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池塘怪事

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池塘怪事

再转过一个土墙,李响和上官凌雨发现一个半亩大小的池塘,池塘外的村民三三两两地站了有数十个之多。

光看人数的话,好像整个小庙村的人都出来了。

李响和上官凌雨的服装一看就是外乡人,那些村民一个个投来好奇的目光。

因为乌鸦嘴开发西夏宝库的事,他们原本这个无人问津的小村庄也多了很多过来捡漏的文物二道贩子,只是收获不多,所以人就慢慢少了。

一个中年人走了上来,他穿着一身的淡绿色的老式军装,看起来很有些年头,有很多地方都已经打了补丁,但收拾得倒颇为干净。

“你们是谁?来干什么的?”

“老乡,我们是要去乌鸦嘴的,想过来问个路。”李响最先说道。

“乌鸦嘴?你们也是去挖那个什么西夏宝库的?”中年人的脸色明显拉了下来。

李响还不知道是为了什么,好像自己得罪了他们小庙村的人似的。

“是啊,我们是要去西夏宝库的……”

“果然!就是你们!大伙过来!这群人也是要去西夏宝库挖宝的!”

那些本来站在一旁冷眼旁观的村民突然一下子围了过来,有些手里还拿着镰刀、铲子之类的农具,一副凶巴巴的样子。

李响立刻和上官凌雨挨到了一起,不知道怎么招惹上这群第一次见面的小庙村村民。

再想到那司机好像是送人送到火葬场的样子,李响心里更起了疑问:难道这小庙村有什么问题?

“那西夏宝库不能去吗?”李响小心翼翼地问道,还以为是自己这群人突然闯进了这个村子,才惹得这些村民不快。

“你们爱去哪去哪,可是挖了西夏宝库,害得我们村里这池塘水少了一半,这可怎么办?”那个中年人看起来像是小庙村的村长之类的人物,他手一指旁边的池塘,恨恨地说道。

那帮村民也跟着鼓噪起来。

不过他们说的都是乡音,闹哄哄的,嗓门很大,就是听不懂。

一个胖大婶边说还边挥舞着手中割草的镰刀,像是来佐证自己的话。

那镰刀晃来晃去,离李响和上官凌雨二人身子极近。

上官凌雨整个人缩了起来,生怕被那镰刀带着。

李响和上官凌雨也同时往那池塘看去,二人可以清晰地看到一圈的水线在池塘周围,水面则降了足有一二米。

但是这池塘倒也够深,水黄黄的,看不出还有多少米才能见底。

对岸则露出了三四个拱洞似的石块,就在池塘边上,上面长满了青苔,如果不是这次水位下降,估计也看不出来。

“大叔,这池塘水有升有降不是很正常吗?和我们去西夏宝库有什么关系?”李响问道。

那中年人知道这两个外乡人不懂小庙村的事,只好耐心地解释道:“我们村的这口池塘可不是普通的池塘。”

说到这里,那中年人大有得意的神情,只是看到李响和上官凌雨这两人的眼神,知道二人不明白状况刚才那番话也是白说了。

“这池塘不管是下雨还是干旱,水位都是不上不下,从没变过。”

“还有这种事?”李响还是第一次听说有这样的池塘。

“我们村里祖祖辈辈都把这个池塘当成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贝供奉着,各家各户有什么困难都到这里拜一拜。可是自从那个乌鸦嘴开挖西夏宝库后,我们这里的池塘水位就不断下降,才过了一个月,就降了一半差不多。再这样下去,是不是会干掉?”中年人愤愤说道。

李响和上官凌雨对视了一眼,李响挠挠头道:“大叔,这好像也不能就说是西夏宝库的关系吧?”

“怎么不是!?”中年人指着远处道:“那里是流过本地的一条河,上游就是浦南盆谷,三面环山,再经过乌鸦嘴,直流过我们村东边,外河内湖正是冲要之致,涨势起落相合,怎么不是西夏宝库的关系?要不是你们这群人在祖宗地头上妄动土木,怎么会引得风水剧变,破了我们小庙村的风水?”

李响和上官凌雨一听那中年人嘴里蹦出什么“冲要之致,涨势起落相合”,都是一惊。

没想到这个穷乡僻壤的地方也有民间的风水高手。

李响往那中年人所指的地方望了望,神识中只见一片青茫水气升腾,果然如那中年人所说,那是一片河水。只是还有些细节要判定,倒不能马上下出结论来。

“这些拱洞又是怎么回事?”李响指着池塘里的那些只露出一半的拱洞的建筑。

看起来倒像是一个门样的东西,只是谁吃饱了没事干会在水下建这样一个玩意。

“我们也是第一次见到。”中年人摇了摇头。然后又接着问了一句:“你们真要去那个乌鸦嘴?”

“对啊,大叔要是肯指一下路那是最好了,我们也好过去和他们那个领队反映一下这里的事。”

中年人突然神情有些激动,问道:“你们认识那个领队的?”

李响点点头,司雨竹他当然认识,不过看这中年人的神色,倒像是李响认识省委书记一般。

“那就好,你能不能帮我们反映一下这里的问题?我们去过乌鸦嘴好几次了,也找了县政府的人反映过这个问题,可是那里的领头派头很大,根本不听我们的,听说是什么京州来的大人物。”

司雨竹有这么气派吗?李响也好奇起来,还是说在乌鸦嘴的领队不是司雨竹?

不管怎样,为了脱身,李响还是爽快地答应了中年人的请求,拿出手机绕着池塘拍了几张照片,连带着那个池底的拱洞也拍了几张,说是交给西夏宝库领队的证据,让他看看是不是挖到哪里的暗河影响到了小庙村的风水。

李响的这番举动立刻赢得了村民们的好感。

那个中年人也热情地给他们指路,沿着村后的一条小道往东走,一直走到抚仙河边,然后沿着抚仙河一直往上游走就能看到了。

李响谢过那中年人和上官凌雨回到村口。