事情来!”

顿了顿,王莽双目凶光闪烁,突然开口道:

“匈奴是不是有几个单于葬在长安附近?”

刘歆愣了一下,点头道:

“确实有三位投诚前汉的单于葬在长安左近,陛下的意思是……”

王莽哼了一声,傲然道:

“立刻派人去将这三贼开棺鞭尸,晓谕天下,让天下人知道朕和大新的威严!”

刘歆直接呆住,过了好一会才开口:

“陛下,这三名匈奴单于可都是对大汉忠心耿耿的,我们怎么能……”

“大汉,你说谁的大汉!”王莽突然暴怒。

刘歆心中一慌,赶忙下跪。

“前汉!臣一时失言,还请陛下治罪。”

一阵令人窒息的沉默之后,王莽冷冷开口。

“滚出去,执行朕的命令!”

刘歆如蒙大赦,谢恩之后慌忙离去。

画面一转,已经是太学院之中。

“刘兄,刘兄!”

正和邓禹朱佑两人坐在宿舍面前闲聊的刘秀抬头,露出笑容。

“王兄,你怎么如此匆忙?”

王咸和刘秀住处相近,平日里也颇有来往。

王咸向邓禹朱佑告了个罪,把刘秀拉到一旁。

“刘秀,陛下让我去出使匈奴,跟匈奴人和谈。”

“啊?”刘秀大为震惊,“王兄,你只是一个太学生啊,难道是令尊的功劳?”

王咸的老爹也在朝中为官,这是刘秀之前就知道的事情。

王咸苦笑道:

“我爹哪能在这种国家大事中说得上话,但陛下让我明日就出发。”

“我思来想去,刘兄你平日里虽低调行事,但辩才惊人,只有你能帮我参谋一二。”

“现在的情况是……”

刘秀突然开口,打断了王咸的话。

“王兄,你不必告知我具体情况。”

说完,刘秀又转头,对着不远处的邓禹朱佑等人招手叫道:

“各位,快过来给王兄参谋一二!”

年轻人好奇心非常旺盛,呼啦啦就来了好几个。

刘秀正色道:

“诸位,王兄马上就要出使匈奴,成为苏武第二了!”

众人顿时惊讶,七嘴八舌地询问。

王咸看到这么多人,表情有些发苦,含糊应对了一番,却不敢开口说出实情了。

这种军国大事,两人私下说说也就算了,泄露出去也知道是刘秀的责任。

但来了这么多人,再开口说实情,那就不知道是谁泄露的了。

王咸突然一伸手,抓住想要偷摸离开的刘秀。

“刘秀,你若是不给我出个主意,我就只能缠着你不走了。”

刘秀甩了好几下袖子,就是甩不开王咸,只能无奈地叹了一口气。

“好吧,既然王兄如此盛情,那我就出个主意。”

“嗯,还请王兄去问一下那位匈奴单于,就说:”

刘秀清了清嗓子,表情变得严肃。

“可曾记得白登之围,和冠军侯故事?”

王咸等了一会,道:

“没了?”

刘秀一甩袖子,将王咸的手甩开,哎呀一声。

“不好,我的饭菜快糊了!”

说完,刘秀就火急火燎地跑了。

王咸愕然片刻,对着面前一群太学生道:

“诸位,刘兄还喜好庖厨之道?”

镜头又是一转,王咸已经是一身整整齐齐的大汉官袍,站到了匈奴单于面前。

匈奴单于双目中凶光四射,怒声道:

“岂有此理,你们大新明明输给了本单于,竟然还提出这么多条件?”

“谁给你们的勇气,你是不想活了吗?”

话音落下,周围的匈奴将军们纷纷拔出利刃,怒视王咸。

王咸毕竟只是个太学生,哪里见过这种阵势?

当场就吓得心脏停了好几拍,以为自己要交待在这里了。

就在此时,王咸脑海中灵光一闪。

拼了!

他挺直身躯,表情变得坚毅起来。

目光先是毫不示弱地环视一圈在场匈奴诸将,最后才落在匈奴单于的脸上。

“单于还记得当年白登之围,和其后的冠军侯北伐之事吗?”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

单于闻言,脸色微微一变。

沉默了好一会,单于缓缓点头。

“好,就这么办。还有,要再加一个条件。”

“降奴之名必须改回匈奴,大新王朝也得重新授予我诸侯王玺印!”

王咸一听,心中顿时暗喜。

这算个什么事?

于是王咸便道:

“好,此事我在禀报陛下之后,会给单于一个满意的答复。”

匈奴单于点了点头,道:

“那就这么定了!”

【王咸作为一个太学生,在新朝的外交史上,创造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奇迹。】

【他以一己之力面见匈奴单于,凭借口舌使匈奴人放弃了几乎所有到手的战争利益,并重新和新朝缔结盟约。】

【但王咸的故事,却并没有一个好的结局。】

镜头一转,王咸所在的出使车队缓缓于一处驿站外停下。

一名侍卫热情地对着王咸道:

“尊使,还有半天就能回京复命了,先在这里歇歇脚,吃点东西喝点水吧。”

王咸点了点头,走进驿站之中。

很快,一桌满满当当的饭菜就呈了上来。

完成任务的王咸心情颇佳,在几名使团同僚的劝说下喝了几杯,菜也吃了不少。

突然,王咸脸色一变,整个人砰一声翻倒在地。

又过片刻,王咸七窍流血而亡。

几名使团同僚见状,表情平静地对视一眼,各自露出一丝笑容。

“可以去禀报刘歆大人了。”

主和派领袖刘歆听完汇报,悠悠叹息一声。

“王咸,是个人才啊,可惜……”

前来汇报的属下轻声道:

“大人,听说王咸在出发之前,曾经找过一个叫做刘秀的太学生请教,您看是不是要……”

刘歆皱眉,思索了片刻之后道:

“派人去打探一下,若是王咸和刘秀单独商议,恐怕刘秀也是知情者,那就留他不得。”

这场议和,新朝内部对民众的宣传口径是,皇帝陛下王莽以恩德怒斥匈奴单于,让匈奴人羞惭退兵。

那么,就不能有任何亲身经历又知晓内情之人把事情捅出去。

王咸便是因此而死。

他毕竟只是个太学生,不像刘歆这些朝中重臣一样重要。

属下闻言,又道:

“大人,何必如此麻烦?左右刘秀也只不过是个太学生,一起做掉,一了百了。”

刘歆瞪了这属下一眼。

“你在教老夫做事?”

“让你去你就去!”

等属下离开后,刘歆默然良久,叹了一口气。

“已经害了一名当世俊杰,又何必再害死另外一位呢?”

“但愿这刘秀足够机警,没有和王咸单独相商吧……”

“陛下……唉!”

刘歆长吁短叹片刻,提起了毛笔,开始写一份奏折。

“……臣年迈多病,欲辞官告老,还请陛下恩准……”

【王咸的故事,就这样结束了。】

看到这里,大秦世界之中,秦始皇不由啧了一声。

“这刘秀,还真是机敏得很啊。”

“差一点点,他也要被王咸牵连而死了。”

扶苏站在秦始皇身旁,表情颇为愤怒。

“王咸能在这般逆境之中完美达成王莽要求的所有出使任务,这王莽竟然还要杀人灭口?”

“若是王莽能重用王咸,那他麾下不就多了一个未来的良臣吗?”

秦始皇哈哈一笑,摇头道:

“扶苏啊,你还没有看出王莽的性格吗?”

“王莽此人,最看重的就是名声!”

“名声?”扶苏若有所思。

秦始皇笑道:

“没错,他是一个极致好名望的人。”

“从小他就开始养名望,一直养到被天下人看做在世圣人。”

“当了皇帝之后,他为何改革?还不是想要一个力挽狂澜,中兴华夏的英明太祖之名?”

“这种人的心里,任何一个人活着只要有可能对他的名望造成一点点损害,那这个人就必须得死。”

扶苏极为不解。

“可王咸摆明了就是忠心耿耿啊。”

秦始皇哈哈大笑。

“臣子的忠心,并不是臣子忠心就行,而是帝王觉得臣子忠心,那臣子才是真的忠心,懂吗?”

“这就叫做,嗯……”

“莫须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