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第267章

顾知意愣了愣。

大概是阳光底下的少年太过耀眼,或许是少年眼中的小心翼翼触动人心,她只觉得此时的林亦白格外有魅力。

平静的心弦都忍不住颤了颤。

“没有。”

反应过来后,她淡淡地笑着。

“怎么会这么问?”

林亦白小心翼翼的看着她,也觉得自己是想多了。

永安公主向来骄傲,只有他因为她辗转反侧的道理,这没良心的小丫头才不会因为他心情不好。

“没什么,公主要往哪去,今日也是为了柳之先生来的吗?”

顾知意是被她家六哥拉着来壮胆的,听到这问题,也只是挑了挑眉。

“也?”

今日说是诗词交流会,可大家都知道,这是柳之先生的收徒会。

宋柳之,出生百年世家宋家,诗词双绝,一手书法更是出神入化,自成一派,号柳派。

就连皇帝,都对他的字赞扬不绝。

想要拜他为师学习书法的人数不胜数,可惜他之前一直都住在南方,无缘得见。

如今听到了他要来京城,甚至还要选徒的消息,京城的世家弟子们激动得不得了,每个人都穿上了最新的一身衣裳来见偶像。

这样想着,顾知意往后退了两步,把面前的人打量了一圈,看的林亦白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啧啧,新做的衣服?”

林亦白声音极低:“嗯。”

小团子莫名的有些嫉妒。

那柳之先生到底好在了哪里,让一向简朴的林伴读都为他穿上了新衣。

林伴读还没为她穿过新衣呢......

“他这么厉害?”

听出了小姑娘的不以为然,林伴读也不生气,只笑着摸了摸她的脑袋。

“柳之先生的书法很好,人......也好。”

看着面前的小姑娘,林亦白只温柔的笑着,思绪却回到了七年前。

那时他才五岁。

大冬天的,只穿了一身薄薄的掉了棉的绒衣。

这是大哥赏给他的,说是他的奴才不要的衣服,和林家二公子最为相配。

小亦白听出了其中的侮辱,可他没有选择,父亲不会管他,他不为自己找活路,这个冬天就会活活冻死。

大冬天的,大哥心血来潮想要冰钓,他拿了铲子在冰面上挖洞,冻得浑身发抖。

五岁的小娃娃没什么力气,费了半天功夫才挖出了个一人宽的小洞,大哥从暖洋洋的卧室出来,身上披着厚厚的狐狸斗篷,漫不经心的看了一眼。

然后一脚踩住了他冻得发麻的手。

那天的冰面是那么冷,冷到透骨。

本就冻得开裂的手瞬间一片血肉模糊,鲜血顺着冰水流到了洞里,把水染成粉红色。

他那时候的心里在想什么呢?

他在想,把大哥拖到水里,他会不会冻死啊?

可就在这时,一道温和的声音打断了这场单方面的施暴。

“宋柳之?”

林亦白从回忆中回过神来,点了点头。

“柳之先生......是个好人。”

他斥责了大哥,把冻的发抖的孩童包进怀里,恍惚间,小亦白好像听到他声音颤抖的说了句。

【怎么是你?】

第二天一早,小亦白在温暖的被窝里醒来的。

手上的伤已经包扎好了,他穿着舒服的白色里衣,伺候的丫鬟声音温和,是他在梦里都没有想过的美好。

柳之先生说,大哥已经被爹爹教训过了,以后再也不会让人欺负他。

柳之先生还说,会教他读书,教他写字,说他是天底下最尊贵的人,说他以后会有天大的造化。

他不懂什么是天大的造化,只知道自己摆脱了林家的泥潭,再也不用受人欺辱。

他跟着先生读书写字,学习那些之乎者也,先生夸他聪明,说他是天才。

他本以为日子会这样平淡又温馨的过下去,可先生的焦虑越来越重,有一天,先生失魂落魄的跑了回来。

盯着他的脸看了许久。

最后抱着他,低声说了句。

“抱歉。”

......

“那天,我又被送回了林府。”

顾知意心头一跳,抬头看着林亦白。

他却只低头看着自己的手,搓了搓身上的好料子。

不用他说,顾知意已经能想到之后的发展。

本以为飞上枝头变凤凰的人又落回了鸡窝。

因为嫉妒,那些人只会更加放肆的嘲讽他,更加过分的对待他,他会被人扒去新衣,扯破刚结好的痂,露出更加鲜血淋漓的伤口。

被人大肆嘲笑,踩在脚底。

【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未曾见过光明。】

顾知意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说不出什么话。

虚假的安慰和怜悯,对现在的林亦白来说,都是侮辱。

装作无所谓的耸了耸肩。

“那你还回来找我,得罪了柳之先生的爱徒,小心人家不搭理你了。”

“他不会的。”

看出了小姑娘的疑惑,林亦白敛去了眼中的嘲讽,弯腰摸了摸小姑娘的脑袋,宠溺道。

“公主殿下当时的脸好臭,我害怕我不回来,您就不理我了。”

顾知意气鼓鼓的刚想反驳,林亦白却突然转变了口风,

“更何况,柳之先生和公主相比,还是公主比较重要。”

“若先生真因为我没有送他的徒弟,而迁怒于我,那这样的老师,不拜也罢。”

而且......

林亦白敛下眼眸。

他有种预感,柳之先生不会不理他的。

......

两人手拉着手到了大殿,刚好听到众人在讨论柳之先生的新徒弟。

“听说她在端午那天救了先生落水的孙子,先生才对她刮目相看,收为弟子。”

身旁的人突然停住,顾知意疑惑回头。

“怎么了?”

林亦白盯着屋里众星捧月的白雪儿,眼眸渐深。

“端午节那天,我也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