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二章 讲一个故事
邪祟跃过了红河潜入神都,文帝大病时有反复,再加之大周第一盛会百宗朝圣近在眼前。
这之间似乎莫名形成了某种联系,预示着将会有大事的发生。
苏凡皱着眉,叮嘱道:“这两个怪物也许不是针对你而来,只是恰巧撞见,但依旧不可掉以轻心。”
“放心吧,先生,我以后会注意的。”三余儿点头应道。
“小虎,这段时间你来保护三余儿吧。”
苏凡偏头对着那只大虎叮嘱着,三余儿则有些讶然。
随后煌虎在三余儿的视线中慢慢化成人形,开始时更是吓坏了三余儿,习惯性的往苏凡身后躲去。
“没事,他没有狂暴的倾向,平时给他买两张肉饼就行,跟他相处你会很愉快。”苏凡指着煌虎,面露笑意。
三余儿仍旧有些胆战心惊,但还是点了点头,走到煌虎身前,伸出手,想跟他认识一下。
煌虎硕大的手掌和三余儿握了一下,心里却在泛着嘀咕,堂堂通宝钱庄的少庄主岂是一两张肉饼就能把我打发的,而且终于暂时摆脱了那个卑鄙的人族青年,这回必须要吃个够本。
黎明过后,太阳初升,神都渐渐恢复了喧嚣,街上偶有行人走过。
苏凡不想引起不必要的注意,才挥挥手,说道:“好了,走吧。”
“先生,你不跟我们一起吗?”三余儿最后还是忍不住问道,他才与苏凡重逢,并不想这么快就分开。
苏凡看着他,说道:“我还有些事要办,还有些老朋友得见,过段时间我会再来找你的。”
“那先生一切小心。”三余儿点点头,带着煌虎离开。
苏凡随后也消失在人海中。
回通宝钱庄的路上,煌虎便要了三余儿不少好吃的,三余儿自然不敢说什么,面对煌虎他多少还是有些畏惧的。
煌虎有些不解,问道:“你为什么叫他先生?”
三余儿想起当年在鬼市发生的种种事情,不免露出怀念的神色,说道:“可能在以后只有这个称呼才能配得上他吧,我也只是提前叫了几年而已。”
煌虎翻了翻虎眼,差点栽倒。
城东有一家开了四年的私塾,教书的是一对儿小两口,因为书教的好,为人又和气,这家私塾的口碑自然传的也好,往年送过来的学生甚至不比那些大的私塾少。
今天的私塾特别热闹,来了很多人,包括一些商贾富豪,世家子弟,甚至一些修行者也来了。
当然,他们在意的并不是这家私塾近来的名声,而是今天私塾里来了一位讲学的。
他便是青麓书院的状元书生,商阙!
商阙自从考取了功名以后,便很少在世间走动,一直闭关修习,很多有声望的人不惜花重金想听他一课,但都被他拒绝了。
如今商阙出关第一件事情就是选择在这里讲课,消息一经传出便立刻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所以今天的私塾才会人满为患,不过商阙今天主要是给小孩子们上课,他们自然坐在了位子上,而其他的富商和世家子弟以及修行者便只能做为旁听生站在最后方。
商阙气质柔和,淡淡的散发而出,脸庞如玉般雕琢,穿着一件书生服,头戴文帝御赐的状元帽,手里卷着一本书背在后面,此刻正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的讲着课。
这一课,商阙只是主要讲了一个故事。
故事的名字叫做《赵人患鼠》。
相传关外有一个边陲小国,名叫赵国,赵国有一户人家被老鼠害苦了,就到中山国去借猫,中山人就给了他一只。
这只猫很会捉老鼠,但是也喜欢捉鸡吃。
一个月后,他家的老鼠被捉干净了,而鸡也被吃光了。
他的儿子认为这只猫是个祸害,对父亲说:“为什么不把它除掉呢。”
父亲则说:“我们的祸患在于家里有老鼠,不在于没有鸡,老鼠偷吃粮食,咬烂衣物,钻穿墙壁,啃坏家具,这样下去我们就要挨饿受冻,这比没有鸡更糟,没有鸡,我们只不过不吃鸡肉罢了,离挨饿受冻还远呢,为什么要把猫除掉呢。”
儿子听后恍然大悟,认为父亲说的有礼。
台下的小学生听的聚精会神,商阙笑容和煦,将他们拉回现实,问道:“你们觉得这个故事在讲一个什么道理?”
最前方的课桌上坐着一个矮个子的小男孩,举手道:“我知道!”
商阙看向他,说道:“你说!”
“鸡肉比老鼠肉好吃。”
那个小男孩的一席话逗得在场的人捧腹大笑。
这时,有一个留着鼻涕的小男孩反驳道:“不对,不对,应该是一样好吃。”
“你胡说,明明是鸡肉好吃。”矮个子男孩不服的道。
商阙笑着摇摇头,伸手安抚下两个小男孩,随即看向那些旁听的商人和修行者,问道:“你们觉得呢。”
这个故事听着简单,但其中蕴含的道理却是比较难懂,对于小孩子来说不能领会也属正常,而且他这堂课其实的主旨也是在为那些大人讲。
一个在神都生意做的很大的富商沉吟片刻,说道:“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生意应该首先权衡利弊,不要只看单一的一面,应首选利重害轻。”
其他人闻言不由点头,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
“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
商阙踱步下了讲台,点头说道:“其实不管是做生意,还是其他,冥冥中都遵循着这个道理,很简单也很明了。”
人群中,有人反驳道:“那也就是说两种利益放在面前,应该选择利益大的,这样选择是不是太过世俗了。”
“人既然活在世间,那么有不世俗的吗?”
商阙并不觉得这么说有失大雅,接着说道:“一生无非生死两难,人都有七情六欲,难免会面临选择,利益的最大化也是一种选择,到最后控制你的并非是利益,而是情欲。”
许多人听后,仔细钻磨了很长时间,都觉得商阙说的很有道理。
不由对他竖起了大拇指,博学多才的人值得世人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